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泡菜的腌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果酒、果醋、酸奶、泡菜的制作都离不开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变酸果酒表面形成的“菌膜”中主要微生物是酵母菌
B.O2和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能将葡萄糖转化成醋酸和CO2
C.醋酸发酵温度高于果酒和酸奶制作的温度
D.制作泡菜过程中,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一次性加满水即可
2 . 下列有关发酵工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在暴露于空气的无氮培养基上生长出的都是固氮微生物
B.泡菜制作时盐水浸没菜料的主要目的是杀死菜料中的杂菌
C.血细胞计数板适用于酵母菌但不适用于细菌的数量测定
D.家庭制果酒和工业化啤酒生产都要严格对原料进行灭菌
2024-01-30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鱼茶味酸而微咸,富含多种必需氨基酸。鱼茶的发酵菌群主要是乳酸菌,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鱼茶发酵过程中各菌种数量及发酵液pH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有(  )

A.与制作传统泡菜类似,鱼茶发酵也无需严格灭菌
B.乳酸菌发酵时会积累NADH导致发酵液pH变小
C.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可快速直观检测微生物数量
D.醋酸菌和酵母菌消失的原因都是因为氧气已耗尽

4 . 在用传统发酵技术制作发酵食品过程中,控制发酵条件至关重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传统发酵以混合菌种的固体发酵及半固体发酵为主

②制作果酒的葡萄汁不宜超过发酵瓶体积的2/3

③制作腐乳过程中主要利用毛霉将蛋白质分解成肽和氨基酸

④向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形成内部无菌环境

⑤制作醋时经常翻动发酵物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发酵温度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关于传统发酵生产食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变酸的果酒表面的菌膜和泡菜坛内的白色菌膜都可能因漏气而产生
B.面包和馒头松软主要与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有关
C.泡菜的发酵后期亚硝酸盐含量逐渐下降而排气的间隔也延长
D.菌种的种类和代谢类型会影响发酵食品的风味
2024-01-14更新 | 4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23一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6 . 下列有关米酒、酸奶、泡菜等传统发酵制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米酒发酵液中冒出的“气泡”都来源于酵母菌的有氧呼吸
B.制作米酒时添加“酵头”的目的是接种酿酒酵母
C.酸奶和泡菜制作中均需要及时通氧,保证乳酸菌的有氧呼吸
D.为避免杂菌污染,发酵前需要对器具、原料等进行灭菌
2023-07-12更新 | 866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7 . 下列有关传统发酵食品制作中发酵条件合理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泡菜坛内的白色菌膜和变酸的果酒表面的菌膜所含菌种相同
B.果酒制备过程中发酵液出现的气体都是在酵母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
C.夏季适合制作腐乳,因为夏季较高温度适合毛霉发酵
D.含抗生素的牛奶不容易制成酸奶,因为抗生素会抑制乳酸菌发酵
8 . 泡菜是源自中国的传统发酵食品。工艺制作流程如下:①泡菜原料挑选→②泡菜坛预处理→③切块装坛→④接种“发酵剂”→⑤盐水封口→⑥发酵→⑦成品。请回答问题。
(1)过程④中的“发酵剂”主要是指__________,过程⑤盐水封口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
(2)为探究乳酸菌和酵母菌在泡菜发酵过程中的发酵性能,研究人员通过代谢产物交叉培养及菌株共培养方法,筛选到一对具有相互促进关系的乳酸菌J05和酵母菌Y21。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的目的

简要操作、分析

__________

将活化的乳酸菌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将活化的酵母菌接种于YPD液体培养基中,30℃静置培养24h;培养液离心、取上清液、滤膜除菌。

菌株初筛

将制备好的乳酸菌代谢产物加入到YPD液体培养基中,以同样比例在YPD液体培养基中添加MRS液体培养基为对照组,接种酵母菌;将制备好的酵母菌代谢产物加入到MRS液体培养基中,以②__________为对照组,接种③____________________;30℃静置培养24h,振荡混匀后测定菌体浓度。

菌株复筛

将初筛符合要求的乳酸菌和酵母菌接种在MRS液体培养基中,30℃静置共培养12h,菌液梯度稀释、④__________法接种、菌落计数。

(3)研究人员继续将乳酸菌J05和酵母菌Y21组合进行泡菜发酵效果对比实验,实验结果如图1、2。

   

①根据图1,在泡菜发酵周期中,__________组产酸速率最快,原因是__________
②根据图2,发酵2d后接种菌组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迅速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4)传统发酵食品制作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相互作用的机制较为复杂,图3是二者互作的一种机制。

   

根据图3解释以乳糖为碳源时,乳酸菌和酵母菌共同发酵能够产生更多乳酸的原因__________

9 . 酸笋是柳州螺蛳粉特色风味的重要“灵魂”配料。下图为传统发酵酸笋加工工艺流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原料预处理主要是指对采摘后的竹笋进行检验、剥壳和灭菌
B.浸泡液应漫过原料,适当加入上一批次的发酵液可加快发酵进程
C.发酵过程中进行感官检查,根据其外观、气味初步判断发酵进程
D.酸笋发酵需要适宜的发酵时间,时间过短可能导致亚硝酸盐含量过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列关于泡菜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主要是由乳酸菌参与发酵
B.在泡菜液中加入适量的糖会使发酵效果更好
C.泡菜坛中注入泡菜液的量不能浸没原料
D.腌制泡菜时如果加入一些陈泡菜汁,可以缩短腌制时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