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敞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①写这首诗时,诗人正是四十岁,长安科考落第。②北阙:指帝宫。③青阳:指春天。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阙休上书”,实际上表达的正是“魏阙心常在,金门诏不忘”的情意。现实是这样令人失望,因而一腔幽愤。
B.“多病故人疏”写得委婉深致,一波三折;本是怨“故人”不予引荐或引荐不力,而诗人却说是因为自己“多病”而疏远了故人。
C.白发、青阳(春日),本是无情物,缀以“催”“逼”二字,恰切地表现诗人看破红尘以后愿意以白衣终老此生的坦然心情。
D.“松月夜窗虚”,以景结情。一则对上句“永怀愁不寐”进行照应补充,村托出怨愤难解;再则以迷蒙空寂的静夜之景,抒写心绪的空虚落寞惆怅。
2021-09-17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录事兄归襄邓

刘长卿

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

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第一句叙述了十年间自己的境遇与朋友李录事相同,均是人生艰难,从而将深沉的感慨寓于其中,令人伤感。
B.首联第二句中,诗人借景抒情,用遇风飞转的蓬草形象写出自己飘泊无定的生活,隐含着羁旅中飘泊不定的苦味。
C.颈联中“归马”点明朋友归襄邓之事,“杳杳”“萧萧”两个叠音词音韵和谐,有音乐美,但都含有悲凉的情味。
D.尾联写两人分别后相距千万里,所以离别的时候有无尽的伤感,照应了题目中的“送”,惜别之意尽显。
2021-09-15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舟中二首(其一)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诗人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舟行之险。江上恶风卷浪,黄流湍急,风势壮猛,浪涛骇人,处于如此之境,诗人感到惊心动魄。
B.颔联虚实结合,“万骑千里”是实写,写眼前所见;“气压三江五湖”是虚写,写心灵激荡而生的内心感慨。
C.颈联写诗人在舟中凝神远瞩,江岸上空旷荒凉,只见星星磷火,送来点点的光亮,只好坐起,静待更残。
D.陈师道的这首诗从写江上风涛入手,前四句重点在于绘景,后四句着重抒吐情怀,情在境中,深沉悲壮。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4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江亭晚望题书斋

陈季卿

立向江亭满目愁,十年前事信悠悠。

田园已逐浮云散,乡里半随逝水流。

川上莫逢诸钓叟,浦边难得旧沙鸥。

不缘齿发未迟暮,吟对远山堪白头。


【注】陈季卿家住江南,离开家里已经十年了,去考进士,立志考不中不回家。因为一直没考中,就滞留在京城,靠卖字维持衣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总领全诗,先用“江亭”点明“晚望”地点,以引发诗人对十年前事的感慨。
B.中间两联由实及虚,由眼前的江亭晚望之景物自然联想起故土的钓叟、沙鸥。
C.尾联用词精准,如“堪”,能忍受。作者直接胸臆,坦言能够承受内心的愁苦。
D.全诗情感表达复杂,格律谨严,对仗工整,典型地体现出了七言律诗的风格。
2.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满目之“愁”?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南吕]四块玉·叹世

元·曾瑞

罗网施,权豪使,石火光阴不多时。劼活若比吴蚕似。皮作锦,茧做丝,蛹烫死。


[注释]①罗网施:指设圈套害人。②石火光阴:形容如石火迸发,转瞬即逝。③劼活:忙碌。
1.请将曲中最后三句的寓意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2.这首元曲是一首讽刺世态之作,请结合这首元曲的主要修辞手法来进行分析。
2021-05-0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怀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陇西行

耿湋

雪下阳关路,人稀陇戍头。

封狐犹未剪,边将岂无羞。

白草三冬色,黄云万里愁。

因思李都尉,毕竟不封侯。


【注】①封狐:大狐,这里指边境敌人。②李都尉:西汉名将李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大雪”“稀”,言边地酷寒、人烟稀少;“阳关”“陇”,点明边塞诗的题材。
B.三、四句中边关将士的情感,与“燕然未勒归无计”句中流露出的情感是不同的。
C.五、六句蕴藉丰富,塞外之荒凉,时空之无限,心中之忧愁,皆熔铸在这十字之中。
D.全诗用字凝练,用典精当;写景壮阔,格调高昂,体现出了作者积极进取的胸怀。
2.人言此诗有“万里之愁”,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诗人因何而愁。
7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 ①卢纶:唐代诗人、儒学名家,和司空曙都在大历十才子中。②分(fèn):情谊。③蔡家亲:表亲。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景物描写为主,交代境况,秋夜寂静,闲居荒野,左右无邻,学业困顿,开篇具有冷寂悲凉味。
B.颔联中的写景比、兴兼用,不单纯是比喻,而是进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来烘托气氛,特别富有诗味。
C.颈联“独沉久”写诗人长期离群索居、处境困窘,“愧”字流露出对卢纶既感激又无以为报的心情。
D.尾联可以看出诗人与外弟的亲密关系和真挚情谊,不仅仅因为是表亲,更是因为相互欣赏,情趣相投。
2.你认为这首诗歌抒发的情感是以“悲”为主还是以“喜”为主?请说出你的理由。
8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舟中晚起

白居易

日高犹掩水窗眠,枕簟清凉八月天。

泊处或依沽酒店,宿时多伴钓鱼船。

退身江海应无用,忧国朝廷自有贤。

且向钱唐湖上去,冷吟闲醉二三年。


【注】①此诗是诗人赴任杭州刺史途中所作,时年51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日高犹眠”照应题目“晚起”,“水窗”照应题目“舟中”,用“枕簟清凉”点出八月天气的特点。
B.颔联写到诗人有时将船停靠在酒肆旁,晚上又时常与渔人钓船相伴,表现出诗人闲散的生活状态。
C.颈联“退身江海”一语双关,有回归江海、享受自然乐趣的意思,也有远离京城、赴远为官之意。
D.尾联实写诗人闲居美丽的钱塘湖饮酒、作诗的生活场景,诗人流连于此,希望在这里度过两三年。
2.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蔡 伸

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追想彭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注】①彭门:徐州治所,蔡伸任徐州通判时曾率部北上,援助抗辽。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从写景开始,点明了时间、地点,“木叶”“菊花”触发了词人美好的回忆。
B.“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运用了夸张手法,描写了在古球场欢宴的热闹场景。
C.“吊古”两句,具体写当年将士们谈古论今,看剑饮酒的情形。
D.“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三个短句承上启下,从上阔的激昂慷慨转入下阕的萧瑟凄凉。
2.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加以概括。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纪旧游

赵孟頫

二月江南莺乱飞,百花满树柳依依。

落红无数迷歌扇,嫩绿多情妒舞衣。

金鸭焚香川上暝,画船挝鼓月中归。

如今寂寞东风里,把酒无言对夕晖。


【注】①赵孟頫: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元后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晚年逐渐隐退,后借病乞归。②金鸭:状如鸭子的铜香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以忆旧游来抒发故国怀乡之思和今昔盛衰之感,含有南宋灭亡后的感慨。
B.诗人选取典型的春色,运用细致温婉的笔触勾勒了一幅江南早春的秀丽画卷。
C.“百花满树柳依依”一句将落红与柳叶拟人化,生动展现了新柳的娇嫩与曼妙。
D.颈联写月下泛舟夜游的乐趣。圆月高悬,鼓乐激荡,渲染出一种激昂与活力。
2.诗的尾联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