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数函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在研究天文学的过程中,为了简化其中的大数之间的计算而发明了对数.利用对数运算可以求大数的位数.已知,则是(       
A.9位数B.10位数C.11位数D.12位数
2 . 中文“函数”一词,最早是由近代数学家李善兰翻译的,之所以这么翻译,他给出的原因是“凡此变数中函彼变数者,则此为彼之函数”,即函数指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则下列选项中不是同一个函数的是(       
A.B.
C.D.
2024-01-3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数学试题
3 .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在数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函数的图象来研究函数性质,也常用函数解析式来琢磨函数的图象特征,函数的大致图象是(       
A. B.
C. D.

4 . 荀子《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说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每天进步一点点,前进不止一小点.我们可以把看作是每天的“进步”率都是1%,一年后是;而把看作是每天“退步”率都是1%,一年后是;这样,一年后的1“进步值”是“退步值”的倍.那么当“进步”的值是“退步”的值的2倍,大约经过多少天?(参考数据: )(       

A.19B.35C.45D.55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ChatGPT”以其极高的智能化引起世界关注.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实现方法,它是以神经网络为出发点的.在神经网络优化中,指数衰减的学习率模型为,其中表示每一轮优化时使用的学习率,表示初始学习率,表示衰减系数,表示训练迭代轮数,表示衰减速度.已知某个指数衰减的学习率模型的初始学习率为,衰减速度为,且当训练迭代轮数为时,学习率为,则学习率衰减到以下(不含)所需的训练迭代轮数至少为(参考数据:)(       
A.75B.74C.73D.72
6 . 荀子《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说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每天进步一点点,前进不止一小点.我们可以把看作是每天的“进步”率都是1%,一年后是;而把看作是每天“退步”率都是1%,一年后是;这样,一年后的“进步值”是“退步值”的倍.那么当“进步”的值是“退步”的值的2倍,大约经过(       )天.(参考数据:
A.9B.15C.25D.35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8世纪数学家欧拉研究调和级数得到了以下的结果:当很大时,(常数).利用以上公式,可以估计的值为(       
A.B.C.D.
8 . 16世纪英国数学家哈利奥特首次使用“<”和“>”符号,并逐渐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若.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A.B.C.D.
9 . 大西洋鲑鱼每年都要逆流而上,游回产地产卵.研究鲑鱼的科学家发现鲑鱼的油速(单位:m/s)可以表示为,其中表示鱼的耗氧量的单位数.
(1)若一条鲑鱼的游速为2m/s,求该鱼的耗氧量的单位数;
(2)假设甲鲑鱼和乙鲑鱼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在甲正前方18m处,12s后甲正好追上乙,求甲鲑鱼与乙鲑鱼耗氧量的单位数的比值.
10 . 生物体死亡后,它机体内原有的碳14含量C会按确定的比率衰减(称为衰减率),C与死亡年数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k为常数),大约每经过5730年衰减为原来的一半,这个时间称为“半衰期”.若2022年某遗址文物出土时碳14的残余量约为原始量的85%,则可推断该文物属于(       
参考数据:;参考时间轴:

A.战国B.汉C.唐D.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