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322 道试题
1 . 请回答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问题。

(1)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ATP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如图为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可知: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属于___________;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的运输方式与Na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运输方式相同。
(2)现欲判断某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证明。实验步骤:
A.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某植株,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2、K的溶液中。
B.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___________
C.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
实验结论:
A.若两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某植物从土壤中吸收这两种无机盐的方式是___________
B.若乙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明显低于甲组,说明某植物从土壤中吸收这两种无机盐的方式是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学
2 . 生物膜系统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膜结构示意图。

(1)某同学判断该细胞最可能为动物细胞,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蛋白质A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如果该细胞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则产生图中ATP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
(3)单纯的磷脂分子在水中可以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药物载入脂质体后更容易被送入靶细胞的内部,原因是脂质体与细胞膜都___________(答出两点)。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学
3 . 如图表示某家族有关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其中Ⅱ1和Ⅱ6均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其遗传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I5的基因型是________,Ⅱ3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
(3)若II1和II2计划再生育一个孩子,这个小孩两病都不患的概率是_______,若仅考虑乙病,则建议二者生育_______(填“男孩”或“女孩”)。
4 . 摩尔根在《基因论》中提出:“基因之所以稳定,是因为它代表着一个有机的化学实体。”下列有关真核细胞中染色体、DNA、基因等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的复制的需要蛋白质的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也需要DNA的参与
B.若DNA一条链部分序列为5'—CAGGTA—3',则互补链的相应序列为5'—GTCCAT—3'
C.真核细胞的DNA中,任意排列顺序的碱基都可以构成基因,体现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D.染色体是DNA和基因的主要载体,细胞质中的少数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5 . 为验证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方式,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材料进行图1实验,并分别在第6、13、20分钟时提取大肠杆菌(约20分钟繁殖一代)的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测定紫外光吸收光谱,紫外光吸收光谱的峰值位置即为离心管中DNA的主要分布位置,峰值越大,表明该位置的DNA数量越多,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20分钟后继续培养并取样测定,峰值将会继续上移高于Q
B.此实验无法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是边解旋边复制
C.本实验不可以通过测定放射性强度来最终确定DNA的复制方式
D.继续培养至60分钟时取样测定,发现Q处仍有峰值且大小与20分钟时相同
6 . 下列关于DNA分子的计算,正确的分析有几项(       
①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细胞中,DNA分子的(A+T)/(G+C)的值一般相同
②不同种生物的不同细胞中,DNA分子的(A+G)/(T+C)的值一定不同
③若DNA的一条链中(A+G)/(T+C)=0.5,则其互补链中(A+G)/(T+C)=0.5,则整个DNA分子中(A+G)/(T+C)=0.5
④若DNA的一条链中(A+T)/(G+C)=0.5,则其互补链中(A+T)/(G+C)=2,则整个DNA分子中(A+T)/(G+C)=2
⑤10对A—T碱基对和20对C—G碱基对,可构成的DNA分子种类数小于430
A.1项B.2项C.3项D.4项
7 . 铜绿假单胞菌是造成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噬菌体是侵染细菌的病毒。研究人员欲利用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和宿主的相互作用,来达到杀灭铜绿假单胞菌的目的。噬菌体JG、噬菌体PaP1、重组噬菌体(噬菌体PaP1的DNA和噬菌体JG的蛋白质外壳)对不同类型(PA1、PAO1)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吸附率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噬菌体JG和噬菌体PaP1主要侵染的铜绿假单胞菌类型不同
B.噬菌体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吸附率与其遗传物质DNA直接相关
C.重组噬菌体繁殖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主要侵染铜绿假单胞菌PA1
D.三种噬菌体都利用铜绿假单胞菌的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外壳
8 . 在I、Ⅱ、Ⅲ、IV四组相同培养基上分别接种R型菌、S型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R型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菌。培养一段时间后,菌落的生长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I中菌落表面光滑,Ⅱ中菌落表面粗糙
B.对第IV组实验的分析应是以I~Ⅲ组的实验现象为参照
C.IV组结果说明促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物质是S型菌的DNA
D.若接种前在IV组培养基中加入DNA酶,则IV组中S型菌落的数量基本不变
9 . 一般情况下,不可用2n表示的是(       
A.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的配子种类
B.含有n个碱基的双链DNA分子的可能种类
C.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产生的DNA分子数
D.含有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种类
10 . 图示为根尖的结构及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a区和b区的细胞
B.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应选择b区细胞
C.若①②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①过程所经历的时间明显比②过程短
D.③和④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