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6 道试题
1 . 生物学研究中常用到对照实验和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B.“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中,60℃恒温灭菌的土壤是实验组
C.设计预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
2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研究叶绿体的放氧功能时,选择发菜和好氧细菌为材料
B.探究酶活性的最适温度时,进行预实验可减小实验误差
C.用模型建构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滴加培养液到计数室后盖上盖玻片
2024-02-2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3 . 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酵母菌接种到培养液中,并进行第一次计数
B.抽样检测时,需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取样
C.滴加样液时先盖玻片,后滴加样液会造成实验数据偏小
D.每天定时取样,测定酵母菌细胞数量,绘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曲线
4 . 科学探究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但是在科学实验中经常有一些操作或因素导致计算出的结果与真实值有一定的偏差。下列选项中计算出的结果一般比真实值偏大的是(       
A.用活菌计数法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
B.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培养的活酵母菌数量时,先滴培养液再盖盖玻片
C.用取样器取样法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未打开诱虫器的电灯
D.用标记重捕法统计某地区野兔数量,因为标记物过于显眼导致野兔容易被二次捕捉
2024-02-22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联合性适应测试生物试题
5 . 下列关于生态学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无需设置对照实验,也无需进行重复实验
B.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时,利用了土壤小动物的趋光性
C.“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中,对土壤进行灭菌的组别属于对照组
D.制作生态缸时,要考虑系统内组分及营养级之间的合适比例,使之正常运转
6 . 某寒温带森林湿地自然保护区集原始森林、草甸、湖泊、湿地、溪流等多种自然资源为一体,景观纷呈,物种多样。大型食草动物驼鹿,便生活在这片美丽而多变的天地中。

(1)研究人员通常采用________法估算该地区驼鹿的种群数量,然后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绘制了驼鹿种群数量 比值与时间 (t) 的变化曲线(图 1) , 当 t 为 b、e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型,当 t 为a~b 时,驼鹿的出生率_______ (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 死亡率。
(2)图2 表示甲、乙两种生物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由曲线分析可知,甲、乙两种生物的种群增长符合_______型增长。假设乙生物为某种海洋经济鱼类,渔民要想持续获得较大捕获量,应选择在_____点左右捕捞。

(3)图3是一块血球计数板正面示意图,其上有2 个计数室。用血球计数板制片的具体操作步骤:先将____________,再用_______,然后让样液自行渗入。
(4)图4 是计数室中一个小方格的酵母菌分布示意图( O代表酵母菌) ,计数室的边长为 1mm×1mm,深0.1mm,酵母菌溶液稀释了 100倍, 则1ml溶液中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____个。
7 . 下列有关“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常用方法是抽样检测法
B.在计数室内滴入酵母菌培养液后须缓缓盖上盖玻片,以免产生气泡
C.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可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
D.增加酵母菌的接种量不会提高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
8 . 下列相关探究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B.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
C.将酵母菌样液滴在血细胞计数板、盖上盖玻片镜检,可计算出酵母菌密度
D.探索植物生理作用的最适条件时,经过预实验后,正式实验可不设空白对照组
9 . 某同学完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图1为利用血细胞计数板(1mm×1mm×0.1mm)通过显微镜观察时,实验第6天对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0倍后的统计结果。图2为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第6天(图1)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约为5×108个/mL
B.该实验不需要另外设置对照实验
C.取样时为避免吸到培养液底部的死菌,滴管应轻轻吸取,避免溶液晃动
D.图2中de段发生的原因可能与营养物质的消耗、pH的改变等有关
10 . 图甲为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乙为血细胞计数板(400个小方格,体积为lmm×1mm×0.1mm)测得的酵母菌分布情况,图丙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甲表示草原上鼠的种群数量变化,最好在b点时刻进行防治鼠害,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B.图甲可表示某同学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得到的曲线图,若在e时刻添加一定量酵母菌培养液,则图中α的角度可能会变大
C.若以图乙一个中方格的酵母菌数代表整个计数室中每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的平均值,则该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约为6×106
D.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网眼大小以保护幼鱼,使鱼的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图丙中Ⅰ所示的类型
2024-01-28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石家庄市正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月考生物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