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任务驱动型作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10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无论是科学家的脑力劳动,工匠们的技艺施展,还是普通劳动者的辛勤汗水,都体现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劳动创造了美好生活,劳动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了,生活越来越便利了。但无论社会怎么变化,劳动和劳动精神都是很重要的,我们的美好生活和社会的进步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的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和付出。这些劳动者就在我们身边,他们是环卫工、医护人员、工人、农民、消防员、交通警察、教师……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和现实生活,以“致敬身边的劳动者”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想要作文写得好仅是抓好阅读就够了吗?某班级正在探究写作问题:假如你是班级中的一员,你有什么看法?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3-22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名校考试联盟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中国俗语

当下,关于“话术”的讨论愈渐丰富多彩。对此,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与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3-22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四章》第十一章)

事物中的“有”给人便利,而其中的“无”发挥了它的作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能够“有”,如“成功”,在于“无”发挥作用,如摒弃私心、杂念等,让“私心、杂念”等成为一种“无”的存在。反过来说,不肯“无”,故不能“有”。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面对各种“有”和“无”的权衡、选择,这些都决定着我们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感受,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3-22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六校联盟高考实用性联考(三)/铜仁市一中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3年年底,商务部联合5部门公布了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将长期经营不善的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出炉了新一批中华老字号拟认定名单,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商务部表示,这次复核有进有出,不是为了淘汰老字号,而是为了推动老字号展现新面貌。

老字号的“老”与“新”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3-22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文阅读Ⅰ提到“中国传统色彩”,所谓“中国传统色彩”,是中国人定义颜色的方式,更是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是中国人情感、心理、性格特征的视觉表达。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传统色彩里沉淀的文化意蕴也能让我们去重温古老的智慧,去品味多彩人生、多彩中国……

请结合材料,从下面两个写作方向中选定一个完成文章写作。

(1)介绍一种颜色,并结合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谈谈你对这种颜色的认识,以及这种颜色所引发的思考与感悟。

(2)人生因多彩而丰富,中国因多彩而美丽,作为青少年的你,希望能为人生、为祖国添加哪些色彩?请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3-22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一次联合调研检测(三模)语文试卷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根据要求任选一题作文。

材料一:现代文阅读Ⅱ(君不见)一文中,主人公年轻时参加革命,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年老后选择捐赠了自己的财物,而不是把它们留给子女,她认为这是我的权利,他们自己有手。像她这样无私贡献的革命英雄,在生活中还有很多。

材料二:当下有些青年人无视自己的责任和老人的权利,一味地啃老,使得老人们苦不堪言。这是现实问题,其中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1)对于“君不见”的人生选择,你是怎样看待的?请作为高中生的你给“君不见”写一封信,体现你对人生道路选择的认识与思考。

(2)假设“君不见”是你家乡的一位英雄,请以现代文阅读Ⅱ《“君不见”》一文为基本素材,发挥想象,为她撰写一篇人物通讯。

(3)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议论文,就“责任与权利”问题,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材料①②③都是唐代名篇中蕴含哲理的佳句,反映了盛唐时代的精神气象。请自选二句或三句,形成内在联系,写一篇作文,分析其能给当代青年的人生启示。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3-22更新 | 41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发生后,有人发文说,这个事件里没有一个无辜者,每个人都在利己主义的驱使下,把他人推向了最终毁灭的局面,生活中请远离利己主义者。

这些看法得到了一些人的赞同,但显然他们是较为偏颇的。请你针对以上看法写一篇驳论文,阐述你的认识。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3-2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A卷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相继兴起,将人类一步步带入多种传播媒介并存的信息时代。近些年,网络媒介日渐成为主流,微信、微博、抖音、B站……社交平台多种多样,网络课堂、腾讯会议、线上博物馆、直播带货……资讯分享渠道便捷。与辉同行直播间让日益式微的《人民文学》再度回到大众视野,抖音小视频让各地的文旅掀起一次次高潮……信息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生活事件的发现者、接收者、记录者、传播者,但与此同时,参与者媒介素养低下带来的格调不高、信息造假甚至网络暴力等现象也让人深切担忧。

学校准备召开交流分享会,主题为“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现邀请你发言,具体方向有以下三种。

方向一:向与会者介绍你在参与网络时代信息交互时所遵循的原则和使用的方法。写作时注重联系现实生活,避免条款式罗列。

方向二:在网络媒介日渐成为主流的信息时代,传统媒介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向与会者表达你的主张,阐述你的理由。

方向三:讲述一个你与某一信息传播媒介之间发生的故事,体现对“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请选定一个方向完成文章写作。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