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6 道试题
14-15高二上·山东淄博·期末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无罪而死地 就:走向B.挟太山以北海 超:超过
C.,然后知长短 度:丈量D.无恒产而有心 恒:长久
2021-05-31更新 | 986次组卷 | 8卷引用:天津市四中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

题岳阳楼

刘仙伦

八月书空雁字联,岳阳楼上俯晴川。

水声轩帝钧天乐,山色玉皇香案烟。

大舶驾风来岛外,孤云衔日落吟边

东南无此登临地,追我飘飘意欲仙。


注释:①本诗写于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秋,诗人从靖康元年春避难南奔,至此已经流浪近三年。②轩帝:华夏始祖黄帝轩辕氏,传说黄帝在洞庭湖演奏咸池之乐。③钧天乐:钧天广乐的简称,是神话中天神的音乐。④吟边:思绪所到之处,此处指天边。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以岳阳楼为立足点,从多角度描写了洞庭湖的景观,抒发了热爱自然、宠辱皆忘的愉悦心情。
B.首联既点出登楼的时间,也描写了高空雁行书字的景象,与下联湖面水势相互映村。
C.颔联调动视觉和听觉,描绘洞庭湖的涛声和连绵的群山比喻新奇生动,为最物笼罩上一层奇幻、神秘的色彩。
D.颈联景物描写由近及远,富有层次性,整个画面丰富多彩、刚柔相济,作者将自己丰富的情感寄寓在景物之中。
(2)诗歌的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2-05-05更新 | 3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一模(总复习质量调查一)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心术

(宋)苏洵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已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箠当猛虎,奋呼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麋鹿兴于左而目不               瞬:正视
B.邓艾兵于蜀中                      缒:系在绳子上放下去
C.一静可以百动                      制:控制
D.使之而堕其中                      狎:忽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可百战                       赢而不助五国也
B.能兵尝敌                      刘日薄西山
C.奋呼操击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则童子弯弓杀                      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
B.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
C.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
D.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
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阐述养士的用兵之术的一组是(       
①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②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③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④小胜益急,小挫益厉
⑤用人不尽其所欲为                                ⑥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④⑤⑥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以其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光辉,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凡兵上义”,战争的正义性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义的战争,逐“利”的战争,即使一时不为所害,但从长远看是不利的,会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B.作者认为,“兵有长短,敌我一也”,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为将者要避实击虚,用我方的长处,与敌人对抗,将我方的短处,隐蔽起来,使敌人心生疑虑而退却。
C.文章结尾,作者以生动的比喻说明了物质准备的重要性:手中有武器,遇到猛虎也敢斗;手中无武器,见了壁虎之类的小虫,也会吓得脸青眼黑,唯恐避之不及。
D.文章给人以排宕顿挫之感,这得力于文中大量排偶句的纯熟运用,茅坤说“此文中多名言”,排偶句的运用使文章语言精练,内涵丰富,为文章增色不少。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2)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
7.本文分别从哪些方面论述为将、用兵、作战的策略的。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诸葛孔明

陈亮

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论之者多异说,以其遭时之难,而处英雄之不幸也。夫众人皆进,而我独退,雍容草庐,三顾后起。挺身托孤,不放不摄,而人无间言。权逼人主而上不疑,势倾群臣下不忌。厉精治蜀,风化肃然。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孔明皆优为之,信其为伊、周之徒也。而论者乃谓其自比管仲、乐毅,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是何足与论孔子之仕鲁与自比老、彭哉!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此无异于儿童之见也。彼岂非以仲达(司马懿)之言而信之耶?而不知其言皆谲也。仲达不能逞其谲于孔明,故常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论者特未之察耳。

始孔明出祁山,仲达出兵之,闻孔明将芟上邽之麦,卷甲疾行,晨夜往赴。孔明粮乏已退,仲达谲言曰: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夫军无见而转军与战,纵能胜之,后何以继?此少辨事机者之所必不为也。仲达心知其然,外为大言以谲其下耳。已而孔明出斜谷,仲达又率兵拒之。知孔明兵未逼渭,引军而济,背水为垒。孔明移军至,仲达谲言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阵。若西上五丈原,诸军无事矣。夫敌人之兵已在死地,而率众直进,来与之战,此亦少辨事机者之所不为也。仲达知其必不出此,姑诳为此言以妄表其怯,以示吾之能料,且以少安其三军之心也。故孔明持节制之师,不用权谲,不贪小利,彼则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凡此者,皆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此岂其真情也!

夫善观人之真情者,不于敌存之时,而于敌亡之后。孔明之存,仲达之言则然。及其殁也,仲达按行其营垒,敛衽而叹曰:天下奇才也!彼见其规矩法度,出于其所不能为,恍然自失,不觉其言之发也。可以观其真情矣。论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岂非复为仲达所谲哉!

唐李靖,谈兵之雄者也。吾尝读其问对书,见其述孔明兵制之妙,曲折备至;曾不一齿仲达。彼晓兵者,固有以窥之矣。书生之论,曷为其不然也!孔明距今且千载矣,未有能谅其心者。吾愤孔明之不幸,故备论之,使世以成败论人物者共少戒也。

(选自《陈亮集》,中华书局1974年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甚者至以为非仲达   敌:抵抗。B.故常孔明之开阖   伺:窥探。
C.仲达出兵   拒:抵御。D.夫军无粮而转军与战   见:现成的。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势倾群臣下不忌             扣舷歌之
B.孔明移军             若属皆为所虏
C.孔明之存,仲达之言则然       此三者,吾遗恨
D.吾尝读其问对             师道不传也久矣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B.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C.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D.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4.以下六句话,全都属于作者对诸葛亮表示赞赏的一组是(     
①孔明,伊、周之徒也       ②雍容草庐,三顾后起
③厉精治蜀,风化肃然       ④自比管仲、乐毅,委身偏方
⑤不用权谲,不贪小利       ⑥引军而济,背水为垒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即明确指出,诸葛亮与古代圣贤伊尹、周公是一类人物,体现出作者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
B.这是一篇史论,文章对诸葛亮给予充分理解和深切同情,严正驳斥了一些人对诸葛亮的攻击和贬损。
C.文章通过剖析仲达对诸葛亮上邽芟麦和兵出斜谷两件事的言论,论证了作者关于仲达用大话欺骗部下、所说非其真实想法的观点。
D.作者在读了唐代李靖的文章后,感慨李靖作为一个通晓兵法的人竟然也会发表书生式的迂腐议论。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论者乃谓其自比管仲、乐毅,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
(2)夫敌人之兵已在死地,而率众直进,来与之战,此亦少辨事机者之所不为也。
7.用自己的语言归纳,作者在最后一段感叹“吾愤孔明之不幸”的原因。
文言小题-选择类 | 容易(0.94) |
名校
5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拿来主义       《且介亭杂文》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B.石钟山记       《苏轼文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C.屈原列传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D.大学之道       《学记•大学》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6 . 学校戏剧节排演《红楼梦》,请你为林黛玉的扮演者租借一套戏服。租借处只剩大红、纯白、淡绿的三套,你会选择哪一套?请选择并说明理由,要求:阐释色彩内涵,解说黛玉形象或经历。
7 . 请从《红楼梦》《边城》《祝福》《百合花》《老人与海》五部作品中挑选一部,对作品的主题思想进行阐释。要求:结合具体人物和情节阐释主题,不少于80字。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花秋月”这些美好的事物让作者触景生情,首句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秋月等一切美好事物的喜爱与赞美。
B.“往事知多少”一句中,“往事”是指作者往昔为人君时的幸福美好的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故国的江山、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怀想时,多少悲恨在其中。
D.本词多处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形象逼真地传达出词人内心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
2.请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妙处。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战马记

(明)罗洪先

王公桢,济阳公孙也。济阳死靖难,公死贼,获赠于朝,任一子广,吉水称忠义家莫过之。至其战马事,有足为世戒者。

始公以大学生除夔州府通判,才五月,会荆襄贼流劫入夔,焚巫山县治。是时同知苏州王公授碟捕贼,性柔怯而狡猾,故托疾不敢出一兵。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即代勒民兵昼夜行,至则巫山已破,贼方聚山中,索击之,杀渠桀三十三人,余尽遣。居三日,贼复劫属邑大昌,公促王,王又不行,而翟塘卫指挥曹能、柴成两人,与王素结避祸,多方诡辞庇之。且激公曰:公诚为国家出力气,肯慨然复行乎?公即声应。即日勒民兵夹曹、柴两人赴之,与贼夹水阵。已而麾民兵毕渡趣战曹、柴望走公陷围中误入淖田不得脱。贼欲降,公大奋骂。贼怒以刀断其喉及右臂,堕淖中,马逸去。

始公赴大昌道,宿木商家。商公,知贼不敌,不敢言。是日将归,有物啸于山者,商惊祝曰:为王公耶?果尔,当三啸止。如其言。商秘与家人负箦往寻乱尸,见衣白纱丰臂者,公也。载箦上,令不深没。自死所至府三百余里,马奔归府,门阖长嘶踢其扁,若告急状。守者纳之,血淋漓,毛鬣尽赤,众始骇公已死,而贼尤不解。后死之二十五日,子广始随木商往殓之,面如生,不暑腐。然贫甚,不能归,尽售行李与马为资。而王意在马,不偿直,徒手得之。距殓之二十五日,夜且半,马哀鸣特异。王命秣者加莝豆,不为止。王疑秣者绐已,自起视枥。马骤前啮其项,不释口,久得脱。复奋首捣胸,仆之地,不省人。翌日,呕血数升死。贼既平,有司正功罪,曹、柴亦被诛。

呜呼!自昔相传义马事不一二,皆言临难能相济也。世尝言至灵者人,畜之至贱宜莫犬马若也。衔辔所制,鞭策所驱,固有衣冠介胄所不逮者。呜呼!可不畏哉!可不戒哉!

(有删节)

[注]①莝(cuò):铡碎的草。       ②绐(dài):欺骗。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代勒所民兵昼夜行                           部:统率
B.与王素结避祸                                        党:勾结
C.商公,知贼不敌                                 稔:熟悉
D.不偿直,徒手得之                                 竟:竟然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贼欲降,公大奋骂                                 句读不知,惑之不解
B.面如生,不暑腐                                 垣墙周庭,当南日
C.王命秣者加莝豆,不                           盘庚不怨者故改其度
D.不释口,久得脱                                 而陋者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已而麾民兵毕渡/趣战曹、柴/望走公/陷围中/误入淖田/不得脱
B.已而麾民兵毕渡趣战/曹、柴望走公/陷围中/误入淖田/不得脱
C.已而麾民兵毕渡趣战/曹、柴望走/公陷围中/误入淖田/不得脱
D.已而麾民兵毕渡/趣战曹、柴望走/公陷围中/误入淖田/不得脱
4.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战马“义”的一组是(     
①至其战马事,有足为世戒者                           ②长嘶踢其扃,若告急状
③而王意在马,不偿直,竟徒手得之             ④复奋首捣胸,仆之地,不省人
⑤夜且半,马哀鸣特异                                 ⑥自昔相传义马事不一二,皆言临难能相济也
A.①⑤⑥B.②④⑤C.②③⑥D.①③④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王桢,是济阳公的孙子。祖孙二人均死于贼寇之手,他们都获得朝廷的封赠。
B.王桢任夔州府通判时,遇到荆襄的贼寇前来大肆劫掠,王桢带兵击贼,壮烈牺牲。
C.王桢遇难后,他的儿子王广为了送他的遗体回家乡安葬,只好卖行李和战马作路费。
D.王桢战死后,他的战马狂奔回夔州府报讯,最终将仇人置于死地,替主人报了仇。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忿忿面数之曰:“妆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
(2)是日将归,有物啸于山者,商惊祝曰:“为王耶?果尔,当三啸止。”
7.请简要分析,面对贼寇作乱,王祯表现出哪些品格?
2023-04-26更新 | 3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奏记丞相府论学事

(唐)刘禹锡

凡今能言者,皆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材之道,郁堙而不扬,非天不生材也。亦犹不耕者不叹廪庾之无馀,非地不产百谷也。伏以贞观中,增筑学舍千二百区,生徒三千馀人。时外夷上疏,请遣子弟入附於三雍者五国。虽菁菁者莪,育材之道不足比也。今之胶庠,不闻弦歌,室庐圯废,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欲振学也,病无赀财给其用。鲰生今有一见,使大学立富。幸遇相公在位,可以索言之。

《礼》云:凡学官春释奠于其先师。斯礼止於辟宫,非及天下也。今四海郡县,咸以春秋上丁,有事孔子庙,其礼不应於古,且非孔子意也。炎汉初定,群臣皆起屠贩为公卿,故孝惠、高后之间,置原庙于郡国。逮孝元时,韦元成以硕儒为丞相,遂建议罢之。夫以子孙尚不敢违礼以飨其祖,况后学师先圣之道,而首违之乎?与其烦于旧飨,孰若行其教道?今夫子之教日颓靡,而以非礼之祀媚之,斯儒者所宜愤悱也。窃观历代,无有是事。

皇家武德二年,诏于国学立周公、孔子庙,四时致祭。贞观十一年,又诏修宣尼庙于兖州。至二十年,许敬宗等奏,乃遣天下诸州县置三献官,其它如方社。敬宗非通儒,不能典礼。开元中玄宗飨学与儒臣议由是发德音其罢郡县释奠牲牢唯酒脯以荐。后数年定令。时王孙林甫为宰相,不涉学,委御史中丞王敬从校刊之。敬从非文儒,遂以明衣牲牢编在学令。是首失于敬宗,而终失于林甫,习以为常,罕有敢之者。

谨桉本州四县,一岁释奠物之直,缗钱十六万有奇。举天下之郡县,千七百不啻,羁縻者不在数中。凡岁中所出,于经费过四千万,适资三献官饰衣裳、饴妻子而已,尚学之道,无有补焉。今谨条奏:某乞下礼官博士,详议典制,罢天下县邑牲牢衣币。如有生徒,春秋依开元敕旨,用酒醴等,示敬其事,而州府许如故仪。然后其资,半附益所隶州,使增学校,其半率归国庠,犹不下万计。筑学室,具器用,丰篹食,增掌固,以备使令。凡儒官各加稍食,其纸笔铅黄视所出州,率令折入。学徒既备,明经日课缮书若干纸,进士命雠校亦如之。则贞观之风,粲不殊。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能典礼。     稽 :考查
B.罕有敢之者       非:非议
C.千七百不啻       当:应当
D.然后其资       籍:登记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室庐圮废       耻学于师
B.则贞观之风,粲不殊       凌万顷之茫
C.尚学之道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吾乎
D.病无赀财给其用       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开元中/玄宗飨学/与儒臣议/由是发德音/其罢郡县释奠牲牢/唯酒脯以荐
B.开元中/玄宗飨学与儒臣/议由是发/德音其罢/郡县释奠/牲牢唯酒脯以荐
C.开元中/玄宗飨学与儒臣/议由是发德音/其罢郡县/释奠牲牢/唯酒脯以荐
D.开元中/玄宗飨学/与儒臣议/由是发德音/其罢郡县释奠/牲牢唯酒脯以荐
4.以下六句话,全都属于作者赞赏的观点或做法的一组是(     
①天下诸州县置三献官,其他如方社
②以明衣牲牢编在学
③罢天下县邑牲牢衣币
④春秋依开元敕旨,用酒醴等,示敬其事
⑤筑学室,具器用,丰篹食,增举固
⑥其纸笔铅黄视所出州,率令折入
A.①②⑥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⑤⑥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设喻,把人才缺乏的道理讲得明白易懂。接着采用对比论证,得出今不如昔的结论,从而直指现象根源无赀财。
B.第二段开篇引经据典,借以指责当今四海郡县的做法,为后文建议罢免其事做好了铺垫。
C.文章说理环环相扣,在提出各种建议之后,又展望了美好的前景,所谓“贞观之风,学粲然不殊”,旨在表明对贞观年间风气的称赞。
D.作者站在纵观历史的角度,指出了是礼首先失误于不通儒的许敬宗,后经崇尚儒学的唐玄宗纠正,但终失于不涉学的李林甫之手。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不知养材之道,郁堙而不扬,非不生材也。
(2)凡岁中所出,于经费过四千万,适资三献官饰衣裳、饴妻子而已,于尚学之道,无有补焉。
7.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刘禹锡反对在四海郡县兴建孔庙、行祭祀礼的原因。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