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数的运算性质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2 . 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R,且,当时,,则)=(       

A.B.C.D.
2023-02-03更新 | 822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测数学试题
4 .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而“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某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峰值a(亿吨)后开始下降,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S(亿吨)与时间t(年)满足函数关系式,若经过4年,该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亿吨).已知该地区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亿吨),则该地区要实现“碳中和”,至少需要经过(       )(参考数据:
A.13年B.14年C.15年D.16年
5 .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在量子领域做出贡献的法国、美国、奥地利科学家,我国于2021年成功研制出目前国际上超导量子比特数量最多的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操控的超导量子比特为66个.已知1个超导量子比特共有“”2种叠加态,2个超导量子比特共有“”4种叠加态,3个超导量子比特共有“”8种叠加态,…,只要增加1个超导量子比特,其叠加态的种数就呈指数级增长.设66个超导量子比特共有种叠加态,则是一个(       )位的数.(参考数据:
A.19B.20C.66D.67
6 . 世纪,在研究天文学的过程中,为了简化大数运算,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对数,对数的思想方法即把乘方和乘法运算分别转化为乘法和加法运算,数学家拉普拉斯称赞“对数的发明在实效上等于把天文学家的寿命延长了许多倍”.已知,设,则所在的区间为(       
A.B.
C.D.
22-23高一上·江苏南通·期中
7 . 尽管目前人类还无法准确预报地震,但科学家通过研究,已经对地震有所了解.例如,地震时释放出的能量(单位:焦耳)与地震里氏震级之间的关系为.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级地震,它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是2013年4月20日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级地震的(       )倍.
A.B.C.D.
8 . 已知,且,则的最小值为(       
A. B.9C.D.13
2022-11-23更新 | 35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数学试题
9 . 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加大了电动汽车的研究与推广,到2060年,纯电动汽车在整体汽车中的渗透率有望超过70%,新型动力电池随之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Peukert于1898年提出蓄电池的容量(单位:),放电时间(单位:)与放电电流(单位:)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其中为Peukert常数.在电池容量不变的条件下,当放电电流时,放电时间,则当放电电流时,放电时间为(       
A.B.C.D.
10 . 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在考古中,利用碳14的半衰期可以近似估计目标物所处的年代.生物体内碳14含量y与死亡年数x的函数关系式是(其中为生物体死亡时体内碳14含量). 考古学家在对考古活动时挖掘到的某生物标本进行研究,发现该生物体内碳14的含量是原来的80%,由此可以推测到发掘出该生物标本时,该生物体在地下大约已经过了(参考数据:)(       
A.1847年B.2022年C.2895年D.3010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