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7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麦粒金

吴昌勇

①节气的语言和春风,春雨,春雷一个腔调,沿着河沟、川道和山冈,一声接一声地把草木唤醒。裹着雪花的被子酣睡了一冬的小麦,朦胧地睁开眼,迎着春光大口呼吸。麦田的耳语是枝头鸟雀啁啾,是淙淙溪流里稀疏的蛙鸣,是老农蹲在田坎上磕打烟袋锅的闷响。

②还未至雨水,囤在浅山麦田里的积雪开始消融,这些开在隆冬时节的白色精灵,把大地枝头让给庄稼,让给桃花李花,也让给一枚枚新芽。

③鸽羽色的云朵亦在消融,一条巨大的河流在天空奔腾,浪头交融,合涌,摩擦出雷声和闪电。春意融融,天际传来金属音质的轰鸣,考验着每一株麦苗对节气的判断,也磨炼着它们的脾性,耐心等待生命中的第一场春雨。

④天上的云朵落在地上,就有了新的色彩。平铺在川道,抑或斜挂在山腰的麦田,如一方堰塘,回流着花草的原香。乍暖还寒,随着日头在地平线两端划出一轮弧线,氤氲在空气中的香型,也悄然发生着细微的不易觉察的变化,或清爽,或浓郁,或提神醒脑,或宁心静气,幽幽花香浸润着正在发蔸的麦苗,麦田的幸福时光就这样惬意悠然。

⑤泥土,花粉,雨水和春风正在麦田里秘制丰收的酵母,锄草的老农好似花朵压低的枝头,他们最先嗅到窖藏在大地深处的醇香,比开坛的老酒更能调动他们就着春光微醺的冲动。

⑥天气一日日转暖,麦田慢慢潮热起来,纤细的秸秆如一条条竖立的堰渠,将养分源源不断地向上泵吸——麦穗即将从大地宫腔里娩出,宫颈缓缓打开,渐渐露出麦芒的头顶,露出小指般粗细的穗尖……随着麦田微微一颤,毛茸茸的穗身一个激灵扑进阳光的怀抱。麦田高高举起尚且稚嫩的麦穗,如母亲将自己的孩子从怀抱里扬起,让蓝天白云和日头看清楚小麦的婴儿面孔。

⑦初夏,蛙鸣蝉噪,阳光开始金黄。麦穗一日日丰腴起来,魁梧起来,健硕起来,如勇士般挺起脊梁,它们要做五谷的王者,要在五月的麦田掀起金黄金黄的麦浪。庄稼人习惯将麦穗称作麦梢,在他们眼中,这些大山深处修竹般挺拔的小麦,是他们富养在地里的株株果木,麦收时节,一垄麦田就是一方金灿灿的果园,每一个枝头都会挂上麦粒饱满的果实。

⑧阳光是最好的染料,它们要为翠绿的麦穗着色,要让嵌入穗身的麦粒在无边的熔炉里淬火,冶炼,锻造出纯金的质感。汹涌的热浪是泥土燃烧的烈焰,是农人汗水飞溅的火花,穗梢被炙烤得一片橙黄,喷薄而出的金色光芒让漫山遍野都贴上金箔。细长的麦叶在摆动,它们架起风箱,让炉火烧得更旺,大地滚烫的砧板上隐约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比春雷的鼓点更要密集,热烈,有节奏。这一刻,知了停止歌唱,树叶凝神屏气,溪水放缓流速,梢头的麦芒如支支将要离弦的箭,自天空射向大地,迸发着道道金光,又好似自麦田伸向天空的长矛、金戈和铁戟,闪耀着簇簇夺目的光芒,棱角分明的麦穗此刻披着一身金黄的铠甲,好似目光灼灼的勇士,等待着阳光在麦田里点兵。

⑨芒种前后,田边的草木为杏黄的麦田勾上一道绿边,如一个吊坠,斜挂在大地的颈项。衬着草绿,热浪滚滚的麦田,从麦芒到麦茎,从麦粒到麦秸,从泥土之上到天空之下,纯金的麦浪随风翻滚,那光芒里有山川,河流,草木争鸣的号角,那光芒里有云彩,露滴,蝉鸣的欢呼,那光芒里滚动着雷声和闪电的轰鸣,也有耀眼的彩虹高挂。每一粒泥土,每一片麦田,每一声蝉鸣都是这金色的一部分,就连老农的笑容都被映得金黄。

⑩风吹麦浪,季节终于为这些镀金的麦粒提取了一个生动的词——麦粒金。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多次写到“蛙鸣”“蝉噪”,有展现时令特点的目的,也有借物抒情的意图。
B.麦子从“一枚枚新芽”到“一株麦苗”最后长成“镀金的麦粒”,表达出作者对麦子生命力顽强的歌颂。
C.第⑦⑧段写促使麦穗变成金黄的力量,有金黄的阳光,汹涌的热浪,也有庄稼人的富养,农人的汗水。
D.文章以时间为线索,从春天到夏天,从雨水到芒种,用节气的变化展现麦子的成长过程。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第③段将麦苗拟人化,用“脾性”、“耐心”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麦苗对春雨的期待。
B.第⑦段短句、长句交错运用,句式活泼,错落有致,富有变化,具有节奏感。
C.第⑨段表现麦田金黄,先采用衬托手法,以草木绿写麦田黄;再采用通感手法,以号角、欢呼、轰鸣突出金黄。
D.本文语言情感饱满,全文虽然没有使用感叹句直接抒情,但读者依然能从生动的描绘中感受到浓烈的情感。
3.有人评价这篇散文具有诗意美,你认为哪些方面体现出了诗意美?
4.本文的题目“麦粒金”有哪些意蕴?请结合全文分析,简要作答。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浞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讳辨》,然卒亦不就举。辞尚奇诡所得皆惊迈绝去翰墨畦迳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与游者权璩、杨敬之、王恭元,每撰著,时为所取去。贺亦早世,故其诗歌世传者鲜焉

(节选自《新唐书·李贺传》)

材料二:

愈与李贺书,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曾参之父名皙,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饥”也,惟宦官宫妾不敢言“机”及“谕”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耶?

(节选自韩愈《讳辩》)


【注】①周文王名昌、武王名发,周公有诗曰“在昌厥后”“骏发尔私”。②孔子曾说过“守不足徵”“某在斯”。孔子母亲名叫“征在”,孔子说“征”时不说“在”,说“在”时不说“征”。③唐高祖名虎、太宗名世民、世祖名晒、玄宗名隆基、代宗名豫。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辞尚A奇诡B所得C皆惊迈D绝去E翰墨F畦迳G当时无能效者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丙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就,指完成,在句子“援笔辄就如素构”与“然卒亦不就举”中词义相同。
B.劝,指鼓励、劝勉,与《劝学》一文中标题“劝学”中的“劝”词义相同。
C.乃,指才,与《师说》中“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中的“乃”意义不同。
D.讥,指讥刺、指责,与齐威王的昭告“谤讥于市朝”中的“讥”意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二第一段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写信劝李贺参加进士考试,且认为他必将考中。
B.朝野众口一词地提倡避讳,韩愈却明确地反对避讳。
C.皇甫湜认为:韩愈不明白劝李贺举进士的严重后果。
D.“然”表达了对获罪的清醒认识和反对避讳的态度。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贺亦早世,故其诗歌世传者鲜焉。
(2)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
5.根据两则材料,你认为李贺没有考进士的原因是什么?请说出你的结论及理由。
2024-02-19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复习卷(五)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唐诗在读者心目中之所以获得那么普遍的荣誉,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语言方面的成就,则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唐诗语言是高度诗化的,又是日常生活的;这种语言的更深的基础,则是唐人的现实生活,唐代从分裂中获得统一,又摆脱了六朝门阀势力的残余,使得唐帝国走上古代封建社会的高峰,一种生活的信念,高瞻远瞩的气概,青春的旋律,少年人的精神,朝气蓬勃地展现在眼前。所谓“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种丰富而健康的生活气息,反映着时代的生活,本身就近于诗。

语言的诗化,正如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它的语法,一是它的词汇。以前者为基础的如五七言形式的成熟,虚字可以省略,新鲜的表现手法等等,使得语句更精炼、更自然、更解放,而后者则是它的丰富的语汇,这些语汇是在诗歌创作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基于生活而形成的。一个诗人写一首诗,很少都同时由他自己来创作诗的形式、诗的语法、诗的语汇等,而是基于前人以及他自己在这方面所累积的无数成果而创作。

所谓诗的词汇,并非在生活的词汇外另外有什么词汇,诗歌中的形象最好是直接从事物本身得来。《诗品序》说:“‘思君如流水’,即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这些话至少说明了最平常的真理。而诗坛的普遍繁荣,正是要建立在这最平常的真理之上的,可是一般生活语言中的词汇怎样能成为富于诗意的词汇呢?这仍然是与实际的生活分不开的。

中国封建社会从汉帝国发展到唐帝国,生活内容五百年来没有发生剧烈的变化,只是更成熟地走向封建社会所能达到的高峰而已。在这样长年累月的生活中,累积了生活经验,也累积了生活感受,仿佛一个住了几十年而没有剧烈变化的家乡,其中一木一石,都能唤起生活中的丰富的感受和联想。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个“月”,这个“关”,这个“山”,从秦汉一直到唐代,其中累积了多少人的生活史?它所能唤起的生活感受的深度和广度有多么普遍的意义!正是这样,这首诗才能如此形象而典型地被歌唱出来。且不说一首完整的诗,就仅仅“关”“山”“月”这三个字连在一起就会产生相当形象的联想。这难道不是唐人普遍的感受吗?

正如“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这个“柳”又是何等地为生活所熟悉。然而,诗化的过程也不单纯是生活的熟悉,正如上层建筑与基础的关系一样,一个民族心理和特征的形成,既取决于他的生活,也渊源于他的文化传统。从《小雅·采薇》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古诗十九首》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柳”的形象开始是偶然地而非很普遍地在诗中出现。然而“柳”已经与“春天”、与“游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时也逐步深入于人的情感世界。《三辅黄图》说:“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陶渊明则自称五柳先生.王恭则被人称道为“濯濯如春月柳”,而“柳”在诗中大量地出现,则仍要到北朝《折杨柳歌辞》出现之后,接着隋、唐进入了统一,随着春风得意的时代,随着游子以至边塞的生活,“柳”就成了生活中最富于诗情画意的联想,它是生活也是诗的语言。直到今天,我们还有“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的生活谚语。如果说这也可以算是广义的民族形式,我们能学习的就更多了。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寒雨连江夜入吴”“鸬鹉山头宿雨晴”,一直到“清明时节雨纷纷”“江雨霏霏江草齐”,这个“雨”也不过就是普通的雨,然而到了诗歌语言中,它又逐渐形成为多么富于联想的一个词汇,而它的丰富性、普遍性,也是直到唐代才更为突出的,所谓:“渭城朝雨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关”“山”“月”,这里的“雨”“柳”“酒”“关”这些词汇的出现,也就无怪乎它之成为最富于感染力的赠别诗了。而“客舍”的旅人之情,“青青”的欣欣之意,与那最后二句的巧妙构思,交织成阳关三叠的歌唱。而从此“渭城”也就被赋予鲜明的诗意,所谓:“生寻野渡寻无归,雁带斜阳入渭城。”

这样诗与生活的反复交织充实着丰富着诗的词汇,唐代诗人们以豪迈的生活信念,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吸取着创造着这些词汇,这就使诗歌的语言步入更为鲜活广阔的天地。

(摘编自林庚《唐诗的语言》)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语言是高度诗化的,又是日常生活的,这是唐诗在读者心目中获得普遍荣誉的重要原因。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反映了当时丰富健康的生活,这种生活本身就是诗。
C.随着唐代语法的发展,五七言形式的成熟、虚字省略、新鲜的表现手法等等都体现并促进了诗歌语言的诗化。
D.“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的谚语虽不是严格的诗句格式,但能说明“柳”到今天仍然贴近我们民族的生活经验。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朝时期,社会从乱局转入大一统,精神气质如少年般健康、昂扬,以此为基础,诗歌的语言也迎来大发展。
B.作者赞同《诗品序》对“思君如流水”等诗的分析,认为有诗意的词汇往往既要借鉴经史典故,又取材于现实生活。
C.一代代人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不断累积经验和感受,当唐人读到诗中的“风”“月”“关”“山”,便能唤起丰富形象的联想。
D.唐诗与生活的不断交织丰富着诗的词汇,诗人们不断创造和吸取这些词汇,使得唐诗语言既高度诗化又广阔鲜活。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D.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请结合材料梳理“柳”这一形象诗化的过程。
5.杜甫的《登高》体现了唐诗语言高度诗化的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秦欲伐齐,齐楚从亲,于是张仪往相楚。楚怀王闻张仪来,虚上舍而自馆之。曰:“此僻陋之国,子何以教之?”仪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妇嫁女,长为兄弟之国。此北弱齐而西益秦也,计无便此者。”楚王大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之。楚王怒曰:“寡人不兴师发兵得六百里地,群臣皆贺,子独吊,何也?”陈轸对曰:“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楚王曰:“有说乎?”陈轸对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是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而两国之兵必俱至。善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不与吾地,阴合谋计也。”楚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赂之。于是遂闭关绝约于齐。乃使勇士至宋,借宋之,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下秦。秦齐之交合,张仪乃朝,谓楚使者曰:“臣有奉邑六里,愿以献大王左右。”楚使者曰:“臣受令于王,以商於之地六百里,不闻六里。”还报楚王,楚王大怒,发兵而攻秦。秦齐共攻楚,斩首八万,杀屈匄,遂取丹阳、汉中之地。楚又复益发兵而袭秦,至蓝田,大战,楚大败,于是楚割两城以与秦平。

(节选自《史记·张仪列传第十》)

材料二:

楚怀王拘张仪,将欲杀之。靳尚为仪谓楚王曰:“拘张仪秦王必怒天下见楚之无秦也楚必轻矣。”又谓王之幸夫人郑袖曰:“子亦自知且贱于王乎?”郑袖曰:“何也?”尚曰:“张仪者,秦王之忠信有功臣也。今楚拘之,秦王欲出之。秦王有爱女而美,又简择官史佳丽好玩习音者,以欢从之,资之金玉宝器。奉以上庸六县为汤沐邑,欲因张仪内之楚王。楚王必爱,秦女依强秦以为重,挟宝地以为资,势为王妻以临于楚。王惑于虞乐,必厚尊敬亲爱之而忘子,子益贱而日疏矣。”郑袖遽说楚王出张子。

(节选自《战国策·楚策二》)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把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写出来。
拘张仪A秦王B必怒C天下D见楚之E无秦也F楚G必轻矣。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舍”指招待宾客的上等房舍,后也指对一般读书人的尊称。
B.“箕帚之妾”中箕帚原指扫除用的工具,这里用作妻妾的谦称。
C.“符”即符节,是古代朝廷封官、传命和调遣兵将的凭证。
D.“折节”一指降低自己身份,二指改变平时的志趣行为向好发展;文中是第二种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国想攻打齐国,便设计离间齐楚,破坏齐楚联盟,达到先削弱楚国邦交的目的。
B.陈轸献计说,楚国应暗中联系齐国,表面假装与齐国断绝关系,以此来试探秦国。
C.楚怀王没采用陈轸的计谋,而让宋人潜入齐国境内辱骂齐王,避免了齐、楚的正面冲突。
D.靳尚替张仪在楚怀王及其宠姬郑袖面前“设诡辩”,使张仪得以从楚国顺利逃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
(2)王惑于虞乐,必厚尊敬亲爱之而忘子,子益贱而日疏矣。
5.根据以上两则材料,请简要概括楚国最终大败的内因和外因。
2024-02-1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一朵花、一片晚霞、一首诗、一曲音乐,我们觉得美;穿的衣服,用的家具,我们都会用审美的眼光,来说他们美不美。但是如果认真追问一下:究竟什么是美?我们却往往会瞠目结舌,不知所答。

在对美进行追问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把美的东西当成美。这是因为我们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时候,差不多总是先碰到具体的美的东西,然后再从美的东西概括出来美的概念来。

古希腊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谈论美的专著。其中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希庇阿斯就混淆了美和美的东西,用一位漂亮的小姐、一匹漂亮的母马、一只漂亮的汤罐等等,来回答“什么是美”。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一回答,说他所要探讨的,不是“什么东西是最美的”,而是“什么是美”。“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那件事物成为美。”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了许久,最后不得不感叹地说:“美是难的。”

这个讨论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他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从千千万万美的东西中,去寻找美的普遍规律。关于美本身,所要研究的是作为普遍规律的美,也就是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美的东西。把美的东西当成美,会造成许多困难。

首先,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例如漂亮的小姐,就只能说明漂亮小姐的美,而不能说明漂亮的母马的美、漂亮的糖罐的美。美的东西千千万万,但它们都各有其美,而不能用以相互说明,更不能相互等同。桃花的美不同于梅花的美,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或是唐诗的美,也是各异其趣,迥不相同。美是从各种各样的东西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它从现象上升到本质,它能说明任何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原因,但它本身并不就是美的东西。

其次,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美或者变成另外的一种美。例如西湖,当晴光潋滟或是山雨空蒙的时候,条件不同,它就具有不同的美。而当杜甫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时的雨,可以说是美的。可是当杜甫写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时的雨,你又能说是美的吗?因此任何美的东西的美,都随着它与人的关系而变化,我们很难把美的东西永远当成是美的。

第三,美的东西不仅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从自然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艺术,无不有美的东西存在,在这样众多的美的东西中,你要把美说成是一种东西,当然不可能。同一种东西,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东西,它们却可以都是美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

第四,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本来不是一种“东西”,我们又怎么能够把美当成是某种美的东西呢?谈到味,它有酸甜苦辣;谈到色,它有红黄蓝白;谈到声,它有清浊高低。凡此,都是一定的物质因素构成的,它们都表现为某种物质的东西,但是美却不然,你能说美是由哪些物质的因素构成的呢?你只能说,美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不仅仅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例如美必须和味、色、声发生联系,但美又不在于味、色、声本身,而在于味外之味、色外之色、声外之声。这样,你又怎么能够用某种固定的东西,固定的味、色、声,来说明美呢?

美不是美的东西,它是什么呢?我们说它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

(摘编自蒋孔阳《美和美的东西》)

材料二:

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欧拉善用简洁的函数表达真理,欧拉公式至今仍被认为是最具美感、最有魅力的公式之一。他还曾写下《音乐新理论的尝试》,将数学与艺术美结合在一起。这位天才给后人有益的启示:探究真理的动力中饱含着对美的追求,科学之美可诱发出科学家无限的创造力。

尽管科学家们对科学美的阐述大多是零散的、即兴的,但不难看出他们对科学之美的肯定和重视。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罗素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中“读出音乐般的美妙”,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从达尔文《物种起源》中“见出生物世界无与伦比的统一之美”。科学家杨振宁则用高适在《答侯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描述狄拉克反粒子理论带来的精神震撼。他还以虹与霓为例描述科学之美:小时候看虹和霓,被极美的表面现象所吸引,长力懂得测量后发现这种现象的物理原因,体会到了一种极深层的理论架构的美。

在这些大科学家眼里,科学美是自然和谐之美的映射,是人们发现自然之秘而产生的自我超越感,是从科学和谐统一的思想中产生的愉悦自由的心理体验,是促使他们勇攀科学高峰的重要原动力。

科学美还包括审美直觉和审美灵感,不少科学家在科学创造过程中最初的选择,往往是依靠审美直觉来完成的。比如狄拉克的“单磁核”假说,就是从磁与电共有的对称美中获得启示,后来被实验证实;物理学家卢瑟福探索原子结构时有种直觉,感到原子核是一颗“小太阳”;哥白尼在观察太阳系运动时这样描述“太阳乘坐宝座率领着它周围的行星家族”。正是这些审美想象,启发了科学家的灵感,引导着他们前往成功的彼岸。

反观我们的现实,科学美却被有意无意地冷落甚至剥夺,近乎一件奢侈品。备受推崇的奥林匹克竞赛,已异化为机械的题海战术,孩子们很难在大量做题中享受数学的韵律之美。在科研领域,不少人急功近利,失去了探寻更高层次的科学美的机会。

正如但丁所说,美是真理的光辉。漠视科学的美感,就很难探寻到真理的内核。在教育中,如果先让孩子欣赏“虹与霓”的现象美,再引导他们去探究背后的科学原理,是否更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在科研中,少一些功利、多一份对美的追寻之心,把单调枯燥的实验变成美的探险,或许更容易到达真理的彼岸。在科普活动中,多一些日升月落、星辰闪耀、遥望火箭腾空而起的美感体验,可能会让不从事科学活动的普通人更加崇尚自然、走近科学。科学本来就是美的,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应是充满新奇体验的美的旅程。

(摘编自《发明与创新》)

1.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通过探讨,最终解决了“美是什么”的问题。
B.材料一说美的东西都各有其美,不能用以相互说明。这和我们欣赏诗词时,不能用“纤云弄巧”的婉约美去衡量“乱石穿空”的豪放美是一致的。
C.材料一“味外之味”的第一个“味”是指人品尝到的味道,第二个“味”是指超越于具体味道之上的事物的美。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围绕“美”这个话题展开,但前者意在分析“美”的概念,后者重在强调“美”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狄拉克的反粒子理论具有唐诗“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般的境界。
B.欧拉的《音乐新理论的尝试》以数学美与艺术美的结合呈现了科学美。
C.只有在科普活动中多一些日升月落之类的美感体验,才能让不从事科学活动的普通人更加崇尚自然,走近科学。
D.奥林匹克竞赛机械的题海战术使孩子们很难享受数学的韵律之美,也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力。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多用例证法,将“美不是美的东西”的相关抽象表述具体化,让读者易于理解的同时也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
B.材料一采用递进式的结构论证,先提出论点“美”和“美的东西”不能混为一谈,再从四个方面阐述二者不同,最后总结归纳。
C.材料二论证中正反对照,有力地论证了“对科学之美的追求能诱发创造力,有助于探寻到真理的内核”的观点。
D.材料二第三段运用排比,表述了科学美的本质、主客体表现形式和对科学发现的作用,既论述全面,也强调了科学美的重大意义。
4.两则材料在论证过程中均引用了唐诗,请简析其作用。
5.在古诗文学习研讨中,甲同学说:“我发现同是草木葱茏,‘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在陶渊明眼中就是美景,而‘城春草木深’却让杜甫悲从中来。”乙同学说:“我觉得这两句诗都太美了,让我感动!”请结合材料一的原理,对两位同学的发言做简要分析。
2024-02-1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地回忆

孙犁

那是个冬天,该是一九四一年的冬天,我打游击打到了这个小村庄,情况缓和了,部队决定休息两天。

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河里结了冰,我登在冰冻的石头上,把冰砸破,浸湿毛巾,等我擦完脸,毛巾也就冻挺了。有一天早晨,刮着冷风,只有一抹阳光,黄黄的落在河对面的山坡上。我又登在那块石头上去,砸开那个冰口,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

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

这声音是那么严厉,我听了很不高兴。这样冷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碍了人。心里一时挂火,就也大声说:

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

我站在上风头,狂风吹送着我的愤怒,我听见洗菜的人也恼了,那人说: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

你怎么骂人?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

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我说: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

她冷冷地望着我,过了一会才说: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

我笑着说:你看你这人,我在上水洗,你说下水脏,这么一条大河,哪里就能把我脸上的泥土冲到你的菜上去?现在叫你到上水来,我到下水去,你还说不行,那怎么办哩?

怎么办,我还得往上走!

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登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

我哭不得,也笑不得,只好说:你真讲卫生呀!

我们是真卫生,你们是装卫生!你们尽笑话我们,说我们山沟里的人不讲卫生,住在我们家里,吃了我们的饭,还刷嘴刷牙,我们的菜饭再不干净,难道还会弄脏了你们的嘴?为什么不连肠子肚子都刷刷干净!说着就笑的弯下腰去。

我也觉得好笑。可也看见,在她笑着的时候,她的整齐的牙齿洁白的放光。

对,你卫生,我们不卫生。我说。

那是假话吗?你们一个饭缸子,也盛饭,也盛菜,也洗脸,也洗脚,也喝水,也尿泡,那是讲卫生吗?她笑着用两手在冷水里刨抓。

这是物质条件不好,不是我们愿意不卫生。等我们打败了日本,占了北平,我们就可以吃饭有吃饭的家伙,喝水有喝水的家伙了,我们就可以一切齐备了。

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女孩子望着我,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

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我们不会悲观的。我这样对她讲,当时觉得这样讲了以后,心里很高兴了。

光着脚打下去吗?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

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你说什么?

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不会求人做一双?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她端着菜走了,我在河边上洗了脸。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的鞋子,冻的发黑的脚,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第五天,我穿上了新袜子。

女孩子的父亲是个生产的好手,现在地里没活了,他正计划贩红枣到曲阳去卖,问我能不能帮他的忙。部队重视民运工作,上级允许我帮老乡去作运输,每天打早起,我同大伯背上一百多斤红枣,顺着河滩,爬山越岭,送到曲阳去。女孩子早起晚睡给我们做饭,饭食很好,一天,大伯说:同志,你知道我是沾你的光吗?

怎么沾了我的光?

往年,我一个人背枣,我们妞儿是不会给我吃这么好的!

我笑了。女孩子说:沾他什么光,他穿了我们的袜子,就该给我们做活了!

又说:你们跑了快半月,赚了多少钱?

我们一同数了票子,一共赚了五千多块钱,女孩子说:够了。

够干什么了?大伯问。

够给我买张织布机子了!这一趟,你们在曲阳给我买架织布机子回来吧!

大家都没人反对女孩子这个正义的要求。我们到了曲阳,把枣卖了,就去买了一架机子。大伯不怕多花钱,一定要买一架好的,把全部盈余都用光了。我们分着背了回来,累的浑身流汗。

这一天,这一家人最高兴,也该是女孩子最满意的一天。这像要了几亩地,买回一头牛;这像制好了结婚前的陪送。

以后,女孩子就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

当她卸下第一匹布的那天,我出发了。从此以后,我走遍山南塞北,那双袜子,整整穿了三年也没有破绽。一九四五年,我们战胜了日本强盗,我从延安回来,在碛口地方,跳到黄河里去洗了一个澡,一时大意,奔腾的黄水,冲走了我的全部衣物,也冲走了那双袜子。黄河的波浪激荡着我关于敌后几年生活的回忆,激荡着我对于那女孩子的纪念。

开国典礼那天,我同大伯一同到百货公司去买布,送他和大娘一人一身蓝士林布,另外,送给女孩子一身红色的。大伯没见过这样鲜艳的红布,对我说:多买上几尺,再买点黄色的。

干什么用?我问。

这里家家门口挂着新旗,咱那山沟里准还没有哩!你给了我一张国旗的样子,一块带回去,叫妞儿给做一个,开会过年的时候,挂起来!

他说妞儿已经有两个孩子了,还像小时那样,就是喜欢新鲜东西,说什么也要学会。

(选自《白洋淀纪事》,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对女孩的斥责虽心生怒火,但考虑到八路军战士应该与百姓搞好关系,于是对女孩便心平气和起来。
B.女孩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仍用所剩不多的布料给“我”做袜子,表现出她热情慷慨的一面。
C.小说中“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写出了敌人的凶残,也表现了老百姓对敌人的痛恨。
D.袜子是女孩在自家物资极为匮乏的情况下为“我”缝制的,是老百姓对革命队伍的支持与信任,是军民鱼水情的象征。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A.小说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血腥,而是描写饶有趣味的日常生活场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B.小说和《哦,香雪》都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从“我”的视角和见闻出发,增添了真切感和主观抒情气氛。
C.小说叙述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形式来展开,既巧妙交代小说的时代背景,又展现了人物性格。
D.小说以小见大,把送袜子、做国旗等平凡生活琐事,与国家和民族情怀紧密联系起来,细枝末节中凸显时代光芒特点。
3.铁凝认为:那些女孩子们,就是“美”与“善”的化身。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4.孙犁《白洋淀纪事》和铁凝《哦,香雪》、茹志娟《百合花》,因其独特的风格,被称为“诗化小说”,请结合小说,从选材、人物形象、情感等角度,谈谈对这种文体特征的理解。
2024-02-01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溪早春

杨万里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注】①本诗是作者晚年退职家居期间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点明地点和时间,给人以万物复苏之感,奠定了本诗的基调。
B.颔联“垂处绿”“末梢红”写出了春天到来时柳树、桃树的显著变化,体现了“动人春色不须多”的特点。
C.诗中展现了家乡的人们在早春暖日和风中的居室及出游活动,传达出融洽的春意。
D.本诗借景抒情,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一样,有着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2.以病老之躯观春,常有感伤之念,而此诗超越自身,具有温暖而积极的格调。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4-02-01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选自《荀子·劝学》)

文本二: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选自秦观《劝学》)

1.文本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然[A]负此[B]自放[C]喜从滑稽[D]饮酒者[E]游[F]旬朔之间[G]把卷[H]无几日。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与今天的“步”不同。
B.“筋骨之强”与《师说》“古之学者”,两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
C.《齐史》:“二十四史”之一。“二十四史”是指我国古代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
D.“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与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传”意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劝学》通过积土成山兴风雨、积水成渊生蛟龙设喻,引出“积善成德”才能改变气质,具备圣人的思想感情的论断。
B.《荀子·劝学》中通过“骐骥”和“驽马”,“朽木”和“金石”这两组对比和比喻,着重表明坚持与否必将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
C.秦观在《劝学》中讲述了自己幼时读书不勤奋,成人后开始发愤读书,可是聪明却远不如从前。这和颜真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感受相同。
D.秦观在《劝学》中非常赞同孙搴答邢词中的论说,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有文采的句子,编为《精骑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
5.两则选文同是“劝学”,但强调的学习态度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02-0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共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央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站在民族复兴和百年变局的制高点,科学谋划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纲领性文献。

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十年来第一次被写进党代会的报告。

很长一段时期,劳动教育在我们大中小学都消失了,在我们的教育方针中也不见了。二十大报告中劳动教育的回归,就是要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树立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会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现在社会上的教育焦虑,如担心孩子上职业学校等问题,根源在于对劳动的价值、劳动者的态度出现了认知偏差。

(摘编自朱永新《二十大报告中,有这些关于教育的新提法新要求》)

材料二:

劳动教育关系国家命运、民族未来。我们需要从国家命运,民族未来的角度思考劳动教育体系的建构。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出现拐点,未来劳动年龄人口可能将不再增加。这一形势,要求我国劳动人口人力资源的开发应该由过去主要依靠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增加转变为主要依靠劳动年龄人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劳动教育不是一项简单的教学任务,它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制定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渐进的学习体系,精心策划、合理安排,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适切的教育和锻炼。劳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重视和努力,需要全社会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实现劳动认知与劳动价值的回归,让孩子在劳动中体验生活,收获技能,学会与人交往,锻炼各种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家长和学校需要积极配合,培育孩子的劳动观念,社会要营造尊重劳动者的氛围,形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共同的价值观。

新课程改革以来,在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平均每周1课时,这样是搞不好劳动教育的。应结合各科教学,挖掘蕴含在各科中的劳动教育内容,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形成教育合力,使劳动教育经常化、日常化。将劳动教育纳入督导考核体系,加强督导督查。杜绝劳动课只反映在课表上,平时却被语文、数学课或自由活动代替的现象发生;杜绝口头上重视,行动上忽视的现象发生;克服场地紧张,工具不齐的难题。通过学校自身建设、拓展社会资源共建等方式,建立劳动基地、劳技教育中心、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教育基地等,使劳动教育逐渐走上常态化发展的轨道。

(摘编自万作芳《劳动教育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党的二十大重提劳动教育,是对过去学校以及社会上人们忽视劳动教育的一次重大纠偏。
B.很长一段时期,劳动教育在大中小学都“消失”了,在我们的教育方针中也消失了。
C.家长担心孩子读职业学校的教育焦虑,其实是对劳动价值和劳动者的态度出现了认知偏差。
D.劳动教育需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因此劳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重视和努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劳动教育”十年来第一次被写进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可见我们党对“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
B.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缺位原因复杂,有学校方面的,也有家庭方面的,还有社会方面的,扭转形势需要未来几代人的努力。
C.劳动教育应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应做到经常化、日常化,而不仅仅是平均每周1课时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
D.对学校劳动教育进行督导考核,督导考核内容包括劳动课是否被其他课占用,师资、场地、工具、经费是否缺乏等。
3.下列最能支撑材料一中观点的选项是(     
A.荀子说:“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B.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提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C.陶行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D.顾明远说:“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要把劳动和教育结合起来,重视劳动的教育功能。”
4.苏霍姆林斯基说:“劳动是最伟大的美,让孩子们认识这个美,是教育的奥秘之一。”请结合材料分析。
5.劳动教育关系国家命运、民族未来。请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才能做好劳动教育。
2024-02-0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秋浦柳少府

李白

秋浦旧萧索,公庭人吏稀。

因君树桃李,此地忽芳菲。

摇笔望白云,开帘当翠微。

时来引山月,纵酒酣清晖。

而我爱夫子,淹留未忍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采用反衬手法,将秋浦以前的境况渲染得越萧索,越能显出当下的“芳菲”。
B.“树桃李”是柳少府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经济的有力举措,彻底改变了秋浦面貌。
C.“摇笔”“开帘”“引月”“纵酒”是诗人在秋浦的活动,更是柳少府生活的常态。
D.末二句直抒胸臆,“未忍”是舍不得的意思,诗人以此表现对柳少府“爱”之深。
2.李白“爱夫子”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说说你的理解。
2024-01-3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学校2023 ~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合检测语文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