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我国古代数学家僧一行应用“九服晷影算法”在《大衍历》中建立了晷影长与太阳天顶距的对应数表,这是世界数学史上较早的正切函数表.根据三角学知识可知,晷影长等于表高与太阳天顶距正切值的乘积,即.对同一“表高”测量两次,第一次和第二次太阳天顶距分别为,第二次的“晷影长”是“表高”的3倍,且,则的值为(       
A.B.C.4D.13
2024-04-24更新 | 28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数学试题
2 . 早在西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知道算术中项,几何中项以及调和中项,毕达哥拉斯学派哲学家阿契塔在《论音乐》中定义了上述三类中项,其中算术中项,几何中项的定义与今天大致相同.若,则的最小值为(       
A.B.C.D.
3 . 中国早在八千多年前就有了玉器,古人视玉为宝,玉佩不再是简单的装饰,而有着表达身份、感情、风度以及语言交流的作用.不同形状.不同图案的玉佩又代表不同的寓意.如图1所示的扇形玉佩,其形状具体说来应该是扇形的一部分(如图2),经测量知,则该玉佩的面积为(       

          

A.B.
C.D.
2023-12-29更新 | 702次组卷 | 10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4 .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雷科德在《砺智石》一书中首先把“=”作为等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利奥特首次使用“<”和“”符号,并逐渐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对于实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则B.若,则
C.若,则D.若,则
5 . 中国清朝数学家李善兰在859年翻译《代数学》中首次将“function”译做“函数”,沿用至今,为什么这么翻译,书中解释说“凡此变数中函彼变数者,则此为彼之函数”,这个解释说明了函数的内涵:只要有一个法则,使得取值范围中的每一个值x,有一个确定的y和它对应就行了,不管这个对应的法则是公式、图象、表格还是其它形式,函数由下表给出,则的值为(       
123
A.1B.2C.3D.4
2023-11-24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6 . 在1859年的时候,德国数学家黎曼向科学院提交了题目为《论小于某值的素数个数》的论文并提出了一个命题,也就是著名的黎曼猜想.在此之前,著名数学家欧拉也曾研究过这个问题,并得到小于数字的素数个数可以表示为的结论.若根据欧拉得出的结论,估计以内的素数的个数为(       )(素数即质数,,计算结果取整数,其中是一个无理数)
A.1085B.2085C.2869D.8686
7 . 王昌龄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被誉为“七绝圣手”,其《从军行》传诵至今,“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由此推断,其中最后一句“攻破楼兰”是“返回家乡”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023-10-19更新 | 551次组卷 | 45卷引用:黑龙江省龙西北八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8 . 教室通风的目的是通过空气的流动,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和致病微生物,降低室内二氧化碳和致病微生物的浓度,送进室外的新鲜空气.按照国家标准,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最高容许浓度为.经测定,刚下课时,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若开窗通风后教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为,且y随时间t(单位:分钟)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函数描述,则该教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国家标准需要的时间t(单位:分钟)的最小整数值为(       
(参考数据
A.5B.7C.9D.10
9 . 记,若),则称n次迭代函数.若,则       
A.B.C.2022D.2023
2023-08-09更新 | 724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10 .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雷科德在《砺智石》一书中首先把“=”作为等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利奥特首次使用“<”和“>”符号,并逐渐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若,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则B.若,则
C.若,则D.若,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