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如图是某细胞在某项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下列可由该过程合成并最终分泌到内环境中的物质是(       
A.抗原-MHC 复合体B.干扰素
C.胃蛋白酶D.H2O2
2023-01-06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考前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
2 . 体液免疫过程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会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已知药物S能抑制病原体A的增殖,将病原体A分两次注入小鼠体内得到了如图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所示的变化曲线分别为小鼠的抗体浓度和患病程度
B.再次注射抗原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并产生大量抗体
C.注射药物S能通过增加机体的免疫力而降低发病程度
D.将灭活的病原体A分两次注入体内,抗体浓度变化趋势与图示基本一致
2021-12-10更新 | 58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省级联测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考试(11月)生物试题
3 . 自2019年12月起,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新冠肺炎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威胁。某些患者早期病情较轻,后期因发生细胞因子风暴病情突然加重。细胞因子是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细胞因子风暴是机体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的一种状态,其造成肺损伤的机制如下图所示。

(1)免疫细胞包含多种类型,图中未提到的一类是_______。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据图可知,利用_______的受体免疫实验动物后,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一类特异性很强的抗体)可用于新冠肺炎细胞因子风暴的治疗。
(3)我国医疗工作者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入法对4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进行了治疗,效果良好。干细胞的特点是增殖(分裂)能力强和分化程度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除有干细胞特点外,还可以分泌多种营养因子和调节物质,其表面抗原不明显,不会引起患者免疫排斥。由此分析,在治疗过程中间充质干细胞发挥的作用可能是 ___________   。(写出1点即可)
(4)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新冠疫苗研制更加重要,我国科学工作者研发的重组腺病毒疫苗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
①腺病毒疫苗中腺病毒是作为 _____________
②腺病毒对于增殖和非增殖细胞均具有感染能力,且不整合进入宿主细胞的染色体基因组,与其他重组逆转录病毒疫苗相比可减少多种临床风险,__________。(请列出其中1点)
③新冠疫苗可能存在的局限性是 _________。(写出1点即可)
18-19高二下·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4 . 下图为某病毒入侵后人体的免疫过程(→代表作用,一代表分化,A、B、C各代表一类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除巨噬细胞外均能特异性的识别抗原
B.图中B细胞可能由淋巴干细胞在骨髓分化成熟
C.图中C细胞上的抗原-MHC复合体能识别宿主细胞
D.图中A细胞产生的抗体有两个相同的抗原结合位点
2019-11-08更新 | 928次组卷 | 2卷引用:【新东方】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新东方学校高二下试卷高中生物002
5 .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了“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的发现,这与2011年“利用树突状细胞开发疫苗治疗癌症”获同样奖项的发现,均是基于人类对免疫功能和肿瘤相关机制的分析为基础研究突破。下面是两项成果部分研究内容。

(1)根据图1分析,树突状细胞将肿瘤特异性抗原信息________给T细胞后,激活T细胞的________过程,产生的________细胞会最终将肿瘤细胞裂解。
(2)为了使患者体内的树突状细胞能够“表达”肿瘤抗原,研究者的具体做法是:将________注入从患者体内取出的树突状细胞内,再将成熟表达抗原的树突状细胞输入到__________,实现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成员树突状细胞治疗癌症的作用。

(3)根据图2分析,T细胞活化后到达癌组织区域,会借助细胞表面________分子识别肿瘤细胞的MHC分子,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的PD-1分子一旦被PD-L1激活,将启动自身的凋亡程序,这一识别作用将使肿瘤细胞________免疫监视。依据这一发现,科研人员研制了两种特异性极强的靶向药物,请结合图2推测两种药物的抗肿瘤机理________
6 . 移植异体心脏时,异体心脏中的树突状细胞容易引起患者体内强烈的免疫排斥反应(如图)。

(1)在免疫系统中,树突状细胞属于__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B细胞是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免疫反应中C细胞能分泌____________
①T淋巴细胞 ②B淋巴细胞 ③抗原呈递细胞④细胞毒性T细胞⑤辅助性T细胞
(2)关于图6免疫排斥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          
A.引发免疫排斥的主要信息来自树突状细胞上的MHC
B.树突状细胞上被识别的MHC和心肌细胞上的不同
C.树突状细胞和心肌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不同
D.刺激A细胞的信号会逐渐消失,免疫系统重归稳态

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培养至第6天时才能激活免疫排斥,且树突状细胞中Dectin-1基因过量表达能抑制MHC的表达。为减轻免疫排斥反应,研究人员利用Dectin-1基因(甲)和带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噬菌体载体(乙)构建重组DNA(如图)。各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分别是BglⅡ(-A↓GATCT-)、EcoRI(-G↓AATTC-)和Sau3AI(-↓GATC-)。

(3)构建表达载体时,为提高重组率,最适合的酶切组合是(          
A.用EcoRI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B.用BglⅡ和EcoRI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C.用BglⅡ和Sau3AI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D.用EcoRI和Sau3AI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4)在制备受体细胞时,最为合理的操作是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提取小鼠骨髓中的细胞②提取小鼠心脏中的细胞③原代培养获得多种细胞       ④ 原代培养获得树突状细胞⑤传代培养获得多种细胞⑥ 传代培养获得树突状细胞
(5)细胞培养至第6天时,受体细胞发生了(       
A.分裂B.分化C.生长D.凋亡

(6)分别对含重组DNA、未导入DNA分子的两种受体细胞进行检测, “+”表示检测物表达,“-”表示检测物不表达,表中①、②、③处的检测结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 。

检测物

细胞A

细胞B

第1天

第3天

第6天

第1天

第3天

第6天

绿色荧光蛋白

+

+

+



MHC






(7)除了含重组DNA的树突状细胞、未导入DNA分子的树突状细胞两组实验外,还应设置的实验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如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免疫活动既可以由神经系统直接调节,也可以通过有关激素间接调节
B.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兴奋传导至神经末梢时,神经末梢膜内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
C.若图中的免疫细胞表示浆细胞,则免疫活性物质最可能是抗体
D.若该免疫细胞进行细胞免疫时,裂解靶细胞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实现的
8 . 随着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不断进化,欧美国家疫情一再反复,一些国家确诊和死亡病例再现高峰。但是新冠病毒变异再快,也是在冠状病毒这个大类里,通过生物信息学或大数据挖掘找到共用的靶抗原、病机制或受体,可以快速指导疫苗的改良。研究发现, 棘突蛋白(S蛋白)是新冠病毒非常重要的抗原蛋白,与病毒的传染能力密切相关;N 蛋白在新冠病毒中含量丰富,是一种高度免疫原性蛋白。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新冠病毒的变异主 要发生在棘突蛋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接种疫苗是遏制新冠疫情蔓延的重要手段,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了多款新冠疫苗,其中腺病毒疫苗的制备技术要点是:将腺病毒的复制基因敲除,将以新冠病毒的__________ (填“S”或“N”)蛋白基因为模板合成的DNA插入腺病毒基因组,此外构建出重组腺病毒还需要复制原点、标记基因、____________等组件。该疫苗进入人体细胞内通过表达相应蛋白,从而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与蛋白质疫苗相比,该疫苗能够更有效的诱发__________(填“体液”或“细胞”)免疫。
(2)腺病毒疫苗、重组蛋白质疫苗等基因工程疫苗制备技术的原理都利用到了基因重组。已知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表所示,DNA 片段序列和质粒结构如下图所示:根据DNA片段序列可判断需要用限制酶__________切割质粒B。

限制酶

Nco I

SphI

NheI

BamHI

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C↓CATGG

GCATG↓C

G↓CTAGC

G↓GATCC


(3)基因测序也是新冠疫情防控的一把利刃,“实时荧光定量qPCR”通常在1~2h内即可得到检测结果,其原理是在PCR体系中每加入一对引物的同时加入一个与某条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探针完整时,报告基团发射的荧光信号被淬灭基团吸收;______在催化子链延伸时,还具有外切酶活性,它可以沿着______(填“5'→3'”或“3'→5'”)方向将探针酶切,使报告基团和淬灭基团分离,反应最终的荧光强度与起始状态模板DNA 含量呈______(填“正”或“负”)相关。

①“实时荧光定量qPCR”所用的试剂盒中通常都应该含有______、Taq酶、荧光探针、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______、缓冲剂等。引物在DNA复制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上述技术还可以检测基因______(填“复制”“转录”或“翻译”)水平。
(4)除了荧光检测法,还可以通过______法分析PCR扩增结果。
9 . p21活化蛋白激酶(PAK)是一类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家族,参与多种信号通路的传导。PAK4是PAK家族中最有代表性的成员,通过磷酸化下游底物蛋白,进而调控细胞骨架重组、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进展等。PAK4能够促进细胞生长以保护细胞免受某些凋亡诱导的刺激,在多种类型的癌症如前列腺癌、卵巢癌、胰腺癌、乳腺癌和肺癌中均存在mRNA或蛋白质水平上调,且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呈正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游底物蛋白的磷酸化是通过增加____________基团,导致其____________发生改变,活性改变。
(2)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往往对于生物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导致其高度保守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PAK4数量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呈正相关,可能是两种原因:一是PAK4通过____________促进基因表达形成ZEB1蛋白,从而____________,导致内皮细胞解离易转移;二是PAK4可抑制____________的作用,进而导致____________,使得肿瘤细胞不易被清除而不断增殖。
10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科研人员在转入光敏蛋白基因的小鼠下丘脑中埋置光纤,通过特定的光刺激下丘脑CRH神经元,在脾神经纤维上记录到相应的电信号,从而发现下丘脑CRH神经元与脾脏之间存在神经联系,即脑-脾神经通路。该脑-脾神经通路可调节体液免疫,调节过程如图所示。

材料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当HIV入侵人体后,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导致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持续下降,人体免疫功能被严重削弱。目前科学家仍然没有找到根治HIV感染的有效方法。
(1)兴奋由下丘脑CRH神经元传递到脾神经元的过程中,兴奋在相邻的两个神经元间传递需要通过的结构是______,脾神经元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
(2)图中T细胞为______(填“细胞毒性”或“辅助性”)T细胞,可分泌______作用于B细胞,促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
(3)已知切断脾神经可以破坏脑-脾神经通路,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验证破坏脑-脾神经通路可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请设计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及用具:小鼠若干只,N抗原,注射器,抗体定量检测仪器等。
完善实验设计思路: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随机均分为两组,将其中一组小鼠的______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两组小鼠注射______;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______的产生量。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
(4)HIV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而不会攻击肌肉细胞、皮肤细胞等细胞,从细胞膜结构角度分析,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 。当HIV进入细胞后会通过______ 的作用形成互补的DNA并整合到辅助性T细胞的DNA中。由于目前科学家仍然没有找到根治HIV感染的有效方法,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HIV感染显得尤为重要。下列选项中可能导致艾滋病感染的是哪几项?______

A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B.使用未经消毒的器械文眉、穿耳
C.与HIV感染者握手、拥抱        D.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针头注射吸毒
2023-05-28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县区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