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731 道试题
1 . 青蒿素是一种脂质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疟疾,如图为黄花蒿产生青蒿素的代谢过程(涉及基因均为核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细胞中FPP合成酶基因不表达,则ADS基因也不表达
B.图示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C.①②过程发生在细胞核内,但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有差异
D.抑制SQS基因的表达是提高青蒿素产量的途径之一
2 . 在植物细胞中参与淀粉水解的酶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耐高温不耐酸,能以随机的方式从淀粉分子内部将其水解。β-淀粉酶不耐高温,但在pH=3.3时仍有部分活性,它能使淀粉从末端以两个单糖为单位进行水解。在淀粉、Ca2+等处理方式的影响下,β-淀粉酶在50℃条件下经不同时间保存后的活性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淀粉酶在理化性质上的差异只与组成其的氨基酸的种类或排列顺序相关
B.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产物是麦芽糖,β-淀粉酶的活性随pH升高逐渐增强
C.比较可知,30 mmol·L-1Ca2+处理方式最有利于较长时间维持β-淀粉酶的活性
D.在前50min,2%淀粉的处理方式使β-淀粉酶的活性先增强后减弱
3 .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图1是某水稻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表示相关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某科研小组获得了一种叶绿素b完全缺失的水稻突变体,为探究该突变体的光合作用能力,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b和d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②过程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__。研究人员发现,高温能诱导细胞产生自由基,对生物膜造成较大损伤,若膜结构破坏,则图1中受到直接影响的过程有___(填序号)。
(2)该突变体水稻在强光照环境的生长比野生型水稻___,判断依据是___
(3)一般来说,叶绿素b缺失会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造成光合速率下降。但图2中光照强度为m点时,突变体的光合速率比野生型的快,研究发现此时突变体叶片气孔开放程度比野生型大,据此推测,突变体光合速率更快的原因是___
7日内更新 | 6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4 . 植物细胞内的柠檬酸主要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合成,再通过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进入到液泡;当液泡中柠檬酸浓度达到一定水平,会被运出液泡进入降解途径(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柠檬酸的合成场所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B.H+进入液泡的跨膜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C.转运柠檬酸进出液泡的载体蛋白不同
D.植物细胞的液泡可参与有氧呼吸过程
5 . 2024年2月,我国多地遭受冻雨自然灾害。 为探究植物耐寒机制,某研究小组以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实验材料,先分别在常温与低温(4℃)下处理24小时,然后在常温下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结果如表:

初始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秒

相同时间质壁分离
细胞占比/%
相同时间液泡长度与 细胞长度比值/%/%
常温处理组8010041

4℃低温处理组

1663580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质壁分离实验过程需将实验材料置于同种外界溶液中
B.初始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长短与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有关
C.液泡长度与细胞长度比值越大,说明细胞失水越多,质壁分离程度越大
D.由实验结果推测,植物细胞可通过增加细胞液浓度适应低温环境
6 . 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下列教材实验中,控制自变量采用了“加法原理”的是(       
A.研究绿叶在光下可产生淀粉时,对一半叶片进行遮光处理
B.探究酵母菌细胞有氧呼吸方式时,用气泵向装置中泵入空气
C.研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时,对实验组土壤进行灭菌处理
D.研究细胞核对变形虫生命活动的影响时,将变形虫切成有核、无核的两半
7 . 翟中和院士主编的《细胞生物学》中说过:“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孔有利于实现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量多
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时,亮氨酸除了能用3H标记外,也可以用15N标记亮氨酸的羧基
C.胰岛 B细胞中高尔基体较为发达,有利于胰岛素的加工、分类与包装
D.糖脂由糖和脂肪组成,又称糖被,它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
8 . 下列在叶绿体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  )
A.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
B.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还原
C.吸收线粒体产生的CO2
D.基因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2024-06-1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9 . β-苯乙醇是赋予白酒特征风味的物质。研究人员从某酒厂采集并筛选到一株产β-苯乙醇的酵母菌菌株应用于白酒生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产酒精的过程中,发酵温度应控制在______℃。发酵过程中定期打开排气装置,目的是______
(2)为纯化酒精发酵液中的多种酵母菌,进行了如图操作。该过程的接种方法是______,接种工具进行了______次灼烧灭菌。
(3)研究人员发现,该产β-苯乙醇的酵母菌以L-苯丙氨酸为唯一氮源时,能高效转化成β-苯乙醇,但L-苯丙氨酸浓度会影响其转化效率。请你设计实验探究转化成β-苯乙醇的最适L-苯丙氨酸浓度。你设计的实验思路是______
(4)可用萃取的方法提取β-苯乙醇,这是因为β-苯乙醇具有______的特点,影响该方法提取效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2024-06-16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10 . 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三对基因控制,基因A控制合成灰色物质,a控制合成黄色物质。基因B能将灰色物质转变为黑色物质,b将灰色物质转变为褐色物质。基因D不影响上述2对基因的功能,但基因d纯合的个体为白色。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褐色、乙-白色、丙-黄色)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F1表现型F2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甲×乙黑色黑色∶褐色∶白色=9∶3∶4
实验二乙×丙黑色黑色∶黄色∶白色=9∶3∶4
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突变):
(1)小鼠乙的基因型是______
(2)实验一的F2代中,白色鼠共有______种基因型,褐色鼠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______
(3)让实验二的所有F2黑色小鼠与只含隐性基因的小鼠测交,白色小鼠在全体子代中的比例为______
(4)张三同学认为仅根据实验一、二的结果不能判断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还需增加一组实验,则增加的实验亲本组合是______,只有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才能说明三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024-06-1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