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归纳推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已知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蛇形排列形成宝塔形数表,第一行为,第二行为,第三行为,第四行为,如图所示,在宝塔形数表中位于第行,第列的数记为,例如,若,则(  )
A.B.C.D.
2 . 已知表示正整数的所有因数中最大的奇数,例如:12的因数有1,2,3,4,6,12,则;21的因数有1,3,7,21,则,那么的值为
A.2488B.2495C.2498D.2500
2017-11-06更新 | 1444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含山2017-2018学年度高三联考 数学(联考)试题
3 . 将集合中所有的数按照上小下大,左小右大的原则写成如下的三角形表:

则该数表中,从小到大第50个数为__________
4 . 已知点列,其中),是线段的中点,是线段的中点,…是线段的中点,…
(Ⅰ)写出之间的关系式();
(Ⅱ)设,计算,由此推测数列的通项公式,并加以证明.
2010·浙江杭州·一模
单选题 | 较难(0.4) |
5 . 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4.9.16……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如图中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1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三角形”之和,下列等式中,符合这一规律的表达式为 ( )

①13=3+10;             ②25=9+16;                  ③36=15+21;                  ④49=18+31;     ⑤64=28+36
A.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⑤
2016-12-02更新 | 1163次组卷 | 6卷引用:2010—2011学年度蚌埠二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数学考试(理科)试题
6 . 一次研究性课堂上,老师给出函数,三位同学甲、乙、丙在研究此函数时分别给出命题:甲:函数的值域为;乙:若,则一定有;丙:若规定,对任意恒成立,上述三个命题中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用甲、乙、丙作答).
2016-12-01更新 | 6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安徽省望江县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科数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