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70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

张元干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初夏即事十二解(其三)

杨万里

百日田干田父愁,只销一雨百无忧。

更无人惜田中水,放下清溪恣意流。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诗先写人老后特别敏感,继而笔调一转,寄寓双节相逢时的复杂感受。
B.张诗尾句着一“也”字,炼字轻巧别致,使诗歌具有了别样的情调意蕴。
C.杨诗连用“百”“田”二字,不避重复,与其《插秧歌》一样具有民歌特色。
D.杨诗通篇运用工笔细描,情境生动,展现了诗人对田园劳作生活的观察。
2.清人论宋人节气物候诗曾云:“每于烟火气中见思理。”所谓烟火气指日常生活,思理即感悟与哲理。请谈谈你在这两首诗读到了哪些烟火气,又体悟到怎样的思理?
2024-03-11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陶潜,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归去来兮辞》。

顷之,征著作郎,不就。既绝州郡觐谒,其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或有酒要之,或要之共至酒坐,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刺史王弘以元熙中临州,甚钦迟之,后自造焉。潜称疾不见,既而语人云:“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闲,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王公纡轸为荣邪!夫谬以不贤,此刘公干所以招谤君子,其罪不细也。”弘每令人候之,密知当往庐山,乃遣其故人庞通之等赍酒,先于半道要之。潜既遇酒,便引酌野亭,欣然忘进。弘乃出与相见,遂欢宴穷日。潜无履,弘顾左右为之造履。左右请履度,潜便于坐申脚令度焉。弘要之还州,问其所,答云:“素有脚疾,向乘蓝舆,亦足自反。”乃令一门生二儿共轝之至州,而言笑赏适,不觉其有羡于华轩也。弘后欲见,辄于林泽间候之。至于酒米乏绝,亦时相赡。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节选自《晋书·陶潜传》,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B.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C.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D.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取字,字和名是有关联的。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比如韩愈,字“退之”。
B.为乡邻之所贵:该句与《师说》中“不拘于时”的句式结构一致。
C.赋:通常指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如《赤壁赋》。但在本文作动词,指“写(作)”。
D.乘:本文中“问其所乘”的“乘”与《登泰山记》中“自京师‘乘’风雪”的“乘”含义一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潜博学多识,擅长写作文章。他的《五柳先生传》被当时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作了《归去来兮辞》。
B.陶潜不迷恋仕途。虽做过州祭酒,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以及彭泽令等职,但有些任职时间不长。
C.陶潜清高不群。起初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陶潜生性嗜酒。熟悉的亲朋好友带着酒菜与之同饮,他无所推辞,喝醉了忘乎所以;但遇到不认识的人,他仍心有距离,直接离开。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5.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陶渊明两次当官又两次辞官,请简要概括两次辞官的原因。
2024-03-1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世纪以来,中国新诗人自我意识越来越鲜明,新诗也呈现出主体性强化的倾向。

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能动、自由、有目的活动的特性。诗歌创作的主体即诗人,与一般认识的主体有共同的属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诗的创作主体不是一般人,而是具有系统的审美观点的诗人,他有着不同于科学家,不同于画家、音乐家,也不同于小说家、戏剧家的特殊的心理气质、美学理想。传统的小说、剧本侧重于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尽管它们所描写的对象也照样渗透着创作主体的美学追求与鲜明爱憎,但是主体一般总要隐藏到情节和场景的后面。诗歌则不然。诗歌,尤其是抒情诗,诗人总是以自身的生活经验、意志情感等作为表现的对象。抒情诗当然也有对客观现实的描写,但它不是一种照相式的模拟,客观现实在诗歌中不再是独立的客体,而是渗透着、浸染着诗人的个性特征,成为诗人主观情感的依托物了。

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的新诗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在胡适眼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一项极其相似之点,那便是一种对人类解放的要求。把个人从传统的旧风俗、旧思想和旧行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胡适把新诗的发生与人的解放联系起来的观念,得到了“五四”时代其他诗人的热烈回应。此后在新诗发展过程中,诗的主体性常常被强调。

但是强调诗歌的主体性,以诗人的主观世界为表现对象,并不意味着诗人不同层次的情感都值得入诗。抒情诗以表现诗人的情感为主,但这情感不应是褊狭、妄诞的,不应与民族精神脱离,而要经过理智的思考。

诗的主体性要求诗人真诚地展示自己的内心,因而优秀的诗篇是最富于个性色彩的。然而抒情诗是否只是纯个性,纯偶然性,而毫无普遍的意义呢?不是的。优秀的诗人在创作时决不是不负责任地自由倾泻,而是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民族的特征以及自己的哲学与美学观点对之进行审视,进行加工。真正伟大的诗篇,既是高度个性化的,又涵括广泛的普遍性,也就是说在诗人唱出的具体的特定的歌声中,包含着超越诗人个人的,具有那一时代特色的,反映出民族性的人民的心声。为什么主体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内心,往往会带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呢?这是由于抒情主体是一个单个的人,但同时也是处于一定时代、一定民族、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是人类共同性中某些特征的体现者。普希金说过:“我的永远正直的声音,是俄罗斯人民的回声。”对诗人来说,自我与时代、与人民是一致的,因为诗人本身就生活在这个时代,是人民的一员。伟大的诗人往往有一种涵盖一切的气魄:我是人民!人民是我!因此要做一个真正的诗人就要自觉地把自我与人民、与时代融合在一起,让自己的胸膛中流着民族的热血,让自己的脉搏和着时代的脉搏而跳动。这样,他的诗越是个性的,就越有普遍的价值。

(摘编自吴思敬《中国新诗理论的现代品格》)

材料二:

当前,中国新诗出现了令人尴尬的局面,一方面,称为诗人的人越来越多,写诗似乎也越来越容易,越来越随意。诗坛内热热闹闹,诗坛外冷冷清清,广大读者对新诗已由不满、失望到弃之而去。

从诗的内容方面来讲,当代的诗存在着反崇高、反共性、反意义等现象,而代之以虚拟、玩世、丑陋、庸俗等。境界是诗歌的灵魂,也是价值的最终所在,它并不浮出诗歌的表层,但却以它那不可触摸的光辉照亮全诗,没有境界的诗如珠玉失去光泽。现在有些诗不但缺乏境界,甚至以庸俗、低劣、丑恶入诗。伪道德、假崇高自然应该遭到批评,但若因此舍弃以“真善美”作为生命价值的导航,那实在是一种本质性的误导。

在全球化的今天,即使发生在遥远的天涯海角的变故,也会对全球、全人类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信息时代人们的命运比以往任何历史时代都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因此,敏感的诗人不会像一只工蚁只忙碌着经营自己的巢穴,而不预见人类共同命运的走向。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中国新诗,转向以个人的日常生活和非常个人化的情绪的描述为主题。个人感情的抒发是诗歌的本能,但关键在于不同高度的观察引出不同高度的情感,至少诗人不应该将自己紧闭在狭小的天地间。抒发强烈的个人色彩之情并非诗歌的全部,尤其当这种感情缺乏时代感时。因此,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诗人应当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形势的发展,多关心自己的国家和几千年的古老文化所可能面临的种种问题,像古今中外的许多伟大诗人一样写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命运有着深远意义的诗,用自己的作品回答什么是诗、什么是诗人的责任这样重要的问题。

(摘编自章燕《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及其出路——诗人郑敏访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主体性与科学家、画家、音乐家不一样,后三者没有系统的审美观点。
B.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得到极大认同,以至当时的诗人写的新诗都与人的解放联系起来。
C.当今中国新诗出现令人尴尬的局面,其原因之一是舍弃“真善美”的生命价值而导致了境界不高。
D.全球化的今天对于诗歌创作中的时代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诗人创作不能转向非常个人化的情绪的描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中的“层林”“鹰”“鱼”等,表现诗人的意志情感,成为诗人主观情感的依托物。
B.如果诗人不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内心,写出的作品就可能反映不出有时代特色的、民族性的人民心声。
C.关于新诗创作中的个性色彩与时代性的关系,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两者并不矛盾,又都特别强调了时代性。
D.只要中国新诗人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和时代,就能改变广大读者对新诗不满、失望和弃之而去的局面。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整体观点的一项是 (       
A.“大众化诗歌率先提供一种民主开放的想象性文化空间,网络诗歌爆发出巨大的文化能量。”(光明网)
B.“我们这个时代恰恰是一个新意象新形象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时代,新的经验、新的感受与全新的视野,都和以往大不相同。”(《中国青年报》)
C.“我们今天的诗人,不应以为新诗是白话体,就与古汉语无关。诗人首先要珍惜自己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赋予它当代的阐释。”(中国作家网)
D.“一方面诗是心灵的产物,另一方面心灵也必然会对时代有所感应。诗人是敏感的,他们能够凭着直觉捕捉到时代的种种风云变动。”(中国诗歌网)
4.请简要说明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假如你是学校文学社的社长,准备指导同学进行新诗创作,请结合材料,列出新诗创作需要注意的要点。
2024-03-1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南歌子

苏轼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钟鼓报天明。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求田问舍笑豪英。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


[注]①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二月,在凤翔通判任的苏轼赴长安(今西安),往岐山,过宝鸡,重游终南山,游途中遇到晴雨变化,苏轼由景生情写下该词。②求田问舍:意思是指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最早出自于西晋·陈寿《三国志》:“备曰:‘君(指许汜)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既写了天气由雨转晴的变化过程,又写了作者归来后疲惫而又自在的状态。
B.本词化用庄周梦蝶及许汜贪恋置产的典故,既增添了思想容量,又使其显得典雅含蓄。
C.本词具体写了词人冒雨回家、和衣而睡、酣然入梦的过程,因事抒情。
D.“笑豪英”是说自己讥笑某些所谓的英豪,只知置办产业,谋求私利,无远大志向。
2.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过程。
2024-03-0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社会中的变化确实如有些学者所观察到的,行政村中的村民之间相互认识而不熟悉,缺乏共同生活的空间,而大批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更是带来乡村社会普遍的空巢现象。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失去约束力。但是,这可以称之为物、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长期浸淫于熟悉社会而习得的“给予”和“亏欠”的人情传统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等还存在巨大影响。

众多研究表明,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农民,虽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但依旧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也由此不断延续下去。而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虽然遭遇到大量陌生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和地缘等,结成亲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且依此确认其自我身份,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地方认同”。可以看出,熟悉社会已遭遇强烈冲击,但在日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

(摘编自黄锐《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缘”字与材料二中的“血缘”、“亲缘”、“宗缘”、“地缘”的“缘”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解之B.溪行,忘路之远近
C.木求鱼D.自身在此山中
2.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下人土气,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而种地是他们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B.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是礼俗社会,一种是法理社会。
C.乡土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D.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失去约束力。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B.“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C.“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D.“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4.上述材料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找出四种并作简要分析。
5.材料一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请概括这“乡土性”的特点。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好学,治《齐诗》。京师诸儒称述焉。天子拜望之为谒者。上初即位,思进贤良,多上书言便宜,辄下望之问状,所白皆可。宣帝察望之经明持重,论议有余,材任宰相,欲详试其政事,以为左冯翊。后为太傅,以《论语》授皇太子。及宣帝寝疾,选大臣可属者,引太子太傅望之、少傅周堪至禁中,皆受遗诏辅政。宣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元帝。望之选白宗室明经达学散骑谏大夫刘更生给事中,与侍中金敞并拾遣左右。四人同心谋议劝导上以古制多所欲匡正上甚乡纳之。中书令弘恭、石显久典枢机,亦与车骑将军高为表里,论议常独持故事,不从望之等。后恭、显奏:“望之、更生朋党相称,专擅权势,为臣不忠,诬上不道,请谒者召致廷尉。”时上初即位,不省“谒者召致廷尉”为下狱也。可其奏。知系狱,上大惊曰:“非但廷尉问邪?”令出视事。后数月,天子方倚欲以为丞相,会望之子伋上书讼望之前事,事下有司,复奏:“望之前所坐明白,无谮诉者。 而教子上书,失大臣体,不敬,请速捕。”上曰:“萧太傅素刚,安肯就吏?”显等曰:“人命至重,望之所坐,语言薄罪,必亡所忧。”上乃可其奏。使者至,望之仰天叹曰:“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袭,老入牢狱,苟求生活,不亦鄙乎!”竟饮鸩自杀。天子闻之惊,为之涕泣,哀恸左右。

曰:萧望之历位将相,籍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不然,望之堂堂,折而不桡,身为儒宗,有辅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

(节选自班固《汉书·萧望之传》,有删改)

材料二:

臣光曰:甚矣孝元之为君,易欺而难寤也!夫恭、显之谮诉望之,其邪说诡计,诚有所不能辨也。已而果自杀,则恭、显之欺亦明矣。孝元虽涕泣不食以伤望之,而终不能诛恭、显,才得其免冠谢而已。如此,则奸臣安所惩乎!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二十》)

材料三:

昔汉杀萧望之,是亦有罪焉。宣帝使之傅太子,其不以圣人之道导之邪,则何贤乎望之也;其导之未信而止也,则望之不得无罪焉。

(节选自曾巩《上欧阳舍人书》)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四人同心A谋议B劝导C上D以古制E多所欲F匡正G上甚乡H纳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诗》为汉代传习的《诗经》四家诗之一,另外三家分别是《鲁诗》韩诗》《毛诗》,现在的《诗经》即由《毛诗》流传而来。
B.举,指推举,与《赤壁赋》中“举匏樽以相属”的“举”意思不同。
C.赞有称颂、赞美之意,又称“论赞”,是以颂扬人物为主的一种文体,附在人物传记的后面,用来阐发作者对优秀人物的评论和赞美。
D.免冠即脱下帽子,古人用以表示谢罪,类似的谢罪形式还有肉袒、负荆、徒跣等,表示降低自己的身份来祈求对方开恩、原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望之爱好学问,研究《齐诗》,京城的儒生们都称赞他,他被皇帝任命为谒者,后来担任太傅,用《论语》来教导皇太子。
B.宣帝了解到萧望之明晓经学,处事稳重,议事论理留有余地,才干胜任宰相,就想仔细考察他处理政务的能力,派他当左冯翊。
C.元帝不清楚“遏者召致廷尉"的意思,便同意了弘恭、石显的奏疏,得知萧望之被关进监狱后很吃惊,下令放了他,让他到职办公。
D.弘恭、石显诋毁萧望之专擅权势,后来又诬陷他的儿子上书申诉是对皇帝不敬,他不愿忍辱偷生,最终饮毒酒自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多上书言便宜,辄下望之问状,所白皆可。
(2)甚矣孝元之为君,易欺而难寤也!
5.对于萧望之的死,班固、司马光、曾巩各有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他们的观点。
2024-03-0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复习卷(四)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短歌行①

曹丕

仰瞻帷幕,俯察几筵。其物如故,其人不存。神灵倏忽,弃我遐迁②。

靡瞻靡恃,泣涕连连。呦呦游鹿,衔草鸣麑③。翩翩飞鸟,挟子巢枝。

我独孤茕,怀此百离④。忧心孔疚,莫我能知。人亦有言,忧令人老。

嗟我白发,生一何早。长吟永叹,怀我圣考。曰仁者寿,胡不是保。


【注】①短歌行:为乐府诗旧题。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死。二月,葬高陵。此诗当作于曹操葬后不久。②遐迁:远离。此指去世。③麑(ní):指小鹿。④百离:种种痛苦。离,同“罹”,忧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四句从人亡物在写起,看到父亲生前用过的帷幕、几筵,不禁触物伤情,起笔十分自然。
B.“神灵倏忽,弃我遐迁”中“倏忽”一词非常生动地写出诗人丧亲之后,恍然若失的心态。
C.“人亦有言”四句紧承上面的“忧”字展开,写到自己白发早生,表达了对自己早衰的忧伤。
D.整首诗质朴本色,诗人把思亲之情描写得细腻、生动、真挚,体现出“工于言情”的特点。
2.曹丕的《短歌行》和曹操的《短歌行》都化用了《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但两者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4-03-0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复习卷(四)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宗身橐鞬,风纚露沐,然锐情经术,即王府开文学馆,召名儒十八人为学士,与议天下事。既即位,殿左置弘文馆,悉引内学士番宿更休;听朝之闲,则与讨古今,道前王所以成败,或日昃夜艾,未尝少怠。贞观六年,诏罢周公祠,更以孔子为先圣,颜氏为先师,尽召天下惇师老德以为学官。数临幸观释菜,命祭酒博士讲论经义,赐以束帛。生能通一经者,得署吏。广学舍千二百区,三学益生员,并置书、算二学,皆有博士。大抵诸生员至三千二百。自玄武屯营飞骑,皆给博士受经,能通一经者,听入贡限。四方秀艾,挟策负素,坌集京师,文治煟然勃兴。

高宗尚吏事,武后矜权变,至诸王驸马,皆得领祭酒。初,孔颖达等始署官,发《五经》题与诸生酬问。

玄宗诏群臣及府郡举通经士,而褚无量、马怀素等劝讲禁中,天子尊礼,不敢尽臣之。置集贤院部分典籍、乾元殿博汇群书至六万卷,经籍大,又称开元焉。禄山之祸,两京所藏,一为炎埃,官商私楮,丧脱几尽,章甫之徒,劫为缦胡。于是嗣帝区区救乱未之得,安暇语贞观、开元事哉?自杨绾、郑余庆、郑覃等以大儒辅政,议优学科,先经谊,黜进士,后文辞,亦弗能克也。文宗定《五经》,镵之石,张参等是正讹文,寥寥一二可纪。由是观之,始未尝不成于艰难,而后败于易也。

尝论之,武为救世砭剂,文其膏粱欤!乱已定,必以文治之。否者,是病损而进砭剂,其伤多矣!然则武得之,武治之,不免霸且盗,圣人反是而王。故曰武创业,文守成,百世不易之道也。若乃举天下一之于仁义莫若儒儒待其人乃能光明厥功。至专诵习传授、无它大事业者,则次为《儒学篇》。

(节选自《新唐书•儒学列传(上)》)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若乃A举天下B一之C于仁义D莫若儒E儒F待其人G乃能H光明厥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前王所以成败”中的“所以”与《师说》“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意思不同。
B.祭酒,汉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隋唐以后称作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C.“经籍大备”中的“备”与《岳阳楼记》“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备”都是“具备”之意。
D.文宗,与文中的“太宗”均是皇帝庙号,庙号是中国君主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唐玄宗等诸位国君都重视“文”,都十分重视读书人,或重视相关机构的设置。
B.唐太宗非常器重儒士,有时与他们纵论天下事,甚至夜以继日,多次亲自参加祭祀仪式。
C.唐玄宗真心实意对待经士,或以礼待之,或请人进宫讲解;置备书籍,并在安史之乱时积极抢救。
D.作者在文末分别用“膏粱”和“药剂”喻指“文”和“武”,进而指出它们各自的特有作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宗定《五经》,镵之石,张参等是正讹文,寥寥一二可纪。
(2)然则武得之,武治之,不免霸且盗,圣人反是而王。
5.结合文意,概括编写《儒学列传》的目的。
2024-03-0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复习卷(二)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

子墨子曰:问于儒者:“何故为乐?”曰:“乐以为乐也。”子墨子曰:“子未我应也。今我问曰:‘何故为室?’曰:‘冬避寒焉,夏避暑焉,室以为男女之别也。’则子告我为室之故矣。今我问曰:‘何故为乐 ’曰:‘乐以为乐也。’是犹曰:‘何故为室 ’曰:‘室以为室也。’”

子墨子言曰:“仁者之事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非以犓豢煎炙之味以为不甘也,非以高台、厚榭、邃野之居以为不安也。虽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不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

(节选自《墨子·公孟》《墨子·非乐》)


【注】①进:进展,此处指学习新的曲子。②《文王操》:古曲名,相传为周文王所作。③犓豢:指牛羊猪狗等牲畜。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仁A者B之C事D必E务F求G兴H天I下J之K利L除M天N下O之P害Q将R以S为T法U乎V天W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字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文中指技法,与《登泰山记》中“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的“数”的意思不同。
B.黯然,文中指皮肤黝黑的样子,与成语“黯然神伤”中“黯然”的意思不同。
C.是故,文中指因此,与《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中的“是故”意思相同。
D.中,文中指符合,与《劝学》“木直中绳”中的“中”意思不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学琴锲而不舍,他在练习一首琴曲时不仅仅要求会弹奏,还要深入到更高的境界层次,以至于最终悟出了古乐背后作曲人的形象。
B.墨子论辩技艺高超,他在与儒者讨论音乐问题时抓住对方“乐以为乐也”的回答,通过对比论证达到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效果。
C.墨子主张实用主义,他认为仁者应当为天下兴利除弊,而眼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人民的衣食财物问题,认为纹饰、美食、建筑的功用不合时宜。
D.两则材料都记载了人物对话,但风格有所差异。相较于《史记》,《墨子》善于说理,多用反复论说,在表意清楚的同时不失结构的层次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2)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
5.请结合材料分析墨子对待音乐的态度。
2024-03-0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复习卷(三)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段一: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白居易《琵琶行·序》)

文段二:

白居易,字乐天,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顾况。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贞元十四年,始以进士就试,礼部侍郎高郢擢升甲科,吏部判入等,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四月宪宗策试制举人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入第四等,授周至县尉、集贤校理。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校至结绶畿甸,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命之日,献疏言事。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下邽。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执政方恶其言事,奏为江表刺史。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江州司马。

(节选自《旧唐书·白居易传》)

【注】掎摭:jǐ zhí指摘。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元和元年四月A宪宗策B试C制举人D应才识兼茂明E于体用科F策G入第四等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左迁,指贬官降职。材料中的“谪”“拜”“贬”“授”均有此意。
B.闻,指传闻,与《邹忌讽齐王纳谏》“闻寡人之耳者”中的“闻”词义不同。
C.字,即表字,古人有名有字,字常用于自称,如电影《满江红》中岳飞遗言“鹏举绝笔,以明心迹”。
D.居,指居住,与《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中的“居”词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一交代了《琵琶行》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
B.白居易自幼聪明过人,十五六岁时创作的文章就得到了当时著名文士顾况的赞许。
C.白居易与元稹交好,元稹被贬时他多次上疏极力劝谏,奏疏呈上却没有得到回复。
D.宰相武元衡被刺杀,白居易上疏请求抓捕刺客,却因越权进谏而被贬为江州司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2)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
5.白居易为什么能得到章武皇帝的重用,请结合文段二简要概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