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身体的黑斑和灰斑与自身基因(A/a)组成无关,由母本的基因型决定,而红眼和白眼由自身基因(B/b)决定。现有纯合黑斑红眼昆虫和纯合灰斑白眼昆虫杂交,得到F1,让F1自由交配得F2,子代表型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F1

雄昆虫

灰斑白眼

雌昆虫

灰斑红眼

F2

雄昆虫

黑斑红眼:黑斑白眼=1:1

雌昆虫

黑斑红眼:黑斑白眼=1:1

(1)上述两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这两对性状满足孟德尔_____定律。F1中雄昆虫的基因型为_____
(2)F2随机交配,若仅考虑身体斑点颜色(不考虑性别),则F3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若仅考虑眼睛颜色(不考虑性别),则F3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
(3)请写出亲代相互杂交得到F1的遗传图解_____
2 . 下图为某家族关于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分别受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只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正常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为4%。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IV-1和正常男性结婚生育一个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为1/96
C.IV-2和IV-3的基因型相同,且乙病致病基因最终来自I-1
D.Ⅱ-1和Ⅱ-2的基因型只有1种,Ⅱ-3为甲、乙两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2/3
3 . 科研人员在转入光敏蛋白基因的小鼠下丘脑中埋置光纤,通过特定的光刺激下丘脑CRH神经元,在脾神经纤维上记录到相应的电信号,从而发现下丘脑CRH神经元与脾脏之间存在神经联系,即脑—脾神经通路。该脑—脾神经通路可调节体液免疫,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图2为该小鼠CRH神经元细胞膜相关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兴奋由下丘脑CRH神经元传递到脾神经元的过程中,兴奋在相邻神经元之间传递时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去甲肾上腺素能作用于T细胞的原因是T细胞膜上有___
(2)图1中T细胞为辅助性T细胞,可分泌___作用于B细胞,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
(3)据图2写出特定的光刺激使CRH神经元产生兴奋的过程:___
(4)已知切断脾神经可以破坏脑—脾神经通路,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验证破坏脑—脾神经通路可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请设计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及用具:小鼠、N抗原、注射器、抗体定量检测仪等。
实验设计思路: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
4 . CRISPR/Cas9基因编辑的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对靶基因的剪切和DNA自我修复来实现靶基因的定点突变。小鼠体内的BMAL1基因具有控制生物节律的功能,某科研小组采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对小鼠受精卵中的BMAL1基因进行敲除。该过程用sgRNA指引Cas9蛋白剪切与sgRNA特异性结合的基因中的靶序列,操作原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sgRNA特异性结合BMAL1基因中的靶序列时,sgRNA单链与BMAL1基因单链的碱基之间通过_____相结合。Cas9蛋白能在BMAL1基因的特定位置进行切割,其作用的化学键为_____
(2)科研人员构建CRISPR/Cas9重组表达载体,若已知BMAL1基因靶序列5′-CCTTTCAGCTCATGGTATACAA-3′,根据该靶序列设计的sgRNA中的相应序列是5′-_____-3′。构建CRISPR/Cas9重组表达载体时主要利用的工具酶有_____
(3)在对BMAL1基因进行编辑的过程中,若发生了对其他基因进行编辑的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所以运用该技术时要注意防范风险,一是基因组编辑技术本身存在识别准确性等方面的问题;二是对人类基因进行“改造”时要_____
(4)与正常鼠相比,培育出的BMAL1基因敲除小鼠细胞中,由于该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无法正常进行,故该小鼠体内无_____
(5)基因组编辑技术可用于疾病治疗,请从癌症的产生机理出发,运用该技术为癌症的治疗设计思路:_____
5 . 某生物体内含有一种通道蛋白(M),含约600个单体,由8条肽链折叠组装而成,中央孔道直径约10埃,可选择性地允许钾离子通过。将M分子中某几个特定部位的缬氨酸变成异亮氨酸,改变后的M分子不但保留M的功能,而且具有了催化ATP 水解功能,从而使自身运输能力大大增加。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上述资料,若要改变蛋白质的功能,可以考虑对蛋白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改造,若要获得大量的改变后的M分子,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蛋白质工程进行生产。
(2)以M基因序列为基础,可获得M1基因。结合改造前后蛋白质的结构,M1基因的获得是逆向利用了中心法则的原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特定DNA片段的修饰目前最为先进的是基因编辑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将M基因修饰成为M1基因,该技术的关键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识别并切割DNA,使其出现特异性DNA 双链断裂(DSB),再利用细胞内自身的DSB 修复系统的易出错特性,修复并产生靶向突变,该技术虽然可以定向地使特定基因发生改变,但相应基因中的碱基种类的改变仍然无法预测,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中的酶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践中发现,由于大部分该酶特异性识别的DNA序列较短,而DNA 中多种基因中会存在相同的该序列,从而造成切割位置精确性不高,使得基因编辑脱靶,从该酶识别DNA的长度来分析,你认为如何才能降低脱靶率?________
6 . 手术及外伤导致的较大伤口愈合较慢,需要缝合促进愈合,科学家一直设想能有一种医用胶可以直接黏合伤口,这样可大大方便手术操作,同时也减轻病人的不适。该医用胶应同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无免疫排斥)及体内可降解能力,科研人员发现,依靠重组贻贝黏附蛋白制作的仿生医用胶黏剂在实验阶段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因为能够较好地封闭伤口,加入光交联修饰位点的贻贝蛋白黏合胶(LAMBA)与常规的黏合剂相比,能够促进动物伤口更快地愈合。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手术或创伤导致人体皮肤或者黏膜损伤会破坏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而人体对医用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则主要与_______________(填“细胞”或“体液”)免疫关系密切。
(2)贻贝黏附蛋白在组织修复后被完全地降解、吸收,这表明人体细胞可产生分解贻贝黏附蛋白的_______________,分解后的终产物会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内。
(3)贻贝黏附蛋白结构中大量的DOPA基团可以使贻贝黏附蛋白产生强大的附着能力,从而保证自己紧紧贴附在礁石上而不被海浪冲走,保证自身滤食性需求和防御天敌的能力。DOPA 基团的数量与基因A1、al、A2、a2有关,显性基因数目越多,DOPA基团越多,存活能力越强,无相关显性基因个体幼年就会死亡,已知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现有一个基因型为AlalA2a2的贻贝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F1基因型有9种,表型有______种,性成熟后,F1表型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选取F1中仅含一个显性基因的个体继续随机交配,F2幼年死亡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
(4)贻贝黏附蛋白结构中的DOPA 基团易被氧化而失去作用,研究发现,贻贝在进化中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在部分蛋白序列中掺入半胱氨酸,这些蛋白中游离的巯基能够形成一种还原性环境,保持DOPA 的稳定,从而保证了贻贝黏附蛋白稳定的黏附能力。基因型为AA、Aa的野生型个体可产生正常黏附蛋白,而基因型为aa的突变型个体产生的黏附蛋白无半胱氨酸。某种群中,一个基因型为AA的野生型个体突变成Aa,请预测在正常情况下,该种群在长期进化中a基因频率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生物科技已有广泛的应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可实现同一基因在不同生物体内表达,这表明生物界在遗传物质种类及遗传密码方面具有统一性
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细胞筛选,这表明产生抗体的细胞毒性T细胞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
C.胚胎移植时需要选择合适发育时期的胚胎,这与胚胎发育中细胞分化程度及胚胎是否处于游离状态有重要关系
D.生态修复工程可帮助受损生态系统更快恢复原有结构与功能,移栽绿植需要适应当地环境且无生物入侵危害
8 . 苹果树对氮、磷元素需求较大,生产中施氮、磷量往往偏多,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了科学施肥、科研小组测定了某种苹果树在不同施氮量情况下净光合速率等指标,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施氮量/(g·m⁻²)

叶绿素含量/(mg·g⁻¹)

净光合速率/(μmol·m⁻²·s⁻¹)

氮肥农学效率/(g·g⁻¹)

0

1.28

9.96

25

1.45

10.41

1.51

40

1.52

12.54

2.42

55(生产中常用施氮量)

1.50

10.68

1.72

注:氮肥农学效率=(施氮肥的产量—不施氮肥的产量)/施氮量,在苹果收获后可通过计算得出。
A.科学施氮肥能够促进苹果树的叶绿素合成,进而促进光反应速率
B.所施氮元素还可用于合成C₃还原过程所需的NADPH 和ATP
C.该实验的三个因变量变化具有一致性并可依此指导科学施氮肥
D.实验表明生产中常用施氮量较适宜,不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023-06-10更新 | 59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湖南省娄底市名校联考信息卷(模拟一)生物试题
9 . 蚕豆病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因红细胞中缺乏正常的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常表现为进食蚕豆后发生溶血性贫血,但并非所有的G6PD缺乏者吃蚕豆后都发生溶血,而且成年人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儿童。研究表明,GA、GB、g互为等位基因,且位于X染色体上,GA、GB控制合成G6PD,而g不能控制合成G6PD。图1所示为某家族蚕豆病遗传系谱图,图2所示为该家族部分成员相关基因的电泳图谱,图1中Ⅱ-7为患者,推测Ⅱ-7患病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也可能是表观遗传。为探究Ⅱ-7患病原因,现对Ⅱ-7的GA、GB、g进行基因检测,观察电泳图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蚕豆病为单基因遗传病,基因、年龄和性别都与蚕豆病的发生有关
B.男性X染色体的致病基因可通过精子传递给女儿,不能传递给儿子
C.Ⅱ-5和Ⅱ-6的基因型相同,I-3和I-4产生的配子中含GA的概率相等
D.若电泳图谱中观察到两条电泳条带,则Ⅱ-7患病原因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2023-05-09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湖南省娄底市高三高考仿真模拟(四模)生物试题
10 . 哺乳动物体内GH(生长激素)的调节和分泌机制复杂,慢波睡眠等多种刺激能通过下丘脑影响GH的分泌。已知GHRH(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和SS(生长抑素)均能调节GH的分泌,IGF-1为生长介素(图中实线代表促进作用,虚线代表抑制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GH是由____________(器官)分泌的,其作用是___________
(2)人体内GH含量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稳态的维持与IGF-1有关。据图分析,实现该稳态的调节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3点)。
实验发现,哺乳动物在进入慢波睡眠时,GH的分泌会持续增加,具体机理是___________
(3)以大鼠为实验材料,利用切断实验法研究GHRH与SS对垂体细胞的调节作用哪一方占据优势,具体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