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泡菜的腌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果酒时,反复冲洗葡萄以避免杂菌污染
B.制作果醋和泡菜的主要微生物是原核生物,呼吸类型相同
C.控制好温度和酸碱度既有利于目的菌的繁殖,又可抑制杂菌的生长
D.利用葡萄发酵产生果酒的后期,加入醋酸菌即可产生醋酸
2022-06-0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多选题 | 较易(0.85) |
2 . 保加利亚乳杆菌常用于制作酸奶,可将葡萄糖、果糖等物质转化为乳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保加利亚乳杆菌属于严格厌氧菌
B.酸奶制作过程中要定期排气,以免装置内气压过大
C.酸奶制作过程中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含量一直减少
D.酸奶制作过程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增加、含量减少
3 . 传统的常州萝卜干精选西门外新闸出产的甜嫩实心红萝卜为原料,在陶罐内加入适量的盐、糖及多种辅料,精心腌制而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用于腌制的陶罐不能有任何裂缝
B.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C.腌制时将萝卜装满陶罐,再放入辅料
D.腌制时高浓度的盐和糖溶液使萝卜细胞失水死亡
4 . 果醋和泡菜是家庭常用的两种制品,可通过传统工艺制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果醋和泡菜制作时所需的菌种细胞结构相似
B.果醋和泡菜制作时均需严格密封
C.果醋和泡菜制作时均需严格灭菌
D.果醋和泡菜制作过程中都会产生亚硝酸盐
10-11高二下·山西太原·期中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5 . 泡菜发酵所用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而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及成分分别是(       
A.发酵初期活动强烈的是酵母菌,其进行细胞呼吸产生CO2;气体为CO2
B.因腌制过程中盐进入蔬菜使蔬菜体积缩小,气体被排出;气体为空气
C.乳酸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初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气体为CO2
D.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热量,使坛内温度升高,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气体为空气
9-10高二下·福建宁德·期末
名校
6 . 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制作中,利用到的微生物分别是(       
A.酵母菌、乳酸菌、毛霉、醋酸菌B.酵母菌、酵母菌、毛霉、乳酸菌
C.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D.醋酸菌、酵母菌、毛霉、乳酸菌
2022-04-29更新 | 201次组卷 | 3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渤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下列相关传统发酵过程中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泡菜时腌制方法、时间长短和温度高低都会影响亚硝酸盐的含量
B.酿制果酒时,并不需要对葡萄严格消毒,原因是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绝大多数微生物受抑制
C.变酸的酒表面和制作泡菜的坛内都会有白膜出现,都是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
D.家庭中泡菜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提供乳酸菌菌种
8 . 下列关于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食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酸豆角以其色泽金黄、咸酸适宜、鲜香嫩脆的特有品质深受人们的喜爱。酸豆角腌制过程中,仅有厌氧的乳酸菌活动,故发酵时需营造严格的无氧环境
B.《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豆腐又名菽乳,以豆腐腌过酒糟或酱制者,味咸甘心。”上述腐乳制作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毛霉等微生物,毛霉中只存在一种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一核糖体
C.豆瓣酱制作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曲霉。发酵过程中,上层的酱发酵效果好于下层,因而常需要将下层的酱翻至上层,说明参与发酵的菌种属于厌氧型
D.酒精发酵时,发酵液中的葡萄皮等固体物质会上浮覆盖在发酵液表面,形成“酒帽”,“酒帽”的出现会降低发酵速度,原因是葡萄皮上的菌种无法浸入发酵液
2022-03-15更新 | 1255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A.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可以大量繁殖
B.制作果醋需要醋酸菌,它是一种严格需氧的微生物,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为醋酸
C.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的发酵,如酵母、毛霉、曲霉等
D.乳酸菌是一种厌氧型微生物,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CO2,从而用于制作酸奶和泡菜
10 . 下列选项中,在接种时不进行严格无菌操作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的一项是(  )
A.将少许干酵母加入到新鲜的葡萄汁中
B.将“陈泡菜水”加入到装有盐水和菜料的泡菜坛中
C.将消过毒的外植体接种到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
D.将土壤浸出液涂布在无菌的选择培养基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