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事实上,有很多代数问题可以转化为几何问题加以解决.请你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得出函数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2023-12-27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届高中学科素养知识竞赛数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相传早在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厄拉多塞内斯就首次测出了地球半径.厄拉多塞内斯选择在夏至这一天利用同一子午线(经线)的两个城市(赛伊城和亚历山大城)进行观测,当太阳光直射塞伊城某水井时,亚历山大城某处的太阳光线与地面成角,又知某商队旅行时测得的距离即劣弧的长为5000古希腊里,若圆周率取3.125,则可估计地球半径约为(       
A.35000古希腊里B.40000古希腊里
C.45000古希腊里D.50000古希腊里
2023-04-09更新 | 1221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竞赛选拔(初赛)试题
3 . 中国最早的天文观测仪器叫“圭表”,最早装置圭表的观测台是西周初年在阳城建立的周公测景(影)台.“圭”就是放在地面上的土堆,“表”就是直立于圭的杆子,太阳光照射在“表”上,便在“圭”上成影.到了汉代,使用圭表有了规范,规定“表”为八尺长(1尺=10寸).用圭表测量太阳照射在竹竿上的影长,可以判断季节的变化,也能用于丈量土地.同一日内,南北两地的日影长短倘使差一寸,它们的距离就相差一千里,所谓“影差一寸,地差千里”.记“表”的顶部为,太阳光线通过顶部投影到“圭”上的点为.同一日内,甲地日影长是乙地日影长的,记甲地中直线与地面所成的角为,且.则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约为(     
A.10千里B.12千里C.14千里D.16千里
2023-03-30更新 | 395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竞赛选拔(初赛)试题
4 . 最早发现勾股定理的人应是我国西周时期的数学家商高,根据记载,商高曾经和周公讨论过这个定理的有关问题.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等于,则当这个直角三角形周长取最大值时,其面积为(       
A.B.1C.2D.6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亮相,与节气相配的14句古诗词,将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传达给了全世界.我国古代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载: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的晷长损益相同(晷是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晷长即为所测量影子的长度),二十四节气及晷长变化如图所示,相邻两个节气晷长减少或增加的量相同,周而复始.已知雨水的晷长为9.5尺,立冬的晷长为10.5尺,则冬至所对的晷长为(       
A.11.5尺B.13.5尺C.12.5尺D.14.5尺
2022-04-20更新 | 1562次组卷 | 9卷引用:安徽省太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数学竞赛试题
6 . 中国宋代的数学家秦九韶曾提出“三斜求积术”,即假设在平面内有一个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bc,三角形的面积可由公式求得,其中为三角形周长的一半,这个公式也被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现有一个三角形的边长满足,则此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       
A.B.8C.D.
2022-04-10更新 | 563次组卷 | 15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姜立夫杯”数学竞赛试题
7 .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在数学的学习和研究中,经常用函数的图象来研究函数的性质,也经常用函数的解析式来琢磨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如函数fx的图象大致是
A.B.
C.D.
8 . 《九章算术》“竹九节”问题:现有一根9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上面4节的容积为3升,下面3节的容积共4升,则第五节的容积为(       
A.1升B.C.D.
填空题-单空题 | 容易(0.94) |
9 .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记载:“今有三人共车,二车空,二人共车,九人步.问人车各几何?”其大意是:“每车坐人,两车空出来;每车坐人,多出人步行.问人数和车数各多少?”根据题意,其数为______辆.
2019-04-24更新 | 55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姜立夫杯”数学竞赛试题
10 . 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秦九韶(1202-1261)在他的著作《数书九章》中提出了多项式求值的秦九韶算法,如图所示的框图给出了利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的一个实例.若输入的n=5,v=1,x=2,则程序框图计算的是
A.2+2+2+2+2+1
B.2+2+2+2+2+5
C.2+2+2+2+2+2+1
D.2+2+2+2+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