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及其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1 . 融合蛋白是指利用基因工程等技术将某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功能蛋白分子与其他蛋白融合而产生的新型蛋白,常用于亲和蛋白质纯化和抗体药物的研发。图是原核细胞融合蛋白基因表达载体,科研工作者在启动子Pc下游插入了两个与分离纯化有关的编码序列——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GST基因)及凝血蛋白酶切割位点的编码序列。

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用到的工具有__________。上述融合表达载体中启动子Pta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外源基因插入后,可表达出由__________(填“二”或“三”)部分序列组成的融合蛋白。
(3)GST对谷胱甘肽有很强的结合能力。将谷胱甘肽固定在琼脂糖树脂上形成亲和层析柱,当表达融合蛋白的全细胞提取物通过层析柱时,__________将吸附在树脂内,其他细胞蛋白先被洗脱出来。接着用含游离的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缓冲液将融合蛋白洗脱。最后用__________切割融合蛋白,即可获得纯化的目的蛋白。
(4)Fc融合蛋白由某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功能蛋白分子与抗体恒定区的Fc片段融合而成。该类融合蛋白不仅保留了功能蛋白分子的生物学活性,并且还具有一些抗体的性质,如长效半衰期。抗原在血浆中游离时间越久,越容易被蛋白酶降解。
①利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Fc融合蛋白比在原核细胞中表达更具优势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目前疫苗设计的关键在于有效活化抗原呈递细胞(APC),APC表面能够表达Fc受体,常利用抗原—Fc融合蛋白作为抗原运载工具,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 杨梅是中国特有水果,其可开发利用的途径如图所示。据研究,核仁占完整杨梅核重量的11.40%~16.35%,且杨梅核仁含油量达40%以上。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杨梅核仁油的营养价值研究及其加工利用也逐渐成为热点,有关杨梅核仁油的营养成分分析、提取方法及其工艺条件、加工利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正在逐步展开。回答下列问题:

(1)水酶法提油是一种较新油脂与蛋白质分离的方法。制作过程处理杨梅核仁使用的相关酶是______;若用相关酶处理杨梅核仁,需要控制反应的温度,原因是____________
(2)为使相关酶能反复利用,常用到固定化酶技术,固定化酶一般不用______法;固定化技术常用的载体有______(答1点)。
(3)某研究小组为探究相关酶处理杨梅核仁的最适pH,在相同温度和时间内,测得在pH为4、5、7条件下降解100g杨梅核仁所需酶量依次为3mg、1mg、5mg,则上述三个pH中,pH为______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pH,应围绕pH为______设计后续实验。
(4)杨梅核仁油含有丰富的脂肪和维生素E,脂肪和维生素E的分子式分别为C57H110O6、C29H50O2,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凝胶色谱法______(填“适用于”或“不适用于”)分离脂肪和维生素E,理由是______
3 . 富含木聚糖(一种多糖)的工业废料直接排入水体,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现广泛利用木聚糖酶处理工业废料中的木聚糖,但存在木聚糖酶热稳定性差的局限性。科研人员欲从某热泉沉积物样品中分离、纯化出产木聚糖酶的微生物,以解决该局限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者先制备以_________为碳源的富集培养基,然后采用__________法灭菌,再接入沉积物样品培养一段时间。这次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
(2)为了获得纯净微生物,除了平板划线法,还可采用_________法,这两种方法操作的共同点是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研究发现,将采集的样品接种于多种培养基中培养,仍有很多微生物不能生长繁殖,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4)初步从热泉中筛选出木聚糖酶活性较高、生长较好的菌株G,其产生的木聚糖酶除具有酶的一般共性外,推测可能还有_________的特性。
(5)温度是影响木聚糖酶广泛用于工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在运用于工业生产前,需对该酶的_________进行测定,之后还需将该酶在此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后测残余酶的活性。残余酶活性越高,说明其热稳定性____________
4 . 利用“二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的工艺流程如图。第一步发酵用醋酸杆菌为菌种,第二步发酵用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小菌”)和假单胞杆菌(“大菌”)混合菌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第一步发酵培养液的酸性条件会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B.第二步发酵中“小菌”数与“大菌”数的比例不会影响产酸率
C.醋酸杆菌、“小菌”和“大菌”都能通过有氧呼吸产生ATP
D.第二步发酵可使用固定化混合菌种来生产古龙酸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目前,纤维素酶的应用主要面临工业发酵菌株生产性能不佳、酶系分泌不全等挑战。研究人员利用重离子诱变技术对产酶菌株——长枝木霉进行辐照诱变,并选育获得突变菌株LC-M4和LC-M16,较野生菌株产酶效率分别提高了46.91%和35.5%。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它包含___________三种组分,请你举出纤维素酶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包括:___________(说出2点)。
(2)为了分离出目的菌株,研究人员配制出的培养基中主要碳源应该是__________,分离后可加入___________试剂鉴定。图示结果中的A、B、C分别对应的题干中的菌株是__________
(3)获得高产菌株后,还需要对纤维素酶活性进行测定,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一种思路:__________。工业生产中常利用___________法固定化纤维素分解菌。
6 . 科研人员比较了单独固定的云微藻和与芽孢杆菌混合固定的云微藻的增殖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固定云微藻和芽孢杆菌的常用方法是化学结合法
B.混合固定时云微藻增殖快,与芽孢杆菌线粒体产生CO2有关
C.混合固定后的云微藻增长较快,在有限环境中会呈现“J”型增长
D.第八天,混合固定的每个颗粒中含藻细胞数约为8×106
2023-05-27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诊断生物试题
7 . 乳糖酶能够催化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价值。乳糖酶的制备及固定化步骤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培养产乳糖酶的微生物L的培养基在接种前需要通过_____________法进行灭菌。研究人员通常根据菌落的___________特征来初步区分不同种的微生物,统计菌落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24h观察统计一次,直到____________时。
(2)为了得到产乳糖酶微生物L的单菌落,可用____________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
(3)采用凝胶色谱法分离纯化其中的乳糖酶时﹐比乳糖酶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先被洗脱分离出来,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工业生产中往往将乳糖酶固定在_____________(填“溶于水”或“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将其装入反应柱内后,需用蒸馏水充分洗涤固定化酶柱﹐以除去未吸附的乳糖酶。一般来说,酶不适合采用包埋法固定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
8 . 橘子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可以压榨果汁,也可以提取橘皮精油。回答下列问题:
(1)将橘子榨汁后,橘汁比较混浊,透光率较低,导致果汁澄清度不高。生产上常用________酶处理果汁以提高品质。但这样会增加生产成本,为了使酶制剂重复使用,可采用________(答出一种)法将酶固定化。与固定化酶相比,固定化细胞催化反应时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
(2)某地橘子含糖量很高,学习小组的同学认为可直接用其发酵获得橘醋,这样考虑的依据是_________。实验后发现,此种方法容易导致发酵产品腐败变质,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室常采用________法提取橘皮精油,用该方法提取橘皮精油时,需要用石灰水浸泡橘皮,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不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橘皮精油的原因是________
9 .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深加工可生产酒精、玉米胚芽油和果糖等。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经充分水解后的产物可被酵母菌利用发酵生产酒精,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经纤维素酶充分水解后的产物可被酵母菌利用发酵生产酒精,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___________
(2)纤维素酶是由纤维素分解菌合成的,鉴别纤维素分解菌时,常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要将初步筛选出的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纯化培养,纯化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常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答出1种),且接种在以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
(3)酒精发酵时,可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而一般不采用固定化酶技术,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玉米胚芽油不易挥发,宜选用压榨法或___________法从玉米胚芽中提取。选择材料时不应选高温烘干的玉米胚芽,原因是___________
10 .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固定化酶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
B.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常用的细菌基础培养基,可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C.相同pH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
D.若将微生物培养在事先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上,出现透明圈的菌落即纤维素分解菌
2022-12-01更新 | 176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