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00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节选)

苏轼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复窥园葵。

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从儿嬉。

狂谋谬算百不遂,惟有霜鬓来如期。

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

[注]①安惇以秀才的身份参加了乡试,结果失利西归。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安惇时所作。②朅;离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劝慰安惇秀才,认为他将来能够入仕成为有名的官吏,没有必要介意现在的漂泊失意。
B.诗人劝导安惇秀才为官后不能“狂谋谬算”,如果精心算计,那就会功业无成、徒增白发。
C.当年诗人在故乡山头亲手栽种的松柏,行将两臂合抱那么粗了,诗人以此流露出归乡之思。
D.诗歌并没有抒发依依惜别之情,在劝勉安惇秀才的同时,也寓含诗人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2.苏轼在诗歌中所论及的读书治学的观点对人们有哪些启示?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024-06-1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用间而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故用间有五:有乡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乡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闻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报也。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昔殷之兴也,伊尹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节选自《孙子兵法·用间篇》)

材料二:汉之三年,项王侵夺汉甬道,汉王食乏,恐,请和,割荥阳以西为汉。项王欲听之。历阳侯范增曰:“汉易与耳,今弗取,后必悔之。”项王乃与范增急围荥阳。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间项王。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详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使者归报项王,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必索A敌人之间B来C间我者D因而利E之F导而舍G之H故反间Ⅰ可得而用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反,通“返”,返回,和《齐桓晋文之事》“盖亦反其本矣”中的“反”意思相同。
B.因,依靠、凭借,和《烛之武退秦师》“因人之力而敝之”中的“因”意思相同。
C.数,多次、屡次,和《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中的“数”意思不相同。
D.释,放走、释放,和《庖丁解牛》“庖丁释刀对曰”中的“释”意思不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帅如果吝惜爵禄和金钱,不使用间谍导致不了解敌情,那么他就是极其不仁之人,既不是好将帅,也不是国君的好助手。
B.间谍有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五大类型,明君贤将应根据具体情形使用其中的一种,这样方可达到自己的目的。
C.孙子认为,间谍在全军之中,如果论关系的话,就应该最亲近;如果论待遇的话,就应该最优厚;如果论事务的话,就应该最机密。
D.汉王用粗劣的食物替换精美的食物给项王的使者吃,项王的使者回去之后禀报项王;项王中计,致使范增大怒,请求离开。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2)故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5.材料二中汉王所用的反间计和材料一中孙子所论述的反间计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
2024-06-1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枇杷黄时

黄雯静

坞村一山一水,皆有风情。山是青蓝色的,水是碧苍苍的,就像一颗玲珑的水珠。这滴水被阳光浸透,就变成一枚水灵灵的金色的枇杷。

村头阿婆家的枇杷是最先黄的,阿婆不防贼,就防小椿头爬树。

阿婆推开门,看见小椿头在床榻上睡得正香。他双唇一张一合,均匀地呼吸着,圆乎乎的脸蛋上被热气蒸出两坨晕红。阿婆见小椿头睡得沉,放下心来,掩了门,拿了蒲扇,去枇杷树荫下打盹去了。

不久,小椿头的眼珠子在眼皮里骨碌骨碌地活动起来,眉毛也微微舒展开来。他睁开一只眼睛,眼珠子往门那转,门已经落锁了。小椿头又睁开一只眼睛,扭头看窗,窗户还开着,窗外刚好就是高大的枇杷树。小椿头定睛一瞧,树顶上一对枇杷将圆滚滚的身子探了出来,像金丸般发着光。小椿头咽了咽口水,四下望去,阿婆不在。

小椿头把枕头拖到被子里,像蠕虫一样钻出了被窝。他爬上案几,踩着窗户,一跃,轻盈地落到地上。随后,小心地关了窗。

一转头,小椿头看见了阿婆就在树下。没多想,小椿头扭头便跑,跑了大半个院子,却发现阿婆没有抄家伙赶来。小椿头一把抹掉了满头的汗豆子,原路折了回去,蹑手蹑脚凑上去看——原来阿婆正抱着蒲扇打鼾呢。

这下小椿头不怕了,他拿了根长长的竹棍子去敲枇杷,因为个子矮,力气小,不仅够不着,还被棍子带着整个人东倒西歪。

破棍子。小椿头丢了竹棍,瘦条条的双臂抱住树干,两脚一蹬,踩在了树杈上。他像猴一样灵活,踩着树杈子咕噔咕噔,越爬越高,不一会儿就窜上了高枝。他晃晃悠悠地抱着一支细枝,把头探出了浓密的叶片,伸手摘下了那对双生枇杷。

这时小椿头听见有人尖叫,是邻家的湫月。湫月看见了挂在树上的小椿头。小椿头对湫月做了一个的手势,湫月赶紧捂住了嘴巴。

小椿头一骨碌滑下了树,从白墙边的狗洞里钻进了湫月家。他仔细端详着两颗枇杷,掰下那个大个头的给了湫月。

大的给你,不要告诉我阿婆。小椿头的声音脆脆的。

湫月双手捧着那颗鸡蛋大的枇杷,上面有细细的绒毛,还蒙着一层薄的汗,像人的皮肤一样。

绒毛挠得湫月心里痒痒的,脸上也染上了胭脂色,鬓角乌黑的发须随风荡漾起来。

哎,小椿头?

等湫月思绪回笼,小椿头已经没了影子。湫月慌张地左顾右盼,四周空荡荡的。

小椿头正蹲在墙脚享用他剩下的那颗枇杷。他用袖子擦了擦皮,一口啃了下去,顿时汁液四溢,像溪水激起的浪花,甘甜回荡在口中。吃完了果肉,小椿头把一颗种子含在嘴里,舌尖保持着淡淡的甜味。

刚钻出树丛,矮矮的小椿头就发现前面有一道高高的黑影,一抬头,是阿婆的脸,她的脸上好像在打雷。

小椿头把种子咽进了肚子里。

兔崽子!

阿婆抄起竹棍就要打小椿头,小椿头被赶得满院子跑。阿婆追不上小椿头,不一会儿,就丢了棍子,撂下一句今晚的饭没得吃,下午去砍柴

小椿头去砍柴了。

小椿头感觉快活极了,他把手做成一个喇叭,大声地喊喂——,大山也回应一句喂——。蛙声,虫声,远处潺潺的流水声,一根树枝被风折断的声音,云雀扑腾着翅膀的呼呼声都钻进耳朵里来。

直到远处山寺中隐隐的钟声响起,小椿头才意识到时候不早了,要回家了。

背着两大捆柴,小椿头走路一瘸一拐,现在他的肚子里有只饿兽在咆哮。

当他走到幽深的巷子里时,坐在门口的湫月正在逗地上的一只蚂蚁玩。

见了小椿头,湫月热情地招手,小椿头,你过来。

小椿头耷拉着头踱着步子走了过去。

怎么啦?阿婆骂你啦?

小椿头不知道怎么回答,眼睛一直往地上看。

吃饭了吗?

小椿头含含糊糊地摇了摇头。

别难过啦,给你个好东西,算是早上的回礼。

小椿头看着湫月从袖子里掏出一个油纸包的东西,一层层剥开,里面是几块酥饼。

哇,枇杷酥。小椿头想伸手去拿,却被湫月推开了。

看你的手。小椿头摊开两只手,发现手掌像是摸了锅底灰一样黑黢黢的。

湫月无奈地笑了,拿起一块酥饼,来,张嘴。

小椿头一口咬掉了大半个酥饼,嘴里嚼不过来,差点儿被噎住。

湫月被他狼吞虎咽的样子逗乐了。

初夏的风轻轻弹拨,湫月腰间的银坠子叮当作响。

好吃吗?

嗯。小椿头嘴里塞满了东西,说不出话来。

好吃都吃掉。

湫月大大方方地把整个油纸包给了小椿头。

我可以留一块给阿婆吗?

小椿头边说边抹掉嘴边的饼渣,吃进了嘴里。

当然可以。

小椿头给阿婆留了一块,谁让她是小椿头的阿婆呢。

小椿头回到家,屋里烛火都熄了,阿婆已经睡了。小椿头望了望桌子,果然没有饭,连碗都没有一个,但是桌子上放着一个篮子。什么宝贝?小椿头好奇地揭开上面的方布,看见里面躺着好多圆滚滚金灿灿的枇杷,还有两个煮鸡蛋,是阿婆留给小椿头的。

夜里安安静静地落了一场雨,雨滴从青绿的叶片上滑过,泛着白光,滴滴答答……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枇杷黄时,阿婆不防贼而是防小椿头爬树,可见小椿头平日里的顽皮淘气,也能看出阿婆对他的关心疼爱。
B.被阿婆罚去砍柴本让人沮丧,然而出于儿童天真无邪的本性,陶醉在自然风光中的小椿头却感觉快活极了。
C.湫月带枇杷酥给小椿头吃,这既是湫月善于分享、懂得感恩的体现,也是她与小椿头之间纯洁友谊的见证。
D.饥肠辘辘的小椿头吃枇杷酥意犹未尽时,想到要给阿婆留一块,这一细节表现出小椿头对阿婆的体贴孝顺。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枇杷将圆滚滚的身子探了出来”“他的肚子里有只饿兽在咆哮”等描写,符合儿童视角,富有童真童趣。
B.阿婆为小椿头准备了枇杷和鸡蛋,这一举动刻画出阿婆的慈爱形象,与前文阿婆的严厉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C.“枇杷”作为重要物象,既交代故事发展的自然环境,又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小说结构严谨,脉络清晰。
D.小说结尾的环境描写别具匠心,以美好安静的雨夜场景收束全文,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空间,韵味悠长。
3.文中小椿头翻出窗户到享用枇杷的部分,表现出他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分析。
4.小说后半部分多用对话,这种叙述方式有怎样的文学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独游曹氏园馆因寄伯玉

苏舜钦

去年把酒共徘徊,今日寻幽独此来。

竹密似嫌闲客入,梅含应待主人开。

赞谋盛府方投刃,捍患长堤正展才。

早晚得归如旧约,伴君池上倒尊罍

[注]①曹氏:指曹琰,伯玉是其字。②尊罍:泛指酒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回忆去年与友人把酒共游,而今日只能赏景独游,一虚一实,别有意味。
B.颈联写大家盛赞友人谋划之才,侧面展现出其修堤治水、一心为民的形象。
C.尾联诗人展开想象,希望友人早日功成归来,再次与自己在园中开怀畅饮。
D.全诗将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首尾呼应,构思巧妙。
2.请谈谈你对颔联的理解,并分析其在全诗中的作用。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和景彝省闱宿斋二首(其二)

梅尧臣

昼日南宫雨后凉,斋严官重静于常。

庭前斗雀堕还起,栏下秋花落自香。

看尽云容天漏碧,读残书帙卷披黄。

九衢尘土莫能到,萧瑟微风叶响廊。

【注释】①景彝:王畴,字景彝,曹州济阳人,官至枢密副使。省闱宿斋:指在尚书省值宿。②南宫:即尚书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写南宫雨后景色,从庭前斗雀、栏下秋花写到天上云容,依次写来,自然流畅。
B.诗人笔下的官舍别有一番情趣,以此表达了对王畴居官而不失娴雅之风的赞美之情。
C.与此时相比,尚书省平常的值宿生活枯燥无趣,那桌上的书卷已读破,书页亦泛黄。
D.南宫环境宁静,因为这里远离嘈杂喧闹的通衢大街,同时也因为人物内心的清净。
2.这首诗是怎样表现南宫之静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关于冬天

苏童

厄尔尼诺现象确实存在,一个最明显的例证是现在的冬天不如从前的冷了,前几年的冬天那么①马虎地蜻蜓点水似的就过去了,让人不知是喜是忧。

冬季里我仍然负责在中午时分送女儿去学校,偶尔会看见地上水洼里的冰将融未融,薄薄的一层,看上去很脆弱,不像冰,倒像是一张塑料纸。我问我女儿早晨妈妈送她的时候冰是否厚一些,我女儿却没什么印象,事实上她长这么大,从来没见过地上长出来的冰,那种厚厚的、结结实实的冰。

北方人在冬天初次来到江南,几乎每个人都用上当受骗的眼神瞪着你,说:怎么这么冷?你们这儿,怎么会这么冷?人们对江南冬季的错觉不知从何而来。正如我当年北上求学时家里人都担心我能否经受北方的严寒,结果我在十一月的一天,发现北师大校园内连宿舍厕所的暖气片也在滋滋作响,②这使我对严冬的恐惧烟消云散。

记忆中冬天总是很冷。西北风接连三天在窗外呼啸不止,冬天中最寒冷的部分就来临了。母亲把一家六口人的棉衣从樟木箱里取出来,六个人的棉衣、棉鞋、帽子、围巾,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我们必须穿上散发着樟木味道的冬衣;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必须走到大街上去迎接冬天的到来。

冬天来了,街道两边的人家关上了在另外三个季节敞开的木门,一条本来没有秘密的街道不得已中露出了神秘的面目。室内和室外其实是一样冷的,闲来无事的人都在空地上晒太阳。这说的是出太阳的天气,但冬天的许多日子其实是阴天,空气潮湿,天空是铅灰色的,一切似乎都在酝酿着关于寒冷的更大的阴谋,而有线广播的天气预报一次次印证这种阴谋。广播员不知躲在什么地方用一种心安理得的语气告诉大家,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正在南下,明天到达江南地区。

冬天的街道很干净,地上几乎不见瓜皮果壳之类的垃圾,而且空气中工业废气的气味也被大风刮到了很远的地方,因此我觉得张开鼻孔能闻见冬天自己的气味。冬天的气味或许算不上一种气味,它清冽纯净,有时给鼻腔带来酸涩的刺激。街上麻石路面的坑坑洼洼处结了厚厚的冰,尤其是在雪后的日子,人们为了对付路上的冰雪花样百出,有人喜欢在胶鞋的鞋底上绑一道草绳来防滑,而孩子们利用路上的冰雪为自己寻找着乐子,他们穿着棉鞋滑过结冰的路面,以为那就叫滑冰。(A)江南有谚语道,下雨下雪狗欢喜。也不知道那有什么根据,我们街上很少有人家养狗,看不出狗在雨雪天里有什么特殊表现。我始终觉得这谚语用在孩子们身上更适合。大雪过后孩子们冲出家门冲出学校,就像摇滚歌星崔健在歌中唱的,他们要在雪地里撒点野,为自己制造一个捡来的节日。江南的雪很有节制,每年来那么一场两场,让大人们皱一皱眉头,也让孩子们不至于对冬天恨之入骨。我最初对雪的记忆不是堆雪人,也不是打雪仗,说起来有点无聊,我把一大捧雪用手捏紧了,捏成一个冰坨坨,把它放在一个破茶缸里保存,我脑子里有一个模糊的念头,要把那块冰保存到春天,让它成为一个绝无仅有的宝贝。结果可以想见,几天后我把茶缸从煤球堆里找出来,看见茶缸里空无一物,甚至融化的冰水也没有留下,因为它们已经从茶缸的破洞处渗到煤堆里去了。

融雪的天气是令人厌恶的,太阳高照着,但整个世界都是湿漉漉的,屋檐上的冰凌总是不慌不忙地向街面上滴着水。路上黑白分明,满地污水悄悄地向窨井里流去,而③残存的白雪还在负隅顽抗,街道上就像战争刚刚过去,一片狼藉。讨厌的还有那些过分勤快的家庭主妇,天气刚刚放晴她们就急忙把衣服、被单、尿布之类的东西晾出来,一条白色的街道就这样被弄得乱七八糟。

冬季混迹于大雪的前后,或者就在大雪中来临,(B)江南民谚说邋遢冬至干净年,反映了人们的朴素愿望,而这些要求也常常被天公满足。我记得冬至的街道总是一片泥泞的,江南人把冬至当成一个节日,家家户户要喝点东洋酒,吃点羊羹,也不知道出处何在。有一次我提着酒瓶去杂货店打东洋酒,闻着酒实在是香,就在路上偷偷喝了几口,回到家里面红耳赤的,棉衣后背上则溅满了星星点点的污泥,被母亲狠狠地训斥了一通。现在我不记得母亲是骂我嘴里的酒气还是骂我不该将新换上的棉衣弄那么脏,反正我觉得冤枉,自己钻到房间里坐在床上,不知不觉中酒劲上来,竟然趴在床上睡着了。

④人人都说江南好。但没有人说江南的冬天好。我这人对季节气温的感受总是很平庸,异想天开地期望有一天我这里的气候也像云南的昆明,四季如春。我不喜欢冬天,但当我想起从前的某个冬天,缩着脖子走在上学的路上,突然听见我们街上的那家茶馆里传来丝弦之声,我走过去看见窗玻璃后面热气腾腾,一群老年男人坐在油腻的茶桌后面,各捧一杯热茶,轻轻松松地听着一男一女的评弹档说书,看上去一点也不冷。我当时就想,这帮老家伙,他们倒是自得其乐。现在我仍然记得这个冬天里的温暖场景,我想要是这么着过冬,冬天就有点意思了。

材料二: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节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作者从气象名词“厄尔尼诺现象”入手,指出“现在的冬天不如从前的冷了”,引出对气象和季节的论述。
B.“北方人对江南冬季的错觉”主要源于内心的想象,这和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对南北之秋的咏叹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两次写到“阴谋”,体现出作者对词语运用的创新,说明今年冬天寒冷,与“记忆中冬天总是很冷”的印象相一致。
D.本文对声色光影、触觉和味道等感觉的捕捉敏感而细致入微,文章多处采用细节描写,语言呈现出强烈的画面感。
2.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处“马虎”原指人行事草率,疏忽大意,“蜻蜓点水”原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此处用这两个词形容冬天,将冬天拟人化。
B.②处“烟消云散”的原因是御寒手段的进步,该段也采用插叙的手法,用真实经历阐释北国之冬的实际感受。
C.③处“负隅顽抗”原是贬义词,形容依仗某种有利的条件,顽固进行抵抗。此处的情感色彩与作者对“融雪的天气”的感受相一致。
D.④处“没有人说江南的冬天好”言下之意为“我”要来说,既为下文“我不喜欢冬天”蓄势,也点明了全文的情感态度。
3.作者开头指出现在的冬天“让人不知是喜是忧”,请结合文本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4.苏童在散文中擅长变换组合语言风格,如将典雅的文学语言与朴实的民间俗谚相结合,使得文本意蕴深刻,充满张力。请结合文本,完成下表。

本义语境义主旨义
(A)“下雨下雪狗欢喜”狗通人性,大雪飘飘象征丰年,主人高兴,狗也欢喜。B。_________雪在童年记忆中纯洁美好,反映了孩子们的天真无邪与作者对自由美好的向往。
(B)“邋遢冬至干净年”A.___________江南百姓情愿牺牲一个冬至,也要过一个干净的无雨无雪的春节。C。___________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菊潭【1】

元好问

田父立马前,来赴长官期。父老且勿往,问汝我所疑。民事古所难,令才又非宜。到官已三月,惠利无毫厘。汝乡之单贫,宁为豪右【2】欺?聚讼几何人?健斗复是谁?

官人一耳目,百里安能知!东州长官清,白直【3】下村稀。我虽禁吏出,将无夜叩扉?教汝子若孙,努力逃寒饥。军租星火急,期会切莫违。期会不可违,鞭朴伤汝肌。伤肌尚云可,夭阏【4】令人悲。

注释:【1】菊潭:在今河南内乡,诗人时任内乡县令。【2】豪右:豪族。【3】白直:泛指官府吏役。【4】夭阏:在这里意为摧残,折磨。

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借“东州长官”突显了自己约束差役的不力。
B.诗中“星火”比喻军租重、逼迫急,较《陈情表》“急于星火”的内涵丰富。
C.诗人反复强调“切莫违”“不可违”,其中蕴藏着复杂而矛盾的心理。
D.本诗记叙了诗人与乡里父老有问有答的交流经过,文字浅近,通俗易懂。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在诗中的形象。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自足下离东都,凡两度枉问,承已达宣州,虽抱羁旅之念,亦且可以度日,无入而不自得。乐天知命者,固前修之所以御外物者也,况足下度越此等百千辈。宣州虽称清凉高爽,然皆大江之南,风土不并以北。将息之道当先理其心心闲无事然后外患不入。风气所宜,可以审备,小小者亦当自不至矣。足下之贤,虽在穷约,犹能不改其乐,况亲爱尽在左右者邪

仆自少至今,从事于往还朋友间,一十七年矣。所与交往相识者千百人,非不多,其相与如骨肉兄弟者,亦且不少。凡诸浅者固不足道,深者止如此!至于心所仰服,之言行,而无瑕尤,明白淳粹,辉光日新者,惟吾崔君一人。比亦有人说,足下诚尽善尽美,抑犹有可疑者。仆谓之曰:“何疑?”疑者曰:“君子当有所好恶,好恶不可不明,如清河者,人无贤愚,无不说其善,服其为人!以是而疑之耳。”仆应之曰:“凤凰芝草,贤愚皆以为美瑞;青天白日,奴隶亦知其清明。”疑者乃解。

自古贤者少,不肖者多。自省事已来,又见贤者恒不遇,不贤者比肩青紫。贤者恒无以自存,不贤者志满气得;贤者虽得卑位,则旋而死,不贤者或至眉寿。不知造物者意竟如何,无乃所好恶与人异心哉?又不知无乃都不省记,任其死生寿天邪?未可知也。人固有薄卿相之官、千乘位,而甘陋巷菜羹者。合于天而乖于人,何害!况又时有兼得者邪!

近者尤衰惫:左车第二牙,无故动摇脱去;目视昏花,寻常间便不分人颜色;两鬓半白,头发五分亦白其一,须亦有一茎两茎白者。仆家不幸,诸父诸兄,皆康强早世,如仆者又可以图于久长哉?以此忽忽,思与足下相见,一道其怀。足下何由得归北来?仆不乐江南,官满便终老嵩下,足下可相就,仆不可去矣。愈再拜。

(节选自韩愈《与崔群书》)

【注】①清河者:这里指崔群。②青紫:本为古时公卿绶带之色,借指官位。③眉寿:长寿。古人认为眉毛长是长寿的象征,故称“眉寿”。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将息之AB当先CD其心E心闲F无事G然后H外患不入。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寻承已达宣州”与《归去来兮辞》“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中的“寻”含义相同。
B.“考之言行”的“考”指考察,与成语“深稽博考”中的“考”含义相同。
C.“千乘之位”与《赤壁赋》“目遇之而成色”中的“之”,意义和用法都不同。
D.“足下何由得归北来”与《苏武传》中“子卿尚复谁为乎”的文言句式类型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群离开东都洛阳来到宣州,韩愈认为他能乐天安命,不以得失为忧,希望他善于保养身体。
B.韩愈多年来往游处于朋友之间,交往相识的有成百上千人,但真正仰慕佩服的只有崔群一人。
C.韩愈认为自古以来不贤者大多在机遇、寿命长短等方面都优于贤者,这与上天的意志是相悖的。
D.作者向友人倾诉了身体、精神状况的不佳和家中遭遇的不幸,表明终老嵩山的愿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足下之贤,虽在穷约,犹能不改其乐,况亲爱尽在左右者邪!
2)自省事已来,又见贤者恒不遇,不贤者比肩青紫。
5.为什么有人认为崔群虽十全十美,仍然有可怀疑的地方?韩愈又是如何答复的?请简要概括。
2024-05-24更新 | 21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也,民贫则难治也。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昔者,七十九代之君俱工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夫富国多粟生于农,誠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末作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而利农事。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则民舍本事而事末作。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

(节选自《管子·治国》,有删改)

材料二:

宿治,则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而百官之情不相稽,则农有余日;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则农不败。农不败而有余日,则草必垦矣。

訾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上壹,则信;信,则臣不敢为邪。民平,则慎;慎,则难变。上信而官不敢为邪,民慎而难变,则下不非上,中不苦官。下不非上,中不苦官,则壮民疾农不变。壮民疾农不变,则少民学之不休。少民学之不休,则草必垦矣。

无以外权爵任与官,则民不学问,又不贱农。民不贵学,则愚;愚,则无外交;无外交则国安不殆。民不贱农,则勉农而不偷。国家不殆,勉农而不偷,则草必垦矣。

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农无得粜,则窳情之农勉疾;商不得籴,则多岁不加乐。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情之心,农恶商,商疑情,则草必垦矣。

(节选自《商君书》,有删改)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为末A作B奇巧者C一日作D而五日食E农夫终岁之F作G不足以H自食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指治理,与《屈原列传》“治乱之条贯”中“治”词义相同。
B.末作,古代常指工商业,与材料一中“本事”的词义不同。
C.宿,指隔夜的,与词语“深仇宿怨”“宿志”中“宿”词义不同。
D.贵,指看重,与《师说》“是故无贵无贱”中的“贵”词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子·治国》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继而通过剖析国民富裕与贫困对国家治理的深远影响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B.管仲通过对先王重视农业发展,而当时社会却追逐商业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忽视粮食生产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C.商鞅认为,如果官员治政勤勉,就没有时间到百姓那里谋取私利,农民就不会受到危害,这将有利于荒地开垦。
D.如果朝廷有信誉,官员不肆意妄为,农民认真从事农业,不轻易转行,百姓就不会非议君主,官员也就不辛苦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
(2)国家不殆,勉农而不偷,则草必垦矣。
5.材料一中倡导通过“禁末作”来“利农事”。请概括这一观点在材料二的具体体现。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4226日,首部中国原创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千秋诗颂》于CCTV-1综合频道播出。据介绍,《千秋诗颂》聚焦国家统编语文教材的200多首诗歌,依托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以下简称上海AI实验室)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打造的央视听媒体大模型,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还原中国古诗词中的人物与场景。

据上海AI实验室介绍,《千秋诗颂》是首部在电视上播出的AI动画片。该片借助大模型技术,从美术设计到动效生成,再到后期成片,都基于央视听媒体大模型”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制作,高度还原了中国古诗词中的人物造型、场景和道具,是一场中国诗词与人工智能的双向奔赴

Sora的横空出世让文生视频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但事实上,文生视频并非一个新鲜事物。早在去年7月,上海AI实验室联合总台发布了央视听大模型,集合央视海量的视听数据,依托上海AI实验室的先进算法和大模型训练基础设施优势,运用AIGC技术,提升视听媒体制作的效率。

上海AI实验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央视听媒体大模型能够理解中国古诗词,科研人员与节目导演一起,向大模型投喂了大量的精准数据,使其能够准确理解国风、唐代、写意、工笔画等词汇,生成符合历史依据的人物、建筑和场景等美术图,美术风格符合中华传统文化的水墨、工笔等风格化传统审美。

文生视频大模型技术的飞速进步,让影视行业人员倍感焦虑,AI取代相关行业从业者的讨论也层出不穷。面对这一话题,《千秋诗颂》的导演表示:“AI不是要替代人类,而是帮助人类提升了效率。比如,传统的纯人工制作,我们团队一个月只能做一集,现在一个月可以做三集。

上海AI实验室有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央视听媒体大模型,创作者只要通过输入风格参考图片+提示词的简单操作,就能完成《千秋诗颂》的人物、场景等众多元素的生成。例如在生成人物时,先上传一张参考风格图片,再在概念设计描述中添加中国风、唐朝、中年、清秀、男性、淡绿色衣服等描述,而后点击生成概念,便能迅速生成一个人物形象。

据介绍,在同等预算的条件下,按照传统动画制作流程计算,《千秋诗颂》至少需要8个月时间,在AIGC赋能下,制作周期缩短至4个月。

“AI动画能够利用先进的算法和大量的数据,快速生成具有丰富细节和逼真效果的动画。相较于传统动画,AI动画的制作周期大大缩短,成本也显著降低。此外,AI动画还能模拟多种风格,为创作者提供更多的灵感和选择。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王鹏进一步表示,AIGC的赋能将极大地改变动画的开发制作流程。通过自动化的工具和平台,从业者能够更高效地完成场景设计、角色建模、动作捕捉等任务。这将大大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提高生产效率。然而,这种变化也将对从业者产生一定影响。首先,他们需要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以适应AI技术带来的变革。其次,他们的工作方式也将发生改变,需要更多地与机器合作,理解和运用AI算法和模型。

随着AI生成视频技术的快速迭代,AI视频进入大爆发期。今年,我们大概率可以看到不需要演员的较长的电影。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阳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在Sora模型发布以后,沈阳就一直带领着研究团队探索AI电影的制作,但受技术限制,目前还处于短时长的预告片和非连续性的片段阶段。《千秋诗颂》的播出,让长AI电影的未来加速到来,也打开了文生视频的商业化应用与落地的想象空间。

国泰君安研报认为,AI视频生成模型迭代速度超预期,动画产业价值望迎重塑。动画等视频内容产业链可分为上游IP创意、中游拍摄剪辑与制作、下游内容分发三大环节,AI视频生成模型对重复劳动力占比最高的中游环节或产生最大影响,随着中游环节价值逐步被AI取代,上游环节IP创意的重要性有望不断凸显。

文生视频距离成熟应用和商业化落地还有多久,这是一个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但根据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动态来看,我认为这个时间应该不会太长。王鹏认为,从目前的效果来看,AI动画与传统动画相比还存在一些劣势,比如缺乏传统动画中的人情味和艺术性,在情感和细腻度上也不如传统动画,但随着算法的不断优化和数据的不断积累,文生视频的质量和效率将不断提高,为商业化落地奠定坚实的基础。除了传统的娱乐和教育领域外,文生视频还可以应用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游戏等多个领域。王鹏说。

(摘编自《证券时报·首部国产AI动画(千秋诗颂)开播,文生视频应用落地提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24年2月26日,《千秋诗颂》在CCTV-1综合频道播出,这是中国首部在电视上播出的AI动画片。
B.只有“投喂”大量相关的精准数据,才能生成符合历史依据的美术图和符合中华传统审美的美术风格。
C.目前,中国AI电影只能制作短时长的预告片和非连续性的片段。今年,有望看到较长的电影。
D.虽然目前AI动画效果不是很理想,但根据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动态,这个问题将很快得到解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千秋诗颂》借助“央视听媒体”辅助制作,所以可以高度还原中国古诗词中的人物造型、场景和道具。
B.AI技术给影视从业人员带来极大威胁,但只要他们学习和掌握新技能,多与机器合作,就能解决这一问题。
C.AIGC的赋能能更高效地完成动画的场景设计、角色建模、动作捕捉等任务,所以,今后从业者主要负责上游环节的创意即可。
D.文生视频已经在传统的娱乐和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今后还会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游戏等领域得到应用。
3.根据文章末段王鹏的观点,最容易突显AI动画制作劣势的一项是(     
A.蛙闹碧池藏半影,芰荷旖旎正迎时。B.饿殍充途不忍睹,饥民载道甚堪怜。
C.自信登高无限景,心峰才是最高峰。D.裙拖凤尾随风卷,袖刺龙鳞映日鲜。
4.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时间发展
1950图灵(英)和麦卡锡(美)等计算机专家提出了人工智能的可能性,引起了高度关注。
20世纪6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获得政府资助,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吸引了世界科学家的关注。
1978中国着手人工智能研究,经过多次研讨会和计划,逐渐赶超。
1997IBM的计算机深蓝击败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洛夫,引起学术界震动,强调机器思维的重要性。
2030电影大片中AI生成内容的比例将从2022年的0%上升到90%。
A.政府的资助和规划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B.人工智能从可能性的提出到各领域广泛应用约用了80年时间。
C.计算机击败国际象棋大师,可推知机器思维在未来将越来越重要。
D.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世界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和探索。
5.AI技术对动画制作有哪些好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