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下面对文章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对滕王阁景色正面描写中,将秋日特有的清寒景色以非常感性的方式精确地描绘出来。在这样的田光水色中,滕王阁静静面对高入云霄的翠峰,四周是架空的阁道丹漆,鲜艳欲滴,恍如画中。
B.第三节开首远近结合,先是说身处滕王阁之高,点出了滕王阁的高度,因为站在滕王阁上,可以轻易的俯视别人的屋背,也为以后的极目远望留下了伏笔。
C.“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写出了作者那种既存希望却又失望的无奈心态。至此刻,王勃当时的迷惘心态可谓是一览无余。
D.作者在着意铺叙美景之后,以腾挪跌宕的笔势,由逸游的豪兴,陡然引出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笑对人生的执著态度。
2022-11-1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进士下第归南海①

曹邺

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

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②每年春草芳。

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③。

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④非我乡。


【注】①南海:今广州、佛山一带。②上国:指京城。③蓝关、湘浦:地名,均为朋友归南海必经之地。④十二玉楼:传说昆仑山有五城十二楼,是仙人居所,多指隐居之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夕阳、红霞,点明了送别的时间,是在景色明丽的傍晚,也给全诗奠定了一种明朗的感情基调。
B.“每年春草芳”一语双关,表面上写京城年年会有明媚的春光,实际上是说京城科举考试举行频繁,中举的机会还有很多。
C.颈联前半句实写送别时的天气环境,大雪弥漫蓝关,寒气逼人,后半句虚写朋友途经湘浦,耳听雁声,意味深长。
D.“应无惆怅沧波远”一句,劝友人远涉江河,不必在江海沧波之中惆怅留连,诗人对友人的丰厚情谊由此展现。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3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松江驿楼北望故园

刘长卿

泪尽江楼北望归,田园已陷百重围。

平芜万里无人去,落日千山空鸟飞。

孤舟漾漾寒潮小,极浦苍苍远树微。

白鸥渔父徒相待,未扫欃枪懒息机。


【注】①刘长卿:宣城(今属安徽)人,后迁居洛阳,写此时正值安史之乱。②欃(chán)枪:彗星的别名。此处喻指叛乱、动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照应了题目,“陷百重围”的意思是作者的家乡已陷入了严重的战乱之中。
B.颔联所写之景阔大,其“万里无人去”“千山空鸟飞”带有很浓郁的荒凉意味。
C.颈联描写了孤舟在水面上行进、远方树木苍苍之景,暗示作者即将乘舟归乡。
D.尾联中的“白鸥”“渔父”都是田园生活的意象,这表明作者原有弃官之意。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4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杨炎正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实写景物,点明时间。
B.“胭脂”两句,以乐景衬哀情,写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以此反衬愁怀,颇为沉郁。
C.上片第六句以“万斛”之江水写愁,使用借代手法,将抽象无形之愁写得形象生动可感,表现愁情之多。
D.“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寄寓田园之思。
2.请问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

庾信①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注】①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
1.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都使用了“琴”“书”两个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2.“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本句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并请结合语句分析。
2020-03-1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踏莎行·甲午重九牛山作

[宋]刘克庄

日月跳丸,光阴脱兔。登临不用深怀古。向来吹帽插花人,尽随残照西风去。

老矣征衫,飘然客路。炊烟三两人家住。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处。

【注】①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他一生仕途坎坷;②吹帽插花人:暗指那些文采风流、俊逸落拓之士;③黄花:菊花。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首二句以“跳丸”“脱兔”为喻,写出了时光流逝之急,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B.“登临不用深怀古”用明确的语言告诉读者,本词在内容上并非登高怀古之词。
C.“老矣征衫”一语双关,既写出了“征衫”已残旧破损,又写出词人已近暮年。
D.本词上阕主要抒写登临牛山的感慨,下阕抒写客居他乡的孤寂落寞的心绪。
2.“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处”是全词的绝妙之句,试从内容、手法、情感方面赏析其精妙之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