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曹操《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两句是如何抒情的,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2023-09-23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王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垂柳,清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中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治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1.下列对这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将“客愁”比作“清风”吹开的“千条万条”杨柳枝,使抽象的“客思”变得生动可感。
B.颔联用一个“倾”字,夸张描述诗人泪流满面,流的泪就快要淹没治城了,表达诗人之哀。
C.颈联以“雪”暗喻白发,并与“镜颜”之“朱”相对,造成了强烈视觉反差,暗含韶华已逝。
D.尾联用“渔樵”典故,暗指诗人身居官位,却未享“轩冕之乐”,意欲远离官场,归隐山林。
2.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很繁杂,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登高

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谩说陶潜篱下醉[注],何曾得见此风流。


[注]《晋书·陶潜传》:“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从大处落笔写出长安形势,下句具体点出登高处所、时间与天气状况。
B.颔联以“雨歌”带出“仙菊润”,以“霜飞”带出“御梨秋”,描写细致入微。
C.颈联描写节日风俗和欢宴场面,烘托诗人眷恋家乡、思念亲人和渴望归隐之情。
D.本诗中“皇州”“仙菊”“天苑”“御梨”等意象,暗含对圣人之治的叹赏之意。
2.简要分析尾联的表现手法与情感内涵。
4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结发为夫妻①

无名氏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注)①这首诗在徐陵的《玉台新咏》中题作《留别妻》,旧传为苏武初出使时留别妻子之作。②结发;束发,借指男女始成年时。古时男年二十、女年十五束发,以示成年。③嬿婉;夫妻恩爱的样子。④怀往路:想着出行的事。“往路”一坐“远路”。⑤液何其:语出《诗经•庭燎》“夜如何其”,是说“夜晚何时”。⑥参(shēn)辰:二星名,代指所有星宿。
1.下列对诗歌内容与表现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两句,笔锋陡转,将开头轻松、欢快的气氛抛入生离死别的无限悲哀。
B.“去去从此辞”中“去去”两字相叠,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道别时那种痛苦不堪、语噎词塞的情态。
C.“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两句,与“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两句不同,前者没有后者情深。
D.“恩爱两不疑”一句准确地表现了这对年轻夫妻之间至死不渝的爱。
2.本诗与《孔雀东南飞并序》一诗都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各采用怎样的方法来表达主题的?请简要分析。
2021-03-25更新 | 607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赤壁市区县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漫书呈仲谋

黄庭坚

漫来从官著青衫,秣马何尝解辔衔。

眼见人情如格五,心知外物等朝三

经时道上冲风雨,几日樽前得笑谈。

赖有同僚慰羁旅,不然吾已过江南。

[注〕]①仲谋,黄庭坚的好友裴纶。作此诗时黄庭坚刚进士及第,担任官职。②格五:古代流行的棋类游戏。③朝三:出自《庄子》,指朝三暮四的故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写作者步入宦海,成为一名朝廷重臣,人生抱负得以实现。
B.作者担任官职,事务繁忙,甚至连喂马都没时间解开缰绳取下嚼子。
C.三、四两句借“格五”“朝三”两个典故,道出了对官场生活的感受。
D.作者为官以来经受了许多风雨,很难有几天能够举起酒杯,畅饮笑谈。
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秀才东游

马戴

羁游年复长,去日值秋残。

草出函关白,云藏野渡寒。

鸿多霜雪重,山广道途难。

心事何人识,斗牛应数看。


【注】①斗牛: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标题既交代了人物及其去处,也点明了诗歌送别的题材。
B.诗歌的首联点明了季节,也写出了杜秀才此前经历的漂泊岁月之久。
C.中间两联选取了“草”“云”“霜雪”等典型景物,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
D.整首诗寓情于景,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与朋友分别时的悲伤之情。
2.联系全诗,概括杜秀才“心事”的具体内容。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春景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除了豪放风格的词作以外,还创作了大量清新别致的婉约词,本词虽然写的是情,但在情与情的矛盾中,却渗透着人生哲理。
B.词一开篇即呈现出早春景色。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
C.小词最忌词语重复,但“墙里秋千……佳人笑”三句,总共十六字,“墙里”、“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一半,然而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
D.结句“多情却被无情恼”,作者并未详尽言明究竟有什么样的“多情”被误,却留下了丰富的空白,让人回味、想象。
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上阕内容简要分析。
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唐]钱起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注]①茅茨:茅屋。②薜帷:薜荔墙帷。
1.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写给朋友的诗歌,诗人着力刻画了谷口书斋的清幽雅致,这一特点主要是通过对书斋周围景物的细腻描绘来表现的。
B.颔联先突出了竹林山色让人心生同情,而后又以“新雨后”“夕阳时”修饰,让这些景物融人了人的情感,具有极强的色彩感。
C.颈联中“闲”“和”“迟”运用拟人的手法,借白鹭的悠闲和山花的迟落,突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写鸟、花表现了书斋的清新宜居。
D.诗歌将山、水、竹、鹭、花人格化,写得极富感情。全诗前写景后叙事,句法工整,静中有动,幽而不寂,艺术感染力较强。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1-02-2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石首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留别武陵袁丞

王昌龄

皇恩暂迁谪,待罪逢知己。

从此武陵溪,孤舟二千里。

桃花遗古岸,金涧流春水。

谁识马将军,忠贞抱生死。


【注】①武陵:今湖南常德市。②待罪:官吏常怕因失职获罪,故以待罪为供职之谦辞。时昌龄再贬龙标尉,诗即作于赴任途中。③马将军:东汉马援曾击湘地“五溪蛮”,故诗人临其地而思其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迁谪”“待罪”之词既点明了诗人的遭遇,又写出了与朋友相逢时的背景。
B.颔联首句借武陵溪事,表惜别之意,也抒发了诗人留恋风景忘却被贬烦恼的心情。
C.颈联用《桃花源记》中的典故,描绘了武陵溪口“古岸桃花”“春水流涧”的美好景象。
D.尾联以马援自喻,既表达自己的愤懑不平,也表明自己对忠贞操守的无比珍视。
2.诗中“孤舟”一词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0 .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白帝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此诗写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照应题目,写白帝城云雨翻腾的景象:云气从城门涌出,大雨倾盆而下。
B.颔联对句工巧,写出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C.诗歌前两联以风雨起兴,为后两联展现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社会面貌做铺垫。
D.尾联以孤苦无依的寡妇被搜刮尽净、哀愁恸哭的悲剧形象,控诉黑暗的社会现实。
2.诗歌的颈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1-02-25更新 | 620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