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0 道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渺渺兮予怀D.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科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监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

(乙)

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高帝崩,八年卒,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注】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
B.侯,古代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二等,比“伯”高一等。
C.为寿,祝颂之辞。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
D.季父,叔父。古时,称弟兄的排行为伯、仲、叔、季。年龄最小的叔父称季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当他听到项羽要击破他时,能虚心向张良请教,采纳建议,热情款待项伯,约为婚姻。
B.张良为人精明。(甲)文中,他深知刘邦肺腑,提出见解,能够剖析利害,启发刘邦醒悟而予以采纳;(乙)文中,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
C.刘邦能言善辩,善于应变。(甲)文中,他面对危情,既惊呼“为之奈何”,虚心请教,又将自己的错误推到别人头上,接着又低声下气地拉拢项伯,使项伯为他所用,使局势出现转机。
D.张良足智多谋,胸有韬略。面对故人报信,他处变不惊,从容应对;他计败峣下秦军,又劝告汉王授印于韩信,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4.把文中画直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5.(乙)文中,张良为刘邦击破秦峣下军提出了哪些建议?请概括。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似乎在一夜之间,周围不少朋友都在讨论一款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有人用它即兴创作诗歌,有人试图用它设计小说大纲,还有程序员用它解决工作问题……根据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89%的美国大学生在用ChatGPT写作业——这个数据恐怕是言过其实了,但至少说明该程序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带给人的感受实在一言难尽,机械重复的话术、礼貌而毫无信息增量的反馈等,都让人想摔手机ChatGPT诞生及其给人留下的惊艳印象,未必是因为它使用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回答用户的提问。

对此,一些行业的从业者不乏本领焦虑。有人让ChatGPT写一篇时评,它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用户评价称虽然不算特别出彩,但也中规中矩。有自媒体运营者试图让ChatGPT分析某国产车品牌能否打败国外竞品,结果程序输出了一篇有观点和简要论述的分析短文。对于一些大学课程的作业,ChatGPT也能应对自如。它的出现让人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回答客观题,还可以有模有样地回答一些主观题了。

但是,大可不必就此认定ChatGPT是某些行业的终结者。目前,机器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例如,有人用杜撰的学术概念镜像等离子规范场提问,结果发现人工智能不懂装懂地卖弄学识。而在回答一些社会问题时,尽管人工智能输出了看似结构完整的文章,但不少答案依然驴唇不对马嘴,或者充满了正确而无用的废话

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之所以大学生很快爱上这款程序,是因为大学里不少作业并不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重复教科书中的现成理论,再加上一点网络上能搜到的案例即可。

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则只是无意识的表现。比如,比起创作一篇小说或写一篇原创散文,人工智能更容易成为一个诗人,这是因为诗歌在形式上更加抽象,也更容易通过组合不同词语实现模仿;还有人喜欢用人工智能作画,敲几个关键词,就能输出一幅基本功扎实的画作,但说实话,这些画充其量只是替代了某些艺术工厂的流水线式生产。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对创造性工作来说一无是处。人工智能学者王咏刚就认为:无论是AI对话、AI写文章还是AI作画,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固有的非确定性、发散性、天马行空的特点,恰好可以成为激发人类灵感的好帮手。人的灵感并非从天而降的,很多时候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人工智能背后的庞大数据库,可以扮演巨人角色,让创造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摘编自王钟的《看似无所不能,ChatGPT会不会成为行业终结者》,《中国青年报》20230207日)

材料二:

ChatGPT是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研发的最新聊天机器大模型。现实生活中,各种应用软件里的机器人客服,以及苹果手机的Siri,国产智能音箱里的小度、小爱、天猫精灵等,广义上都是与ChatGPT类似的人工智能产品。它们能够通过理解人类语言与互动者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上下文进行互动等。只不过,ChatGPT学习能力最强,智慧等级最高,能够回答人类提出的各种远超以往难度的复杂问题,致使其爆火全球。

ChatGPT在和全球网友互动中,有着各种令人吃惊的成绩。参加了美国高校的入学资格考试(SAT),成绩为中等学生水平;用《坎特伯雷故事集》风格改写了90年代热门歌曲《Baby Got Back》;用《老友记》主角口吻创作了剧本对白;构思了简短的侦探小说;简要阐释了经济学理论;给出了消除经济不平等的六点计划……ChatGPT甚至能够按照预设的道德准则,从人类反馈中强化学习,以此识别恶意信息并拒绝给出有效回答。

在某种意义上,ChatGPT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理论上,只要算力足够强大,ChatGPT与人类的互动越多,它就将成长越快。虽然大型语言模型无法像人类一样思考,但基于模型算法得出的答案,在传播理论的助推下,越来越具有迷惑性,也越来越真实。这意味着ChatGPT能够形成具备一定逻辑的思考结果,而基于这一能力,已经有很多人开始通过ChatGPT取巧逃避本应需要人类大脑思考而进行的工作。

巴黎政治大学已宣布,禁止使用ChatGPT等一切基于AI的工具,旨在防止学术欺诈和剽窃;外国专家表示ChatGPT将增加虚假信息风险;斯坦福团队推出DetectGPT,阻止学生用AI写作业。ChatGPT面世仅2个月,就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社会。人们在畅想高科技的未来社会的同时,实际很难想象出下一代的人工智能交互产品能够发展并影响人类到何种地步。

让人工智能不断进化演变,最终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本是这一科研领域的终极目标。只要时间足够长,人工智能必然能够发展具备科幻电影里所描绘的能力。但正如科幻电影里的人工智能总会超出人类控制一样,当前基于大数据学习和给定模型下的人工智能始终存在着近乎无解的黑箱弊端——人们无法理解算法背后的各种逻辑,以及在这些逻辑下运行程序将会对人造成的影响。

故而,虽然ChatGPT的出现并不令人意外,但还是让人类社会有点措手不及。可以预见的是,真实的人群体只会在未来社会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充当各种各样的角色。也因此,每每有更为先进的人工智能产品面世,人们都会想要从伦理、法律等多重角度审视。宏观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必要约束,已经在人类社会取得共识。这正说明,能够始终保持独立冷静思考的人类,最终将会把控住人工智能乃至科技发展的方向。基于这份清醒,人工智能的不断迭代发展就有望保持平衡,算法黑箱也最终有望破解。

(摘编自光明网评论员《ChatGPT会影响到人类社会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ChatGPT功能强大,火爆全球。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表明,有接近百分之九十的大学生在用它写作业。
B.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际上只是无意识的表现,没有思考能力,只能机械地参与一些自动流水线式的生产过程。
C.作为一款更为先进的人工智能产品,ChatGPT不仅能与人类进行互动,还能够按照人类预设的道德准则加强学习,以此来识别恶意信息并拒绝给出有效回答。
D.始终保持独立冷静思考的人类,最终将会破解人工智能的算法“黑箱”,把控人工智能和科技发展的方向。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ChatGPT的诞生,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要原因是它搜集了海量素材,能够更加灵活地回答用户的高难度问题。
B.一些大学课后作业可以用人工智能来“应对自如”地完成,这也给大学老师提出了警醒:以后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不是要更有新意?
C.ChatGPT在算力足够强大的情况下,成长越快,与人类的互动越多,会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
D.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可能会面临人工智能超出人类控制的危险,所以我们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规范和引导人工智能的发展。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哪组职业未来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ChatGPT取代(     
①媒体编辑;②律师助理;③会计师;④客服;⑤市场研究分析师;⑥特种警察;⑦艺术工作者;⑧外科医生
A.①②④⑤⑥B.②③④⑥⑦C.②③④⑤⑧D.①②③④⑤
4.两则材料在论证方法上主要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
5.近期,国内部分C刊发表声明:隐瞒ChatGPT使用情况将被退稿或撤稿。这种做法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小题。

月下桨声

韩少功

雨后初晴,水面长出了长毛,有千丝万缕的白雾牵绕飞扬。

一条小船近了,船上的一点红也近了。原来是一件红色上衣,穿在一个女孩身上。女孩在船边小心翼翼地放网。一个更小的男孩撅着屁股在船头划桨。

我多次在黄昏时分看见这条小船,小小年纪的两个渔夫在远处忙碌,总是不说话,也不看我一眼。我想起静谧的月夜里,常有一线桨声飘入我梦中,莫非就是这条船?

在这里住了两年多,我早已熟悉张家李家的孩子,但不认识那两张面孔。他们的家也许不在附近。

刚好城里有客人要来,得买点鱼。我朝小船吆喝一声。他们望了我一眼。

你们有鱼卖吗?大鱼小鱼都行。我指了一下院子的方向,我就住在那里。

他们并未回话,隔了好半天,女孩朝这边摇了摇手。

也许,前段时间把鱼打光了。水管所雇来的人们张好大网,敲击着船舷,把鱼往网里赶。接连闹腾好几个日夜,木棒敲出三拍的欢乐,两拍的焦急,慢板的忧伤以及若有所思……久违的山歌,在半夜里会偶尔鬼鬼祟祟地冒出来:

“第一先把父母孝,

有老有少第二条,

第三为人要周到……”

我只好去水管所买了鱼,看到一些没收来的渔网。水管所的人说,附近有农民偷偷违禁打鱼,有时还用密网,把小鱼也打了。

城里的客人来了,驾着刚买的日本轿车。一起吃着鱼,我说到有农民用密网打鱼。他痛心地说,农民就是觉悟低,一点环保意识也没有。又说,如今民风实在刁悍,有一次他的汽车陷进坑里,路边有农民抄着手,不给钱就不帮忙。

客人走后,第二天一早,院子里响起一阵狗吠。开门一看,红衣女孩手里提着一只泥水糊糊的塑料袋,被狗吓得进退两难。她赤裸的双脚在石板上留下水淋淋的脚印,脚踝还沾着一片草叶。

我愣了一下,好容易才记起几天前的问购。塑料袋里有一二十条鱼,大的约摸半斤,小的只有指头那么粗,鲫鱼草鱼杂得有点不成样子。从她疲惫的神色来看,大概这就是他们忙了半个夜晚的收获吧。

估计这女孩用的也是密网,没有放过小鱼,下手有些嫌狠。但我没有说什么。我已经从邻居那里知道了他们的来历。他们是姐弟俩,住在十几里之外的大山,弟弟欠了学费,两人借了条小船出来打鱼。他们的父亲一年前病逝,母亲也变得神志不清,不久前走失了。

我收下鱼。在完成交易的过程中,她始终拒绝坐下,说话时总看着狗,听我说狗不咬人,仍怯怯地不时朝桌下看一眼。

“你很怕狗么?”我妻子问。

她不好意思地笑笑。

“你家没有养狗么?”

她摇摇头。

“你喝茶。”

她点点头,却没有喝。

她才走不久,狗又叫了起来。窗外橘红色一晃,她气喘吁吁地返回来。

“对不起,刚才错了……”她大声说。

“错了什么?”妻子问。

“把钱算错了。”

“不会错吧?不是两斤四两么?”

“真算错了。”

“刚才是你看的秤,你报的价,你说多少就多少,我并没有……”妻子说。我也觉得我们没有什么责任。

“不是,是你们多给了。”

她红着脸,说刚才回到船上,弟弟一听钱的数字,就一口咬定算错了。他们又算了一次,果然是我们多给了一块钱。弟弟很生气,要她赶快来退还。

我看着她沾着泥点的手,撩起橘红色衣襟,取出紧紧埋在腰间的一个布包,十分复杂地打开它,十分复杂地分拣布包中的大小纸票,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一块钱怎值得她这样急匆匆地赶来并且做出这么多复杂的动作?

“一块钱就算是你的脚力钱吧。”我说。

“不行不行……”她把头摇成了拨浪鼓。

“以后还要找你买鱼,一块钱就先存你那里。”

“不行不行……”拨浪鼓还在摇。

“你们还会打鱼吧?”

“不一定。水管所不准我们下网了……”

“弟弟的学费赚够了吗?”

“他不打算读了。”

“为什么?”

她没有回答,只是固执地要寻找一块钱。可是小钞票凑不够一块钱。最后我们满足她的要求,好歹收了七角。她做了什么亏心事似地,浑身不自在,犹犹豫豫地低头而去。

傍晚我们回家,发现院门前有一把葱。路边锄草的妇人说,一个穿红衣的姑娘来过,见我们不在,就把葱留在门前。

妻子叹了口气,说如今的社会,难得还有这样的诚实。她清出一个旧挎包,一支水笔,说要给那位上学的弟弟,替他们省两个钱。但是我再也没有遇上姐弟俩。后来从一位船夫口里得知,水管所加强禁渔,他们被收了渔网,回山里种田去了。

学费凑足了吗?弟弟还能继续读书吗?人世间许多事,我们并不知道,萍水相逢之际,连对方名字也不知道。

每天早上,推窗眺望,远处一两叶小船如发夹别在青山绿水之中。只是那些船上没有一点红。每天晚上,偶尔听到竹林那边传来桨声,是一条小船的足迹,在水面播出了月光的碎片,还有一个个梦境。只是桨声粗重,不像孩子的腕力。有时月夜太静,删除了声音传递的距离,晚风一吹,远在天边的桨声翻过院墙,滚落阶前,七零八落的,引来小狗一次次寻找。它当然找不到什么,鼻子抽缩着,叫了两声,回头看我,眼里全是困惑。

我也不明白,是何处的桨声,悠悠飘落到我家的墙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再出现的红色上衣成为女孩的特定标志,加深了读者的印象,而红色的显眼与女孩的内向少言又形成了反差。
B.城里来的客人认定农民觉悟低、民风十分刁悍,“我”的妻子却没有这种成见,对姐弟两人的态度比较亲和友善。
C.小男孩很懂事,在船头帮忙划桨;也很聪明,一听钱的数字就知算错了;催促姐姐赶紧退还钱,又可见他的诚实。
D.狗的两次吠叫引出女孩的出场,巧妙推动情节发展;狗让女孩提心吊胆的描写,又使女孩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
2.关于文中人们拉网赶鱼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交代女孩摇手的原因,也为姐弟忙了半晚却收获不丰这一情节做好铺垫。
B.赶鱼时的热闹场面与月夜的柔美景象形成鲜明对照,从不同角度表现乡野的氛围。
C.击舷的节拍蕴含着欢乐、焦急、忧伤等复杂情愫,与后文姐弟情绪的变化相呼应。
D.民歌含有较明显的教化意味,暗示姐弟成长的环境,增强女孩坚持还钱的合理性。
3.小说开头、结尾两次写“月下桨声”,蕴含不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本分析。
4.小说在叙述姐弟的故事时,送鱼和还钱等内容从正面详写,打鱼、送葱、回山里等内容则以其他方式呈现。这样叙述有什么效果?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人世间(节选)

梁晓声

四年里,他这位从大三线退休的老建筑工人,似乎把光字片当成了小三线,把自己家所在那条被违章建筑搞成了锯齿状的小街当成了主要工程。如何让自己的家看上去还有点儿家样,理所当然成了他心目中的重点工程——他似乎要独自承担起改良的神圣使命。在春夏秋三季,人们经常见到他在抹墙,既抹自家的墙,也抹街坊邻居家临街的墙。他抹墙似乎有瘾,四年抹薄了几把抹板。有一年,街道选举先进居民,他毫无争议地当选了,区委副书记亲自奖给他一把系着红绸的抹板。他舍不得用,钉了个钉挂在墙上。他依然是个重视荣誉的人。

他的工具不仅是抹板,还有铁锨。人们也常见他修路,铲这儿的高,垫垫那儿的低,填填某处的坑,像在平整自家门前的地方。

见到他那么做的人有过意不去的,也有心疼他那么大年纪的,常常劝他,拉倒吧!一条小破街,弄不弄有什么意思呢?下场雨又稀里哗啦踏烂了。他却说:弄弄总归好点儿,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或说:我往土里掺了炉灰,再下雨不会那么泥泞不堪了。

四年一晃过去,周志刚更老了。汉字的微妙之处是别国文字没法比的,只有中国才有一字师的说法。一晃多少年的“晃”字虽属民间口头语,但把那种如变脸般快的无奈感传达得淋漓尽致。周志刚完全秃顶了,脑壳左右稀疏的头发全白了。他渐渐蓄起了一尺来长的胡子,胡子倒有些许灰色,估计继续灰下去的日子肯定不会太多了。他的腿脚已不灵活,有点儿步履蹒跚,浑身经常这里痛那里酸的。

不论对自家房屋的维修,还是对街坊家临街墙面的义务抹平,他都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抹墙需几道工序,先得备下黄泥,还得有足够的麦秸或谷秸往泥里掺。和好一堆抹墙的泥很需要力气,他和不动了。黄泥也稀缺了,可挖到黄泥的地方越来越少,那种地方往往很快便出现了就地取材建起的土坯或干砸垒的黄泥小屋。当那些小屋住进了人家,如果谁还去周边挖取黄泥,常常引发严重冲突。那些人家会形成一种占山为王的领地意识,攻守同盟,态度凶悍,让企图分享公共资源者望黄泥而却步。

周志刚是洁身自爱的人,当然避免自取其辱。缺少了黄泥,不论他对自家房屋的维修,还是对他们那条脏街所进行的面子工程,都只好停顿下来。毕竟他只是一个老迈的改良者,也只有点儿人生余力做改良者。倘要彻底改造自己家及那条脏街的面貌,需动用推土机和铲车,需有充足的建材,还需有一支建筑队——而单枪匹马的他只有一把抹板,街坊们心劲儿又不齐。对他们而言,维修自家房屋是分内之事,至于那条脏街已经那样了,可以怎样改良一下不在自己考虑范围。他们认为那纯属政府的事,如果政府不觉得有失面子,他们则是特能忍受的,住在那么脏乱差的地方的人家还有面子值得在乎吗?还讲得起面子吗?讲面子起码也得有黄泥呀,连黄泥都稀缺了,就只得让面子见鬼去了。墙皮掉得太不成样子了,才趁夜到这里那里去偷黄泥。倘谁家的男人或大男孩天黑后挑着水桶走往与水站相反的方向,那么准是到什么地方偷黄泥去了,用水桶往回挑是为了掩人耳目,街坊们对此心照不宣。偷黄泥往往引发人身伤害事件,但由于是刚性需求,也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周志刚断不会做那种勾当。他连自家墙上掉下的墙皮也宝贵地留存起来,积少成多,以备用时。他不敢放在门外,怕被偷,专门放在家中一角。

星期日或年节假日,儿女们回来看望他和老伴时,他嘴里常常会忽然蹦出一句话:你们谁知道哪儿有黄泥吗?

儿女们便都装聋作哑。

他是在儿女面前自尊心极强的父亲,不会问第二次的,总用自言自语缓解自己的担忧:这个家再不修修抹抹,那就不像个家了。

(有删改)

文本二:

在社会和时代面前,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人世间》是对好人文化观的形象表述。它从价值取向上,彰显了梁晓声的现实主义高度。作者写出了时代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交集,这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同时《人世间》并不仅仅满足于此。人是这样的,但可以是那样的,应该是那样的,这是梁晓声提出“好人文化观”的前提。

在《人世间》里,作者善于挖掘人物身上所闪现的正直善良和情义担当。即便生活再艰辛,也要将心比心,为他人着想;就是深陷困境,也要互帮互助,自立自强。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时代如何变迁,做一个好人,是对人性、人心的内在要求。社会越发展,时代越进步,作为人本身,更应该向善、向上、向美。《人世间》里无时无处不在体现这种思想的光辉。

以周志刚为例,在没有见到女儿周蓉之前,他对女儿不管不顾跑到贵州山区投奔“右派”诗人一事,怒不可遏。等到他见到了这位诗人,看到了女儿的生活现状,他原谅了女儿,理解了女儿,一场潜在的冲突并没有发生。同样,当他得知自己的小儿子与怀着他人骨肉的郑娟相爱时,周志刚也是愤怒至极。他了解到郑娟的付出之后,他帮小儿子整理行李和洗漱用品,把他送往郑娟家里。他对周秉昆说过这样一段话:有恩不报,那是不义。你和人家郑娟早都把生米煮成熟饭了,如果你不与人家结婚,那是双重的不义。……再愁再难的日子,你都要为那边三口把日子给我撑住,而且让他们觉得有了你就有了希望,不仅仅是多了一口混日子的人!”而周秉昆原以为是父亲要赶他出门。这个时候的他,泪如泉涌。

正是这样,梁晓声把自己的思考和认知,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小说的人物形象上,让人物立起来说话。呈现现实,同时从理想向度上引导现实,梁晓声的"好人文化观"起到了内在的支撑作用。

梁晓声说过的四句话,被广为流传: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一些人以为这是他对文明、文化的定义,其实这是他从文明、文化的角度,为好人”定下的标准。从这样的好人标准出发,希望人性向上、向善,社会向美、向好,这是梁晓声“好人文化观”的深厚内涵,同时也是《人世间》的深刻魅力。

(选自梁晓声《〈人世间〉:现实主义的新高度》)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周志刚独自承担起家所在的那条小街的环境整治工程,是因为他重视荣誉。
B.文中多次将周志刚和街坊们进行对比,来衬托周志刚“改良”工作的阻力。
C.儿女们都装聋作哑,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父亲治理那条脏街的行为感到不解。
D.文中对“晃”字的解释,强化了作者对周志刚很快老去的无奈与感伤之情。
2.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晓声“好人文化观”的前提是,他不仅知道人是什么样的,而且能揭示人可以、应该成为怎样的人。
B.社会越发展,时代越进步,人更应该向善、向上、向美,这是《人世间》从头至尾传递出的思想光辉。
C.作者认为《人世间》的深刻魅力在于,小说为文明和文化进行定义,并以此为“好人”定下了标准。
D.《人世间》既呈现现实,同时从理想向度上引导现实,这种“理想向度”就是梁晓声的“好人文化观”。
3.文本一结尾处,周志刚说“这个家再不修修抹抹,那就不像个家了”。请简要分析他这样说的原因。
4.文本二谈到了梁晓声的“好人文化观”,文本一是如何通过周志刚这一形象来体现这种“好人文化观”的?请简要分析。
2023-02-20更新 | 583次组卷 | 26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青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银匠满满

第代着冬

鹤游坪的银匠满满,十五岁那年去王官岭学艺,除了背着被褥、粮食,还揣着两颗九岁时换下来的乳牙。按照鹤游坪的习俗,换下的乳牙应该放在虚楼木柱的孔洞里,据说这样有益牙齿生长。满满等牙齿长出来后,把乳牙从孔洞里拿出来揣在身上,不时掏出来看上一眼,仿佛在看另一个自己。

满满的师父是个名声很响的银匠,传说他能打制出比蝉翼还薄的银片、比鸟声还悦耳的响铃、比真花还迷人的花朵。满满见到师父时,有些失望。师父长得尖嘴猴腮,喜欢斜眼看人,脾气很暴躁。一天早晨,师父一边洗脸,一边斜着目光,看满满从怀里掏出乳牙玩耍,他说:乳牙不是应该放在木柱上的孔洞里吗?

是呀,后来我把它带在身上了。

找个地方埋起来吧。师父说,你快要当银匠了,不能像孩子那样只顾玩耍。满满到王官岭学会的第一件事,不是烧炉子,也不是使用小铁锤,而是学会不要玩耍。他按照师父的要求,找了只竹筒把乳牙装进去,拿着一把小挖锄,一本正经地到虚楼后面的桃子树下去埋好。路过堂屋时,师父唯一的儿子天赐坐在板凳上看太阳。天赐有先天性眼疾。满满往外面走时,天赐听到了他的脚步声,歪过头来问:弟弟,你到哪儿去?

我去埋我的牙齿。

满满把最后一抔泥土撒到竹筒上,突然觉得自己有一部分身体被埋在了王官岭。

回到虚楼,师父让满满坐在炉子前看他打制银器。当小锤落在银片上时,空中响起好听的叮当声,那些声音从树梢落下来,像浮土似的堆积在秋虫鸣叫之上。满满问师父:师父,我什么时候才能成为银匠呢?

等你的手艺超过我,就成为银匠了。

我等不了那么久,满满往小泥炉里加上一块木炭,轻轻扯着风箱说,学得差不多就行了

既然给我当徒弟,师父严肃地说,手艺超不过我就别想出师。

之后,满满不敢贪玩了。他知道自己要想早点出师回鹤游坪,手艺得超过师父。可是,师父是很难超过的。在触摸师父的工具前,满满先是漫山遍野地认识植物:洗银藤、锁银草、马奶叶……他把这些东西采摘回来,放在铁锅里煎煮,直到成为能够擦除银锈或保护银饰的汁液。汁液的火候很难掌握,只有经过师父验收,满满才能带着天赐去楼廊上玩一会儿。

洗了一段时间旧银器,满满终于有机会摸到师父那把小锤子了。满满快乐地把它握在手里,等待师父给他一块银子敲打。师父说:你不知道铁锤的轻重,我怎么敢把银子交给你?

没银子我敲打什么呢?

铁砧呀。徒弟,你记住,你心里已经有一块银子了。

满满按照师父的要求,用小锤子在空铁砧上敲打。尽管他开始时用力很轻,第一锤的声音还是把他吓了一跳。他赶快把手劲往回收了收,第二锤下去,还是响得像敲锣。满满尴尬地回望了一下,看见师父站在竹林边,歪着头,假装没听见。师父背后,是空旷的田野。田野之上,天幕如同被洗染过了一般,海蓝色的天穹深处,几只南迁的候鸟落下喑哑的鸣叫,奋力飞过了山冈。

满满敲打空铁砧那段时间,声音显得莽撞、粗鲁、混乱,连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只有天赐对他充满了信任。天赐坐在板壁前,不时对铁砧前的满满露出干净的笑容。天赐的笑容激励了满满,他手中的小铁锤渐渐有了节奏,声音很均衡地落满了虚楼外的树梢。

等他的锤声像鼓师的鼓点那样自如时,师父说:徒弟,你手里的铁锤可以跟银子见面了。”“师父,满满放下小铁锤,心里怦怦跳动着,像有一只出洞的兔子正用力往外撞,我什么时候可以出师呢?

你出师容易,可要当一个好银匠很难。”“什么是好银匠呢?

能够打出‘百鸟醉’的银匠。

师父,你为什么不打制‘百鸟醉’呢?

我不行,师父看了一眼天赐说,我要照顾天赐,他把我的专注带走了。”“那就没人能打制出‘百鸟醉’了。

你呢?

我也不行满满遗憾地说,鹤游坪在修铁路了。人们说等到鹤游坪通了火车,大家就不需要银匠了。

瞎说,师父愤怒地说,徒弟,你答应我,你学了我的手艺,就好好当个银匠。”“师父,我答应你。

天赐快乐地抖动眼皮说:弟弟,你也得答应我,等到鹤游坪的火车来了,你得带我离开王官岭,去听听火车累了吐气的声音。

满满答应师父和天赐后,觉得自己的人生有了方向。白天,他跟师父下地,或者坐在小泥炉子旁边,用微火修补一些旧的银饰。到了晚上,他就在师父指导下敲打新银饰。那时,疲倦的月光在地上摊成一张薄饼,像水一样发亮。两个敲打银子的声音在王官岭你追我赶,它们攀上树枝、月亮,然后又跟着月光的汁液从天上落下来,在安静的土地上流淌。

到了满满二十岁那年春天,师父觉得教不动他了。那时,王官岭的桐梓花开了。到了炒爆米花的季节,师父把剩下的玉米种子炒成爆米花,说:徒弟,我教不了你了,你吃了爆米花回家吧。

可我还是打制不来‘百鸟醉’。

那得靠你自己想办法,师父教不了你了。

春天的早晨,当第一缕阳光照临王官岭,满满已经登上了山冈。从栎树的阴影里回过头来,他看见师父牵着天赐站在水渠上,像两根一动不动的木桩。他们身后,那棵桃树的枝头已开满桃花,正像一朵粉红色的云朵悬停在空中。桃树下,埋着装有满满乳牙的竹筒。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满满去王官岭学艺时,将两颗乳牙从孔洞里拿出来揣在身上,原因之一是孩子贪玩的天性。
B.“学得差不多就行了”“我也不行”,语言描写,体现满满对成为“好银匠”缺乏耐心和信心。
C.“遗憾”体现满满对银匠未来前景的隐忧;而师父的“愤怒”则隐含对满满成为好银匠的期待。
D.最后两次强调“教不了你了”,说明师父认为满满手艺已超过他了,再留满满会耽误其发展。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说中的师父形象与满满初见师父时的形象构成反差,这种反差也为下文师父的严厉伏笔蓄势。
B.画横线的句子写师父敲打银片的声音,运用通感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声音的轻盈、动听。
C.天赐是师父的牵挂,某种程度上也是满满前进的动力,虽着墨不多,但在文中有重要作用。
D.画波浪线的句子将敲打银子的声音与环境巧妙融合,生动呈现师徒二人你追我赶的和谐图景。
3.小说中多次出现的“百鸟醉”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有人说,“有一流的心性,才有一流的手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满满的师父身上体现了哪些“一流的心性”。
2023-02-1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瓦猫(节选)

葛亮

宁怀远从蒙自刚来到昆明时,在翠湖边上看到一株梨花。很大,风吹过来,就落了一地,好像雪一样。后来,他无数次对荣瑞红说起这株梨花树。荣瑞红说,我们龙泉镇,什么花都有,就是没有梨花。

后来,宁怀远在滇池边上,听一个拉胡琴的唱,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他又想起这株梨花,想起满天飞的白,却怎么也记不起树的样子了。

荣瑞红倒记得清清楚楚。那年夏天,蓝花楹开得正盛。黄昏时候,村里头来了一个人,敲开他们家的门。荣瑞红应了门,见是高个儿中年人,穿着青布衫子。蜡黄脸,满脸胡须。这人操官话,有两湖口音,口气温和,问荣瑞红家里头有没有要出租的屋子。荣瑞红就喊她爷爷。荣昌德老汉走出来,敲着烟袋锅,眯眼看来人胳膊底下夹着两本书,就问,先生,你是昆明城里来的教授吧?

那人点点头,说,小姓闻。荣老爹回,我们家的耳房刚租了出去。最近来我们镇上问的,都是昆明城里的教授和学生。日本人的飞机把读书人都折腾坏了。全城都在跑警报。走,我陪你去问一问。

荣老爹带着这个先生,顺着金汁河畔的小路,挨家挨户一路问过来。天擦黑了,这先生在一户人家门口停下,抬头看看说,这房子好。三间两耳倒八尺。荣老爹说,可不,正正经经的一颗印

敲开了门,一看,小院干净开阔,房子也通透。用的石材、木料都考究得很,楼板和隔墙板还未装完,眼见是新起的房子。闻先生怕人家不舍得,但还是说了来意。屋主说,好。钱不打紧,您看着给。这屋子刚建好,您不嫌弃,下周就能住进来。

闻先生看他爽快,也很高兴。屋主说,都说昆明城里造了新大学,来了许多教授。北方来。要是不打仗,我们请也请不来你们。

荣瑞红才知道,这个闻先生,不是替自己找房子,是要替他们大学找个地方,盖个研究所。要装修这个房子,镇上不缺人手。可这闻一多先生,一个瓦匠窑工也不请。他和另一个姓朱的先生,撸起袖子,带着几个年轻人,自己干。

荣老爹就说,他们开不了伙。囡儿,新烧的饵块,给他们送些去。

荣瑞红就拎着一只篮子,装几只碗给他们送过去。闻先生客气,要给她钱。她躲过去。待装修好了,闻先生请村里的木匠刨了一块木板,刨得又平又光。他对青年说,怀远,去龙头村的弥陀寺,找冯先生,给咱研究所题个名。

黄昏的时候,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的牌子就挂起来了。

屋主来了,看了又看,说,这字可真好。可这屋上了橼子,要住进人,其实还缺了一样。闻先生说,愿闻其详。

屋主笑笑,这得麻烦您找荣老爹问一问。

当天后晌,宁怀远第一次见到了瓦猫。

他看见荣家老爹捧了一只黑黔黔的物件走过来。走近看,是个陶制的老虎。那老虎身量小,但样子极凶。凸眼暴睛,两爪间执一阴阳八卦,口大如斗,满嘴利牙,像要吞吐乾坤的样子。老爹捧得稳稳的,神色也肃穆。宁怀远记起朱先生讲应劲的《风俗通义祀典》,引《黄帝书》,里头有神茶郁垒执鬼以饲虎的一段,说虎能执博挫锐,噬食鬼魅。他想,这大概是一只和房宅相关的神兽。

他便大声感叹说,好凶的镇宅虎啊。

旁边的荣瑞红手里拿着红菱子,本也是肃然的,听了怀远的话,倒噗嗤一声笑出来,说,读书人的见识大,阿爷的瓦猫变了老虎。

荣老爹回头瞋她一眼,说,死囡儿,不说话当你哑巴吗。

这时,在宅前的端公,是本地的巫人。穿玄色的长袍,头戴锦帽,手里执了木剑。他捉来一只毛色绚亮的雄鸡,口中念念。旁人听不懂,大约是消灾瑞吉的咒语。随即出其不意,低头猛咬住公鸡的鸡冠。血便由肥厚的鸡冠流淌下来。端公唤来荣老爹,协他把住挣扎的雄鸡,将鸡血一一滴在瓦猫的七窍,即眼、鼻、口、耳处,又在那大嘴里放入松子等。这端公即刻手势利落,将鸡宰杀了,在院内的锅里烹煮。

半个时辰取出,直立于钵中,这鸡头须仰视屋宇檐角。端公遂点香祭之良久。最后,踏梯上屋顶,恭恭敬敬,才把瓦猫安在脊瓦上。

宁怀远看这端公,一场开光下来,大汗淋淋,像是脱了形。瓦猫坐在房上,凛凛地望着他们,竟让人有些敬畏。当地的人,经过了倒都要驻足,合掌默立。半响,向主家道喜,才离去了。言语间皆轻声细语,像是怕惊动了什么。看得宁怀远心里也穆然起来。屋主帮着他们一一安置好了,这才和闻先生告辞。一边说,先生,这屋子就交给您了。临走时,他又点上三支香,插在香炉里,阖目拜了一拜,才道,这瓦猫既上了房,逢农历初一、十五,点香祭供,先生莫要忘了。

当晚上,闻太太将冯太太从弥陀寺请过来,说一起包饺子,庆乔迁之喜。

闻太太将一簸包好的饺子又下到锅里,说,你那边住得可好?等我这忙完了也去看看。

冯太太说,我本来不信鬼神,可那山坡上孤零零一座庙,住着总是不踏实。

闻太太说,你还是常来走动,跟我做伴,也多个照应。

冯太太叹口气道,不是我迷信。我倒听说,这村里的房子除了庙,都要请尊瓦猫,才算清净了。我刚一进门,看见你们房梁上坐了一尊,那叫个威风。

(有删改)


【注释】①龙泉镇,是以荣老爹为代表的陶艺匠人制作民间神兽瓦猫的世代传承之地。②也称“一口印”,住房建筑形式之一,它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观,俗称“一颗印”。③饵块,云南当地的一种小吃,用饵块包裹起来的馅饼。
1.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描写了翠湖边的梨花,后面在“蓝花楹开得正盛”的季节展开故事,营造了一种宁静幽美的意境,增添了小说的美感。
B.小说通过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刻画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寥寥数语,却让人读出了闻一多先生一路跋涉、筚路蓝缕的艰辛。
C.小说的行文节奏疏密有致,找房、装修、待客等情节较为舒缓,利于表现人情美;瓦猫“开光”则稍显急促,利于表现敬畏之情。
D.小说语言清雅冲淡,叙事温润平和,既典重温雅又细致入微,语言的力度与分寸的拿捏都恰到好处,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抒情美学。
2.关于文中对“瓦猫”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宁怀远将瓦猫错看成古书里镇宅虎,侧面表现了当地匠人心灵手巧、技艺高超。
B.文中对端公的一系列动作描写,既丰富了小说内容,又给小说增添了神秘色彩。
C.文中对瓦猫开光的描写,既展现了西南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又寄予了美好期盼。
D.作者讲述瓦猫镇宅纳福、驱邪避害的风俗,意在揭示西南地区人们的迷信和无知。
3.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评价葛亮小说时说:“他笔下的人物,即使在艰难的时世,那种仁义的理念没有泯灭。中华传统文化中最灿烂的一部分,在这些人物身上得到了重现。”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重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哪些优秀品质。
4.《瓦猫》里有真实人物和事件,如闻一多先生租房设立“文科研究所”;有虚构人物,如青年学生宁怀远、匠人祖孙。作品采用了虚构与非虚构相结合的写作手法,这种写作手法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23-02-18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南宋)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注]①1161年冬,名臣虞允文率军在采石矶击败全兵,张孝祥听到捷报,写下了这首词。②风约楚云留:被楚地的风云阻隔。作者在抚州(今属江西)任上,未能参加作战。③风景:语出《世说新语》“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指宋南渡。④燃犀处:晋代温峤行军至采石矶,传云其下多怪物,燃犀照之。这里指金兵。⑤周与谢:周瑜与谢玄。谢玄年少时喜佩戴香囊,40岁参与指挥淝水之战。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雪洗虏尘静”从听闻抗击金兵获胜写起,充满胜利的痛快与喜悦,为全篇定下了情感基调。
B.“湖海平生豪气”三句,说明自己具有豪情壮志,对中原沦丧感到痛心,目睹山河之异,亟欲一展平生抱负。
C.下片以两大战役的名将周瑜和谢玄自比。自己和他们一样年富力强而战功卓著,都是从容不迫地建立了功业。
D.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激情的壮词,词人壮怀激烈,忧国情深,将历史人物和事件融入词中,贴切自如。
2.本词是如何表现词人的爱国情怀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刀削面

阿成

在奋斗路那儿,有一家大同面食馆,我常领着老婆孩子去那儿吃一顿。

近几年,我在外胡吃海喝的事比较多一些,真不像话。酒足饭饱地回到家中,看到在家里静悄悄地吃着青菜萝卜的大人小孩儿,鼻子“嗖”地酸了,内疚了。觉得自己很不男人,而且也很不成熟。

开始我领着老婆孩子去的是一家自助牛排馆。我觉得初次在外面吃饭,选在这里比较好一点。一是价格是固定的,四十八元一位,不算贵;二来,老婆孩子可以据自己的爱好,自由地去选自己喜欢吃的东西。

虽说多年来一家人一直生活在一起,但是,你不要固执地认为你很清楚他们每一个人都喜欢吃什么。到了饭店,你拿过菜谱,点这个点那个,间或装腔作势地问他们,你们还喜欢吃什么呢?啊?哈哈。他们都默默地看着你,不发表意见。或者他们说,你就点吧,别太贵了就行。他们也是有自尊的人,不可能将内心的想法与渴求,全都讲出来给你听。他们无论是在社会大家庭,还是自己的小家庭里,活得都很有分寸。

所以选择自助餐,是因为自助餐的品种很多,涮羊肉、牛肉、猪肉,各种蔬菜,各种炒菜,各种甜食,各种主食。你会发现,你的老婆孩子选回的食品,很多是出乎你的预料之外。而且你在选择方面的经验和善意的建议,对他们根本不发生什么影响。

他们在吃的选择上,我行我素。让你感到自卑,感到茫然,甚至还感到彼此之间有一种潜在的对手感。

第一次率家人吃饭馆,无论如何是成功的,或者是基本成功的。惟一感到有一点遗憾的,是你自己。可你不能说。一路上说别的,还做一些生硬的手势。你显得很客气,很陌生,他们边走边用那样的眼神儿看着你。

后来,妻子反对去牛排馆,认为贵,太贵!尤其是饮料,不大一个杯,服务员强行兑那么多冰块。谁傻呀?不去,听着没有,真的不去!

于是,我选择了奋斗路上的大同面食馆。

大同面食馆,是一伙山西人开的,其山西特色是自然的,有刀削面、拨鱼儿等等,醋是正宗的山西老陈醋,煞口。餐客吃它不会觉得跌份儿,而且价格便宜。一家四口人,加上一壶菊花茶,一杯扎啤,一小包精美的餐巾纸,五六十块钱就下来了。

回来的路上,妻子说,茶要钱还行,里面放冰糖了,但那小包餐巾纸饭店不应当要钱。

我说,是。

我年轻的时候,就很喜欢吃山西刀削面。那时候我住独身宿舍,是家庭的叛逆者,不愿意回家。下了班之后,常独自一人在大街上毫无目的地闲逛。记得在八道街的街角处,有一个不大的山西削面馆,铺面不大,三四张桌子,常坐满了人。一大锅沸开的水,大师傅惊世骇俗的娴熟技术,嚓嚓嚓,面削得薄而利落,让人叹为观止。

来一碗!

加老醋,加蒜末,加一点酱油,一额的热汗,青年人吃上瘾了,便常去吃,而且价钱不贵。当代的年轻人不会把这东西吃上瘾。他们喜欢吃汉堡包。我陪他们吃过多次,我是一个很大方的人,但每次我都觉得贵。黏不唧儿的,咬在嘴里,有一种被洋人戏弄的感觉。

后来,开大卡车去天津,和几个同路的工友在城里闲逛的时候,突然在一条背街上,看到了刀削面。一个人力车工人坐在他的板车上,托着一大碗刀削面大气凛然地吃着。他的身后就是专卖刀削面的小饭馆。

我建议几个工友吃吃刀削面,他们全反对。有大菜馆吃这东西干什么?不吃,愿意吃你一个人去吃。

我决定一个人去吃,就吃一碗。他们几个等在一旁,非常不理解。一个工友说,啥也别说了,就是嘴馋。我捧着碗,表情严肃地吃着。

太舒服了,特别充实,充满着亲情式的享受。

近些年来,因为职业的关系,常到北京去。到了北京始终没有机会独自去东单那个街角大众式的饭店,吃一次三块钱一碗的快餐式的刀削面。

非常遗憾。

有一次,上飞机回东北之前,在北京的东北哥们儿老邱要请我搓一顿。我提出去吃一碗刀削面。

老邱说,那不扯呢吗?那叫啥呀?大哥来了,咋也不能光吃一碗刀削面哪。

后来,他又用北京话补充了一句,那怎么成啊。

我严肃地说,任何东西我都不吃,就是刀削面,几次来北京都没吃上。你要请我就请我吃这个。

老邱说,这太不好了,咱们哥们儿还不至于连一顿饭也请不起吧,是不是?

我说,是,你的情况我了解。但是,就吃刀削面,关键是我想吃。

老邱说,好吧好吧好吧。

二人终于在一家商场的顶层吃上了刀削面。八块一碗,两碗十六块。

我吃得很好,很滋润,很高兴,说了好多话。

临上飞机的时候,老邱说,看来,你是真的喜欢吃刀削面。

上个月,我领着我的小女儿又去了奋斗路的那家大同面食馆,那时候客人不多。不大的工夫,进来一对衣着简朴的母女,女儿也就十四五岁。她们选了一张小桌坐下,只要了一碗刀削面。女儿吃着,说着,母亲坐在对面,温柔地看着,听着。

我慢慢地流下了眼泪。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在外面胡吃海喝,回到家后,看见老婆孩子吃着萝卜青菜,“觉得自己很不男人”,写出了“我”的家庭责任感。
B.“惊世骇俗”“大气凛然”两处成语,大词小用,描写面馆师傅削面和人力车工人吃面的场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C.工友和老婆孩子都不理解,唯有老邱分别时最终真正理解了“我”喜欢吃刀削面的原因,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
D.小说段落短小,多用短句,但内容表达简洁明快,“奋斗路”“八道街”“天津”等地的场景灵活切换,加快了叙事节奏。
2.关于文中叙写“我”年轻时吃刀削面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班后“我常独自一人在大街上毫无目的地闲逛”,用“我”的孤寂,反衬后文面馆内吃面时的热闹。
B.对大师傅娴熟削面技巧的描写,暗示了刀削面味美且富有特色,流露出“我”对刀削面的喜爱与赞叹。
C.“加老醋,加蒜末,加一点酱油”,“加”字动词连用,动作干净利落,语言生动明快,很有画面感。
D.“来一碗!”独立成段,使上文削面与下文吃面的情节自然衔接,表现了“我”叫面时的兴奋与期待。
3.小说标题是“刀削面”,为什么用大量篇幅写去牛排馆吃自助餐?请简要分析。
4.小说结尾,“我”看到一对母女吃刀削面的情景,为什么“慢慢地流下了眼泪”?谈谈你的理解。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汉献帝初平二年春,关东诸将以朝廷幼冲,迫于董卓,幽州牧刘虞宗室贤俊,欲共立为主。曹操曰:吾等所以举兵而远近莫不响应者,以义动故也。今幼主微弱,制于奸臣,非有昌邑亡国之衅,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初,荀淑有孙曰彧,闻曹操有雄略,乃去绍从操,曰: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今銮驾被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兆民怀感旧之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操乃遣扬州中郎将曹洪将兵西迎天子,董承等据险拒之,洪不得进。操引董昭并坐,问曰:今当施何计?昭曰:将军诛暴乱,五伯之功也,今留匡弼,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操曰:善!遂迁都许。

诏书下袁绍,责以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但擅相讨伐。绍上书深自陈诉,患其有不便于已者,欲移天子自近,使说曹操宜徙都鄄城。操拒之。初,郭嘉往见袁绍,绍甚敬礼之。居数十日,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袁公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吾将更举而求主子盍去乎二人曰:袁氏有恩德于天下,人多归之,且今最强,去将何之嘉知其不寤,不复言,送去之。操召见,与论天下事,喜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曹操以袁绍新破,欲以其间击刘表。荀彧曰:绍既新败,其众离心,宜乘其困遂定之;若绍收其余烬,乘虚以出人后,则公事去矣。操乃止。十月,董昭言于曹操曰:自古以来,人臣匡世,未有今日之功;有今日之功,未有久处人臣之势者也。乃与列侯诸将议,以丞相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荀彧以为: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不宜如此。操由是不悦。彧以疾留寿春,饮药而卒。

臣光曰:孔子之言仁也重矣,而独称管仲之仁,岂非以其辅佐齐桓,大济生民乎!荀彧佐魏武而兴之,其功岂在管仲之后乎!而杜牧乃以为或之功魏武取兖州则比之高、光,官渡不令还许则比之楚、汉,及事就功毕,乃欲邀名于汉代。臣以为使魏武为帝,则或为佐命元功,彧不利此而利于杀身以邀名,岂人情乎!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第九卷》,有删改)


【注释】①高:指汉高祖刘邦。②光:指汉光武帝刘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吾将更举而求主/子盍去乎/
B.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吾将更举而求主/子盍去乎/
C.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吾将更举而求主子/盍去乎/
D.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吾将更举而求主子/盍去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平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銮驾,意思是天子的车驾,因有銮铃故称銮驾,借指天子。
B.北面,旧指臣子拜君王,卑幼见尊长,文中“北面”指向北方迎立刘虞;勤王,后世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时臣子起兵救援。
C.文中“迫于董卓”和《劝学》中“善假于物也”句式相同;文中“去将何之”和《赤壁赋》中“而今安在哉”句式相同。
D.文中“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中的“徒”字翻译成“只,仅仅”,曹操《短歌行》中“但为君故”的“但”也是同样的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东诸将欲立幽州牧刘虞为主,曹操却在此时意识到道义的力量,这是他后来接受荀彧等人提出的“奉迎天子”主张的重要原因。
B.朝廷下诏责备袁绍,认为他未尽到臣子责任,为此袁绍深感压力,于是上书进行辩解,提出迁都主张以表达忏悔之情,被曹操拒绝。
C.曹操主张在击败袁绍之后进攻刘表,但荀彧却认为远征刘表会给袁绍残部喘息之机,因而主张在袁绍尚未摆脱困境时将其一扫而平。
D.董昭建议曹操进爵国公,荀彧却认为曹操应当心存汉室,这才与匡扶朝廷、安定天下的初心不相违背,荀彧因此引起了曹操的不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等所以举兵而远近莫不响应者,以义动故也。
(2)今留匡弼,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
5.对于荀彧,杜牧是怎样评价的?司马光对此不赞同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2023-02-1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