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中国南宋大数学家秦九韶提出了“三斜求积术”,即已知三角形三边长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设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abc,则三角形的面积S可由公式求得,其中p为三角形周长的一半,这个公式也被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现有一个三角形的边长满足,则此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       
A.B.8C.D.
2 . 中国宋代的数学家秦九韶曾提出“三斜求积术”,即假设在平面内有一个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bc,三角形的面积S可由公式求得,其中p为三角形周长的一半,这个公式也被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现有一个三角形的边长满足,则此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
2023-10-14更新 | 323次组卷 | 47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新绛中学、河津中学等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数学试题
3 . 早在西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知道算术中项,几何中项以及调和中项,毕达哥拉斯学派哲学家阿契塔在《论音乐》中定义了上述三类中项,其中算术中项,几何中项的定义与今天大致相同.而今我们称为正数ab的算术平均数,为正数ab的几何平均数,并把这两者结合的不等式叫做基本不等式.下列与基本不等式有关的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的最小值为
C.若,则
D.若实数ab满足,则的最小值为2
2022-02-22更新 | 1273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榆次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数学试题
4 . 中国南宋大数学家秦九韶提出了“三斜求积术”,即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则三角形的面积可由公式求得,其中为三角形周长的一半,这个公式也被称为海伦一秦九韶公式,现有一个三角形的边长满足,则此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最重要的著作,奠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基本框架,其中卷第九勾股中记载:“今有邑,东西七里,南北九里,各中开门.出东门一十五里有木.问出南门几何步而见木?”其算法为:东门南到城角的步数,乘南门东到城角的步数,乘积作被除数,以树距离东门的步数作除数,被除数除以除数得结果,即出南门里见到树,则.若一小城,如图所示,出东门1200步有树,出南门750步能见到此树,则该小城的周长的最小值为(注:1里=300步)(       
A.B.C.D.
2021-04-15更新 | 2590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西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6 . 公元3世纪末,古希腊亚历山大时期的一位几何学家帕普斯发现了一个半圆模型(如图所示),以线段为直径作半圆,垂足为,以的中点为圆心,为半径再作半圆,过,交半圆于,连接,设,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正确的是( ).
A.B.
C.D.
2021-01-28更新 | 868次组卷 | 8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A卷)
7 . 中国南宋大数学家秦九韶提出了“三斜求积术”,即已知三角形三边长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设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则三角形的面积可由公式求得,其中为三角形周长的一半,这个公式也被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现有一个三角形的边长满足,则此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       
A.B.C.D.
8 . 《九章算术注》中“勾股容方”问题:“今有勾五步,股十二步,问勾中容方几何?”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在其《九章算术》中利用出入相补原理给出了这个问题的一般解法:如图1,用对角线将长和宽分别为的矩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每个直角三角形再分成一个内接正方形(黄)和两个小直角三角形(朱、青),将三种颜色的图形进行重组,得到如图2所示的矩形,该矩形长为,宽为内接正方形的边,由刘徽构造的图形可以得到许多重要的结论,如图3,设为斜边的中点,作直角三角形的内接正方形对角线,过点于点,则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①由图1和图2面积相等可得;②由,可得;③由可得;④由可得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
9 . 《几何原本》卷的几何代数法(以几何方法研究代数问题)成了后世西方数学家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原理,很多的代数的公理或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也称之为无字证明.现有如图所示图形,点在半圆上,点在直径上,且,设,则该图形可以完成的无字证明为(       
A.B.
C.D.
2020-10-13更新 | 2634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怀仁一中云东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数学试题
10 . 下图称为弦图,是我国古代三国时期赵爽为《周髀算经》作注时为证明勾股定理所绘制,我们新教材中利用该图作为“( )”的几何解释.
A.如果,那么
B.如果,那么
C.对任意实数,有,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D.如果那么
2020-12-04更新 | 1271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怀仁一中云东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