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5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斐波那契数列因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为例引入,故又称为“兔子数列”,即1,1,2,3,5,8,13,21,34,55,89,144,233,….在实际生活中,很多花朵(如梅花、飞燕草、万寿菊等)的瓣数恰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数,斐波那契数列在现代物理及化学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斐波那契数列满足:,则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的第___________ 项.
2021-03-18更新 | 1900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数学试题
2 . 《周髀算经》有这样一个问题:从冬至日起,依次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十二个节气日影长减等寸,冬至、立春、春分日影之和为三丈一尺五寸,前九个节气日影之和为八丈五尺五寸,问小满日影长为(       )(1丈=10 尺=100寸)
A.四尺五寸B.三尺五寸C.二尺五寸D.一尺五寸
2021-02-28更新 | 439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荆门龙泉中学、宜昌一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数学试题
3 . “十二平均律”又称“十二等程律”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组音(八度)分成12个半音音程的律制,是在16世纪由明朝皇族世子朱载堉(1536年-1611年)发现的,具体是指一个八度有13个音,每相邻两个音之间的频率之比相等,且最后一个音的频率是最初那个音的频率的2倍,设第三个音的频率为,第七个音的频率为,则___________.
4 . 《周髀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书中提到: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的日影子长依次成等差数列.若冬至、大寒、雨水的日影子长的和是尺,芒种的日影子长为尺,则冬至的日影子长为(       
A.B.C.D.
2021-02-04更新 | 1747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5 .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句话出自《庄子·天下篇》,其意思为“一根一尺长的木棰每天截取一半,永远都取不完”.设第一天这根木棰被截取一半剩下尺,第二天被截取剩下的一半剩下尺,……,第六天被截取剩下的一半剩下尺,则(       
A.B.
C.D.
6 . 在江西省发现的汉代海昏侯刘贺墓中,发掘出大量的铜钱“汉五铢”.古人是如何将铜钱放置在钱库中的呢?汉代将1000枚铜钱用缗(丝绳或麻绳)串起来,称为一“缗”(,音岷),再放在一起成为一堆.为清点这批铜钱的数目,考古工作者先将其串成缗,并在最底层放置70缗,然后一层一层往上码,每层递减一缗,最上面一层为31缗,则这堆铜钱共有________缗.
2021-01-05更新 | 352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
7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张丘建算经》有“分钱问题”如下:“今有人与钱,初一人与三钱,次一人与四钱,次一人与五钱,以次与之,转多一钱,与讫,还数聚与均分之,人得一百钱,问人几何?”则分钱问题中的人数为________
8 . “十二平均律”是通用的音律体系,明代朱载堉最早用数学方法计算出半音比例,为这个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二平均律将一个纯八度音程分成十二份,依次得到十三个单音,从第二个单音起,每一个单音的频率与它前一个单音的频率的比都等于,若第六个单音的频率为f,则(       
A.第四个单音的频率为B.第三个单音的频率为
C.第五个单音的频率为D.第八个单音的频率为
2020-11-21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9 . 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提出了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可视为中国古代极限思想的佳作.割圆术可以视为将一个圆内接正n边形等分成n个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当n变得很大时,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之和近似等于圆的面积.运用割圆术的思想,可得到sin 的近似值为(       
A.0.035B.0.026C.0.018D.0.033
10 . 《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北魏时期大数学家张丘建所著,约成书于公元466-485年间.其中记载着这么一道“女子织布”问题:某女子善于织布,一天比一天织得快,且每日增加的数量相同.已知第一日织布5尺,30日共织布390尺,则该女子织布每日增加(       )尺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