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超几何分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班主任为了对本班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决定从本班名女同学,名男同学中随机抽取一个容量为的样本进行分析.
(1)如果按照性别比例分层抽样,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样本?(写出算式即可,不必计算出结果)
(2)如果随机抽取的名同学的数学,物理成绩(单位:分)对应如下表:
学生序号i1234567
数学成绩60657075858790
物理成绩70778085908693
(i)若规定分以上(包括分)为优秀,从这名同学中抽取名同学,记名同学中数学和物理成绩均为优秀的人数为,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
(ii)根据上表数据,求物理成绩关于数学成绩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精确到);若班上某位同学的数学成绩为分,预测该同学的物理成绩为多少分?
附:线性回归方程
其中
7683812526
2022-09-23更新 | 715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省级联考】黑龙江省2018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仿真模拟(五)数学试题(理科)
2 . 自2017年起,全国各省市陆续实施了新高考,许多省市采用了“”的选科模式,即:考生除必考的语、数、外三科外,再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六个学科中,任意选取三科参加高考,为了调查新高考中考生的选科情况,某地调查小组对某中学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考生选择化学与选择物理是否有关.已知在调查数据中,选物理的考生与不选物理的考生人数相同,其中选物理且选化学的人数占选物理人数的,在不选物理的考生中,选化学与不选化学的人数比为
(1)若在此次调查中,选物理未选化学的考生有100人,将选物理且选化学的人数占选化学总人数的比作为概率,从该中学选化学的考生中随机抽取4人,记这4人中选物理且选择化学的考生人数为,求的分布列(用排列数、组合数表示即可)和数学期望.
(2)若研究得到在犯错误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选化学与选物理有关,则选物理且选化学的人数至少有多少?(单位:百人,精确到0.01)
附:,其中

0.100

0.050

0.010

0.001

2.706

3.841

6.635

10.828

2020-04-09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百师联盟高三开学摸底大联考山东卷数学试题
3 . “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周年大型展览”于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闭幕,本次特展紧扣“改革开放年光辉历程”的主线,多角度、全景式描绘了我国改革开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据统计,展览全程呈现出持续火爆的状态,现场观众累计达万人次,参展人数屡次创造国家博物馆参观纪录,网上展馆点击浏览总量达亿次.
下表是月参观人数(单位:万人)统计表

日期

人数

日期

人数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月前半月(日)和后半月(日)参观人数统计对比茎叶图填补完整,并通过茎叶图比较两组数据方差的大小(不要求计算出具体值,得出结论即可);
(2)将月参观人数数据用该天的对应日期作为样本编号,现从中抽样天的样本数据.若抽取的样本编号是以为公差的等差数列,且数列的第项为,求抽出的这个样本数据的平均值;
(3)根据国博以往展览数据及调查统计信息可知,单日入馆参观人数为(含,单位:万人)时,参观者的体验满意度最佳,在从中抽出的样本数据中随机抽取三天的数据,参观者的体验满意度为最佳的天数记为,求的分布列与期望.
2019-05-18更新 | 46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南开中学2019届高三第四次教学检测考试数学(理科)试题
4 . 质检部门对某工厂甲、乙两个车间生产的12个零件质量进行检测.甲、乙两个车间的零件质量(单位:克)分布的茎叶图如图所示.零件质量不超过20克的为合格.

(1)质检部门从甲车间8个零件中随机抽取4件进行检测,若至少2件合格,检测即可通过,若至少3件合格,检测即为良好,求甲车间在这次检测通过的条件下,获得检测良好的概率;
(2)若从甲、乙两车间12个零件中随机抽取2个零件,用表示乙车间的零件个数,求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市在对高三学生的4月理科数学调研测试的数据统计显示,全市10000名学生的成绩服从正态分布,现从甲校100分以上(含100分)的200份试卷中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了20份试卷来分析,统计如下:

(注:表中试卷编号

(1)列出表中试卷得分为126分的试卷编号(写出具体数据);
(2)该市又从乙校中也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了20份试卷,将甲乙两校这40份试卷的得分制作了茎叶图(如图6),试通过茎叶图比较两校学生成绩的平均分及分散程度(均不要求计算出具体值,给出结论即可);
(3)在第(2)问的前提下,从甲乙两校这40名学生中,从成绩在140分以上(含140分)的学生中任意抽取3人,该3人在全市前15名的人数记为,求的分布列和期望.
(附:若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则
2017-06-05更新 | 91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理科数学试题
6 . 2020年4月9日起,使用青岛地铁APP钱包支付扫码乘车可享受乘坐地铁阶梯折扣优惠、公交乘车优惠与换乘优惠政策,青岛地铁APP将在原有微信、支付宝、银联三种支付方式的基础上,新增钱包支付方式,乘车累计优惠最高到7折.根据相关优惠政策,同一乘车码或同一NFCHCE乘坐地铁,一个自然月内,从第一笔消费开始享受单程票价9折优惠;累计消费满100元及以上,每笔消费享受单程票价8折优惠;累计消费满200元及以上,每笔消费享受单程票价7折优惠;累计消费达到300元及以上,恢复9折优惠,月底清零,下一自然月重新累计.其中,补交超时费、更新及APP自助补出站等涉及的金额不参加累计.
(1)若甲乘客2020年3月份乘坐地铁上下班的总费用为200元,请估计2020年5月份甲乘客乘坐地铁上下班的总费用(结果精确到0.01);
(2)乘坐青岛地铁的购票方式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自动售票机购票,二是购买专用的乘车卡支付,三是使用青岛地铁APP钱包支付扫码.现随机调查了100名乘客,得到如下列联表:

使用青岛地铁APP乘车

使用自动售票机购票或购买专用的乘车卡支付

青年人

40

10

中老年

30

20

试判断能否有95%的把握认为乘坐青岛地铁的购票方式与年龄有关?
(3)在(2)的条件下,利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青年人中随机抽取10人,再从这10人中随机抽取3人,记这3人中使用青岛地铁APP乘车的人数为,求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附:,其中

0.050

0.010

0.001

3.841

6.635

10.8282

2020-07-25更新 | 21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6月全国1卷)高仿密卷数学(理)试题
7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随机变量,则
B.随机变量,其中越小,曲线越“矮胖”;
C.从装有2个红球和2个黑球的口袋内任取2个球,至少有一个黑球与至少有一个红球是两个互斥而不对立的事件
D.从个红球和个白球颜色外完全相同中,一次摸出个球,则摸到红球的个数服从超几何分布;
2020-11-27更新 | 68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吕叔湘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教学调研数学试题
8 . 2020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经历了最漫长、最特殊的一个假期,教育行政部门部署了“停课不停学”的行动,全力帮助学生在线学习.复课后某校进行了摸底考试,某数学教师为了调查高二学生这次摸底考试的数学成绩与每天在线学习数学的时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对在校高二学生随机抽取45名进行调查,了解到其中有25人每天在线学习数学的时长不超过1小时,并得到如下的等高条形图:

(1)根据等高条形图填写下面列联表,并根据列联表判断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5的前提下认为“高二学生的这次摸底考试数学成绩与其每天在线学习数学的时长有关”;

数学成绩不超过120分

数学成绩超过120分

总计

每天在线学习数学不超过1小时

25

每天在线学习数学超过1小时

总计

45


(2)从被抽查的,且这次数学成绩超过120分的学生中,再随机抽取3人,求抽取的3人中每天在线学习数学的时长超过1小时的人数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附临界值表

0.050

0.010

0.001

3.841

6.635

10.828


参考公式:,其中.
2020-08-03更新 | 3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数学试题
9 . 某学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决定开展网上教学,停课不停学,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决定对该校高二年级300名学生进行次数学测试,共5道客观题.考试评价规定:在测试中,客观题难度的计算公式为,其中为第题的难度,为答对该题的人数,为参加测试的总人数.测试前根据对学生的了解,预估了每道题的难度,如表所示:
题号12345
考前预估难度0.90.80.70.60.4

测试后,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的答题数据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题号12345
实测答对人数161614144

(1)根据题中数据,估计这300名学生中第4题的实测答对人数;
(2)从抽样的2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求这2名学生中答对第5题的人数的分布列及期望;
(3)试题的预估难度和实测难度之间会有偏差,设为第题的实测难度,为第题的预估难度,定义统计量,考试评价规定:若,则称本次测试的难度预估合理,否则为不合理,判断本次测试对难度的预估是否合理.
2020-07-24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高考命题专家预测密卷理科数学(二)试题
10 . 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深入普及,支付形式日渐多样化,打破了传统支付的局限性和壁垒,有研究表明手机支付的使用比例与人的年龄存在一定的关系,某调研机构随机抽取了50人,对他们一个月内使用手机支付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如表:

年龄(单位:岁)

[15,25)

[25,35)

[35,45)

[45,55)

[55,65)

[65,75)

人数

5

10

15

10

5

5

使用手机支付人数

3

10

12

7

2

1

(1)若以“年龄55岁为分界点”,由以上统计数据完成下面的2×2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9%的把握认为“使用手机支付”与人的年龄有关;

年龄不低于55岁的人数

年龄低于55岁的人数

合计

使用

不适用

合计

(2)若从年龄在[55,65),[65,75)内的被调查人中各随机选取2人进行追踪调查,记选中的4人中“使用手机支付”的人数为ξ,求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参考数据如下:

0.05

0.010

0.001

k0

3.841

6.635

10.828

参考格式:,其中
2019-07-16更新 | 27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数学(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