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3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AI写出百万字小说,意味着什么?

本报记者

①“给这部小说打几分?”对记者的这个问题,团队领衔人王教授略加思考后回答:“61分。”他不讳言这部借助国内大模型完成的百万字小说仍处于“网络小说的下游水平”,并强调:“61分,是有意为之的结果。我们希望尽可能减少人工干预,不要美化。”

②除了质量,另一个向团队一次次抛来的问题是,人工智能写小说这件事,到底有什么意义?

③《天命使徒》是一部模仿网络文学的小说。它的生产机制是这样的——首先,团队对网络小说的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网络小说的情节结构,在此基础上撰写大量提示词,成功建构出一套玄幻小说提示词。随后,通过调用大模型,批量生成内容,形成整体线索连贯的长篇小说。后期,通过人工介入,对大模型生成的小说进行修改,删除掉重复、累赘的部分,为情节跳跃的部分撰写连接语句,最终打磨成型。

④“目前,生成小说的整体线索能保持一致,但在细节方面存在大量跳跃和重复之处,需要人工修改。还有一个问题,人工智能不知道如何结尾。”不过,王教授表示,这些技术问题“都不难”,攻克时间可期。他与团队的目标就是通过不断优化提升,尽可能减少人工介入的工作量。

⑤“我们希望人工智能小说文风向现有小说文风靠近,甚至可以模拟人类作家的文风。之后的探索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撰写大量提示词,并优化提示词的结构和质量;二是对大模型进行微调,提高文字表达能力;三是建立提示词叙事模块和系统,可智能组合并调用;四是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人工智能写作平台,提供自动写作服务。”王教授说,一个勤奋的网络写手写作100万字的小说大约需要一年,通过机写方案,完成这一体量的作品大约需要一个半月,下一步目标是将这一时间缩短为两至三周。

⑥“几年前,我用ChatGPT-2辅助写作,写了两个故事和一部中篇小说里的两个章节。当时写两三千字花了两三天时间,如果自己写,两三个小时就写完了。可是谁也没有想到,ChatGPT-4来了。依靠巨大的算力,忽然之间,模型有了神奇的能力。现在,我们面对的问题转变为如何与模型共同进步。”鲁迅文学奖得主、作家小P曾这样分享自己的亲身体验。

如果说一年前的ChatGPT-4对世界带来冲击性的影响,这一年来,Sora等大模型层出不穷,近期,大模型公司相继宣布升级大模型长文本处理能力,人工智能已在不同领域影响人类的生产创作。这是不是意味着,文学领域也将被人工智能“攻克”?

⑧“有一句话叫‘后浪推前浪’,我愿意做那个‘前浪’。”在《天命使徒》的研讨会上,W教授的话引起一阵笑声。对人工智能而言,人类会不会是“前浪”?W教授的观点是“人工智能和人的创作,不是对立,而是有重合”。

⑨Y教授认为,在华语文学创作领域,智能化潮流已悄然兴起,引领着技术从简单的程序应用迈向AI艺术家。AI大模型的应用,不仅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更是构建了一个超越传统界限、与现实具有高度相关性和互动性的未来路径网络。”

⑩Z教授认为:“人工智能通过深度学习和算法能够模仿甚至创作出看似与人类作品相似的文本,比如诗歌,但其在表达深层情感和独特个性方面仍有局限。人工智能写作可能导致文学的幽灵化,即作品更多地依赖于对已有作品的复制和改编,而非源自现实生活的直接经验。”

⑪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W教授认为,写作者“不用焦虑”,“即便使用一样的工具,出来的作品也不一样,人工智能只是提供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⑫王教授则强调,创意变得更重要。“人工智能首先改变的是教育。如果你没有创意、不会使用工具,就可能被取代、被淘汰。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些体力工作不能被人工智能替代,但人工智能会改变这些工作方式。因此,无论是写手还是体力劳动者,都应该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变成更好的决策者。”王教授说。

⑬“令人忧虑的并非人工智能模仿人类创作,而是人类开始模仿人工智能的创作方式。真正值得警惕的,也并不是人工智能能否创作出如李白般的诗篇,而是未来人类可能陷入潜在的认知转变,认为人工智能的作品在艺术性和深度上超越了经典。”Z教授说。

⑭“不要担心人工智能像人,需要担心的是,人像人工智能。”X教授的话更加言简意赅。

(节选自《解放日报》,有删改)

1.第⑦段画线句中,作者得出“人工智能已在不同领域影响人类的生产创作”的结论,其隐含前提是______。
2.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天命使徒》这部由AI独立完成的百万字小说处于目前网络小说的下游水平。
B.AI小说的生产机制大致分为四个步骤,其中,撰写提示词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C.目前,AI生成的小说依然需要人工修改,如删除累赘语句,连接跳跃情节等。
D.《天命使徒》创作团队已建立了提示词叙事模块和可智能组合并调用的系统。
3.以下对文中发言者态度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Y教授对人工智能写好网络小说结尾满怀期待。
B.作家小P对ChatGPT-2辅助小说写作感到失望。
C.W教授和Z教授的看法截然不同,且针锋相对。
D.X教授的态度模棱两可,对文学话题不想深谈。
4.读了这篇报道,小浦同学在该报纸网页版的读者评论区留言:“这篇文章不只为了报道第一部人工智能长篇小说发布,而是重在讨论文学领域是否将被人工智能‘攻克’。”请你结合本文第⑧段到第⑭段的行文思路,写一条读者评论,反驳小浦同学的观点。
5.《天命使徒》创作团队为更好地说明第⑤段提到的“提示词的结构和质量”问题,呈现了以下范例。小杨同学想让AI基于《红楼梦》前八十回情节和风格,为《红楼梦》续写后四十回。请揣摩“大师级提示词”的写作技巧,帮小杨同学为“贾宝玉”这个人物写一段“提示词”。
普通的提示词优秀的提示词大师级提示词
给我写一个剑士的角色故事【需求背景】这是一个复古未来的游戏
【需求内容】我需要写一个角色故事,他的身份是流亡剑士,内容有关爱恨情仇、报仇雪恨
【具体要求】情节要生动活泼
【需求背景】这是一个复古未来的游戏,面向中国年轻玩家
【需求内容】请你作为内容策划帮我写一个角色故事,他的身份是流亡剑士,内容有关爱恨情仇、报仇雪恨
【具体要求】这个角色现在是一个中年人,从他的童年开始写,参考三幕剧的写法,分为开始的情况、进一步了解真相、努力付出、遭遇第二次新状况、性格发生变化、最终拥有新的境遇。写出他遭遇了什么、所思所想、对事件的行动和影响。要生动、详实,像一本幻想小说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桥的历史

萧乾

①挖土铺石凭的还仅仅是一股傻力气,桥梁和崖石才是人类血肉的吞噬者。异于有钢架的火车桥,公路的桥梁时常是在不知不觉中便开过去了。有一天,也许你会跨过这已夷如平地的横断山脉,请侧耳细听,车轮下咯吱吱压着的有人骨啊!我们该知道滇缅路上那些全凭人力搭成的桥梁是怎样筑成的,每座桥都有它不平凡的来历。修胜备桥的桥基时,先得筑坝,把来势凶猛的江水迎头拦住。然后用田塍上那种水车,几十只几百只脚昼夜不停地踩,硬把江水一点点地淘干。然后还要筑围坝,最后下桥基。下桥基的那晚,刚好大雨滂沱。下一次,给水冲掉一次。这时,山洪暴涨了。为了易于管理,一千多桥工是全部搭棚聚住在平坝上的。江水泛滥到他们的棚口,后来侵袭到他们的脚踝。那是壮烈凄绝的一晚:可怕的魔手啊,水在不息地涨,终于涨到这千多人的胸脯。千多名路工手牵着手,男女老幼紧紧拉成一条受难者的链索,面对着这洪水绝望地哭喊。眼看它拥上了喉咙,小孩子们多已没了顶,大人嚎啕的气力也殆尽。身量较高的,声嘶力竭地嚷:“松不得手啊!”——半夜,水退了。早晨,甚至太阳也冒了芽。但点查人数的结果,昨夜洪流卷去了三十四个伙伴。

②惠通桥的铁工是印度人,木工是粤人,石工多是当年修筑滇越铁路的云南人。但还有并无专技却不容泯没的一工,那是“负木料者”。为了使桥身坚固,非使用栗木不可,十个月修桥,有半年时间都用在搬运木料上。栗木稀少得有如神话中的“奇宝”,它们藏在原始的深山密箐中。半年来,有近百人经常在蔽不见日的古森林中,披荆斩棘地四下寻觅,砍伐下来,每天又有几百人抬运。好沉重的栗木啊!每十五个人搬运一根:七个抬,八个保驾。这样搬了一千根,才筑成了这座驮得动钢铁的桥。

③筑桥自然先得开路。怒江对岸鹰嘴形的惠通崖也不是好惹的家伙。那是高黎贡山的胯骨。一百二十个昼夜,动员了数万工人才沿那段悬崖炸出一条路。那真是活生生一幅人与自然的搏斗图,而对手是那么顽强坚硬。一个修路的工头在向我描述由对岸望到悬崖上的工人时说:“一阵风就会吹下江去,就像只鸟儿那么嗖地飞了下去。”随之怒江起个漩涡,那便是一切了。惨莫惨于炸石的悲剧了。一声爆响,也许打断一条腿,也许四肢五脏都掷到了半空。由下关到畹町,所有悬崖陡壁都是这么斩开的啊!

④一个没声响但是更贪婪的死神,是那穿黑袍的“瘴毒”,正如阴曹地府里有牛头马面,当地人也为这神秘病疫起了许多名称。如龙陵、芒市段的双坡、放马厂、芭蕉窝等地,据说是流行着:一、泥鳅痧——症象同一般发疹,腹痛,土治法是把胸脯刮出红筋。但红筋若翻过肩膀,生望便濒绝了。二、哑瘴——发烧,把手放到脑顶上都觉发烫。随后又发冷。渐渐神志昏迷,不能讲话。据说患者延至三天必死。三、羊皮痧——头痛,皮肤起红点;燃之以火,噼啪作响。及红点一黑,人即完事。另外,还有无数种神秘病症。

⑤我不谙医学,不便妄作论断。但只要看看边地筑路工人的生活情形,即知死亡以种种方式大量侵入,原是极其自然的。

⑥有位老人,年纪已快六十了,带着儿孙三代,同来修路。放工时,老先生盘膝坐在岩石上,捋着苍白胡须,用汉话、白族话对路工演讲这条国防大道的重要,并引用历史上举国反抗暴力的事迹。生活是那样苦,他却永远笑着。到了保山,我才知道连这位老头儿也为瘴气死去了。临死,他还望了望那行将竣工的公路,清癯、满是皱纹的脸上,浮起一片安详的笑容。

⑦沿途我访问了不下二十位“监工”,且都是当日开天辟地的先驱者。追述起他们伙伴的惨剧,时常忍不住淌下泪来。干活太疲倦,因昏晕而损下江的;误踏到炮眼上,崩成粉末的。路面高出山脚那么多,许多人已死掉,监工还不知道;以至找另外的尸首时才发现。

⑧残暴无情莫过于黑色炸药。像赵阿拴明明把炮眼打好,燃着。他背起火药箱,随了五个伙伴说说笑笑地往远处走了。火捻的延烧本足够他们走出半里地的,谁料他背着的火药箱装得太满了,那粉末像雪山蛇迹般尾随在他们背后。匍地一声,岩石炸裂了,他们惬意地笑了。就在这时候,火却迅速地沿了那蛇迹追踪过来,而且直触着了他背着的火药箱。在笑声中,赵阿拴同他的伙伴们被炸到空中,然后落下江心去了。

⑨滇西高原的风在旷古森林中呼啸着,江水依然翻着白浪,宛如用尖尖牙齿嚼啃着这悲哀的夜,宇宙的黑袍。

⑩有一天你旅行也许要经过这条血肉筑成的公路。你剥橘子糖果,你对美景吭歌,你可也别忘记听听车轮下面咯吱吱的声响。那是为这条公路捐躯者的白骨,是构成历史不可少的原料。

一九三九年三月

【注】本文节选自《血肉筑成的滇缅路》一文,属于报告文学。滇缅路:即中国云南省到缅甸的公路。滇缅公路于1938年组织劳工修建,通车之日起,滇缅公路就担当起输送抗战物资的重任,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1.本文以文学笔法报道真实事件,请以第①段画线部分为例加以分析。
2.作者在第④段中分条详述各种“瘴毒”,请分析其用意。
3.第⑥⑦⑧段分别写了“有位老人”“监工们”和“赵阿拴”的故事,请从选材组材的角度分析其构思上的作用。
4.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的结尾段突转为第二人称叙事,与全文风格不符,可以删去。你是否认同?请结合文本,阐述你的理由。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
3 . 写作。

近年来,端午挂艾、重阳登高、中秋赋诗,走进现代人的生活;各类文创产品、国风手作、汉服穿搭,引领了时尚潮流;一些诸如“重走玄奘路”“行走大运河”等文化考察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

有人认为,文化最好的传承是实践。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词作,完成各题。

满庭芳

〔南宋〕张镃

月洗高梧,露漙幽草,宝钗楼外秋深。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今休说,从渠床下,凉夜伴孤吟。

【注】①张镃: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淳熙十四年(1187)自直秘阁、临安通判称疾去职,领禄闲居。此词作于庆元二年(1196)在张达可家宴饮。②露漙:露多。③宝钗楼:泛指华美楼阁。④土花:苔藓。

1.出版社编《历代咏物词》,拟为这首词添加一个题目,以下选项中合适的一项是(       
A.秋月B.萤火C.蝴蝶D.促织
2.下列关于这首词写作特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月洗”句刻画秋月梧桐之高洁,体现环境苍凉。
B.“土花”句化动为静,用字工巧,表现生活情趣。
C.“静听”句描摹声音的细微变化,传达主观感受。
D.“争求侣”句不事雕琢直抒胸臆,表达爱情相思。
3.本词的下阕虚实结合,感慨遥深。请结合具体诗句,对此加以赏析。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非以小善为一足以利天下,小不善为一足以乱国家也。当夫轻始而傲微,则其流必至于大乱也,是故子民者焉。

彼人也,登高则望,临深则窥,人之性,非窥且望也,势使然也。夫事有逐奸,势有召祸。老聃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管仲曰“备患于未形”,上也。语曰:“焰焰弗灭,炎炎奈何,萌芽不伐,且折斧柯。”智禁于微,次也。事之适乱,如地形之惑人也,机渐而往,俄而东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见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缪千里也。

(贾谊《新书·审微》)

凡百元首,承,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是故子民者谨焉”的“”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庠序之教”的“谨”意思相同。
B.乙文中“承”的“天命”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虽曰天命”的“天命”意思相同。
C.乙文中“能克终盖寡”的“者”与《苏武传》中“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的“者”用法不同。
D.丙文中“天下笑”的“为”与《过秦论》中“以六合家,崤函为宫”的“为”用法不同。
2.甲文引用老子和管仲的话,又引用俗语,请分析论证效果。
3.甲乙丙三文中的画线部分均围绕“审微”来议论,但因写作目的不同,采用的语气也有所差异。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马先生传

〔晋〕傅玄

①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

②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二子之。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此一异也。居京师,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先生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此二异也。其后有人上百戏者,能设而不能动也。帝以问先生:可动否?对曰:可动。帝曰:其巧可益否?对曰:可益。受诏作之。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设为女乐舞象,至令木人击鼓吹箫作山岳,使木人跳丸、掷剑、倒立,出入自在,变巧百端,此三异也。

③有裴子者,上国之士也,精通见理,闻而哂之,乃难先生,先生口不能对。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言之不已。傅子谓裴子曰: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马氏所长者巧也,所短者言也。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则不得不屈以子所短难彼所长则必有所不解者矣。

④傅子见安乡侯,言及裴子之论,安乡侯又与裴子同。傅子曰:今马氏所欲作者,国之精器、军之要用也。费十寻之木,劳二人之力,不经时而是非定。易验之事,而轻以言抑人异能,犹以己智任天下之事,此所以多废也。

⑤于是安乡侯悟,遂言之武安侯。武安侯忽之,不果试也。此既易试之事,犹忽而不察,况幽深之才,无名之璞乎?后之君子,其鉴之哉!

⑥马先生之巧,虽古公输班、墨翟,近汉世张平子,不能过也。公输班、墨翟皆见用于时,乃有益于世。平子虽为侍中,马先生虽给事省中,俱不典工官,巧无益于世。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

(节选自《傅玄<傅子>校读》)

【注】①百戏:指杂技模型。②张平子:即张衡,造浑天仪、侯风地动仪,后迁侍中。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二子(      ) (2)而灌水自(      )
2.结合文意,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少而游豫(      )
A.犹豫 B.出巡 C.游乐 D.高兴
(2)先生口不能对(      )
A.盘曲缠绕 B.理亏屈服 C.高傲不屑 D.不善论说
3.第③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则不得不屈以子所短难彼所长则必有所不解者矣
4.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易验之事,而轻以言抑人异能,犹以己智任天下之事,此所以多废也。
5.人物短评通常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表达对人物的看法和评价。请揣摩文中傅玄对马钧的看法和评价,以傅玄的视角,用现代文写一则120字左右的人物短评。
2024-06-1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7 . 按要求选择。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掌握和运用批判性思维技术和方法的思维技能训练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建立在好的思维品质基础上的。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些品质既是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能做出合理决定的基础,也是评估思考者是否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一般标准
②在讨论思考者应当具备哪些态度和观念,以及如何进行思维技能训练之前,先来明确我们对思维品质的看法
③我们认为,好的思考者至少应当具备以下品质:清晰性、相关性、一致性、正当性和预见性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②③①

(2)以下倡议书中,哪一处画线部分可以删去?(       

倡议书

居民朋友们:

近日,有居民反映一些小区不和谐的现象。[甲]有居民深夜在小区公共绿地跳广场舞,产生噪音扰民;不按规定停放私家车或用自行车占位,影响他人正常出行;楼道内随意停放电动自行车,私接电线充电,有火灾隐患。[乙]这些行为都以一人之欲背公平之理,实在令人愤慨!

[丙]为促进邻里关系,杜绝以上行为,我们建议:

1.请跳舞者移步老年活动室,避免打扰他人。

2.私家车请有序停放在小区规定的车位线内。

3.楼道内严禁停放电动自行车,严禁违章充电。

[丁]希望居民们共同遵守,互相监督,共建文明社区!

XX小区业委会

2024年6月11日

A.[甲]B.[乙]C.[丙]D.[丁]
2024-06-1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混合默写 | 较易(0.85) |
8 . 按要求填空。

(1)子曰:“______,文胜质则史。”(《论语·雍也》)

(2)以地事秦,______,薪不尽,火不灭。(______)(填作者)《六国论》)

(3)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用“____________”两句,以大小、远近两组反义词强调了《离骚》言简意深,含蓄隽永。

2024-06-15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甲)甫里先生传(节选)

(唐)陆龟蒙

①甫里先生者,不知何许人也。人见其耕于甫里,故云。先生性野逸,无羁检、好读古圣人书。先生平居以文章自怡,虽幽忧疾病中,茫然无旬日生计,未尝暂辍。少工诗歌,欲与造物者争柄,遇事辄变化不一,其体裁始则穿穴险固,囚锁怪异,破碎阵敌,卒平淡而后已。得一书,详熟,然后置于方册。值本即校,不以再三为限。书有编简断坏者缉之,文字谬误者刊之

②先生之居,有地数亩,有屋三十楹,有田畸十万步,有牛不减四十蹄,有耕夫百余指。而田污下,暑雨一昼夜,则与江通,无别己田他田也。先生由是苦饥困。仓无升斗蓄积,乃躬负畚锸,率耕夫以为具。每岁波虽狂,不能跳吾防、溺吾稼也。或讥刺之,先生曰:“尧舜徽瘠,大禹胝胼。彼圣人耶?吾一布衣耳,不勤劬何以为妻子之天乎?且与其蚤虱名器、雀鼠仓庾者如何哉?”

③性不喜与俗人交,虽诣门不得见也。不置车马,不务庆吊。内外姻党。伏腊丧祭,未尝及时往。或寒暑得中,体性无事,时乘小舟,设蓬席,一束书,茶灶笔床、钓具,櫂船郎而已。所诣小不会意径还不留虽水禽戛起山鹿骇走之不若也。先生无大过,亦无出入事,不传姓名,无有得之者,岂涪翁渔父、江上丈人之流者乎?

选自陆龟蒙《甫里先生文集》

①徽瘠:形容黑而瘦。②櫂:同“棹”。

(唐)陆龟蒙

散人者,散诞之人也。心散意散,形散神散,既无羁限,为时之怪民。束于礼乐者之,曰:“此散人也。”散人不知耻,乃从而称之。人或笑曰:“彼病子散而目之,子反以为其号,何也?”散人曰:“水土之散,皆有用乎?水之散,为雨为露为霜雪;水之局为潴为洳为潦为汙。土之散,封之可崇,穴之可深,生可以艺,死可以入;土之局,埙不可以址,甓不可以为盂,得非散能通于变化,局不能耶!退若不散,守名之筌;进若不散,执时之权。筌可守耶?权可执耶?”遂为《散歌》《散传》,以其散。

选自陆龟蒙《甫里先生文集》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卒平淡而后已。(     )
(2)遂为《散歌》《散传》,以其散(     )
2.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设蓬席,一束书(     )
A.赠送     B.抱着     C.赏赐     D.买来
(2)束于礼乐者(     )
A.使……处于外面     B.背叛     C.疏远   D.鄙弃
3.把甲文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值本即校,不以再三为限。书有编简断坏者缉之,文字谬误者刊之。
4.甲文第③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所诣小不会意径还不留虽水禽戛起山鹿骇走之不若也。
5.结合上下文,分析甲文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6.面对世人的讥讽、嘲笑,有人认为陆龟蒙在甲文第②段中的反驳有说服力,而在乙文中的反驳说服力不够,你是否认同这一说法?请结合具体文本,加以分析。
2024-04-26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10 . 完成作文。

莎士比亚说:“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你对这句话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800字左右。

2024-04-1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