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菌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某兴趣小组按如图方法对没有加工的鲜奶进行细菌检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湿热灭菌法对该实验中的鲜奶进行灭菌
B.若培养基需要调节pH,应该在灭菌后培养基凝固前立即进行
C.若3个培养皿中菌落数为35、33、34,则鲜奶中细菌数为3.4×106个/mL
D.对鲜奶中细菌计数,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结果往往比实际值偏高
2 . 曾经有报道称,小型饮水机中的水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为验证这一报道的真实性,某校科研小组随机选取学校内正在使用的小型饮水机展开研究。
(1)水样采集;先用75%的酒精对饮水机的冷热出水口及采样人员手部进行擦拭处理,这一做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后将出水口打开各流出约50mL水后,用经灭菌处理的锥形瓶分别从出水口取样100mL。
(2)水样稀释:科研小组认为所取水样可直接培养,无需进行梯度稀释,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制作平板:用移液枪吸取0.1mL水样,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用涂布器将水样均匀涂抹在培养基表面,每个水样制作3个平板。将上述各组平板及1个空白平板倒置放于恒温箱中进行培养,放置空白平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待__________________后,对涂抹水样的平板中的菌落计数,取三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
(4)该科研小组分别从水样温度、饮水机水位、饮水机位置三个条件开展了对比研究,下表为他们的实验结果。

水样温度

菌落数

饮水机水位

菌落数

饮水机位置

菌落数

开水98℃

0

100%水位

65

靠窗阳台处饮水机

8

热水60℃

35

50%水位

165

室内中间饮水机

32

温水25℃

189

10%水位

328

门口角落饮水机

289

①在实验设计时,控制无关变量非常关键,在研究某一条件对水样污染情况影响时,饮水机的其他条件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据该科研小组的实验结果,对学校饮水机的使用及饮水习惯提出两条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3 . 饲养动物常用的植物饲料中含有难溶的植酸钙等物质,很难被动物吸收利用,还影响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若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则能催化其水解成为可以吸收利用的磷酸盐等。以下是科研人员从作物根部土壤中分离产植酸酶的菌株的过程示意图。请分析作答。

(1)上述获得单个菌落的方法是______,若根据用途划分,该固体培养基属于_____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
(2)为防止杂菌污染,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等进行______处理,接种后需将培养皿呈_____状态放置。
(3)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大致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通常每种稀释液需涂布3个平板,取其平均值,若将最后一个试管中的菌液每次吸取0.1mL涂布培养后获得平均值是a,则1g土壤中含有此菌的菌株数是_____。统计获得的菌落数比实际的活菌数低,原因是____
(4)产植酸酶的菌株会水解植酸钙,菌落的周围将形成透明的区域,根据透明区域的有无,可初步判断该菌株是否产植酸酶。实验结果显示A-E五种菌株中,_____是产植酸酶最理想的菌株。
(5)若要对上述菌株再次进行纯化,可以将接种环灼烧、冷却后,挑取透明圈中间的菌株,在第一区域进行划线,在第二次划线时须再次灼烧接种环,并从第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
2023-08-0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四中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刚果红(CR溶液)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用含有CR的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培养基(成分见下表):注:“+”表示有,“-”表示无。
 无机盐纤维素粉琼脂CR溶液硫酸铵磷酸二氢钾氯化钠
培养基+++++++
(1)据表判断,培养基______(“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配制培养基时,在各种成分都熔化后灭菌前,要进行的是_____。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2)在样品稀释和涂布平板步骤中,下列选项不需要的是_______。
A.酒精灯B.培养皿C.显微镜D.无菌水
E.无菌滴管F.接种环G.玻璃刮铲(涂布器)
(3)有同学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到了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如下图。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

(4)教师用筛选到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J1和J4,在不同温度条件进行纤维素分解发酵,测得发酵液中酶活性的结果见下图,推测菌株______更适合夏季分解植物秸秆,理由是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紫草富含一种红色的次生代谢产物——紫草宁,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科研人员利用紫草新生的营养芽进行培养获得愈伤组织,再使用液体培养基进行细胞悬浮培养,以获得更多的紫草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紫草新生的营养芽进行彻底灭菌后可作为外植体
B.愈伤组织是由不同结构和功能的一团薄壁细胞组成
C.为获得愈伤组织,培养时需要加入细胞融合诱导剂
D.在进行细胞悬浮培养的过程中,需要通入无菌空气
6 . 梨是我国原产果树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梨清脆爽口,在市场上的需求较大,具有极强的经济价值、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但梨采摘后在常温下容易腐烂,严重影响生产发展。某实验小组欲对梨的主要致腐菌进行分离鉴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梨致腐微生物菌株分离与纯化
分离主要致腐菌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或平板划线法;实验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主要致腐菌并培养后,其中某个平板的第一划线区域长满了菌落,而其他区域均无菌落,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2)各致腐菌回接梨实验
实验小组先用酒精擦拭梨表面,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再将不同的致腐菌依次制成菌液,将其分别回接到生长状况及大小均相同的新鲜无腐烂梨上,同时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对照组,晾干后置于室温条件下储藏,每隔3d进行观察和记录,最终选取致腐能力强的致腐菌,并培养成菌落。
(3)致腐菌鉴定
实验小组对筛选得到的致腐菌从菌落特征如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等方面进行初步鉴定,再利用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分析方法进行鉴定后,发现主要致腐菌中的一类是扩展青霉。
(4)生产实践中的快速检验
在生产实践中,可通过PCR反应快速检测梨中的扩展青霉以达到防治梨腐烂的目的。在检测过程中,要根据扩展青霉特殊基因两端的碱基序列设计引物,下图为扩展青霉特殊基因的结构示意图,与之对应的引物结合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作答)。若已知该基因的引物I,能否依据其碱基序列设计出另一种引物II? 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2-02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等4地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等5校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期中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7 . 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寄生菌,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胃肠道等局部组织感染。检验水样中大肠杆菌数目是否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常用滤膜法测定,其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大肠杆菌的代谢物能与伊红—亚甲蓝(EMB培养基的指示剂)反应,菌落呈深紫色。下列对该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测定前,滤杯、滤膜和滤瓶均可用干热灭菌法灭菌处理
B.注意避免已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用品接触
C.将过滤完的滤膜紧贴在EMB培养基上,完成大肠杆菌的接种操作
D.EMB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只有大肠杆菌能正常生长并形成深紫色菌落
8 . 某兴趣小组为研究“使用公筷对餐后菜品细菌数量的影响”,将每道菜品分为3盘,一盘取样冷藏,一盘使用公筷,一盘不用公筷,同一实验者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吃同一菜品的次数相同。实验过程如下表。下列相关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
实验过程菜品分组
不食用组使用公筷组不使用公筷组
餐前取样冷藏餐后取样冷藏
研磨后加l000mL无菌水稀释
取样接种到固体培养基X
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计数

A.通常使用高压蒸汽对固体培养基X进行灭菌
B.“冷藏”的操作目的是防止取样后细菌快速增殖
C.固体培养基X对不同菜品中的细菌有选择性
D.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活菌数目一般比实际值偏低
9 . 多氟烷基物质(PFAS)是添加在可以长时间不脱落的液体唇膏和粉底,以及防水睫毛膏中的化学物质,PFAS极难被分解。研究人员利用图示方法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PFAS的细菌(目的菌),下列关于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基要加入的物质还应该有PFAS,其属于选择培养基
B.配制好的培养基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C.多次筛选后,含有目的菌的培养瓶中PFAS的含量高
D.重复多次的目的是纯化高效降解PFAS的细菌
10 . 三七素(β-ODAP)是一种存在于三七、人参等植物当中的植物天然产物,它是传统名药云南白药的主要止血成分之一,该化合物由两个前体物质L-2,3-二氨基丙酸(L-DAP)和草酰CoA(oxalyl-CoA)在酰基转移酶(BAHD)催化下缩合而成。这两个前体物质在植物中由何而来尚不清楚,但在大肠杆菌等微生物中,科学家已鉴定出相关合成路径(如图),为进一步构建高产三七素的工程菌株提供了借鉴。

(1)通常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时,需要对所需的玻璃器皿进行灭菌,灭菌的方法有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为评价金黄色葡萄球菌合成L-DAP的能力,可将该菌的纯培养物分别接种在__________(固体/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摇床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L-DAP含量,此外还需要通过__________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增殖情况。
(3)若以大肠杆菌为宿主构建生产三七素的工程菌,需要利用PCR获取、扩增可表达__________酶的目的基因,在构建多基因表达载体时,为了能够连接上述目的基因、并有利于筛选出目标菌,质粒载体应含有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4)研究发现大肠杆菌(工程菌)表达的某种酶溶解度低,针对这个问题,科研人员将表达该酶的基因中AUU和AUC(大肠杆菌常用的异亮氨酸密码子)替换成AUA(大肠杆菌不常用的异亮氨酸密码子),新合成的该酶溶解度提高了七倍。试分析通过同义密码子替换提高酶溶解度的机理是:通过降低翻译的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1-28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一)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