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数学家欧拉1765年在其所著的《三角形几何学》一书中提出:任意三角形的外心、垂心、重心在同一条直线上,后人称这条直线为欧拉线.已知的顶点,若其欧拉线的方程为
(1)求三角形外心的坐标;
(2)求顶点的坐标.
2024-04-17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市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2 . 已知的顶点,且重心G的坐标为.
(1)求C点坐标:
(2)数学家欧拉在1765年提出定理: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依次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条直线被后人称之为三角形的欧拉线.求的欧拉线的一般式方程.
2023-11-23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3 . 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在1765年提出定理: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条直线被后人称为三角形的“欧拉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满足,顶点,且其“欧拉线”与圆相切.
(1)求的“欧拉线”方程;
(2)若圆M与圆有公共点,求a的范围;
(3)若点的“欧拉线”上,求的最小值.
4 . 已知的顶点.
(1)若直线过顶点,且顶点A到直线的距离相等,求直线的方程;
(2)数学家欧拉于1765年在他的著作《三角形的几何学》中首次提出: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共线,这条直线称为欧拉线.求的欧拉线方程.
2023-11-13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设在二维平面上有两个点,它们之间的距离有一个新的定义为,这样的距离在数学上称为曼哈顿距离或绝对值距离.在初中时我们学过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是,这样的距离称为欧几里得距离(简称欧氏距离)或直线距离.
(1)已知AB两个点的坐标为,如果它们之间的曼哈顿距离不大于3,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2)已知AB两个点的坐标为,如果它们之间的曼哈顿距离要恒大于2,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2023-01-03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第8课时 课中 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
解答题-问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曼哈顿几何”也叫“出租车几何”,是在19世纪由赫尔曼·闵可夫斯基提出来的.如图是抽象的城市路网,其中线段是欧式空间中定义的两点最短距离,但在城市路网中,我们只能走有路的地方,不能“穿墙”而过,所以在“曼哈顿几何”中,这两点最短距离用表示,又称“曼哈顿距离”,即,因此“曼哈顿两点间距离公式”:若,则

(1)①点,求的值.
②求圆心在原点,半径为1的“曼哈顿单位圆”方程.
(2)已知点,直线,求B点到直线的“曼哈顿距离”最小值;
(3)设三维空间4个点为,且.设其中所有两点“曼哈顿距离”的平均值即,求最大值,并列举最值成立时的一组坐标.
2022-11-07更新 | 575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