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言实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3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阙秦以               王无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B.于寡妻                  范增数项王
C.项伯杀人,臣     吾得事之
D.固不可以敌大        良庖更刀,割也
2021-05-0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五十者可以帛矣B.乎舞雩
C.缒而出D.沛公欲关中
2021-04-3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师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3 . 下列词语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谁沉浮(主宰)          江碧透(满)
B.峥嵘岁月稠(不平凡)   寥廓(失意低落的心绪)
C.浪飞舟(阻止)          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
D.挥斥方(强劲有力)   粪土当年万户侯(作动词用,视……为粪土)
2021-04-30更新 | 889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B.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C.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D.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庖丁,意思是名为“丁”的厨师,“庖”是职业,“丁”是名字。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
B.官知,是指感官之知。与“神遇”相对。庄子把认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官知”属感知阶段,“神遇”属思维阶段。
C.肯綮,“肯”指附在骨上的肉;“綮”指筋骨结合处。现在以“肯綮”比喻要害或关键之处。
D.踌躇,指徘徊不进。有“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的意思,还有“研究,反复思量”的含义。在本文中是指犹豫,迟疑不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节选自《庄子·养生主》,所谓“养生主”,意思是保养生命、保存天性的根本原则。选文开头第一段是全文的总纲,接下来用两则寓言加以阐释。
B.寓言“庖丁解牛”开头,先写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音响,整个解牛的过程如同一场充满美感的乐舞表演。
C.寓言“庖丁解牛”写文惠君的话总共有两句:第一句是文惠君的赞叹,侧面烘托庖丁技艺的精湛;第二句借以点明题旨,说明“解牛”与“养生”的关系。
D.寓言“秦失吊丧”,表达了庄子的生死观:人虽应时而生,顺依而死,生死之大限是必然,死亡犹如解除倒悬之苦,但是人不应安于天理和常分。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庖丁解牛”是一则寓言,它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济。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擢总管,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降!”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战急,云妻郜祭家庙,挈三岁儿,泣语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云被执,郜赴水死。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注】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赐儿名炜。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郜贞烈夫人,孙安人,立祠致祭。

(节选自《明史•花云传》)


【注】偾军:溃败的军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剑谒太祖于临濠。                 杖:拿着
B.猝遇贼数千,云太祖。          翼:保护
C.贼非吾主敌,盍降。             趣:归顺
D.镇江、丹阳、丹徒、金坛。   徇:掠取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       
①拔剑跃马冲阵而进②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③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④贼缚云,云奋身大呼
⑤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⑥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的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
B.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赏识。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祖,曾在遇险时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难,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建立显赫战功,得到太祖提拔。
C.花云的妻子决心为丈夫殉节。花云妻子看到战况紧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险,表示自己决不独活,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花云被俘后,妻子投水而死。
D.花云的儿子花炜历经艰险后安全存活。花云妻子死后,侍儿抱起花炜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儿将他托养在渔家,后来又带他渡江,一年多后才来到太祖身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2)遇偾军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
(3)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021-04-2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新洋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如会同,端章甫       端章甫:端,古代用布制成的礼帽;章甫,古代用整幅布做的礼服。
B.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       冠者:成年人,20岁以上的人。古时男子20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
C.人君当神器之重     神器:指帝位,古人认为君权神授,故称帝位为“神器”。
D.项王、项伯东向       东向:面向东,古代在室内的座次则以坐西向东为最尊。
2021-04-23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芷阳间行
A.西并巴蜀B.后人哀之而不
C.惧满溢则思江海百川D.辞楼下殿,来于秦
2021-04-22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金湖中学、洪泽中学等六校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第六次学情调查(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面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举地千里,至今          治:治理                       仁者播其       惠:仁爱,宽厚
B.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       荐:举荐,推举             承天          景:大
C.虽之以严刑                    董:督察                       廊腰          缦:萦绕
D.张良出,项伯                 要:同“邀”,邀请       则牛羊何   择:选择
2021-04-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金湖中学、洪泽中学等六校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第六次学情调查(期中)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一)

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蔽沛公,庄不得击。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二)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近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三)

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群臣说服。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率领
B.常以身蔽沛公                      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C.籍不愧于心                         独:唯独
D.百万之众乎                         连:使……相连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说出告密的人,反映他性格中豪爽没有心机的一面,但这也说明他在政治上的幼稚。
B.鸿门宴上的座次安排,说明项羽骄横自大,也是他对项伯护佑刘邦一事没有惩罚的原因。
C.面对汉军重围,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也被十多个敌人刺伤,直至最后自杀身亡。
D.拒渡、赠马、赐头三个情节,表现出项羽是叱咤风云的英雄,也是重情重义的热血男儿。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2)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3)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4.结合材料,概括项羽失败的原因。
2021-04-2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10 . 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章甫B.于寡妻
C.之以桑D.赤也为之
2021-04-2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南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