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8 道试题
11-12高二下·四川雅安·期中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1 . 下列对四种微生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CO2和NH3分别是硝化细菌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NH3的氧化
B.CO2和硝酸盐分别是褐藻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太阳能
C.糖类和N2是乳酸菌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乳酸的氧化分解
D.葡萄糖既是酵母菌的碳源也是其能源,但CO2一定不是酵母菌的碳源
2023-12-12更新 | 225次组卷 | 26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蕺山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营养缺陷型菌株是突变后某些酶被破坏,导致代谢过程中某些合成反应不能进行的菌株。下图是科研人员利用影印法(用无菌绒布轻盖在已长好菌落的原培养基上,然后不转动任何角度,“复印”至新的培养基上)初检某种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后的培养皿不能立即进行倒置培养
B.进行②过程的顺序是先将丝绒布“复印”至完全培养基上,再“复印”至基本培养基上
C.氨基酸缺陷型菌株应从基本培养基上没有、完全培养基上对应位置有的菌落中挑选
D.可用接种环从斜面中取出菌种,振荡培养并诱变处理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小题。
近年国家多次下达关于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管理遏制耐药工作的通知,其原因是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会杀死细菌,但变异的细菌可能产生耐药性。某兴趣小组利用大肠杆菌开展“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实验。
1.小组成员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抗生素对大肠杆菌进行筛选,如图所示。挑取抑菌圈边缘的菌落进行扩增培养,然后分别涂布在含有多种抗生素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筛选,最后定量分析连续传代细菌群体中抑菌圈的半径变化。结果见下表:
抗生素类型抑菌圈半径平均值(cm)抑菌圈缩小百分比%
第一代筛选第二代筛选
-000%
青霉素0.950.7422%
四环素1.310.746%
阿奇霉素0.190100%
注: “一”表示不加抗生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抑菌圈边缘的菌落对该抗生素敏感,所以选择抑菌圈边缘的菌落进行扩增培养
B.随传代次数增加,抑菌圈明显缩小,表明大肠杆菌对相应抗生素的抗性不断加强
C.大肠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抗性能力有差异,且对四环素的抗性最强
D.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2.下列关于大肠杆菌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节 pH应在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进行灭菌之后操作
B.“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实验中用平板划线法将大肠杆菌接种至平板
C.LB液体培养基可用于大肠杆菌的扩大培养,该过程需要用到CO2培养箱
D.大肠杆菌培养结束后,培养基应先高压蒸汽灭菌再丢弃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小题。
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利用作物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小型实验。其主要步骤是:先从土壤中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并接种在已粉碎的作物秸秆堆中培养一段时间,再用清水淋洗秸秆堆,在装有淋洗液的瓶中接种酵母菌,进行乙醇发酵。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关于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选择在木材厂周围采集土样
B.需配制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C.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前应排尽锅内冷空气
D.采用涂布法将目标菌种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中保存
2.关于酵母菌的乙醇发酵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淋洗液可作为培养酵母菌的天然培养基
B.乙醇发酵过程中需始终拧紧瓶盖以防止杂菌污染
C.乙醇发酵过程中丙酮酸被【H】直接还原为乙醇
D.发酵液中的乙醇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
5 . 红豆杉是我国一级珍稀保护树种。紫杉醇是红豆杉细胞中产生的一种高效抗癌物质,在植物体中含量极低。为取代从天然植株中提取紫杉醇的方式,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技术来获取,其过程为:获取红豆杉外植体→消毒→诱导愈伤组织→细胞培养→提取紫杉醇。
请回答:
(1)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用到的基础培养基为_________培养基,培养基需进行严格的_________处理。获取的外植体消毒后诱导出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此过程通常__________(“需要”或“不需要”)光照。
(2)将愈伤组织接种到适宜培养基中进行细胞悬浮培养,所用的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来看属于________培养基。该细胞培养的过程_______(“体现”或“未体现”)细胞的全能性,理由是_______
(3)利用愈伤组织,还可以继续诱导其发芽,继而生根,最终培育得到红豆杉幼苗,该过程为_____________途径,诱导发芽和生根时需要调整培养基中__________的比例。
(4)在红豆杉组织培养中,多酚氧化酶能催化酚类物质氧化为醌,进而导致愈伤组织褐化,可考虑在培养基中加入相关物质以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抗氧化、减轻褐化的目的。
(5)与从天然植株中提取相比,利用上述技术生产紫杉醇的重要意义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答出两点)。
6 . 幽门螺旋菌(Hp)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实验基本步骤如下。请回答:

(1)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尿素和酚红指示剂,这是因为Hp含有脲酶,它能以尿素为氮源;若有Hp,则菌落周围会出现_____色环带。
(2)下列对尿素溶液进行灭菌的最适方法是      灭菌。
A.高压蒸汽B.紫外灯照射C.75%酒精浸泡D.过滤
(3)步骤X表示________。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时,先将菌液稀释,再将菌液滴加到培养基中央进行__________。菌液稀释的目的是为了获得_________菌落。
(4)在培养时,需将培养皿__________,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5)临床上用14C呼气试验检测人体是否感染Hp,其基本原理是Hp能将14C标记的_________分解为NH314CO2
7 . 在“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活动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和器具都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可以通过逐步提高培养基中尿素的浓度,获得尿素高耐受菌株
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长出的一定是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D.加入酚红作为选择培养基,筛选出尿素分解菌
8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某学者利用“影印培养法”研究大肠杆菌抗链霉素性状产生的原因,先将原始菌种涂布在1号培养基上,培养出菌落后,将灭菌绒布在1号上印模,绒布沾上菌落并进行转印,使绒布上的菌落按照原位接种到2号和3号培养基上。待3号上长出菌落后,在2号上找到对应的菌落,然后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4号培养液中,培养后再涂布到5号培养基上,并重复以上步骤。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培养基采用MS培养基
B.3号培养基上不可能生长出酵母菌的菌落
C.要检测培养基是否灭菌彻底,可设置一块不接种菌液的平板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
D.涂布操作前接种环要进行灼烧灭菌
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A.大肠杆菌抗链霉素的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B.7中观察到的菌落数一定等于初始时接种到该培养基上的菌体数
C.4号与8号培养液中,抗链霉素菌株的比例逐渐增大
D.在一定时间内4号培养液中大肠杆菌的数量逐渐增多
9 . 为提高作物产量,种植业往往使用大量的氮素化肥,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易造成环境污染。自生固氮菌营独立生活,为改变这种现状带来了希望。科研人员进行了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和固氮能力测定的研究,部分实验流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土样应取自表层土壤的原因是_____。步骤②需充分振荡的主要目的是_____
(2)步骤③中需用手指轻压移液管上的橡皮头,吹吸3次的作用是_____。步骤④用于分离菌落的方法是_____,所用的接种工具是出_____
(3)下表为两种培养基的配方,步骤④应选其中的培养基_____,原因是_____。用平板培养细菌时一般需要将平板_____(填“倒置”或“正置”)。
培养基类型培养基组分
培养基甲甘露醇、KH2PO4、MgSO4·H2O、NaCl、K2SO4、CaCO3、蒸馏水、琼脂
培养基乙蛋白胨、酵母提取物、NaCl、蒸馏水、琼脂
(4)纯化培养时,需同时进行未接种培养基的培养,目的是_____。若在④的平板上统计出菌落的平均数量为130个,则每克土壤中含有的固氮菌为_____个。另一组实验中发现,当培养时间过长时,在固氮菌大菌落四周出现了少量杂菌小菌落,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些杂菌不能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则其氮源来自于_____
(5)将纯化的固氮菌置于完全培养液中扩大培养48h,经离心后收集下层细胞并转移至特定培养基中进行固氮能力的测定,筛选出固氮能力最强的菌种CM12,为进一步鉴定其固氮能力,科研人员选用发芽一致的玉米种子进行3组盆栽实验,30d后测定土壤微生物有机氮含量,结果如下图:
N:尿素处理组(每盆土壤浇灌50mL。有氮全营养液:在1000mL无氮植物营养液中加入0.12g尿素)
CM12:自生固氮菌CM12处理组(每盆土壤浇灌50mL接种自固氮菌的无氮植物营养液)

①对照组(CK)的处理为_____
②实验结果表明,用尿素处理和接种固氮菌CM12处理均能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有机氮含量。与尿素处理组相比,CM12处理组土壤微生物有机氮含量增加了约_____%。
③自生固氮菌较共生固氮菌(如根瘤菌)的应用范围更广,原因是_____
④研究表明,土壤中碳氮比低于40:1时,固氮菌的固氮作用迅速停止。因此优良菌肥最好与_____(填“有机肥”“氮肥”“磷肥”或“钾肥”)配合施用。
10 . 微生物发酵工程常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大量生产谷氨酸,从而制取谷氨酸钠(味精)。下图为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谷氨酸的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使用固体培养基分离获得谷氨酸棒状杆菌单菌落
B.不需要监控发酵过程的营养供给、氧气、温度及pH等变化
C.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谷氨酸棒状杆菌才能通过代谢积累谷氨酸
D.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