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同学

林斤溪

这个女人不笑的时候,看起来有二十八九岁了。不过她爱笑,老是笑,笑声又响亮,好像十八九的大姑娘。

这时候还是早上,还看得见太阳斜斜地落在地上。一会儿,纽扣摊子全摆出来,人来人往,就会把太阳挤得看不见了。这时候街上的摊子也不少,那是笼屉蒸着、油锅炸着、汤锅煮着的早点摊子……这些摊子等会儿大部分要退场,不退的,也会叫纽扣摊子挤得看不见的。这时候街上人也不少,买菜的,吃早点的,买菜兼吃早点的,买菜吃早点兼谈生意互通信息的。

那笑着的女人转着身子,让着来往的人们,招呼着跟在她身后的一个男人。这男人也不过二十八九吧,不过头发已经悄悄地在额角那里,往上拔了。女人笑着转着眼睛四下溜着,看中了一个汤圆摊子,那里刚生上火,还没有开锅,也还没有主顾,正好坐下来说说话。女人说:

坐着坐着,想不到你会到我们这个乡下地方来。

乡下地方?现在是大名鼎鼎的纽扣市场,先进地区。

先进不先进,还没有定性呢。不过你来做什么?是买还是卖?都不是吧?搞调查?办案子?

女人单刀直入。男人慢言细语,上半句总是试探,下半句总留着余地。他又诚恳又细心,又处处藏着精明,他说:你看我像个干什么的?

我看你就是个老同学。

我来开开眼界呀!

你们在城里的同学,常见面吗?

也常见也不常见,不过见面常常说起你。

女人高兴,又笑又叫道:是吗,骂我吧,笑我吧?

前几天我还说,回忆中学时代,你给我的印象是:勇敢的化身,快乐的象征。

真的吗?你咬文嚼字,可不要嚼舌头。你说,怎么会给你这么个伟大印象?

因为你特别,你突出。那时候大家都不谈恋爱。有的不懂,有的不敢,有的有一套大道理:妨碍学习啦,影响不好啦。你呢,偏偏恋了又爱,爱了又恋。

女人又笑起来,这回不是大笑,不过嗓音又厚又亮又气长。说:想不到落在这个乡下地方,猴着,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男人估摸着火候,照直说道:是想不到,真想不到,那么多人追你,你却怎么选上了他。

那时候不嫁给他,活着都没意思了似的。嫁了他,才知道这个人真坏。

听说蜜月期间,他就打你了。

打还打得刁钻古怪。我跟他到乡下来,没有几天,就觉得沉闷,不习惯,我就唱歌,本来我最喜欢唱歌……

你就是唱歌和笑。

我一唱歌,就有些人站到窗外来听。那时候乡下真叫闭塞。有一天,他在窗外吵了几句,气冲冲跑到屋里来打我……

男人顺下眼睛看着桌面,不让人看见他这时候的眼色。那女人却不知觉,只管说下去,也不小点声,她不怕满街的人都听见。说着还带着笑声,开朗到这个地步:……打完了,他出去,锁上门,我只好钻进被窝里。

封建恶霸!听说你闹过离婚?

闹过。

怎么没有结果呢?

闹是闹,真想到离婚后的生活,我就傻了。一个孤单单的女人,多空虚,多困难。

这回男人笑了起来,他的笑是不出声的,可又洋洋得意的:放心好了,你现在也还年轻,又漂亮,又爽朗,包你走到哪里,哪里有人追,没有工夫空虚。

对男人这一番话,女人倒不笑了,只说了声:老了。

这时,摆摊的端过来两碗粉白细嫩、珠子般的汤圆。女人让了让,在这让的工夫,她打量了老同学:你倒还那么漂亮,不过原先那种女性美少了。那时候女同学都喜欢你,偏我觉着你太‘女’。

我的黄金时代已经白白过去了,现在也还是孤家寡人。不过不要说我了,说你,你要是想找个比他好的,太容易了。

他给我一个深刻的印象,男人就是那么坏。好的男人或许有,不过我挑人家,人家也挑我呀,怎么会挑上我呢。

请问——男人又咬文嚼字了,好坏之分,主要分在哪里?

女人好像是认真想了一想,但又很快回答道:在人前是这样,背着人还是这样。太阳光下是这样,黑夜里还是这样。

男人点着头,靠近点女同学,说话更加细软,但也更加明显字字背后是精明:你不能太便宜他了,越便宜他越不识货。你先离开他,给点颜色看看再说。要他拿出钱来,他发的财里有你的一份。衣服要带走,首饰铺盖要带走,不能傻子一样,就算了。

好可怜啊!女人爽爽快快地叹息一声。

一口气也不叹给他。现在这种事情太普通了,都算不得悲剧了。

离开他没有什么,长离短离都不要紧,我已经没有一点点爱他了。只是我到哪里去呢?哪里马上有住的、有吃的,有安身的地方呢?

女人家说着拿起汤匙,却不吃,只搅着珍珠似的粉团子玩。男人再靠近一点,再细软一点说道:放心,你有那么多同学呢。要不,要是你愿意,先在我那里住下来也很方便……

女人从汤碗上边抬起眼睛,望着男人,眼睛里出现笑影,忽然一抬头笑着唱起《达阪城的姑娘》来:

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

一定要嫁给我

带着你的财产

还有你的妹妹

赶着马车来

女人是压着嗓子小声哼唱的。不过那声音还是浑厚,特别是元气充足。男人听了头半句,就低下头来捞汤圆吃,再不愿意别人看见他的眼神。女人唱完了,望着男人已经悄悄上拔的额角,说:你有办法解决一部卡车吗,要有,我立刻跟你一道走。

什么,你们……

不,他做他的纽扣,我自己搞了个运输组,还不敢叫公司。

这时,太阳已经全部落下地来,但是街上已经严严地摆齐了纽扣摊子,好像都看不见太阳了。

(摘编自2024年1月《小说月报》)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同学见面,表面上说说笑笑,女人爽爽快快,真诚坦率,实际上男人却处处藏着精明,有自己内心的盘算。
B.女人认为,好男人要表里如一,光明磊落,她的话“在人前是这样,背着人还是这样”,其实也是对男人的善意提醒。
C.聊到女人打算离开丈夫、无处可去的顾虑,男人给她提供了如何分割财产等办法,从这些可以看出他为女同学着想的真情。
D.女人借哼唱《达坂城的姑娘》表明已认清男同学的意图,又给对方留了面子,这样处理委婉得体,体现了她的聪慧。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的环境描写,点出了女主人公生活在经济繁荣的乡下纽扣市场,为刻画人物形象作铺垫,使得人物活动显得自然。
B.摆摊的端过来两碗汤圆这一情节,起到了调节小说叙述节奏的作用,避免了一直进行对话描写的单调,颇具匠心。
C.小说多次写到了太阳,表明从早晨到傍晚的时间变化,这种变化象征着男女主人公关系的变化,意味隽永。
D.小说叙述语言平实,风格清新自然;人物对话语言多用短句,简洁活泼,富有生活气息,符合人物特征,很有韵味。
3.女人最终不会离开丈夫跟同学走,文中有多处铺垫,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4.林斤澜先生1988年曾在《文艺报》上撰文《重复一例》,提到“重复……在歌谣里常用又常好,挪到短篇小说里也有见好的时候。”请结合本文的人物塑造,简要分析“重复”这种技巧取得的艺术效果?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到老屋去

史铁生

那是两间破旧的老屋,和后来用碎砖垒成的几间新房,挤在密如罗网的小巷深处,那个地方,它只在我的心情里存在、生长。

我想去那儿,是因为我想回到那个很大的世界里去。那时我刚在轮椅上坐了一年多,23岁,要是活下去的话,料必还有很长久的岁月等着我。V告诉我有那么个地方,我说我想去。

V停了步,说到了。

我便头一回看见那两间老屋:尘灰满面。屋门前有一块不大的空场,秋光明媚,满地落叶金黄。

怎么着爷们儿?来吧!甭老一个人在家里憋闷着……B大爷笑着说,露出一嘴残牙。

B大爷70多岁了。砌砖和泥、立柱架梁,攀墙上房,他都还做得。他当过兵打过仗,枪林弹雨里走过来,竟奇迹般还没留下一点伤残。

我们七八个年轻人占住老屋的一角,常常一边干活儿一边唱歌。7年中都唱过些什么,记不住也数不清。①如今回想,会唱的歌中,却找不出哪一句能与我印象中那老屋里缓缓流动的情绪符合。

到这儿来的年轻人,有些跟我一样,或轻或重地有着一份残疾。

我们干的活倒很文雅:在仿古的大漆家具上描绘仕女佳人,花鸟树木,山水亭台……然后在漆面上雕刻出它们的轮廓、衣纹、发丝、叶脉……再上金打蜡,送去出口。

多年以后,我在一家五星级饭店里看见了那样几件大漆的仿古陈设:一张条案、几只绣墩、一堂四扇屏风。很少有人在它们跟前驻足,仅独我一阵他乡遇故知般的欣喜。走近细看,不错,正是那朴拙的彩绘和雕刻,一刀一笔都似认得。我很想对谁讲讲它们,但马上明白,这儿不会有人懂得它们,不会有人关心它们的来历,不会再有谁能听见那一刀一笔中的希望与岑寂。

冬天的末尾。冻土融化,变得湿润松软时,B大爷在门前那块空场上画好一条条白线,砖瓦木料也都预备齐全,老屋里洋溢着欢快的气氛。但阵阵笑声不单是因为新屋就要破土动工,还因为大爷带来的基建队中有个傻子。

嘿,三子,什么风把你刮来了?

你们这儿不是要盖房吗?

三子?这名儿好耳熟。我正这么想着,他已经站到我跟前,并且又叫着我的名字了。喂,还认得我吗?他的目光迟滞又迷离。

噢……我想起来了,这是我的小学同学,可怎么这样老了呢?驼背,而且满脸皱纹。你是王……?

王……王……王海龙。他一脸严肃,甚至是紧张。

B大爷领着三子和V去挖地基。三子一边挖土一边念念叨叨地为我叹息:谁承想他会瘫了呢?唉,这下他不是也完了?这辈子我跟他都算完了……

三子的话刺痛了我。

那个23岁、两腿残疾的男人,正在恋爱。他爱上了一个健康、漂亮又善良的姑娘。正是这爱情的到来,让他想活下去。

那时他想,必须努力去做些事,或许有一天就能配得上她。但是总有一块巨大的阴影,抑或巨大的黑洞——看不清它在哪儿,但必定等在未来。三子的话,又在我心里灌满了惶恐和绝望。③一个傻人的话最可能是真的。

杨树的枝条枯长、弯曲,在春天最先吐出了花穗,摇摇荡荡在灰白的天上。我摇着轮椅,毫无目的地走。街上人流如潮,却没有声音——我茫然而听不到任何声音,耳边和心里都是空荒的岑寂。

夕阳西坠时,看见了农田,看见了河渠、荒岗和远山,看见了旷野上的农舍炊烟。这是我两腿瘫痪后第一次到了城市的边缘。

然后,暮色苍茫中,我碰上了一个天才的长跑家——K。K在我身旁收住脚步,愕然地看看我,问我这是要到哪儿去。我说回家。他说,你干吗去了?我说随便走走。他说你可知道这是哪儿吗?我摇摇头。他便推起我,默默地跑,朝着那座隆隆轰响的城市,那团灯火密聚的方向……

K推着我跑,灯火越来越密,车辆和行人越来越多……

他从未受过正规训练,只靠两样天赋的东西去跑:身体和梦想。他每天都跑两三万米,每天还要拉上六七百斤的货物蹬几十公里路,年年他都捧一个奖杯或奖状回来,但仅此而已,梦想还是梦想。多少午后我和K才懂了那未必不是上帝的好意相告:梦想就是梦想,不是别的。

夏天的傍晚,我把轮椅摇过小桥,沿河漫步,看那撒网者的执著。烈日晒了一整天的河水疲乏得几乎不动,没有浪,浪都像是死了。

长久地看那一浪推一浪的河水,你会觉得那就是神秘,其中必定有什么启示。④逝者如斯夫?是,但不全是。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也不全是。浪是水,浪消失了水却还在,浪是什么呢?浪是水的形式,是水的信息,是水的欲望和表达。浪活着,是水,浪死了,还是水。水是什么?水是浪的根据,是浪的归宿,是浪的无穷与永恒吧。

那两间老屋便是一个浪,是我的7年之浪。我也是一个浪,谁知道会是光阴之水的几十年之浪?这人间,是多少盼望之浪与意料之浪呢?

就在这样的河边,K跑来告诉我:三子死了。

怎么回事?

就在这河里。

雨最大的时候,三子走进了这条河里;在河的下游。

我和K默坐河边。

河上正是浪涌浪落。但水是不死的。水知道每一个死去的浪的愿望——因为那是水要它们去作的表达。可惜浪并不知道水的意图,浪不知道水的无穷无尽的梦想与安排。

你说三子,他要是傻他怎么会去死呢?

也许只有B大爷知道:三子,人可不比谁傻,不过是脑子跟众人的不一样。

河上飘缭的暮霭,丝丝缕缕融进晚风,扭断,飞散,那也是水呀。只有知道了水的梦想,浪和云的雾,才可能互相知道吧?

老屋里的歌,应该是这样一句简单的歌词,不紧不慢反反复复地唱:不管浪活着,还是浪死了,都是水的梦想……

(节选自《老屋小记》)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两次提到23岁,我活到了最狂妄的年龄时遭遇到生命的幸与不幸,引发了读者对我命运走向的关怀。
B.文中V、B大爷和K等人没有出现具体的名字,表明他们没有任何特指性,只是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代表。
C.老屋和《我与地坛》中的地坛这些地名,既是作品地理标签,也承载了生命的感悟,是我精神的故乡。
D.文中关于三子死亡的叙述轻描淡写、漫不经心,没有流露出任何感情色彩,体现了对三子刺痛我的不满。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②详细叙述了工作内容及流程,突出了工作文雅性,旨在表达人们对我们这些年轻残疾人的怜悯。
B.句子③傻子的话让本来等在未来的人生阴影变得清晰无比、近在眼前,也为下文傻子不傻埋下伏笔。
C.句子④两处引用和否定引发并深化了哲思,与《我与地坛》把哲理思考穿插在景物描写和往事回忆中类似。
D.句子⑤与前文句子①相照应,使选文结构完整,用歌词形象地表现了老屋中日复一日、平淡有梦的生活。
3.在叙述“恋爱故事”时,为什么从第一人称转换到了第三人称,请简要分析。
4.有评论认为此文“怀旧但不感伤,冲淡悠远,充满寓意”。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4-01-29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贾谊:没有席位的发言

鲍鹏山

想起贾谊,我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幽州台上陈子昂的身影。

汉代文弱的洛阳少年,与大唐侠气纵横的蜀中豪杰,叠印在一起。是他们的泪流到了一起。

很多英雄一生的失败在他出生时即已注定:生不逢时。贾谊如果早生二三十年,能碰上秦皇嬴政,碰上楚霸项羽,碰上高祖刘邦。而如果他晚生五六十年,他又可等到汉武帝刘彻。这些都是需要英雄的时代,是英雄创造历史的时代,他偏生在这两个浪峰之间的低谷中!

这是一个蓄势待发的时代。这是一个讲“无为”的时代。这是一个庸人都可以拱手而治的时代!汉文帝曾对他那个时代的一代名将李广感喟:“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

其实,他身边还有一个绝对可以成为一代名相,能引导他和汉帝国超越三代、做出前无古人辉煌业绩的人物。那就是与李广一样年轻有为、天才俊发的贾谊。我很替文帝惋惜:他的手下有李广这样的将,有贾谊这样的相,却也只能“无为”而治。这是多么的暴殄天物!相较而言,文帝对贾谊更寡薄:对李广这样的英雄,他至少是给了他用武之地,让他在战场上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但对贾谊,文帝就不能为他安排政治席位,使他有折冲樽俎、运筹帷幄的机会。

贾谊是一个没有席位的就餐者,更不用说去当主持宴席的“祭酒”了。

他给了这个时代最好的忠告。他是那个时代最睿智的发言者,是那个时代庞然而麻痹的躯体上锋锐的虻,可他却没有席位!甚至,最后,连会场也不让他进!他被逐出京师。

中国历史上那么多的流放贬谪,除了对不同政见者或席位争夺者阴毒的肉体惩罚外,更重要的目的,就是把他逐出舆论中心地带,让他远离“话筒”,让他的声音消失。

昙花一现的政治辉煌消失了。贾谊一路哭向长沙。

22岁,文帝元年,河南守吴公向文帝推荐年轻的贾谊。文帝征召贾谊为博士。侪辈都对他很佩服,文帝也对他格外赏识,一年之内,他被越级提拔为太中大夫,文帝甚至有意要委他以公卿之位。就在这短暂的两年内,他提出了许多极有远见、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制度方面:请改正朔,易服色,定官名,兴礼乐。经济方面:作《忧民》,上《论积贮疏》。伦理道德方面:作《六术》《道德》诸篇。政治理论方面:作《过秦论》上中下三篇,分论始皇、二世、子婴之过。这是在理论上对残暴而失败的秦进行清算。他在认真地思考新朝立国的道德基础与统治理论,刘邦的那一帮流氓强盗式的武夫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意识的。萧何、曹参等出身狱吏,可以是很出色的行政人才,但不可能站到这样的高度。贾谊的横空出世,汉朝才算真正拥有了自己的理论家

两年左右的时间,有如此众多的思想和理论建树、政策和策略建议,足见这位二十来岁的政治家的见识和胆略,足证他的政治才华,并足以奠定他在中国政治史上的地位。他可以跻身一流政治家之列而毫不逊色。

在这些建议中,既有眼前的急务,也有关乎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有很多更是深入到了整个封建时代基本的政治与道德根基。其中有一点特别值得提出来,这一点显示出,什么叫真正的睿智、真正的目力。

汉初的政治家、思想家们都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秦为何兴暴而亡速?在这个问题上,贾谊表现出了他异乎常人、拔乎流俗的见解:他认为秦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乃是“除六国之忧”的有远见之举;而当今的分封政策,恰恰又是“成六国之祸”的倒退行为。

但远见卓识往往“自绝”于当代。卓则必绝,远则自离。贾谊自然而然地与同时代的人离绝了。他藐视他们,他们也排挤他。他们根深而叶茂,藤粗而蒂固;他则一无所恃;他只能恃文帝的保护。但文帝也一样脆弱。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绛(绛侯周勃)、灌(灌婴)、东阳侯(张相如)尽害之,乃毁谊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

平心而论,文帝刘恒还是很信任也很愿意重用贾谊的,他毕竟不是一个昏君。但他不能失去朝廷权力的平衡,他也不能为了一个贾谊而触犯众怒。

贾谊虽然忧虑早死,但从汉文经汉景至汉武,诸侯问题解决了,他的功业由几代人完成了。

贾谊的失败是时势所必然,同时也与个性相关:贾谊的性格太躁急,太傲慢。躁急则不能待人,不能捺住性子等待时机。傲慢则不能兼人。他总是嫌那一批老臣太愚拙无识,不屑于与他们为伍,更不能把他们拉入同一战壕,与他们一同作战,而是欲凭一已的力量,抉文帝之权威而获成功。

不能待人兼人容人,事业还未开始,自身就已形单影只。

(选自《风流去》,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谊拥有非凡的政治才能,但文帝却始终没有给他机会让他实现自己的抱负。
B.贾谊被征召为博士之后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才能,足以奠定他的历史地位。
C.贾谊对郡县制和分封制利与弊的认识极有见地,与大多数人的看法不同。
D.贾谊的远见卓识“自绝”当代,但文帝为了维持权力平衡,把他贬谪长沙。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两段把贾谊与陈子昂两个生不逢时的天才人物联系在一起,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B.文章写文帝给李广以用武之地,而未给贾谊安排政治席位,两相对比,衬托出贾谊的生不逢时。
C.他“是那个时代庞然而麻痹的躯体上锋锐的虻”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贾谊不被理解,怀才不遇。
D.贾谊的政治才能与不幸命运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作者通过这一反差表达了对贾谊命运的深切同情。
3.如何理解“贾谊的横空出世,汉朝才算真正拥有了自己的理论家”这句话的含义?
4.请探究标题“没有席位的发言”的深刻意蕴。
2024-01-12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梨园票友

聂鑫森

云晴晴二十八岁,是古城国华京剧团的当家花旦。她的名声不仅在古城很响,南方的许多城市,称之为“云党”的票友也是多乎哉。她有戏剧学校“坐科”的专业功底,后来又带职读了中央戏剧学院的研究生班,锦上添花,功夫更加了不得。

云晴睛学的是“程派”,不但扮相俏丽,而且唱、念、做、打都有绝活。她会唱的戏很多,《锁麟囊》《玉狮坠》《春闺梦》《文姬归汉》……每一出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票友们依照惯例,把她称为“云老板”。特别是那些网上的粉丝,在她的网站上跟帖时,更是一口一个“云老板”地叫得挺欢。云晴睛不喜欢“云老板”这个称呼,总感到有点男性化的色彩。她至今还待字闺中,连男朋友都没有哩,一个“老”字岂不让她觉得未老先衰了。可她不能申辩,票友有这份热情不容易。

每晚唱完戏,不管是在外地还是本地,吃过夜宵后,云晴睛都会打开手提电脑,看看票友对她的演出有什么评价,那真是一种幸福。她敏感地发现,只要在本地演出,就会有一位叫“梨园之友”的票友,发帖时从不称她为“云老板”,而称她为“云睛睛女史”。女史者,有学识之女性也。从行文的古雅看,应该是个男性,而且有一把子年纪了。她也曾想和他见个面,但对方说:“票友千万,我不过此中一员。君若一一会见,岂不空耗时光!”

她把“梨园之友”的帖子一一下载珍存,时常阅读,几乎都能背下来。他评价她的唱腔:“忽而高如鹤唳,哀厉凄绝。忽而细如游丝,幽怨呜咽。忽而悬崖急湍,忽而徐折经回。欲学君之行腔既难,如君之如此顿挫合拍,讲究四声更不易。”当然也有批评,那晚她演《锁麟囊》饰薛湘灵,因白天被硬拉着去参加一个同学的聚会,耽误了休息,嗓子有些吃力。“梨园之友”的帖子说:“唱腔中似有倦意,丹田之气提升不足,有几处该往高走,君却平曳,以技巧掩之,一般人难察,但我却深以为憾。”

这样诚笃而懂戏的票友,不是知己是什么?当年梅兰芳之遇齐如山,程砚秋之遇罗瘦公,至今都传为佳话。可惜,她与他是遇而不见,一“网”相隔,同居一城却似远隔千里。

这个春季多雨,一连下了四十多天,城里到处潮乎乎的,而隶属于古城的邻县,闹起了水灾,很多的村子被淹,而且还时常发生泥石流,报纸、电视上触目都是抗洪救灾的报道。

国华京剧团从外地演出归来,当夜,云晴睛就见到了“梨园之友”的信件:

云晴晴女史:

春安。得悉贵团载誉而归,辛苦了。连日大雨,乡间灾重,房摧屋塌,桥断路毁,田园而成泽国。古城市民,无不日夜萦系于怀,伸出援助之手。我以票友之名义,恳请以君之号召力,联络同仁义演赈灾。我将随市政府之救灾指挥部奔赴灾区。君之义演,我虽不能亲睹,但会让家人前往助阵。谢谢。

此致

演出成功!

梨园之友云

晴晴看完,眼睛都湿了。随即打电话给团里的负责人和各位同事,大家异口同声说“义不容辞”。

第二天上午,古城各处贴满了救灾义演的海报:国华京剧团义演五晚,都是云晴晴主演的程派名剧,每票百元,全部款项捐赠灾区。

这五晚呀,按照云晴晴的安排,全体演员都提前化好妆、穿好戏服,站在剧院门口,迎接前来看戏的观众。在主要演员的面前,设有捐款箱。不少观众虽已买票,在进门时还会慷慨地把钱投入箱中。云晴晴确实有人缘,她面前的捐款箱投钱是最多的,她不停地说:“谢啦,谢谢您啦。”

云晴晴的演出,场场精彩。观众既奉献了爱心,也过足了戏瘾。卸了妆,草草用过夜宵,云晴晴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网站上的帖子。

“梨园之友”果然不在剧场。她想:他此刻在做什么呢?帮助灾民转移?发放救灾的钱、物?还是在通宵开会?

五晚的义演结束了。

云晴晴一直睡到第二天上午十点钟才起床,她真的累狠了。

父母亲上班去了。床头柜上放着一份《古城晨报》,肯定是母亲买菜时捎带买回来的。云晴晴看见在头版正中间,有昨晚她演出的大幅剧照。而头条消息的粗黑标题,立即吸引住了她的目光:“暴雨中转移众乡亲,泥石流吞噬八勇士。”她飞快地读完全文,不由得小声地啜泣起来。这牺牲的八个人,都是乡镇干部和驻镇扶贫点的成员!

晚上,云晴晴又打开电脑,“梨园之友”的亲属给她发来了信件:

晴晴女史:

你好。在我发这封信时,“梨园之友”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在他牺牲前的两个小时,曾打手机来嘱咐我抽暇给你发封信,感谢你和你们的义演。我每晚领着孩子都去了剧院,你的演出真是太好了,相信你会成为“程派”最优秀的传人。我想我以后应该经常去看你的戏,也做一个够格的“梨园之友”。再见了。

此致

敬礼!

“梨园之友”的亲属

几天后,在悲壮的追悼大会场里,哀乐低回,云晴睛泪眼模糊,凝视着八位烈士的巨幅遗像。她听说,他们都喜欢京戏,那么,谁是“梨园之友”呢?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交代云晴晴名声响、票友多、功底深,与后文写她义演时的号召力相照应。
B.云晴晴下载并珍存“梨园之友”的帖子,说明她谦虚好学,视“梨园之友”为知己。
C.“不由得小声地啜泣起来”,写出了云晴晴获知“梨园之友”因救灾而牺牲时的伤心。
D.小说以“谁是“梨园之友’呢”的问句结尾,引发读者思考,拓宽了小说艺术空间。
2.关于文中引用的两封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梨园之友”的信既是对云晴晴义演的倡议,也是对前文所写抗洪救灾报道的补充。
B.“梨园之友”在抗洪救灾时给云晴晴写信,说明他不仅懂她的戏,也相信她的人品。
C.“梨园之友”亲属的信与前封信相照应,使“梨园之友”抗洪救灾的故事更趋完整。
D.“梨园之友”亲属要做够格的“梨园之友”,表达出本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
3.“梨园之友”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小说在叙事方面特色鲜明,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一个人的河流   

徐 迅

面对一条河流,人肯定有许多想法。比如孔子站在黄河,庄子面对着濠水。但更多的时候,更多的人都让河水在面前悄悄流逝,连一朵浪花也不会溅起。我也毫不例外。我自小从皖河的这岸走向那岸,又从那岸走向这岸,河水流逝了我的童年、少年,还在毫不犹豫地流逝我的中年和老年。我发觉我也无法改变皖河的什么。有时候,我站在桥上望着河里的倒影,我发觉,我和皖河的乡亲们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我们喝的都是皖河水,是河水无私地滋养了我们。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皖河人说这话,是因为皖河住进了一个外乡人。皖河两岸的乡里乡亲,见面一律嘻嘻哈哈,直呼其名,比如瞎爷、望全、孝女、牛王……几乎没有人被称为先生的。可乡亲们唯独对这个人例外,他们称他乌先生,这是因为乌先生不是土生土长的皖河人。

像皖河身后那沉睡了几千年,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神秘面纱的天柱山一样;在皖河,乌先生身上也有一层神秘和传奇的色彩。乡亲们第一次见到他,是在一个有着淡雾的早晨,乌先生长得很矮,身子瘦硬,反剪着双手(这就不像皖河人)站在沙滩上,细眯双眼打量着什么。乡亲们开始以为他只是一个过路的人,没当一回事。但很快,他们就发觉乌先生一点也没有要走的意思。于是各式各样的猜测和议论就如浓雾一般布满了皖河。有人振振有词地说:“乌先生是北京城里来的学生,他走遍了天下的名山大川,最后爱上皖河秀丽的山水,所以住了下来。过一阵子还会把他的家眷接来。”……背后,乡亲们这样嘀嘀咕咕的,但没有人直接去问他。

乌先生为皖河改变了什么,乡亲们开始并不知道。

一年,两年……乡亲们开始渐渐承认了一个事实:乌先生竟然一直住在皖河,直到住到老、住到死。乌先生把一生都交给皖河,交给天柱山,造福了皖河两岸……他在皖河做的都是些善事:他拿出自己的积蓄不算,还到处化缘给皖河修桥,给天柱山铺石阶、修路,为牺牲在皖河的抗日将士们修建陵园;创办学校,写山志……随着天柱山风景区的开发和皖河的声名远播,乡亲们恍然大悟。但有些一时也还无法明白:比如说,他可以到省里当大官,但他去了一个月,除自己批准自己建一座学校就辞职了;他被诬陷关入监牢,却看鸡、养猫、写写画画:被罚砸石子,他却成天哼着黄梅小调,快活得像神仙……乡亲们目睹着乌先生全部的苦难和欢乐,同时也将问号投向了皖河——当然,这些并没有妨碍他们尊重他、喜欢他。

有些事可以回避,但有些人却无法回避。皖河的乡亲们嘴里时而就会蹦出这样一些朴素的话来。的确,人与人就像隔河相望的两棵树,无法走到一起,但有些事却像雾一样穿河而过缠绕着你,直到一棵树老了、蔫了,而另一棵树还很年轻,还散发着旺盛的生命力。那么,那棵年轻的树也要面对河流——我就曾试图蹚过这条河。

在一个阳光如水的秋日之后,我多次见到乌先生。在交谈中,我渐渐印证了皖河人传说的一些事实:乌先生叫乌以风,山东聊城人,曾就读于北京国立大学哲学系。后来任过一些地方的图书馆员和中学教师。在一个偶然的机缘,他遇上当时称为国学大师的马一浮先生,即被马先生的学识所吸引,于是跟随马先生跑到四川复性书院担任了典学和督讲。一年秋天,他因拜望远在西湖休假的马一浮,凑巧路过了皖河。莫名其妙地他就被皖河身后那座雄伟的大山迷住了——四年之后,他义无反顾地来到了皖河。他说,这是命中注定。

有时候,一个人就是一条河,一条布满往事的河流——尽管它的语言人们不懂。

“立极方知天地大,凌空不见古今愁”,这是乌先生第一次登临天柱山时的感受。他说,有人建议他将这“大”字改成“小”字,但想想他还是改了回来。他觉得天地还是很大很大。他像是一尾鱼游到皖河,他就得把整个身心都投向皖河,交付给天柱山……我们几次交谈都一直充满着平静与快乐,我静静地凝望着他,那天柱山般的寂寞、皖河般沉静的心态,如一泓淡淡的秋水,温暖而长久地流进了我的心里……

当然,皖河是出过一些著名人物的,只是那些人物都与历史有关,历史学会记住了他们。但还有一些人与历史无关,却与皖河有关。乌以风就是其中的一位——不信,你把一生交给一条河流试试?

(有删改)

文本二:

乌以风先生(节选)

乌以风于1901年出生于山东聊城。1922年至1928年就读于国立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任浙江省国书馆编纂和杭州省立高中教师。他立志教育和大成学业,在某种程度上与伟大教育家马一浮先生的交往和教诲是分不开的,他把马先生奉为恩师和做人楷模。乌以风为教育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1943年,安庆行政督察区专员请乌以风担负创建学校的重任,他不负众望,历经千辛万苦。1943年9月,景忠中学终于按时开学。可是不久,省教育厅以景忠中学未获批准而擅自开学为由,不予立案,不承认学生学籍,并勒令停办。乌以风对此极为愤慨,亲自到省会周旋。恰好这时汪少伦接任教育厅长,仰慕乌以风才学,挽留其担任教育厅主任秘书。乌以风到任后,即代行批准了景忠中学。随即又辞官归校,任景忠中学校长。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皖河两岸的乡亲唯独称乌以风为“乌先生”,而不直呼其名,是出于对这个外乡人的尊重。
B.文本一叙述了乡亲们由“开始并不知道”到“恍然大悟”的过程,表明他们逐渐理解了乌先生甘于奉献、苦中作乐的精神。
C.文本一乌先生在“立极方知天地大”一句诗中选用“大”字,不是因为“小”字不合情理,而是“大”字更能表达自己心意。
D.文本二中乌以风“亲自到省会周旋”,是因为他知道只有自己作为校长出面,才能够解决学校面临的“不予立案”的难题。
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乡亲的眼光介绍乌先生,通过动作、神态等细节写出人物的特征,并用场景烘托人物状态,表明他并不是一个皖河人。
B.“如一泓淡淡的秋水,温暖而长久地流进了我的心里”,这一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乌先生寂寞、沉静的心态给予我滋润的美好感觉。
C.文章以“不信,你把一生交给一条河流试试”结尾,不仅能够激发读者进一步思索人生,而且让人有跃跃欲试之感,余韵悠长。
D.本文多次叙述有关乌先生的经历,既有人们的猜测与议论,还有作者的求证,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勾勒出乌先生的一生。
3.周国平评价本文“似在写人与河的关系,其实蕴涵着人生的道理”。请据此简要分析文章题目“一个人的河流”的意蕴。
4.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杨本胜说与长安见小男阿衮

李商隐

闻君来日下,见我最娇儿。

渐大啼应数,长贫学恐迟。

寄人龙种瘦,失母凤雏痴。

语罢休边角,青灯两鬓丝。

注:①《樊南乙集序》中说:“大中七年十一月,弘农杨本胜始来军中,恳索所有四六。”李商隐时年42岁,在东川(唐属四川)幕府任职。阿衮:李衮师。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本胜本来是要索取骈文的,诗人并未过多提及,而只是欣喜于他在日落时分带来了儿子的消息,可见李商隐对儿子思念关怀之切。
B.从首联的“最娇儿”,颈联的“龙种”、“凤雏”可以看出,李商隐对李衮师非常看重,期许甚高。
C.颔联“啼应数”“学恐迟”,“应”“恐”两字的猜测与不确定,正见其作为父亲与孩子分离日久,对孩子的状况日夜悬心。
D.从颔联的“长贫”,颈联的“寄人”、“失母”,可以看出李衮师的成长境遇并不好,这也是李商隐担心的原因所在。
2.李商隐诗素有“情意见于宛转”之评,请结合诗歌尾联进行分析。
2023-04-24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登岳

傅若金

万壑千峰次第开,祝融最上气崔嵬‍‍‍‍‍‍‍‌‍‍‌‍‍‌‍‌‍‌‍

九江水尽荆扬去,百粤山连翼轸来。

入树恐侵玄帝宅,牵萝思上赤灵台。

明年更拟寻春兴,应及潇湘雁北回。

注:这首诗是元代傅若金出京佐使安南(今广西东南一带),途经湘中登览衡山时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暗扣登岳行程,诸多山峰好像依次为诗人打开一般,场面壮观,令人震撼。
B.颔联叙写诗人登高之所见,九条江水奔涌汇入长江,百粤众山与五岭连成一片。
C.颈联镜头由远及近,局部特写表现山中树木枝繁叶茂,岭间山路崎岖险僻之状。
D.“玄帝宅”“赤灵台”奇丽深邃,为衡山增添了特有的神秘魅力与浓重的宗教色彩。
2.胡应麟特别推崇本诗尾联,认为其“首尾匀和”。请结合诗意简要分析。
2023-03-23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审判(节选)

徐纪周   朱俊懿

高启强蒙了,看着陌生的黄瑶,“瑶瑶……”

黄瑶喊道:“别叫我!你每次叫我的名字我都觉得恶心!我一直在等,等着你众叛亲离,等着你戴上手铐的这一天!我要给我爸报仇!”

高启强苦笑着,任凭手上的血滴落在地上。高启强说道:“好吧,我认输。”

审讯室内,黄瑶被戴上手铐,控制在了审讯椅上。负责审讯她的有安欣、孙旭、方宁。

孙旭问:“黄瑶,几次通过举报平台向我们匿名提供强盛集团线索的都是你吗?”

黄瑶点点头。

“你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黄瑶抬眼望着安欣:“我爸爸说过,这世上他只相信两个人,高启强和安欣,可他就是死在你们两个手上的。”

安欣说道:“对不起,我当时想救他,没救下来。”

“对,你是警察,我爸爸是杀人犯,他受到惩罚,我不会怪你。但高启强不一样,他利用了我爸,把我当作人质,自己还越活越好。陈书婷的死也是我干的,是我把她从盘山道撞下去的。”

安欣惊讶地问:“可是陈书婷对你很好,你为什么要对她下手?”

黄瑶喊道:为什么我家破人亡、寄人篱下,他高启强就能阖家团聚、幸福美满?!我一直耐心地等着,等到高启强足够信任我,这样我才有足够的力量把他毁掉!”

安欣叹了口气:“你知道代价吗?你付出的是你整个人生。”

黄瑶点头:“我认了。”

何黎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看见徐忠正坐在屋里,愣了一下。

何黎明问:“京海的案子还没处理完,你急匆匆回来,是不是中央的同志找你?”

徐忠点头:“他们约我明天谈话。”

何黎明点头:“京海的案子,你办得漂亮,他们不会难为你,问什么就答什么。”

徐忠拿出录音笔,摆在桌子上。

何黎明扫了一眼,什么都明白了,像是瞬间老了几岁。

徐忠问:“这个,我怎么回答?”

何黎明从抽屉里拿出另一支录音笔,也放在桌上。

两支录音笔并排摆在一起。

何黎明说道:“赵立冬给了我一支复制品,让我叫停指导组工作。如今他把原件给了你,就把我的命交到了你手上。人非圣贤,我也有糊涂的时候。事到如今,我也不想什么再升一步了,就让我踏踏实实退休,行吗?”

徐忠起身说道:“二十年了,有太多无辜的人牺牲了,京海的秘密不能再藏下去了。”

何黎明叹了口气:“我明白了。”

徐忠稍稍欠身,离开了。

天边刚微微泛出白光,省纪委门外,何黎明蹲在路边抽烟,两眼布满血丝。

最终,他仿佛下定决心,掐灭烟头,缓缓起身,迈进了省纪委的大门。

法庭内,被剃光头发的高启强站在审判席上,面对庄严的法庭,正在接受审判。

法官宣读着审判书:“被告人高启强,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绑架罪、危害公共安全罪、非法经营罪、强迫交易罪等,合并执行,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与此同时,临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也在宣读着对赵立冬等充当黑社会保护伞人员的判决:“被告人赵立冬,因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窝藏、包庇罪,故意杀人罪,滥用职权罪,贪污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等,合并处罚,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市直机关招待所门口台阶上,高启兰捧着一摞饭盒交给安欣。

“我哥不愿意再见我了,我就想再让他吃顿家里的饭。他临走前吃几个饺子也不行吗?”

安欣打开饭盒,码放整齐的饺子个个皮薄肚大。安欣把饭盒盖上:“我来想想办法。”

看守所会客室里,剃了青瓜头的高启强走进会客室,看着对面的安欣。

安欣将带的饭盒往前一推:“这是你妹妹带给你的,但我们有规定。不过我们也给你备了饺子,一样的。”

管教把饺子端给高启强。

“谢谢。”高启强夹起一个饺子,细细地品着。

安欣说道:“我去看过晓晨和黄瑶了,他们都很好,你不用担心。”

高启强说:“我没什么好担心的,他们本该有更好的人生。我最该道歉的人是你。你一直想把我拉上岸,可惜我让你失望了。这么多年,我欠你很多句对不起。有机会替我照顾小兰。”

安欣说道:“她很坚强,不需要我。”

高启强又吃了一个饺子。

“我还是觉得,2000年春节的那顿饺子最好吃,二十年,真像一场梦啊!”

安欣说道:“是啊,梦醒了,我的师父还在,兄弟还在,徒弟还在。”

“我还是那个卖鱼的阿强。”

“我还是不求上进的小警察。”

“日子平淡充实。”

二人一笑,随即落寞。

管教走过来,“该走了。”

高启强起身,走到侧门前,最后一次回身,望着安欣。

他看了很久,看得很用力,眼中似有千言万语,却一句话都没说。

墓地里,安欣穿着笔挺的警服,徐忠陪着他,向曹闯、李响和陆寒的墓碑献花。

徐忠问:“心里轻快了吗?”

安欣摇摇头:“等有一天京海彻底不需要我了,我才能真的轻松。”

徐忠说道:“人民永远都需要我们。未来我们队伍的教育整顿和扫黑除恶都会常态化,这份工作可不轻松。罪恶需要掐根断芽,只有日日扫,年年扫,才能让群众生活在幸福安宁中。”

实践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重大决策符合政法队伍实际,顺应民心民意。这是一场刮骨疗毒式的自我革命,这是一次触及灵魂的教育洗礼,是人民群众对政法队伍的新期待……

(选自《狂飙》,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高启强蒙了”起笔,接着以黄瑶连续的喊叫入笔,话语间针锋相对,既暗示了黄瑶强烈的愤怒,又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B.黄瑶点头回应匿名提供强盛集团线索的询问,既呼应了上文黄瑶叫名字都觉得恶心的情节,也为下文展现其复杂人性做了铺垫。
C.“何黎明蹲在路边抽烟,两眼布满血丝”,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何黎明彻夜未眠、激烈的思想斗争以及内心的焦灼。
D.高启强向安欣道歉,希望安欣照顾他妹妹高启兰,并回顾2000年春节吃的那顿饺子,充分展现了其人性的复杂、立体、多面。
2.关于画线的句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还是那个卖鱼的阿强。”“我还是不求上进的小警察。”回顾友谊,言简意赅。
B.“日子平淡充实。”“好像也不错。”平实的对话中,体现的是两个人落寞的心境。
C.管教走过来:“该走了。”平静的话语,善意地提醒,也预示着高启强生命的终结。
D.高启强起身后回望安欣,千言万语,却只字未说,生动地刻画出他复杂的心境。
3.小说选文部分在叙事上颇有特色,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4.小说最后一段与众不同,《史记》《聊斋志异》也有此笔法,试结合选文部分,分析其作用。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渔村的炊烟

文本一:

我的故乡在东南沿海的一个渔村。小时候,最喜欢和伙伴们爬到村后的山上,眺望鳞次栉比的房屋冒出的袅袅炊烟。那欢快、朴素的炊烟,从家家户户烟囱里徐徐而出,飘舞如轻纱,斜飞似绸带⋯⋯它们与千变万化的云朵相互映衬,最终消失在海天远处。

早晨、中午、晚上的炊烟各有不同。清晨时,海天还未醒来,零星的炊烟从斑斑青瓦间现出身姿,村巷中时近时远的鸡鸣声衬得清晨更加宁静。闽江入海口飘来的薄雾,仿佛为炊烟铺了一层底色。炊烟中,可见影影绰绰的人影,偶尔传来呼儿唤女、嘱咐添衣的声音,以及渔民收拾渔具窸窸的声响。等到一轮红日豁然展现在村庄的上方,烟色也渐渐浓重起来。而中午时的炊烟,则夹杂着饭菜的香气,大人们早已在案板及灶台前,削、碾、揉、捏……忙活半天,端上一碗碗新出锅的鱼丸、鱼面,热气腾腾。大老远,就能听见乡音俚语欢快地在左邻右舍间跳跃。天色渐渐暗下来了,炊烟再次从灶膛处升腾起来,微风拂过,便在幽深狭窄的村巷中徘徊,或在苔藓斑驳的青石路上缱绻,然后化作浅淡的烟缕,向远处慢慢飘去。

在我的乡愁记忆里,那亲切、轻盈的炊烟,满是温暖的气息。特别是到了逢年过节的日子,缕缕炊烟就会集结成方阵,以一种别样舒展、高旷的姿态,给人以亲情的召唤。那些海上捕捞归来的人,远远地望见炊烟,就仿佛看见家中锅灶旁忙碌的亲人正在准备着热腾腾的饭菜,那饭菜中饱含着家人的汗水和牵挂,氤氲着团聚的期待和喜悦。他们辛劳顿消,浑身都暖和了起来。

炊烟袅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们在大海上辛勤劳作,为的就是让渔获满满,炊烟不断。他们经过大风大浪的洗礼,愈加认定:家中灯火的温暖和柴米油盐的充实,便是人生的幸福。然而在过去,渔村地窄,村偏,人穷,仅靠人的双手在茫茫大海上劳作,收获甚微。过去紧缺柴火,人们得去外县山区找柴砍柴,而后雇船回乡,历经千辛万苦。而找一次柴仅能应付两三个月,一年得往返三四次。每每说起这些,老人们都叹息不已。为了节省柴火,渔村人更是想尽一切办法,比如将好的柴块垫底,使火更旺,而将碎杂的柴铺在上面;烧完的火炭要扒出来,待冷却后二次利用,拿来生火炖汤、熬药;火灰可当肥料,一担卖五六角⋯⋯

改革开放后,渔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单纯从事渔业,转变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除了从事海洋捕捞外,人们大力发展海产品养殖、冷冻加工、造船、织网等产业,收入显著提高。大船小船也都装上了现代化器械,风风雨雨里,满载而归的日子更多了。接续的奋斗,使许多人都摆脱了贫困。不少人家,眼看着盖起了新房,便开始思量着改善伙食。于是,渔家灶膛的火苗愈燃愈旺了,升腾的炊烟也愈来愈欢了。鸡、鸭、鱼、肉,随心烹饪;锅、碗、瓢、盆,协奏成曲。缭绕、繁忙的炊烟,喜气洋洋,轻拂着一家家厅堂,喜跃马鞍墙,俯瞰遍野梅……

生活条件改善了,渔村人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有人在新居里摘着香瓜,看见熟人路过,一声亲切的招呼响起:“刚摘下的,带几个回去给孩子吃吧。”有人去邻居厨房借点蚝油,邻居刚好煮出一锅海鲜:“来,坐下尝一口!”村头常年缭绕的炊烟下,时而还有邂逅发生:“好久不见啰!听说你在外省做生意?来,进屋喝杯茶吧!”⋯⋯举止之间,言语之中,善意的微笑,温暖的话语,熨帖着人们的心灵。

如今,家家户户用上了煤气灶,只有在岁末年关的时候,需要大灶蒸年糕,炊烟才又重新冒出来,缠缠绕绕,蓬蓬松松,勾起人心底不尽的乡思与乡情,满溢出童年和时光的味道。这些年,我常回老家看望母亲,每当亲人团聚、朋友相会,或有游子从远方归来之时,村头巷尾,一家家屋内,都会烟气轻笼。亲情的交织,孩子的欢笑,热腾腾的美味,让人畅享到家的温馨与幸福。各家各户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袅袅炊烟下,对许多食材,人们既有传承习俗的做法,又有厨艺翻新的尝试。记得有一年除夕,我的少年伙伴就办了一回家乡“十大名菜”宴,特意请来了村里的几个长辈一起过年。桌上,有红鲟蒸粉丝、鸡汤氽海蚌、煎糟鳗鱼块、香油元宝虾、火锅鱼丸汤、什锦太平燕、蟹炒白粿、爆炒双脆、荔枝肉和甜芋泥等“名菜”,色、香、味俱全,村里人啧啧称道。

炊烟慢慢拂过渔村的街巷与人家,在渔村上空轻舞出幸福的味道……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文本二:

散文的“非虚构写作”,表现为作家所写的人、事、情、景必是他的亲历和体验,且带有强烈的个人化感受。同时,不能为了“非虚构”而牺牲审美性。散文的审美性体现在多个方面:表达最为丰富多样的情感;注重形象的饱满,无论是人物还是景物,都需经过作者主观体验的过滤与艺术性的加工,具有一种独特的审美风格;讲究语言表达和韵味。

(摘编自陈剑晖《非虚构写作与散文的审美性》,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改革开放后生活条件改善了,但只有在岁末年关时渔村才重新飘起炊烟,这里流露出作者深深的无奈与伤感之情。
B.“欢快、朴素的炊烟,从家家户户烟囱里徐徐而出”,营造出与“依依墟里烟”相似的意境,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C.无论是在物质匮乏、生活艰辛的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生活中,渔村人奋斗的本色不变。
D.文章围绕“渔村的炊烟”,不惜笔墨描写渔村人的饮食生活,平凡生活中蕴含着习俗传承、人情世味。
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时空跨度大,从童年到现在,从村里到村外,选材丰富,手法灵活,主题突出。
B.文章构思巧妙,以小见大,琐事不“琐”,小事不“小”,以渔村炊烟表现人民生活的变化,社会时代的变迁。
C.渔村人的生活,早年艰辛如今富足,对比鲜明,欲扬先抑,突出了改革开放让渔村经济由落后走向快速发展。
D.文章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绘景抒情,都有作者鲜明的生活印记,体现了散文“非虚构”写作的特点。
3.文本一最后一段中“幸福的味道”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请结合文本二,分析文本一是如何体现散文审美性的。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城

余华

这场长达十八天的大雪刚刚来到时,溪镇的人们没有感到这是灾难降临,以为只是入冬以后的第一场雪。尽管鹅毛一样的雪花很快就将屋顶和街道覆盖成了白色,人们仍旧相信大雪在天亮之前就会停止,日出的光芒会让积雪慢慢融化。然而大雪没有停止,太阳的光芒也没有照耀溪镇,此后的十八天里,雪花不断飘扬,时大时小,虽有暂停的时候,可是天空一刻也没有改变它灰白的颜色,灰白的天空始终笼罩溪镇。

林祥福怀抱女儿,在积雪越来越厚的街道上艰难跋涉,为女儿寻找奶水。当时的林祥福将棉袍的下摆卷起后包住胸前棉兜里的女儿,行走时小腿深陷积雪之中,飞扬的雪花染白了他的头发,也染白了他的衣服,使他沉没在白色的静谧之中。

林祥福在见不到人影的街上前行,女儿在怀中啼哭,这是饥饿的声音。他一边艰难行走一边仔细聆听两旁房屋里有没有婴儿的哭声,如果他听到这样的哭声,就会去敲开那家的屋门。

进屋后他的右手伸过去,手掌上放着一文铜钱,乞求地看着正在哺乳的女人,她们的男人从他手掌上拿走铜钱,拿走铜钱就是同意他的请求,他的脸上立刻掠过一丝欣慰的神色。他取下胸前的棉兜,将女儿递过去,看到女儿终于到达那些女人温暖的胸怀,他的体内就会出现一股暖流。

雪冻的溪镇,每一天的黎明从灰白的天空里展开,每一天的黄昏又在灰白的天空里收缩,来到的黑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光,溪镇陷入深渊般的漆黑之中。

溪镇的人们开始觉得这纷纷扬扬的雪花将会没完没了地持续下去,会像他们的生命一样持续下去,于是悲观的情绪越过腰门穿过屋门袭击他们了,他们时常怀疑地说,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见到阳光。这样的情绪如同瘟疫一样蔓延,林祥福推门而入时,溪镇的男人差不多都会用可怜的声调问他:

“这雪什么时候才会停止?”

林祥福摇摇头,他不知道。怀抱女儿的林祥福走遍了溪镇,用手指敲开一扇又一扇屋门。溪镇的女人在面对雪冻时,比男人坚强和平静,尽管她们脸上都挂着麻木的表情,可是她们一如既往操持家务。正是她们在屋内的走动,使林祥福感受到雪冻的溪镇仍然有着人间气息。

这一天,林祥福来到了溪镇商会会长顾益民家中。顾益民的买卖多而广,他既是本地钱庄的主人,也是西山金矿的主人,还在溪镇、沈店等地开设多家绸缎商号,专与上海、苏州、杭州一带的绸缎掮客来往,与其他商号坐收其利不同,他的伙计时常带着货样走街串巷招揽顾客。

林祥福初次见到这位三十来岁的男子时,不知道他在溪镇是说一不二的人物。仍然是婴儿的哭声指引他来到这气派的深宅大院,林祥福走过一段又高又长的围墙时,看见里面的大树戴满积雪。朱红大门没有紧闭,留出一条门缝,让他看见里面庭院的积雪已被清扫,婴儿的哭声就是从那里隐约传来,林祥福迟疑之后走了进去。

他走到宽敞的大堂,两根粗壮的圆柱支撑着上面的横梁,有十多人分坐在两旁的椅子里,六个炭盆分成两排,供他们烤火取暖,一个清瘦黝黑的男子坐在正面主人的位置上。他们正在议论什么,看见林祥福走进来,停止了说话,诧异地看着这位不速之客。林祥福伸出放有一文铜钱的右手,说出自己的来意后,顾益民,就是那位清瘦的男子扭头对一位仆人说:

“叫奶妈过来。”

仆人进去后,奶妈出来了,一个体态丰满的女人走到林祥福面前,她淡漠地看了一眼林祥福手掌里的铜钱,接过他的女儿,转身走回里面的房间,林祥福的手仍然伸在那里,奶妈没有拿走他的铜钱。客厅里的人不再注意他,继续他们刚才的话题。林祥福听着他们飞快的语速,是在议论持续了十五天的雪冻。

坐在这个大堂里的都是溪镇有身份的人,他们说应该拿出三牲来祭拜苍天,他们似乎信心十足,认为祭拜苍天之后大雪就会停止。同时他们又在唉声叹气,说牲口都已冻死,不知道谁家还有活的。

林祥福看见这些男人说话时都是弯身凑向炭盆,只有这位清瘦的顾益民笔直坐在椅子里,他的双手没有伸向炭盆,而是搁在椅子的扶手上,嘴里哈出的热气在他脸上消散,他一直在凝神静听。

这时候奶妈出来了,林祥福从她手中接过吃饱后已经睡着的女儿。奶妈离去后,那文铜钱仍然在林祥福手掌上,这使他有些苦恼。顾益民注意到了林祥福的处境,向他微微点了点头,林祥福知道应该将这一文铜钱放回口袋了。

顾益民说话了,这位神情严肃的男子说话时的语气不容置疑,他说:“祭天的燔柴和三牲我已准备好,城隍阁的道士我也去说过了,明天就可以祭拜,就看能祭拜多久。这一次祭拜不同于平常祭日、祭月、祭土地,不是一日的祭拜就可收效的,常言道日久见人心,天也是一样的。”

此后的第三天,林祥福怀抱饥饿中的女儿,从只有白雪没有人影的街上走到城隍阁前的空地时,雪停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画线句“展开”“收缩”“陷入”三个动词富有表现力和冲击力;“深渊般的漆黑”暗示了溪镇人内心的悲观和恐惧。
B.林祥福为女儿寻找奶水时,溪镇的男人“差不多都会用可怜的声调”问他,表明了他们对林祥福父女的同情。
C.文中多次出现有关雪景的描写,既营造了凝重冷寂的氛围,又加快了小说的叙事节奏,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D.小说叙事时采用第三人称,以林祥福的视角展开情节,给人亲切自然之感,能够把读者快速带入故事的场景中。
2.关于文中“林祥福到顾益民家寻找奶水”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林祥福为女儿寻找奶水的过程以及他不认识溪镇说一不二的商会会长顾益民这个细节,可以推断出林祥福不是溪镇本地人。
B.奶妈“淡漠地看了一眼林祥福手掌里的铜钱”,因其在商会会长家做工,自己收入可观,对林祥福和一文钱很不屑。
C.小说从正面、侧面多角度刻画顾益民这个人物形象,其祭天决定背后的果断与担当,散发着人性的温暖与光辉。
D.顾益民带领镇上有身份的人自发举行祭天仪式来应对雪灾,这表明溪镇是一个典型的具有中国乡土社会特点的小镇。
3.文中描写林祥福在大雪天不停为女儿寻找奶水,这一情节安排有何用意?
4.有评论认为,《文城》写出了“动荡时代的传奇性”,请分析“传奇性”体现在哪些地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