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4 道试题
23-24高三上·上海·阶段练习
1 . 2020年年初爆发的沙漠蝗虫灾害特续数月,席卷了从西非、东非、西亚至南亚的20多个国家,这轮蝗灾的主角沙漠蝗虫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严重威胁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沙漠蝗虫幼体跳蝻(活动能力很弱)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2)下列属于沙漠蝗虫种群特征的有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空间分布②迁入率③互利共生④物种丰富度⑤种群密度⑥消费者
(3)“先涝后旱,蚂蚱成片”,据此推测蝗虫种群数量变化主要受____________(答2种)等环境因子的影响;蝗灾发生地的植被条件对蝗虫种群数量变化及发生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亚洲飞蝗的雌雄成虫在性成熟期可以利用前翅中闰脉上着生的发声齿与后足股节内侧隆线摩擦发声,据此分析此信息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物理信息②化学信息③行为信息
某地科学工作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草场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的影响结果 如下图所示(其中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一蝗虫取食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5)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________________
(6)由上图可知,当蝗虫密度小于15只/m2时,牧草产量仍可能增加,原因______,表明蝗虫种群密度足够大时才会导致危害,其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______
(7)巴基斯坦发生蝗灾时,有网友建议派10万“浙江鸭”前往增援,专家未予采纳。请推测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 .
(8)粉红椋鸟号称“蝗虫收割机”,若一只粉红椋鸟每天摄入蝗虫约180只(约含能量2870 kJ),假设不同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20%,且粪便最很少,则该鸟正常情况下从中获取的能量值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74kJ。
(9)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表明,散居型蝗虫密度增大时,体内会大量释放“集群信息素”,在蝗虫的触角上存在有感知该种信息的嗅觉受体,从而使蝗虫由散居转化为群居,这项研究使绿色可持续防控成为可能。据此研究,下列有关蝗灾防治的设想可行的是(       
A.可人工合成“集群信息素”,从而在田间长期监测蝗虫的种群动态
B.可根据“集群信息素”的结构设计拮抗剂,从而阻止蝗虫的聚集
C.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蝗虫的嗅觉受体基因,从而使蝗虫无法集群
D.可使用较高浓度的“集群信息素”代替农药来杀死蝗虫,减少环境污染
2023-09-19更新 | 29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当恒温动物靠近红外触发相机时,相机可自动拍摄视频和照片,据此可进行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利用红外触发相机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可基于标记重捕法的原理进行,也可基于遇见概率(动物被红外触发相机拍摄到的概率)进行调查,遇见概率与动物的种群密度呈正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于标记重捕法原理和遇见概率进行密度调查都需随机布设相机
B.活动能力强、范围广的动物适合基于标记重捕法原理进行密度调查
C.毛皮花纹无特异性的动物可利用红外相机基于标记重捕法原理调查其密度
D.动物被相机拍摄到的概率还与动物移动速度和相机拍摄范围有关
3 . 生态位宽度是指被一种生物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为了解白花鬼针草(一种双子叶植物)入侵对菠萝蜜园杂草群落演替的影响,科研人员调查了白花鬼针草不同入侵程度下的菠萝蜜园杂草群落特征,统计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入侵程度0级入侵1级入侵2级入侵3级入侵4级入侵5级入侵
杂草优势种种类数量211312983
(1)白花鬼针草入侵初期可能呈“J”形增长。该增长模型中,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是____。白花鬼针草入侵菠萝蜜园并成为该园常年优势恶性杂草,据此推测:与白花鬼针草相比,该菠萝蜜园内原有的大部分杂草的生态位宽度较_____(填“宽”或“窄”)。
(2)调查菠萝蜜园内白花鬼针草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法。科研人员初步判定白花鬼针草入侵菠萝蜜园后,使杂草群落发生演替,依据是_____
(3)进一步分析发现,白花鬼针草的伴生杂草优势种为禾本科杂草,这可能是由于禾本科杂草与白花鬼针草______
4 . 高中生物学实验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成所述目标的是(  )
A.用高浓度蔗糖溶液处理成熟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
B.在目标个体集中分布的区域划定样方调查种群密度
C.向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形成内部无菌环境
D.对外植体进行消毒以杜绝接种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
5 .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群落丰富度调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某有翅、趋光性强的昆虫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
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记名计算法常用于个体较小、种群数量较多的群落
C.记名计算法能统计出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和小动物的种群密度
D.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原因是土壤小动物的活动能力弱
6 .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和群落丰富度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黑光灯诱捕法可用于调查趋光性昆虫的物种丰富度
B.粪便 DNA 标记法基于个体遗传信息的特异性开展,结果更准确可信
C.若调查对象为大型濒危植物,则不宜选用样方法,应采用逐个计数法
D.若动物对捕捉器产生了记忆,则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所得结果会偏小
7 . 研究表明,蝙蝠身上能携带100多种毒性极大,凶险无比的病毒,蝙蝠却可以与这些病毒相安无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蝙蝠与其携带的病毒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B.蝙蝠属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调查种群密度时可用标记重捕法
C.蝙蝠能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来确定猎物的位置,可体现其种群的生存离不开信息传递
D.蝙蝠为寄生于体内的病毒提供了病毒复制所需的核酸模板、氨基酸和核糖体
8 . 金佛山景区位于重庆市南川区,含有众多宝贵的植物资源。现科研工作者对景区内的本地种金佛山对囊蕨(蕨类植物)和外来物种五节芒(禾本科植物)的生态发展及生态保护相关问题展开了下列研究,在该景区中金佛山对囊蕨主要分布于一条溪流的两侧,五节芒主要散乱分布在金佛山西坡。
(1)研究人员选取了10m×10m的10个样方,记录数据如下表:

样带

金佛山对囊蕨个体数

平均值

1

2

3

4

5

8

12

9

7

10

9.2

11

5

10

13

6

9.0

研究金佛山对囊蕨种群时,样方的选取应遵循随机取样原则,样方位置的选取采用________(填“五点”或“等距”)取样法,表中数据反映的是金佛山对囊蕨的________
(2)在获得上述数据的同时研究者发现金佛山景区内植物种类繁多,自上而下分别有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这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而这一结构为动物创造了________,从而使动物也具有分层现象。
(3)五节芒源自台湾,体现出明显的入侵种生态分布特征,严重破坏了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和景观观赏性。若对五节芒进行有效治理后,入侵地群落物种数和植物类型会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
9 . 对某地灰松鼠群体中某年出生的所有个体进行逐年观察,并统计了这些灰松鼠的存活情况,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观察的这些灰松鼠构成一个种群
B.对灰松鼠进行保护时应更加关注其幼体
C.据图可推测出该地的灰松鼠种内竞争逐年减弱
D.准确统计该年出生的所有灰松鼠数量需用标记重捕法
10 . 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小球藻种群数量的变化,方法步骤如下。已知吸光度值与容器中小球藻的叶绿素总含量呈正相关,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设置的空白对照组锥形瓶中应直接加入不含小球藻的 100mL培养液
B.②中每次取样前应保持锥形瓶静置,且每次测定用同一仪器和比色皿
C.结果显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在第4天左右达到K值
D.温度、小球藻初始密度、营养物质等非密度制约因素能制约小球藻种群的增长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