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5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珠穆朗玛峰是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这种挤压一直在进行,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也一直在变化.由于地势险峻,气候恶劣,通常采用人工攀登的方式为珠峰“量身高”.攀登者们肩负高精度测量仪器,采用了分段测量的方法,从山脚开始,直到到达山顶,再把所有的高度差累加,就会得到珠峰的高度.2020年5月,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开始新一轮的珠峰测量工作.在测量过程中,已知竖立在点处的测量觇标高10米,攀登者们在处测得到觇标底点和顶点的仰角分别为70°,80°,则的高度差约为(       
A.10米B.9.72米C.9.40米D.8.62米
2 .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一本数学名著.全书为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九章,收有246个与生产、生活实践有联系的应用问题.在第六章“均输”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今有五人分五钱,令上二人所得与下三人等,问各得几何?”其意思为:“现有五个人分5钱,每人所得成等差数列,且较多的两份之和等于较少的三份之和,问五人各得多少?”在此题中,任意两人所得的最大差值为多少?(       
A.B.C.D.
2020-07-15更新 | 1084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解题方法
3 . 斐波拉契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1,1,2,3,5,8,13,21,…,在数学上,斐波拉契数列{an}定义如下:a1a2=1,anan1+an2n≥3,nN),随着n的增大,越来越逼近黄金分割0.618,故此数列也称黄金分割数列,而以an+1an为长和宽的长方形称为“最美长方形”,已知某“最美长方形”的面积约为200平方厘米,则该长方形的长大约是(       
A.20厘米B.19厘米C.18厘米D.17厘米
4 . 《周髀算经》是我国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其书中记载: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晷长损益相同(晷是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晷长即为所测影子的长度),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是连续的九个节气,其晷长依次成等差数列,经记录测算,这九个节气的所有晷长之和为49.5尺,夏至、大暑、处暑三个节气晷长之和为10.5尺,则立秋的晷长为(       
A.1.5尺B.2.5尺C.3.5尺D.4.5尺
2020-06-16更新 | 2128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襄阳荆门宜昌四地六校考试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起点联考数学试题
5 . 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载: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晷(gui)长损益相同(晷是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晷长即为所测量影子的长度).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是连续十二个节气,其日影子长依次成等差数列.经记录测算,夏至、处暑、霜降三个节气日影子长之和为尺,这十二节气的所有日影子长之和为84尺,则夏至的日影子长为(       
A.B.1尺C.D.2尺
2020-05-27更新 | 32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湖北省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调研考试理科数学试题
6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力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到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讲的是一个关于整除的问题,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1到2030这2030个自然数中,能被3除余1且被4除余1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则此数列共有(       
A.168项B.169项C.170项D.171项
2020-05-2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四校(曾都一中,枣阳一中,襄州一中,宜城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7 . 刘徽(约公元225年—295年),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可视为中国古代极限观念的佳作.割圆术的核心思想是将一个圆的内接正边形等分成个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当变得很大时,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之和近似等于圆的面积,运用割圆术的思想得到的近似值为(       
   
A.B.C.D.
2020-05-18更新 | 536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9+N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8 . 中国历法推测遵循以测为辅、以算为主的原则.例如《周髀算经》和《易经》里对二十四节气的晷(guǐ)影长的记录中,冬至和夏至的晷影长是实测得到的,其它节气的晷影长则是按照等差数列的规律计算得出的.下表为《周髀算经》对二十四节气晷影长的记录,其中寸表示115寸分(1寸=10分).

节气

冬至

小寒

(大雪)

大寒

(小雪)

立春

(立冬)

雨水

(霜降)

惊蛰

(寒露)

春分

(秋分)

清明

(白露)

谷雨

(处暑)

立夏

(立秋)

小满

(大暑)

芒种

(小暑)

夏至

晷影长

(寸

135

75.5

16.0


已知《易经》中记录某年的冬至晷影长为130.0寸,夏至晷影长为14.8寸,按照上述规律那么《易经》中所记录的春分的晷影长应为
A.91.6寸B.82.0寸C.81.4寸D.72.4寸
9 . 《九章算术》第三章“衰分”介绍了比例分配问题,“衰分”是按比例递减分配的意思,通常称递减的比例为“衰分比”.如:已知三人分配奖金的衰分比为,若分得奖金1000元,则所分得奖金分别为900元和810元.某科研所四位技术人员甲、乙、丙、丁攻关成功,共获得奖金59040元,若甲、乙、丙、丁按照一定的“衰分比”分配奖金,且甲与丙共获得奖金32800元,则“衰分比”与丙所获得的奖金分别为(       
A.,12800元B.,12800元
C.,10240元D.,10240元
10 .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提出了“三斜求积术”.他把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称为小斜、中斜和大斜.三斜求积术就是用小斜平方加上大斜平方,送到中斜平方,取相减后余数的一半,自乘而得一个数,小斜平方乘以大斜平方,送到上面得到的那个数,相减后余数被4除,所得的数作为“实”,1作为“隅”,开平方后即得面积.所谓“实”、“隅”指的是在方程中,p为“隅”,q为“实”.即若的大斜、中斜、小斜分别为abc,则.已知点DAB上一点,,则的面积为________
2020-03-21更新 | 1123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0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测试数学(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