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________的心情,“试卷”刻画出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

2023-08-0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三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绘了 ______(季节)的繁丽景色,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022-12-0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3 .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①这首诗作于淳熙九年(1182)秋,作者时年五十八岁。②新亭:又名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东晋时中原沦陷,王室南渡,有一些过江的士大夫在新亭宴饮,席间有人慨叹江河沦丧,于是众人相对涕泣。独有王导不以为然,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耶?”(《晋书·王导传》)
这首诗的颈联和《书愤》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2022-10-2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五雅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4 . 以下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A.《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其中之一就是希望有大量的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曲“求贤歌”:这首诗能够抒发政治文告不能抒发的情感。
B.《红烛》中,诗人开头引用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增添了这首新诗的古典气息,并点出蜡烛甘愿牺牲的高尚人格,且与尾句形成呼应。
C.《百合花》中小通讯员“枪筒插一枝野菊花”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意在讴歌美好的人性,增添小说的欢快气息,符合“诗体小说”的美学追求。
D.《哦,香雪》中,在香雪下火车归来时,作者站在香雪的视角描写了山间景物,有柔和的风、明净的月亮、像金铃铛的核桃叶等,烘托出香雪得到铅笔盒后喜悦的心情。
2022-10-11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晚春 _____________的景色,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022-06-1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早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①觉:醒。
下列对本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用“晨光”与“开门鼓”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特有的敏感,也交待时间之早。
B.颔联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犬和鸟的生动情态,描绘了仲春清晨繁华热闹的画面。
C.尾联暗示出诗人的身心已完全被春天的气息感染,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和生活的热爱。
D.本诗的语言浅显平实,笔致轻灵,节奏流畅,充满情趣,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
2022-01-1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文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7 . 下列对《沁园春·长沙》一词上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一个“看”字总领七句,由虚到实,描绘了词人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B.万山、碧水、雄鹰、鱼儿这些客观物象,一融入词人的主观情趣,就成了种种美的意象,词人借此抒发了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感受和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C.词人在意象的选取和描写角度方面匠心独运,既有远眺,又有近观;既有仰望,又有俯视;动静结合,红绿相衬。
D.词中的秋景给人的感觉不是“悲”,不是“愁”,而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热烈,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乐观、昂扬向上的情绪。
2022-01-08更新 | 2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九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搂,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注】①贾谊认为“时事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太思者六”,因此“数上书陈政事,多所欲国建”,但文帝并未采纳他的建议。②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不得志,曾于春日作《登楼赋》,其中有句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③回天地,即扭转乾坤。
1.下列各项对诗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开篇点题,即景生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颔联上句表现对贾谊才华的欣赏及其未得君王赏识的遗憾,下句由王粲的典故可知此时诗人有依附于别人且不得志的类似经历。
C.尾联借用《庄子·秋水》典故,“腐鼠”原指相位,在此代指权位利禄,“鹓雏”是传说中与凤凰同类的鸟,此处是诗人自喻,慨叹自己的悲惨遭遇。
D.这首诗情绪多端,将忧念国事、抒写抱负、感慨时世,抨击腐朽融为一炉,气韵流动,俊逸高迈,意蕴深厚。
2.请分析本诗颈联与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所表达的情感内涵有何异同?
9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人送朱樱

杜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注]①写: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②赐沾:即沾赐,受到赏赐之意。门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③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蜀樱桃也自红”的意思是西蜀的樱桃也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其中的“也”字暗示出诗人所经历的时空变化。
B.“数回细写愁仍破”是说尽管诗人十分细心倾倒樱桃,但仍恐碰破,樱桃如此娇嫩,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
C.“万颗匀圆讶许同”一句中“万”字写出了樱桃数量之多;“讶许同”是说这么多樱桃大小如此相同,让人惊叹。
D.以时间词为标识,全诗可分作三层:前两联一“今日”,第三联一 “当年”, 第四联“今日”。
2.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整首诗分析。
10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王昌龄

孤桐虚鸣,朴素传幽真。

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

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注】①孤桐:指特生(独立生长)的梧桐,常用来指代琴。②秘:藏。③初古:上古,远古。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琴用特生的梧桐制作而成,虽然它外表质朴无华,琴声却分外幽远、清雅。
B.颔联,听者的思绪被带到遥远的古代,以此衬托出演奏技艺的高超,赋予琴声特殊魅力。
C.颈联,诗人运用通感将无形的琴声具体化,以风雪、江山等景象绘出琴声情调的变化。
D.尾联,宴席上琴声一曲尚未终,本在谈论国家大事的人们早已忘记说话而沉醉其中了。
2.诗人在听琴的体验中,寄寓着自己的心志,请结合诗句分析。
2021-05-08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大练习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