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02 道试题
1 . 肠道菌群能通过菌体自身或其代谢产物对人脑产生影响,人脑也能通过调节影响肠道菌群,部分机制如下图1。

(1)图1中细胞Ⅱ为______,细胞Ⅳ为______
(2)肠道菌群失调会影响肠道黏膜的通透性,影响肠道免疫的平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皮肤、黏膜分泌的杀菌、抑菌等物质属于机体的第二道防线
B.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后,会被吞噬细胞吞噬
C.免疫功能过强或过弱,都会引起机体功能紊乱
D.细胞Ⅰ和Ⅲ都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当细胞因子含量上升到一定程度时,会将信息传递给大脑,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增多,进而抑制细胞因子的分泌。
(3)图1中物质a名称为______。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相同调控方式的激素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甲状腺激素   ②肾上腺素   ③性激素   ④抗利尿激素
致病菌产生的毒素可刺激肠嗜铬细胞分泌5-羟色胺(5-HT),继而诱发呕吐现象和“恶心”样行为。研究者先给小鼠品尝樱桃味糖精溶液后,随即在肠道内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小鼠出现呕吐现象。多次重复后,停止注射毒素一段时间内,小鼠出现味觉回避反应,即再给小鼠提供樱桃味糖精溶液时,小鼠品尝的次数减少,表现出“恶心”样行为。
(4)毒素引发呕吐属于______反射(编号选填),在味觉回避反应中,樱桃味糖精溶液属于______刺激。(编号选填)
①非条件反射   ②条件反射   ③无关刺激   ④条件刺激   ⑤非条件刺激
(5)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嗜铬细胞释放5-HT的方式为胞吞
B.迷走神经上存在5-HT的特异性受体
C.5-HT发挥作用后可能会被相应的酶降解
D.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胃肠蠕动,导致呕吐

人体血液中微量的分子X可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能量代谢和膜上转运蛋白的合成,从而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对Na+、K+的转运,如图2。

(6)从下列①~⑥中选择并按顺序表示Na+转运蛋白从合成到定位的路径:______
①核糖体   ②内质网   ③溶酶体   ④高尔基体   ⑤质膜   ⑥胞外
(7)据图2分析,健康的人体内分子X含量升高时,肾小管腔的Na+浓度会______(升高/降低/不变),血液中K+浓度会______(升高/降低/不变)。
(8)下列与分子X有关的事件,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______。
A.分子X的合成
B.肾小管腔中Na+浓度变化
C.分子X的运输
D.分子X与X的受体结合
(9)根据分子X发挥作用的过程,可归纳分子X的特点是______。
A.属于信号分子
B.少量即可对细胞产生较广泛影响
C.属于无机盐
D.只与特定分子发生作用
(10)下列因素中,会对分子X的作用效果产生影响的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饮水量②膳食营养结构③外界环境温度④神经系统兴奋性
在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中,少突胶质细胞(OL细胞)的突起包裹神经元的轴突,形成髓鞘(图3)。

(11)图3中的部位①~③中,能形成突触的是______
(12)图3所示髓鞘形成过程中,OL细胞发生了______。
A.细胞凋亡B.有丝分裂C.细胞分化D.细胞生长
(13)根据题中信息,下列对髓鞘物质组成的推测正确的是______。
A.含有脂质B.不含蛋白质C.含有纤维素D.不含碳骨架
(14)根据图3中髓鞘的位置与形态,下列对髓鞘功能的推测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促进神经元增殖
B.阻断同一轴突上电信号的传导
C.保护轴突
D.减少相邻轴突间的电信号干扰

MS症是一种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关于该病发病机制的一种假说见图4,I~V是发病过程的各阶段。

(15)据图4,MS症发病阶段Ⅰ中,参与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表面必须具有______。
A.病原体B.自身抗原受体C.溶菌酶D.自身抗原抗体
(16)据图4,体内中枢神经系统细胞首次被攻击时,下列免疫细胞①~④中,在阶段Ⅳ参与免疫应答的是______;(编号选填)在阶段V能合成抗体的是______。(编号选填)与病情反复髓鞘损伤加重有关的免疫细胞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记忆B细胞   ②记忆T细胞   ③浆细胞   ④细胞毒性T细胞
(17)在反射弧的五个环节中,MS症患者体内完成一次反射时,与健康者相比,其神经冲动传导异常的环节是______
2024-05-2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生物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Lesch-Nyhan综合征,又称雷-尼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伴X染色体隐性性遗传病,息者具有智力低下,舞露状手足徐动等症状,人群中男性的发病率为P。
材料二:Alport综合征又称遗传性肾炎和眼耳肾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肾功能不全、神经性耳聋和眼部病变。人群中男性的发病率为Q
材料三:二倍体动物M的性染色体仅有X染色体,其性别有3种,由X染色体数目及常染色体基因T、TR、TD决定。只要含有TD基因就表现为雌性,只要基因型为TRTR就表现为雄性。TT和TTR个体中,仅有1条X染色体的为雄性,有2条X染色体的既不称为雄性也不称为雌性,而称为雌雄同体。
1.下列有关Lesch-Nyhan综合征和Alport综合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lport综合征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该病
B.人群中女性Lesch-Nyhan综合征发病率大于P,Alport综合征发病率小于Q
C.Lech-Nyhan综合征和Atport综合征都属于人类遗传病中的单基因遗传病
D.男性Lesch-Nyhan综合征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自己的儿子
2.已知动物M无X染色体的胚胎致死,雌雄同体可异体受精也可自体受精。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3种性别均有的群体自由交配,F1的基因型最多有6种可能
B.两个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杂交,F1中一定没有雌性个体
C.多个基因型为TDTR、TRTR的个体自由交配,F₁中雌性与雄性占比相等
D.雌雄同体的杂合子自体受精获得F1,F1自体受精获得的F2中雄性占比为1/6
2024-06-1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3 . 科研人员用工业污水培养洋葱(2n=16),取其根尖制成临时装片并观察到由染色体断裂后错误连接形成的两种异常结构如下图:①无着丝粒片段在分裂末期未能及时进入细胞核而成为微核;②有着丝粒片段的姐妹染色单体在断口处黏合形成染色体桥。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漂洗可以用清水处理也可以用50%酒精处理
B.可观察到两图细胞中的染色体正在以相同速率移向两极
C.进一步放大,可以清楚看到图2 箭头处细胞中的纺锤体、赤道板
D.通过统计视野中染色体异常细胞的比例可以判断工业污水的污染程度
4 . 基因印记哺乳动物是二倍体生物,但并非所有基因来源于父方和母方的两个拷贝都有相同的表达活性。在配子发生期间,有些基因会获得标志其来源的遗传修饰,导致后代体细胞中两个亲本来源的等位基因只有一个表达,这种现象被称为基因印记,具有这种现象的基因称为印记基因。父源性印记基因是指父源性等位基因位点带有印记,母源性印记基因是指母源性等位基因位点带有印记。在人类基因组中只发现几百个印记基因。大多数印记基因成簇存在。每个印记基因簇都由一个印记控制中心(ICE)控制,该区域具有亲本特异性修饰,如DNA甲基化等。大部分印记基因簇都至少含有一个长链非编码RNA(IncRNA)的编码序列。IncRNA不编码蛋白质,但能调控基因簇中印记基因的表达。Igf2r印记基因簇的组成(IncRNA基因的启动子位于ICE中)和表达情况如下图1所示。

在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中,基因印记的建立和擦除过程如下图2所示(以父源性印记基因为例)。

人类某些遗传疾病及癌症的发生过程与基因印记密切相关,如位于15号染色体上的印记基因I。该基因是母源性印记基因,细胞中若无该基因表达会导致PWS(Prader-Willi综合征)。PWS2型是由患者两条15号染色体来自同一个亲本所致(单亲源二倍体),该病发病率约占PWS发病人群的20%。因此,对基因印记的更深入了解,将有助于我们诊断和治疗与基因印记相关的疾病。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基因印记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印记不属于表观遗传现象
B.母源、父源印记基因分别位于X、Y染色体上
C.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擦除并建立新的基因印记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现象
2.根据图文信息推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母源染色体上ICE被甲基化修饰后抑制了lncRNA基因的转录
B.父源染色体上lncRNA抑制了其Slc22a2基因的转录
C.PWS2型患者最可能的致病原因是两条15号染色体均来自父方
D.PWS2型患者最可能的致病原因是两条15号染色体均来自母方
2024-05-12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生物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揭示了遗传信息在DNA、RNA、蛋白质间单向传递的规律,随着科学发展进步,逆转录和RNA复制现象的发现,又对中心法则进行了进一步补充、完善。然而,表观遗传现象的发现说明中心法则只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遗传信息传递,因为还有大量隐藏在DNA 序列之外的遗传信息——表观遗传。下图1表示两种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其中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属于单股正链RNA病毒, 埃博拉病毒(EBOV) 属于单股负链RNA病毒。下图2表示三种表观遗传调控途径。

   

1.通过分析图1 两种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单股正链RNA病毒完成+RNA→+RNA的过程消耗嘌呤数与嘧啶数不一定相等
B.单股负链RNA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不需要与核糖体结合即可完成-RNA→+RNA的过程
C.上述两种病毒都需要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原料和能量等才能完成增殖
D.推测烟草花叶病毒与上述的新型冠状病毒一样都属于是单股正链RNA病毒
2.通过分析图2的三种表观遗传调控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转录启动区域甲基化后可能导致DNA 聚合酶无法与其识别并结合
B.同一基因在不同细胞中的组蛋白与DNA 结合程度应大致相同
C.RNA干扰可能是通过抑制蛋白质的翻译过程而抑制基因表达
D.以上三种途径均可能导致该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₃可从牛奶等食物中获取,也可在阳光下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而来。肾脏以维生素D₃为原料合成激素二羟胆钙化醇。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和二羟胆钙化醇通过调节骨细胞、肾小管和小肠对钙的吸收以维持血钙稳态。肠黏膜细胞对钙的转运主要包括3个环节:①游离Ca2+经钙离子通道从肠腔转运到细胞内;②游离Ca2+与钙结合蛋白结合,成为结合态钙 ③游离Ca2+逆浓度梯度从细胞内转运到内环境。二羟胆钙化醇对上述3个环节都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主要是促进钙结合蛋白基因的表达。

1.维生素D₃是以碳骨架作为结构基础的,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A.脂质B.核酸C.氨基酸D.无机盐
2.下列关于钙的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维生素 D₃缺乏会导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B.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会引起骨质疏松
C.降钙素分泌过多易发生四肢肌肉抽搐D.青春期的血浆降钙素水平较成年期低
3.下列关于小肠对钙的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Ca2+在环节①的转运方式不消耗ATPB.Ca2+在环节③的转运方式需消耗ATP
C.钙结合蛋白增加有利于环节①的持续进行D.钙结合蛋白增加不利于环节③的持续进行
7 . 巢式PCR是指先后用外内引物扩增目的基因的方法。其原理为:先以比目的基因大的DNA片段为模板,用外引物(F1,R1)进行扩增,获得大量含目的基因的中间产物,再以扩增后的中间产物为模板,用内引物(F2,R2)扩增目的基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对引物的碱基序列不相同,但均应为单链DNA片段
B.第二轮PCR反应能否进行,是对第一轮PCR反应正确性的鉴定
C.由于和两套引物都互补的靶序列较少,该技术可大大提高扩增的特异性
D.如果两套引物一起加入反应体系中,外引物的复性温度应显著低于内引物
8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产肠毒素大肠杆(ETEC)能引起幼畜发生急性严重腹泻,其直接致病因子为肠毒素,包括热不稳定肠毒素(LT)和热稳定肠毒素(ST)两种。LT由两类功能性亚单位(LTA、LTB)组成,其中LTB具有免疫原性;ST包括ST1、ST2两个亚型,均为小分子多肽,免疫原性弱,构建ST1基因与LTB基因的融合表达质粒,使其表达的ST1具有免疫原性,为研制抗毒素疫苗做好上游工作。
(1)从ETEC中扩增得到LTB和ST1两个基因片段,并设计引物:P1、P2为扩增LTB基因序列的引物,P3、P4为扩增ST1基因序列的引物。其中P2、P3中的部分是人工合成能互补的Linker(连接基团)。制备LTB-ST1融合基因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CR1和PCR2通常不能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同时进行
B.设计引物时,应该将Linker添加在P2、P3的5'端
C.获得①中的两条链至少经过3轮PCR1和PCR2
D.①→②过程利用Linker获得的融合基因需要DNA连接酶
(2)下列有关“表达LTB-ST1融合蛋白基因工程菌的构建与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①选用的质粒载体中需包含复制原点、多种限制酶的识别位点和标记基因等
②构建重组质粒表达载体时,LTB-ST1融合基因两端需要包含启动子和终止子
③在筛选重组菌时,通常应设置未经转化的菌株作为阴性对照
④检测到重组菌能表达融合抗原时,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测,才可作为重组工程菌株用于发酵制备抗毒素疫苗
2024-01-15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桃浦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生物试题
9 . 某种鸟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型,尾的颜色有黑色(E)和白色(e)两种。一只黑尾雌鸟和一只白尾雄鸟交配,F1子代雄性全为黑尾,雌性全为白尾,对于F1的性状表现有两种观点:
观点1:该鸟尾色的遗传表现为伴性遗传。
观点2:该鸟尾色的遗传表现为从性遗传,即控制尾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杂合子在雌雄中表型不同。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观点1正确,则亲本的基因型为ZEW、ZeZe
B.若观点2正确,则黑尾雄鸟基因型为EE、Ee,白尾雌鸟基因型为Ee
C.利用F1白尾雌鸟与亲本白尾雄鸟杂交,可判断哪种观点正确
D.无论哪种观点正确,亲本中的白尾雄鸟一定为纯合子
10 . 研究发现在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如下图所示),S型细菌的DNA片段会与R型细菌表面的某些酶结合并被其切割。某些酶能使S型细菌DNA片段的双链打开,另一些酶能降解DNA片段中的一条链。未被降解的DNA单链可与R型细菌的感受态特异蛋白结合,以此种方式进入细胞,并通过同源重组以置换的方式整合(形成杂合DNA区段)进入R型细菌的基因组内,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注:S基因即控制荚膜形成的基因
A.推测转化过程中有限制酶、解旋酶、DNA酶的共同参与
B.在感受态特异蛋白的作用下,R型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
C.S基因能在R型细菌内正确表达是由于生物共用同一套密码子
D.刚转化形成的S型细菌分裂一次后可产生R型和S型两种细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