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0 道试题
1 . 多囊肾病(PKD)是常见的遗传性肾功能障碍疾病,有多种遗传方式。
(1)正常人的肾细胞DNA数为2n=46,研究发现病变的肾细胞的一个细胞核中DNA数却可达8n甚至32n。据此推测病变肾细胞的异常细胞周期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A.B.C.D.G
(2)某PKD患者未遵医嘱,私自大量服用抗生素以缓解病症,导致后续病症恶化后,常用的抗生素已无法缓解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若要避免抗药菌的产生,应停用抗生素
B.适量服用抗生素可以减缓细菌抗药性的进化速度
C.抗生素对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
D.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可加速诱发抗药相关基因的突变

下图是一多囊肾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该家族中的患病个体所含突变基因序列相同,相关基因用A/a表示。

(3)据图推测,II-3的基因型为______。II-3与II-4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是______
(4)III-2与正常男性生育的男孩患有PKD,患病男孩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______。
A.II1B.II2
C.其自身基因突变D.Ⅲ-2的发生了基因突变的配子
(5)调查显示某地区人群中PKD致病基因携带率约为16.8%,且多数人只是“携带”,不表现出任何肾脏异常的症状。则该地区的PKD遗传方式为______性遗传,建议该地区加强______
①婚前体检       ②遗传咨询       ③产前诊断       ④患儿治疗
位于11号常染色体上的IGF2基因和H19基因与胚胎发育有关。来自母源与父源的11号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表达情况如图所示。

(6)据图说明,父源和母源HI9基因表达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母源的H19基因启动子可与一种CTCF蛋白结合,进而阻碍了DNA分子上的“增强子(可与基因相应区段结合并增强基因表达)”作用于IGF2的启动子。据此推测,父源IGF2表达较强的原因是______。
A.IGF2的启动子去甲基化
B.CTCF蛋白与IGF2的启动子结合
C.CTCF蛋白与增强子结合
D.H19启动子甲基化阻碍其与CTCF蛋白结合
2023-11-04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市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2 . 某地某种蟹的体色有三种:浅体色、中间体色和深体色,研究发现体色与其产生的色素化合物有关,该种蟹的体色与基因的关系如图所示。蟹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体色由位于某常染色体上的一组等位基因Ts、Tz、Tq决定,其显隐性关系是Ts>Tz>Tq,还与另一对等位基因B、b有关,B对b完全显性。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蟹的基因通过________,从而控制蟹的体色。
(2)已知B、b与Ts、Tz、Tq独立遗传,若B、b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那么中间色蟹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现已确认B、b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为了进一步确定B、b基因的位置,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一只中间色蟹与一只浅色蟹杂交,得到的F1中浅色蟹个体数量:中间色蟹个体数量=1:1,而且F1中雌性个体数量是雄性个体数量的两倍。那么B、b基因应该位于________________(填“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蟹基因型为DdEeXRY,其中基因D与基因E位于同一条2号染色体上,该蟹体内某次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生殖细胞的基因型为DeXR。不考虑其他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那么产生该生殖细胞的次级精母细胞后期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
(4)观察发现3种体色的蟹个体数量不成比例,具体结果如图。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差别呢?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蟹有三种体色,________与环境色泽接近,这样的个体不容易被________发现,生存、繁殖机会增多,个体数量增多。
2023-08-22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下图1为某野兔原种群被一条大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图,图2是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一对等位基因(A、a)中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野兔有雪兔和草兔两大类。有喜欢在农田附近活动的野兔,也有喜欢栖息在低矮干燥灌木丛中的野兔,有奔跑迅速的,也有喜欢钻土打洞以及其他的不同种野兔,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__________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__________的结果。
(2)种群甲和种群乙成为物种1和物种2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从遗传和变异的角度分析,两个种群均发生了__________,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二是通过[b]__________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发展。物种1和物种2产生的标志是[c]__________。在图1所示的因素中,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__________(填图1中字母)。
(3)假设图2中种群甲中无基因突变,个体间自由交配,则该种群在__________时间段内发生了进化。从R时刻开始种群甲自交一代,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__________(用小数表示);如果从R时刻开始种群甲随机交配2代,F2中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用小数表示)。
4 . 已知某小岛上蜥蜴脚趾的分趾与联趾分别由A、a决定,如图表示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X、Y、Z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_________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____
(3)自然环境的变化将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进化本质是蜥蜴群体内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________________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4)经过若干年的进化后,已知某蜥蜴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6和0.1,则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
(5)假如该蜥蜴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的个体,已知Aabb:AAbb=2:1(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2023-10-19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昌江矿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红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等抗菌药物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其抗菌机制如下表1。研究人员统计了2019年初新冠病毒爆发以来,红霉素在某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使用情况如下表2。
表1不同抗菌药物的抗菌机制
抗菌药物抗菌机制
红霉素与核糖体结合,抑制肽链的延伸
环丙沙星抑制细菌DNA的复制
利福平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
表2某医院不同年份红霉素使用情况
年份2019202020212022
住院患者红霉素的人均使用量/g0.0510.780.900.12
化脓性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1.62.146.618.9
(1)研究人员发现添加环丙沙星后细菌DNA无法解旋,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了___酶的作用,而红霉素是抑制细菌的___过程。
(2)大肠杆菌在表1三种相同浓度抗菌药物的作用下会形成抑菌圈(如下图),由图可知___抑制大肠杆菌繁殖的能力最强。
       
(3)由表2可知,化脓性链球菌耐药率的变化与红霉素的使用量之间___(填“有”“无”)关联,依据是___
(4)请从现代生物进化论的角度解释表2耐药率变化的原因___
(5)我国卫生部门规定,当某抗菌药物的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时,医院应及时通报。请分析这一规定的合理性___
6 . 在不同生活季节,许多动物数量有很大差异:春季繁殖,夏季数量增加到最多,到了冬季则会大量死亡。第二年春季,残存的少量个体繁殖增多,这样形成一个如图所示瓶颈模式,图中●为抗药性个体,瓶颈部分表示动物数量减少的时期,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了该种群生物进化的方向
B.在图中所示的三年间因为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C.变异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的变化
D.使用杀虫剂,使抗药性基因的频率增加
2023-10-1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三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如图1所示为某地区中某种老鼠原种群被一条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图。图2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过程______;b过程是______
(2)图2中在______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发生了进化。
(3)图2中Q~R段杂合子所占比例的变化趋势是______
(4)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界的生命史作出了科学的解释: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______的过程。
8 . 一万多年前,某地区有许多湖泊(A、B、C、D),湖泊之间通过纵横交错的溪流连结起来,湖中有不少鳉鱼。后来,气候逐渐干旱,小溪流渐渐消失,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湖泊(如图1),湖中的鱼形态差异也变得明显;图3是物种形成的相关过程,如图4为对一块甲虫成灾的农田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溪流消失后,各个湖泊中的鳉鱼不再发生基因交流,原因是存在____________各个种群通过____________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___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方向由_____________决定。
(2)C湖泊中全部鳉鱼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____________。鳉鱼某对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该种群内的个体自由交配。图2为某段时间内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假设无基因突变,则该种群在____________时间段内发生了进化,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在Y3-Y4时间段内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____。经历了图示变化之后,鳉鱼是否产生了新物种?____________(填“是”、“否”、“不确定”)。
(3)现在有人将四个湖泊中的一些鱼混合养殖,结果发现:A、B两湖的鳉鱼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A、B两湖内鳉鱼的差异体现了____________多样性:来自C、D两湖的鳉鱼交配,能生育且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且子代个体间存在一定的性状差异,这体现了____________多样性。这些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____________的结果。
(4)在5000年前,A湖的浅水滩生活着甲水草(二倍体),如今科学家发现了另一些植株较硕大的乙水草,经基因组分析发现,甲、乙两种水草完全相同。经染色体组分析,水草甲含有18对同源染色体,水草乙的染色体组数是水草甲的2倍。则乙水草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
(5)上图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_
(6)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
(7)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____
(8)在对该种蜥蜴新种做调查时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蜥蜴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
(9)该蜥蜴新种不与蜥蜴原种发生基因交流,其理由是______
(10)图4曲线回升是通过________之间的_________来实现的。
(11)杀虫剂的使用对甲虫起了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是_______ (定向、不定向)的,结果导致甲虫的抗药性_______(增强、减弱)。
9 . 如图甲是结肠上皮细胞发生癌变转化为癌细胞的过程示意图,图乙是结肠癌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相关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机体细胞内K-ras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从基因角度分析图1,说明细胞癌变是____________。形成癌细胞后,癌细胞易转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2)某化学药物能够抑制DNA复制,则该化学药物作用的时期是在长期的肿瘤研究与临床治疗中发现,恶性肿瘤组织中并非将每一个癌细胞移植到免疫缺陷的裸鼠体内,都能形成肿瘤,化学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是有效的方法,但总有少量癌细胞依然存活,说明____________
(3)癌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途径是____________;若图乙中“数量”的含义是“核DNA/染色体”,则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CD段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____个。
2023-06-07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第二次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10 . 下图表示某研究所利用某种新型抗生素对一种致病菌多次用药实验的效果,下列解释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由图中波动的曲线可知,该病菌一直存在抗药性变异
B.抗生素淘汰了不具有抗药性的病菌个体
C.该病菌产生抗药性变异是为了适应存在抗生素的环境
D.具有抗药性变异的病菌个体能够大量繁殖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