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丙肝病毒的发现者获得了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丙肝病毒是一类RNA病毒,可入侵人体肝细胞而致病。丙肝病毒基因组含10个基因,其中NS5B基因编码的NS5B聚合酶是催化完成病毒RNA复制必需的。2013年诞生的NS5B抑制剂索非布韦是一种可高效治愈丙肝的抗病毒药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丙肝病毒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B.NS5B聚合酶是肝细胞核糖体经翻译合成的
C.索非布韦可以通过抑制病毒RNA复制从而抑制丙肝病毒的繁殖
D.被丙肝病毒入侵的肝细胞及丙肝病毒最终都通过细胞免疫清除
2 . 将某小鼠的皮肤移植给多只同种小鼠后,将受皮鼠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环孢霉素A,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并每天统计植皮的存活率,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受皮鼠与供皮鼠的细胞表面抗原不完全相同
B.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强度大于乙组小鼠
C.环孢霉素A可能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从而减弱免疫应答
D.使用环孢霉素A有可能提高人体器官移植患者的存活率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3 . 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摘除胸腺的小鼠后,将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处理(等量注射)抗体免疫功能
胸腺中的淋巴细胞
骨髓中的淋巴细胞
胸腺和骨髓中的淋巴细胞正常正常
生理盐水

A.本实验可探究小鼠的特异性免疫与免疫细胞类型之间的关系
B.甲组说明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可杀死小鼠体内的B淋巴细胞
C.甲组与丙组的结果表明抗体的产生与骨髓中的淋巴细胞有关
D.丙组与丁组的结果表明病原体可以同时刺激来自胸腺和骨髓中的淋巴细胞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4 .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在“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佑。两位科学家分别研究的是两种蛋白质CTLA-4和PD-1,这两种蛋白质都对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内癌变的细胞会成为抗原,被效应T细胞攻击
B.可以通过提高CTLA-4和PD-1的活性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C.临床上通过增强这两种蛋白质的生理活性,可用于治疗癌症
D.这两种蛋白质的缺失,可能引起免疫细胞过度活化导致自身免疫病
2019-10-21更新 | 2158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5 .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受到新冠病毒攻击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应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Ⅰ的作用是吞噬、处理和_____抗原,由此可体现细胞质膜具有的结构特点是_____
(2)过程①~④中,属于体液免疫的是_____,属于细胞免疫的是_____
(3)细胞毒性T细胞除了接受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_____的作用,还需要受到_____的刺激才能发生增殖分化。
(4)过程④形成的复合体需经细胞_____(填写图中细胞序号)进行彻底的清除;图中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是_____(填写图中细胞序号);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主要是细胞_____(填写图中细胞序号)发挥强烈的二次免疫。
(5)淋巴细胞一般需要两个或以上的信号刺激才能被活化,人体在进化过程中选择这种活化机制的意义可能是_____
(6)2021年2月25日,由中国科研团队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上市注册申请获得批准。现用若干只健康实验动物、接种物(含各种不同浓度疫苗制剂的溶液)、抗体定量检测仪器等进行实验,检测疫苗接种后动物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①对照组具体操作为_____,一段时间后用抗体定量检测仪器检测新冠病毒抗体水平。
②根据下表信息,请阐述其中接种新冠疫苗的最佳方案:_____
组别浓度:(单位)剂量间隔时间抗体水平
14×1052294.43
25×1052296.26
34×1052497.56
45×1052498.87
6 . 研究人员用化学致癌剂甲基胆蒽(MCA)诱导小鼠形成肿瘤后,将肿瘤分别移植给切除肿瘤的同品系小鼠(A组)、未免疫的正常同品系小鼠(B组)、注射射线灭活肿瘤细胞进行免疫的同品系小鼠(C组),过程如图1.
      
(1)A组小鼠发生免疫排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C组小鼠无肿瘤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综合实验1和实验2,说明特异性免疫具有_______性和_______性的特点。
(3)下表是验证A、C两组小鼠发生的免疫排斥现象主要是细胞免疫应答导致的设计方案。
 实验组对照组
实验过程  
检测指标Y

   T淋巴细胞转移实验


①对照组X处注射的液体为_______,该实验的检测指标Y是_______
②该实验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
2023-05-23更新 | 39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安丘市等四县市2022-2023学年高三5月联考生物试题
7 . 下列与特异性免疫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内并大量繁殖时消灭该病毒首先通过体液免疫途径
B.效应T细胞是通过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进而裂解靶细胞的,所以靶细胞的裂解属于细胞坏死
C.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D.与记忆细胞相比,浆细胞中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较发达
8 . 新冠病毒通过表面的S蛋白与靶细胞膜上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实现入侵,2020年3月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增血清新冠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作为病原学诊断标准。下图曲线表示新冠病毒感染后抗体的变化情况。请回答:

(1)新冠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会导致宿主的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______识别变化的信号。人体感染新冠病毒直至病毒被清除经过的免疫有__________
(2)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主要集中在核酸和抗体检测上,与抗体检测相比,核酸检测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___抗体阳性可提示近期感染。若某人抗体检测阳性,核酸检测阴性,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血清抗体检测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或协同。常用的血清抗体检测方法的原理如下图所示,待检血样加到试纸条一端的样本垫,通过毛细作用向前移动,金标垫上吸附有胶体金(聚集后呈红色)标记的特异性抗原I,若样本中含有病毒特异性抗体,则二者相互作用形成金标记抗原I-抗体复合物,然后继续向前移动,与固定在检测线(T线)的抗原II结合而被截留,聚集在检测线上,产生红色条带。游离的金标记抗原I则继续向前到达质量控制区(C线),与此处固定的特异性抗原I的抗体(图中简称抗抗体)结合,从而使C线发生颜色变化。在对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进行检测时,将血样与稀释剂混合后,直接添加到样本垫等待15min左右,就可以通过T线与C线的颜色来判断结果。T线与C线都变红色,则为阳性,说明血样中含有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

①检测新冠病毒抗体时,采用的抗原I和II为同种抗原,可选___作为抗原。
②血清抗体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高,是因为检测过程中反复进行了___的特异性结合。根据文中叙述,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这种结合有___次。若待测血样中无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则为阴性,显色结果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新冠病毒的预防主要是接种疫苗,灭活病毒疫苗是一种常见的疫苗,灭活病毒疫苗制备前期需用具有________的细胞培养新冠病毒。两次接种需间隔一段时间,若时间过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疫苗效果。
9 . 科研人员利用B、L两个品系的大鼠进行肝移植实验,统计手术后的大鼠生存率,得到图1所示实验结果(移植关系用“供体→受体”表示)。

(1)在不同品系的大鼠间移植肝脏时,供体肝作为_________会诱导受体大鼠产生___________细胞,大量裂解供体肝细胞,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导致受体大鼠死亡。而有些大鼠上述反应不明显,出现“免疫耐受”。
(2)移植后,三天内死亡的大鼠不计入生存率统计范围,以排除_______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丙组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实验结果分析,_________组大鼠肝脏移植后出现了“免疫耐受”。
(4)为进一步研究“免疫耐受”机理,科研人员测定了上述三组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
①据图分析,甲组大鼠在第3-7天IL-2的表达量显著增高,与该组大鼠出现____________反应相一致,推测IL-2能够____________甲组大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②乙组大鼠在第3-5天体内IL-2表达量很高,并且发现大量T淋巴细胞的凋亡,由此推测,乙组大鼠手术后3-5天高表达量的IL-2的作用是___________,从而建立免疫耐受。
③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为:用____________的L品系大鼠重复乙组实验,并与甲、乙两组大鼠生存率进行比较。
(5)免疫抑制剂常作为器官移植的手术后用药,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易导致感染性疾病发生。依据“免疫耐受”的研究,你认为既能克服免疫排斥反应,又能避免免疫抑制剂副作用的新的医学途径(或设想)可以是____________
10 . 回答下列问题:
I.秋冬季节易爆发流行性感冒,其病原体是流感病毒,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感染后,人体产生鼻塞、流涕、咽喉疼痛、干咳以及其它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疼痛、发热等症状。
(1)感染病毒后,患者在恢复内环境稳态过程中的调节机制是____
(2)感染病毒后,部分患者会引起发烧,全身疼痛,下图所示为体温调节的部分过程,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①激素甲是指_____,其弥散到体液中进行运输,却只对垂体起作用,原因是_____。该生命活动过程中可作用于下丘脑细胞的信息分子有_____
②受到致热性细胞因子刺激时,机体通过反射弧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经_____传至效应器,体温调定点上调至38.5℃,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__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
③在一些新冠肺炎患者体内,随着病毒数量的增多,机体会启动“炎症风暴”,以免疫细胞的过度损伤(自杀式攻击)为代价“背水一战”,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诱导宿主细胞裂解死亡。这属于_____(填“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
II.流感病毒其遗传物质是一条单链RNA,外面包有一层包膜,所以这种病毒遗传性极不稳定,很容易发生变异,几乎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都会有所不同。某科研小组对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目的:验证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活鸡胚,DNA水解酶,RNA水解酶,流感病毒通用荧光RT-PCR检测仪。
(3)实验材料选用活鸡胚的理由是: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4)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等量的活鸡胚分成A、B、C三组。
第二步:_____,其中一组不作处理,另外两组分别用适量的DNA水解酶和RNA水解酶处理后备用。
第三步:用显微注射技术向A组活鸡胚中注射适量的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再分别向B、C两组活鸡胚中注射等量的______
第四步:分别从培养后的活鸡胚中抽取样品,用荧光RT-PCR检测方法测定病毒数。
(5)预测实验结果:用柱形图表示各组的检测结果______
2023-10-24更新 | 3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金乡卫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份检测生物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