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公元前四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数和形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借助几何图形(或格点)来表示数,称为形数,形数是联系算数和几何的纽带;下图为五角形数的前4个,现有如下说法:①第9个五角形数比第8个五角形数多25;②前8个五角形数之和为288;③记所有的五角形数从小到大构成数列,则的前20项和为610;则正确的个数为(       
A.0B.1C.2D.3
2023-05-23更新 | 897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测试(一)理科数学试题
2 . 我国古代数学在宋元时期达到繁荣的顶点,涌现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数学家,其中朱世杰与秦九韶、杨辉、李冶被誉为我国“宋元数学四大家”.朱世杰著有《四元玉鉴》和《算学启蒙》等,在《算学启蒙》中,最为引人入胜的问题莫过于堆垛问题,其中记载有以下问题:“今有三角、四角果子垛各一所,共积六百八十五个,只云三角底子一面不及四角底子一面七个,问二垛底子一面几何?”其中“积”是和的意思,“三角果子垛”是每层都是正三角形的果子垛,自上至下依次有1,3,6,10,15,…,个果子,“四角果子垛”是每层都是正方形的果子垛,自上至下依次有1,4,9,16,…,个果子,“底子一面”指每垛最底层每条边”.根据题意,可知该三角、四角果子垛最底层每条边上的果子数是(       )(参考公式:
A.4,11B.5,12C.6,13D.7,14
2023-04-22更新 | 937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23届二模数学试题
3 . 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距今已2000多年.龙被视为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大型龙类风筝放飞场面壮观,气势磅磗,因而广受喜爱.某团队耗时4个多月做出一长达200米、重约25公斤,“龙身”共有180节“鱗片”的巨龙风筝.制作过程中,风箏骨架可采用竹子制作,但竹子易断,还有一种耐用的碳杆材质也可做骨架,但它比竹质的成本高.最终团队决定骨架材质按图中规律排列(即相邻两碳质骨架之间的竹质骨架个数成等差数列),则该“龙身”中竹质骨架个数为(       
A.161B.162C.163D.164
2023-04-09更新 | 600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
4 . 我国《洛书》中记载着世界上最古老的一个幻方,如图所示,将1,2,3,…,9填入的方格内,使得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数的和都相等,便得到一个3阶幻方.一般地,将连续的正整数1,2,3,…,填入个方格中,使得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数的和都相等,这个正方形叫作n阶幻方. 记n阶幻方的数的和(即方格内的所有数的和)为,如,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7阶幻方第4行第4列的数字可以为25
C.8阶幻方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数的和均为260
D.9阶幻方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数的和均为396
2023-02-21更新 | 851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增等尺,三日织9尺,第二日、第四日、第六日所织之和为15尺,则其七日共织尺数为几何?”大致意思是:“有一女子善于织布,每日增加相同的尺数,前三日共织布9尺,第二日、第四日、第六日所织布之和为15尺,问她前七日共织布多少尺?” (     
A.28B.32C.35D.42
2023-01-08更新 | 371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6 . 在1261年,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中提出了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数表,这就是著名的“杨辉三角”,它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从第1行开始,第n行从左至右的数字之和记为,如:的前n项和记为,依次去掉每一行中所有的1构成的新数列2,3,3,4,6,4,5,10,10,5,…,记为的前n项和记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B.的前n项和为C.D.
2022-05-26更新 | 1370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7 . 南宋数学家杨辉在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中首次提出“杨辉三角”,这是数学史上的一个伟大的成就,如图所示,在“杨辉三角”中,前n行的数字总和记作.设,将数列中的整数项依次组成新的数列,设数列的前n项和记作,则的值为(       
A.6067B.5052C.3048D.1518
2022-04-26更新 | 1318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十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理科数学试题
8 . 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里有一段叙述:“今有良马和驽马发长安至齐,良马初日行一百九十三里,日增十三里;驽马初日行九十七里,日减半里;良马先至齐,复还迎驽马,九日后二马相逢.”其大意为今有良马和驽马从长安出发到齐国,良马第一天走193里,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走13里;驽马第一天走97里,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少走0.5里.良马先到齐国,再返回迎接驽马,9天后两马相遇.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长安与齐国两地相距1530里B.3天后,两马之间的距离为328.5里
C.良马从第6天开始返回迎接驽马D.8天后,两马之间的距离为390里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九章算术》卷七“盈不足”有这样一段话:“今有良马与驽马发长安至齐.齐去长安三千里.良马初日行一百九十三里,日增十三里.驽马初日行九十七里,日减半里.”意思是:今有良马与驽马从长安出发到齐国.齐国与长安相距3000里.良马第一日走193里,以后逐日增加13里.驽马第一日走97里,以后逐日减少0.5里.则8天后两马之间的距离为(       
A.1055里B.1146里C.1510里D.1692里
2021-06-25更新 | 1194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五次月考理科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