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劳歌

张耒

暑天三月元无雨,云头不合惟飞土。

深堂无人午睡余,欲动身先汗如雨。

忽怜长街负重民,筋骸长毂十石弩。

半衲遮背是生涯,以力受金饱儿女。

人家牛马系高木,惟恐牛驱犯炎酷。

天工作民良久艰,谁知不如牛马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四句交代了时间,表明了天气状况,为下文写诗人的思绪做了铺垫。
B.“筋骸长彀十石弩”是说干活弯腰用力仿佛是要把十石硬弓拉满的样子。
C.七、八句是说劳动者一辈子衣不蔽体,出卖劳动力只是为了让儿女吃饱饭。
D.九、十句用了互文的手法,是说有钱人家唯恐牛和马因犯病而身体不舒服。
2.这首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21-05-0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阶段检测语文试题(二)
2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

杜甫

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

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

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


【注】①762年至763年,杜甫在梓州(今绵阳三台县)避难一年八个月,本诗作于此期间。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紧扣标题,诗人感叹自己远离故土,流寓梓州,并在这里已度过了两个重阳节。
B.白发是人事,黄花属天时,二者对仗工整却平常,添上“苦”“羞”两字便翻出新意。
C.杜甫写诗好用叠词,如诗中“悠悠”状写道路漫长难行,诗人体弱因而走路需人搀扶。
D.本诗写诗人九日梓州登高,融写景、叙事和抒情为一体,体现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2.这首诗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3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晨出郡舍林下

张九龄

晨兴步北林,萧散一开襟。

复见林上月,娟娟犹未沉。

片云自孤远,丛筱亦清深。

无事由来贵,方知物外心。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作者早起行至北林,顿觉神清气爽,胸襟开阔,奠定全诗情感基调。
B.颔联紧承上文,流走自然,用“娟娟”一词,写出林间未沉之月依然明丽美好。
C.颈联借“片云”“丛筱”等意象,描摹了清静幽深之景,也营造出一种澄澈之境。
D.本诗是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典型之作,借助“月”“云”“竹”意象抒发个人情志。
2.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襟怀,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对《钱塘湖春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交代了踏青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诗人善于选取典型景物,在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春的活力。
C.诗人很讲究炼字,在颈联中巧用“乱”、“迷”、“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暮春的盛景。
D.全诗在结构上很有特色,以“孤山”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到点,章法变化,条理井然。
2.本诗第二、三联描绘了怎么样的景象?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020-12-0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泊牛渚怀古

【唐】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①。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②,枫叶落纷纷。


【注】 ①镇西将军谢尚镇守牛渚时,偶遇家贫的袁宏诵诗,十分欣赏,袁宏从此名声大振。②席: 一作“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一开头,便写出夜晚江面上的辽阔空明,为引发融通古今的情思做好了铺垫。
B.诗人夜泊牛渚,顿生怀古之情,对袁宏在贫寒中被谢尚赏识而名声大噪申甚为羡慕。
C.望秋月而思古人,诗人不由得发出高亢的呐喊,呼唤那赏识自己旷世才华的伯乐。
D.全诗用语自然清新,内容浅显,写景疏朗有致,写情含蓄不露,却有悠然的神韵。
2.结合全诗,谈谈尾联是如何表达诗人无尽情思的?
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四月五日集陈园照山堂

范成大

寻壑经丘到此堂,官闲聊作送春忙。

短篱水面残红满,团扇风前众绿香。

尽卷帘旌延竹色,深斟杯酒纳山光。

洞门无锁城门近,转午鸡啼日正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诗人说自己翻越山丘穿过幽谷来到照山堂,目的是趁着官场无事赶紧观赏早春季节的景色,其中“闲”字反衬“忙”字。
B.颔联描写照山堂前的池塘景致,池塘被低矮的篱笆墙围绕,水面漂满陨落的荷花,诗人轻摇团扇,各种绿叶的清香扑鼻而米。
C.颈联描写主人高挂窗帘、主客赏景饮酒的欢乐场面,“延”与“纳”意指延请苍翠竹色、迎接美丽山光,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D.尾联说照山堂所在的园林墙门敞开,距离官署所在的城门也很近,言外之意是留恋园景山光不想急着回城,“鸡啼”以动衬静。
2.此诗作者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文简要分析。
7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晚登城北门

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注:①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四川成都。②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③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无拘无束和日渐衰颓的情况。
B.“两行雁带杜陵秋”,诗人希望鸿雁能将自己的思情带回故乡,寄寓着诗人对关中、故都的怀念之情。
C.“横槊赋诗非复昔”,“横槊赋诗”指诗人驻守边地军中吟诗之事,“非复昔”表明铁马往事仍萦绕在诗人心中。
D.“梦魂犹绕古梁州”,诗人经常怀念曾经的戎马生涯,此句正是其渴望收复失地、报国心志的抒发。
2.本诗以“愁”字为线索,贯穿全篇。请简要赏析。
2020-05-11更新 | 459次组卷 | 2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赠郑夫了鲂

孟郊

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雷。

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

宋玉逞大句,李白飞狂才。

苟非圣贤心,孰与造化该。

勉矣郑夫子,骊珠今始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借助“天地”“风雷”等自然景物,诗人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创作时的感受。
B.诗人用“逞”与“狂”二字,委婉地批评了宋玉、李白作品的不切合实际。
C.结尾表达了对郑鲂的鼓励,用骊珠形容他的文才,对其未来潜力充满期待。
D.诗歌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语言富有张力,写出对文学创作的深刻认识。
2.作者在这首赠诗中谈了哪些文学创作体会,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9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临路歌

唐 李白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注:①路:应为之误。②八裔 :八方荒原之地。荒原--荒远。③石:王琦辑注《李太白文集》注云:当作。左袂,即左袖。④仲尼句:此处用孔子泣麟的典故。传说麒麟是一种祥瑞的异兽。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鲁国猎获一只麒麟,孔子认为麒麟出非其时,而被捕获,非常难受。亡兮,一作亡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两句诗意地概括了诗人的生平,既生动有气魄,又形象不空泛,读之震撼人心。
B.第三句意谓大鹏虽然中天摧折,但其遗风仍然可以激荡千秋万世,显出作者一贯的自信。
C.大鹏是李白诗中常见的意象,诗人常以大鹏自比,把它看作自己精神的化身,本诗亦然。
D.整首诗意境开阔,大有神游万里、思接千载的气势,尽显豪放飘逸之风,清丽典雅之美。
2.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李白自撰的墓志铭,情感复杂,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0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注:①侍御:即侍御史的简称,官名。“安西”,唐代设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库车附近。作者为了送他的朋友李侍御到安西,写了这首诗。②行子:指李侍御。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题意,写李侍御即将远征。“飞蓬”常用作游子、征子的象征,“行子”面对翻转的蓬草,顿时生发出羁旅飘零之感;也为全诗奠定无尽悲伤的感情基调。
B.颔联紧承首联写送别之意。“万里外”一笔推开,展现了广阔的空间;“一杯中”又收回到别筳,一开一阖,极富抑扬顿挫之感。
C.颈联列出地名,上句写李侍御将到之地安西,下句写李侍御家室亲友所在的长安,“虏障”与“秦城”遥隔万里,这两句不直接书事言情,而情、事俱在其中。
D.这首送别诗既有边塞意象的描绘,又有广袤的空间描绘,不仅体现了诗人感情的豪壮,同时也焕发出盛唐的时代精神。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情感。
2020-01-1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