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87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菊潭【1】

元好问

田父立马前,来赴长官期。父老且勿往,问汝我所疑。民事古所难,令才又非宜。到官已三月,惠利无毫厘。汝乡之单贫,宁为豪右【2】欺?聚讼几何人?健斗复是谁?

官人一耳目,百里安能知!东州长官清,白直【3】下村稀。我虽禁吏出,将无夜叩扉?教汝子若孙,努力逃寒饥。军租星火急,期会切莫违。期会不可违,鞭朴伤汝肌。伤肌尚云可,夭阏【4】令人悲。

注释:【1】菊潭:在今河南内乡,诗人时任内乡县令。【2】豪右:豪族。【3】白直:泛指官府吏役。【4】夭阏:在这里意为摧残,折磨。

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借“东州长官”突显了自己约束差役的不力。
B.诗中“星火”比喻军租重、逼迫急,较《陈情表》“急于星火”的内涵丰富。
C.诗人反复强调“切莫违”“不可违”,其中蕴藏着复杂而矛盾的心理。
D.本诗记叙了诗人与乡里父老有问有答的交流经过,文字浅近,通俗易懂。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在诗中的形象。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也,民贫则难治也。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昔者,七十九代之君俱工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夫富国多粟生于农,誠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末作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而利农事。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则民舍本事而事末作。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

(节选自《管子·治国》,有删改)

材料二:

宿治,则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而百官之情不相稽,则农有余日;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则农不败。农不败而有余日,则草必垦矣。

訾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上壹,则信;信,则臣不敢为邪。民平,则慎;慎,则难变。上信而官不敢为邪,民慎而难变,则下不非上,中不苦官。下不非上,中不苦官,则壮民疾农不变。壮民疾农不变,则少民学之不休。少民学之不休,则草必垦矣。

无以外权爵任与官,则民不学问,又不贱农。民不贵学,则愚;愚,则无外交;无外交则国安不殆。民不贱农,则勉农而不偷。国家不殆,勉农而不偷,则草必垦矣。

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农无得粜,则窳情之农勉疾;商不得籴,则多岁不加乐。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情之心,农恶商,商疑情,则草必垦矣。

(节选自《商君书》,有删改)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为末A作B奇巧者C一日作D而五日食E农夫终岁之F作G不足以H自食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指治理,与《屈原列传》“治乱之条贯”中“治”词义相同。
B.末作,古代常指工商业,与材料一中“本事”的词义不同。
C.宿,指隔夜的,与词语“深仇宿怨”“宿志”中“宿”词义不同。
D.贵,指看重,与《师说》“是故无贵无贱”中的“贵”词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子·治国》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继而通过剖析国民富裕与贫困对国家治理的深远影响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B.管仲通过对先王重视农业发展,而当时社会却追逐商业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忽视粮食生产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C.商鞅认为,如果官员治政勤勉,就没有时间到百姓那里谋取私利,农民就不会受到危害,这将有利于荒地开垦。
D.如果朝廷有信誉,官员不肆意妄为,农民认真从事农业,不轻易转行,百姓就不会非议君主,官员也就不辛苦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
(2)国家不殆,勉农而不偷,则草必垦矣。
5.材料一中倡导通过“禁末作”来“利农事”。请概括这一观点在材料二的具体体现。
昨日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①

(宋)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②?戏马台③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注】①黄庭坚在贬谪黔州期间创作。②华颠:白头。③戏马台:项羽所筑,今江苏徐州城南。刘裕北征,会僚属于此,赋诗为乐,谢瞻和谢灵运各赋《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一首。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首二句起调低沉,用比喻写出秋雨使人只能困居于室内,室内却漏雨积水的艰难生活处境。
B.上阕后三句写重阳放晴,又逢佳节,催发词人以鬼门关的险峻来衬托内心的抑郁愁苦,故而借酒消愁。
C.本词通过重阳即事感怀,借谢瞻、谢灵运戏马台赋诗的典故,将诗人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
D.全词结构可谓一抑三扬,从雨天困居走向“催醉” “驰射” “拍肩”,意境开阔。
2.有人评价黄庭坚词“入于苏而又出于苏”。本词下阕在写法上“入于苏”(与苏相同),情感上又“出于苏”(与苏不同),请结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下阕简要分析。
昨日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抽测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村庄的半径

丘脊梁

①一个村庄的半径有多长?对蒋山人来说,从降生起,他们的人生就围绕着这个原点慢慢展开。

②蒋山在湘东北,是从洞庭湖平原进入山区的咽喉。往里走,是一个接一个的山间盆地,是连绵不绝的群山和莽莽苍苍的林地,进去后,似乎到了遥远的天边和世界的尽头。往外走,则是渐渐开阔起来的平原和越来越喧嚣的城镇,当然还有机会与梦想。

③在我的记忆中,蒋山的面积确实是很大的。它似乎像一个巨大的背景,衬托出我童年的虚空和渺小。我与小伙伴们翻山越岭去找野果、扯笋子,忙碌了大半天,始终没有走出牛角冲的地盘;我陪80多岁的曾祖母,去她的娘家山枣坡,她颠着一双小脚,颤颤巍巍地走了一上午,差点没赶上中饭;我替班主任黄老师到杨酒庙代销店买肥皂,跑去跑回,累成了一条狗,还是没能在课间15分钟内完成任务。整个蒋山如同一个广袤的王国,童年的我在这片疆域里纵情奔跑,但始终没有越过它的边界。

④后来我像许多人一样,从这里走到了城市。30年了,每每想起蒋山,我依然觉得它的地域广阔而且复杂,道路弯曲并且漫长。即使是驾车回乡,眨眼就穿越整个村庄,我也并不认为它过于窄小,而是认为速度缩短了长度,科技改变了世界。

⑤直到这次回家,我才惊讶地发现,蒋山的半径居然是那么的短小!那天晚饭后散步,沿着门前的水泥路,下行至杨河庙,又上行到关塘坳,再回到家门口,我觉得已经走了很远,但拿起手机一看,天啊,怎么只有3000多步?按一步65厘米算,整个蒋山的长度,充其量不过1200米。而我们村庄的半径,只有区区600米!这太让我意外了!我没有想到,在我的心中纵横了几十年的那个广袤世界,居然只是一个弹丸之地。它是如此的狭隘和局促,而我却一直以为它开阔且深长。

⑥明明是一段很短的路程,为何会一直觉得它很长?想来想去也没理出一个头绪,只好肤浅地认为,孩童的眼界太小了,总是把事物无限放大,并深藏到记忆中,以致若干年后回想起来,仍是最初的印象。

⑦我想起了我的曾祖母。我不确定她年轻时有没有走出过村庄,但她的晚年,没有离开过这里半步。她去得最远的地方,是她的娘家山枣坡,离我家充其量不超过1000米;她去得最多的地方,是菜园里和对门岭,为的是去摘瓜菜、晒瓜菜,两地距离家中都不过百来米。她活了将近九十岁,战胜了贫穷、疾病甚至是时间,受到所有人的敬重。但现在看来,她的人生是多么的单薄和苍白。她漫长的一生,其实只有可怜的六百米。

⑧好在还有不少蒋山人拓展了生活的半径。他们从这里出发,追赶着自己的理想,不屈不挠地向前进。他们有的外出经商,有的出门求学,有的当兵吃粮,有的寻找信仰……他们翻山越岭,渡江过河,甚至是漂洋过海。走出去的一代又一代蒋山人,确实是延展了村庄的广度、厚度和深度。在村庄里,大家熟知很多外村人深感陌生的东西。比如洞庭湖的各种船舶,蒋山人总是讲得头头是道;比如北京四合院的构造与价位,蒋山人往往说得八九不离十;比如莫斯科的气候和伏特加的特性,蒋山人谁都能道说一二……他们不停地行走,一方面拉长了自己的生活半径,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村庄的文化半径。

⑨我又想起了曾祖母。她几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村庄,也没有读过书,但奇怪的是,她在村庄里有着至高无上的威信。很多人来找她拿主意、断是非。我起先以为是因为她年纪大,别人尊重她,后来才发现更重要的原因是她比村里的任何人都懂得多,比一般人更明事理。原来每一个蒋山人出远门回来,必定会第一时间来看望她,详细向她报告所见所闻。她也总是充满兴趣地问这问那,不露痕迹地引导对方讲出她想知道的事情,并默默地进行横向对比,这些人似乎就是她的眼睛和腿脚,他们到达的地方,她也一个不落地到达了。我的曾祖母,村庄里走得最慢最慢的人;但她这一生,却又走得很远很远。

⑩远行的蒋山人,将村庄的半径越拉越长,也让自己的人生变得精彩和丰富。无数的事实让蒋山人越来越相信行走,他们觉得一个人是否成功,与他离开故乡的半径大有关系。但不管走多远,蒋山人始终记着连云山里的这个山沟沟。没有一个人能走出对村庄的爱与牵挂,也没有一个能挣脱村庄的文化牵引。无论生活在哪个城市的蒋山人,做起莱来肯定是蒋山味道,说起梦话肯定是蒋山方言,想起事情肯定是蒋山逻辑。而且走得越远,内心与蒋山也就贴得越近。

⑩我在蒋山只生活了10多年,离开已30余年了,但闭上眼睛,这里的山水田园,却依然清晰如昨。我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它。在我的心底,长年隐藏着一条秘密通道,每当在城里感到疲惫和厌弃时,我就通过这秘道随时潜回故乡。走过千山万水,这个半径600米的地方,依然是我的整个世界。

⑫一个村庄的半径有多长?我想只有等到终老的那一天,生命才会帮我交出准确的答卷。

1.下列各项对原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对蒋山地理位置和地况的介绍,为后文写蒋山人的远行作铺垫,突显了蒋山人追赶理想,不屈不挠地向前进的精神。
B.第③段用排比、比喻等修辞说明童年印象中的蒋山地域广袤,与后文的实际情况形成强烈反差。
C.曾祖母在村庄里有着至高无上的威信,是因为她比村里的任何人都懂得多,比一般人更明事理。
D.第⑤段大量运用数词,强调了我通过双脚丈量出蒋山之小后意外、震惊、难以置信的心情。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前半部分以时间为顺序,写出对蒋山前后认知不同;后半部分以对曾祖母的回忆,写出对蒋山与蒋山人的关系的思考。
B.文章首尾照应,从“一个村庄的半径有多长”始,至“一个村庄的半径有多长”终,章法谨严,同时引起读者的思考。
C.文章题目“村庄的半径”指作者童年生存的地理空间;还是一份童年记忆、精神影响与情感牵挂,这个精神文化的半径随着生命的丰盈而不断扩大。
D.全文语言典雅含蓄,饱含对蒋山的深情,又不乏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如“跑步去跑步回,累成了一条狗,还是没能在课间十五分钟内完成任务”。
3.结合文本,分析文中画线句“我的曾祖母,是村庄里走得最慢最慢的人;但她这一生,却又走得很远很远”的作用。
4.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对中国社会的特征“乡土性”论述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请结合《乡土中国》中对中国社会“乡土性”的论述,分析“蒋山人的远行”与乡土社会中基层百姓的生活相比,有哪些沿袭和突破。
7日内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抽测考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无论是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还是韩愈的“不平则鸣”都未能得到宋人的呼应,因为这两个命题都含有发牢骚之意,与宋人的中和诗论相左。但导源于这两个命题的“诗穷而后工”之说,却得到宋人的广泛认同。

这一命题见于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中的一段话:“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它不仅揭示出古代诗人创作的规律,即真正优秀的作品总是出现于诗人屡经生活的磨难之后,而且总结出个人的阅历遭遇(“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与诗歌的情感内涵(“忧思感愤之郁积”)之间的因果关系。欧阳修所说的“穷”是指一种政治处境,而非“穷饿其身”的经济状况,因此,“忧思感愤之郁积”往往表现为深沉的忧患意识,而非穷酸的牢骚不平。更多的宋诗人从社会阅历的角度来理解“诗穷而后工”。他们普遍认为,命运的不幸使得诗人有可能更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扩大观察的视野,并更深刻地体验到现实人生的底蕴。一方面,“穷于世者”往往将压抑的情绪全部寄寓于诗歌之上,以诗歌作为痛苦人生的镇痛剂,因而能在诗艺上精益求精;另一方面,“穷于世者”相对退到社会的下层,对人生世相有更深刻的体察,对天地事物有更透彻的认识,从而写出符合人情物理,引起读者共鸣的优秀作品。真正伟大的作品,很难产生于高坐庙堂或养尊处优的生活。命运之“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向诗人伸出了幸运之手,使之流芳百世。

宋代还有人从天命角度解释“穷而后工”现象,把“穷”看成是上天对优秀诗人的奖赏或惩罚。前者是对欧阳修观点的引申,视不幸的遭遇为上天的恩赐,如苏轼在评论杜甫时所说的“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巨笔屠龙手,微官似马曹”等语便是此意,以为上天有意安排诗人经历人间难免之不幸,使他发之于诗,传之万年。这种说法或许带有宋人调侃的意味,即将人生的缺憾化解为艺术的慰藉。后者是对欧阳修原意的误读,“穷而后工”被倒置为“工而后穷”,比如南宋诗人赵蕃的理解和发挥:“少陵流落白也窜,郊岛摧埋终不起。是知造物恶镌镜(刻画,描写),故遗饥寒被其体。”这种观点与其说是欧氏观点的延伸,不如说是宋祁之论的嗣响。欧阳修强调“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笔者怀疑这就是针对同时代的宋祁而发的。宋祁认为,诗蕴藏于天地之间,有才之人可以获得,“然上天吝之,其(指有才之人)取之无限,则辄穷踬其命,而怫戾所为”,此即“诗能穷人”。这种说法倘若不是激愤或戏谑的反语的话,那么未免带有太多的神秘和宿命的色彩,而且犯了倒因为果的常识错误。

对生活与创作关系的深刻揭示,正是“穷而后工”之说最有价值之处。

(选自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

材料二:

“穷而后工”是宋代欧阳修提出来的。“穷而后工”的“穷”,不是指“贫穷”,它与“达”相对,是指诗人坎坷的生活遭际,以及与此遭际相联系的人生的痛苦、焦虑等情感体验。所以欧阳修所说的“穷”,用现代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人的缺失和缺失性体验。人的体验有两种,一种是丰富性体验,即由于事业的成功、生活的美满等所引起的愉快、满足的情感体验;一种是缺失性体验,即由于事业的失败、生活的不幸等所引起的病苦、焦虑的情感体验。诗人之“穷”,诗人的这种缺失性体验,乃是诗人的一种独特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并映现出真正的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众所周知,人的需要是永远不会得到完全满足的。人的需要无穷无尽,所以人永远处于缺失之中,痛苦与焦虑一类缺失性体验也就永远伴随着人生。我们不必把人的缺失、痛苦、焦虑和忧伤完全看成是消极的。诚然,缺失、痛苦、焦虑等也许是人生的苦难,它折磨人、摧残人。但一定程度的缺失,痛苦、焦虑,对人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就像没有大气的压力,我们的身体就要爆炸,人若是一切都美满、得意,没有丝毫的艰难、不幸,生命就可能因无限膨胀而走向灭亡。感情深笃、精神敏感的诗人,最深刻细微地体验到这一切,甚至把这种缺失视为独特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李白、杜甫这些大诗人为什么东奔西跑,浪迹天涯而不知疲倦?为什么承受了那么多的忧伤、痛苦、焦虑、不安而不改初衷?乃是出于真正诗人对“穷”这种生存和生活方式深刻的选择。那么,为什么诗人要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这种忧患伴随终生的“穷”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呢?

“穷”是诗歌创作的发动力。“穷”作为诗人遭受的内部和外部的挫折,使他的缺失性体验达到某种极限,这样就必然导致他的心理能量蓄积到饱和的状态,而产生心理失衡。如何释放饱和的心理能量,以恢复心理平衡呢?这有多种多样的途径,而诗歌创作作为一种审美创造活动,就是释放、宣泄人的被压抑的心理能量,降低紧张水平,恢复人的心理平衡的一条途径。所以诗人之“穷”,不是诗人之不幸,从创作角度看,恰恰是他的大幸,因为他由此获得了一种不能不写的创作驱动力。这种情形就像时钟上紧了发条,它不能不开始走了。欧阳修所说的“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正是上述心理规律的古典表达。诗人之“穷”,在一定意义上,正是诗人之“富”。正是在“穷”中,诗人蓄积了最为深刻、饱满、独特的情感,正是这种带着眼泪的情感,以一种强大的力量把诗人推上了创作之路。

(选自童庆炳《苦心危虑而极于精思—“穷者而后工”说的心理学内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诗歌创作“穷而后工”的命题,揭示了古代诗人的创作规律,构成了宋代中和诗论的组成部分,得到宋人的广泛认同。
B.宋代有很多诗人从社会阅历角度理解“诗穷而后工”的命题,涉及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精心锤炼和对人生社会的深刻认识。
C.对一个人而言,适当的缺失性体验不可缺少,它有利于生命的健康发展,让人感情深厚、精神敏锐,避免生命因膨胀而灭亡。
D.对于“穷而后工”中“穷”的内涵材料一、二的阐释并不相同,前者阐释为诗人不幸的处境遭遇,后者阐释为诗人的缺失性体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材料一第二段对“诗穷而后工”的阐述可知,若一位诗人在迁谪中以诗抒发忧国之情,这种情感会被欧阳修赞赏。
B.对于“穷而后工”之说,材料二重在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这比材料一从诗人处境的角度所作的论述更为深刻。
C.以下内容不适合作为材料一第三段的论据:李白年轻时漫游各地,雄奇秀美的自然山水助他妙笔生花,留下了大量佳作。
D.材料二中欧阳修的“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等话语揭示了诗歌创作的心理规律,其中的“郁积”即为心理能量的蓄积。
3.下列对材料一、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宋代有人将“穷”视为上天对优秀诗人的奖赏,所引用的苏轼诗句便可以证明这一点。
B.材料一首先提出“诗穷而后工”的命题,然后从不同方面阐述这一命题,最后总结了它的价值所在。
C.材料二以“上紧了发条的时钟”为喻,形象地阐明了缺失性体验所导致的心理失衡推动诗人进行创作的情形。
D.材料二第一段通过分析两种体验对人生的影响,论证了该段的中心论点:适当的缺失性体验对人而言不可缺少。
4.下列说法与材料中“诗穷而后工”的命题表达的内涵不同的一项是(     
A.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B.后主(指南唐后主李煜)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清)王国维《人间词话》
C.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唐)杜甫《天末怀李白》
D.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唐)韩愈《荆潭唱和诗序》
5.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材料一、二简要探究晚年的江淹“江郎才尽”,再也没有名篇传世的原因。

江淹,南朝梁文学家。少孤而家贫,爱好文学。刘宋时入仕,辗转于诸王幕府,郁郁不得志。齐时受到赏识,逐渐显达。至梁,官运亨通,官职显赫,深居庙堂,安享尊荣。江淹早年以辞赋著名于世,晚年仕梁后才思减退,再未有佳篇传世。

7日内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抽测考试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臣闻人主所与共天下者,二三大臣也。二三大臣所与共政事者,内外百执事也。君臣一心,上下同德,表里无贰,颊末不渝;然后平居有所裨益,缓急可以倚仗。如人各有心,身自为谋,则可否不得以相济,小大不能以相维,而天下之患,有不可终穷者矣。

此其事伏于冥冥,而人莫之觉。故论今日风俗之弊者,莫不议其尚同也,而臣则疑其未尝同也。面焉而唯唯否否,背焉而戚戚嗟嗟;成焉而挟其所尝言以夸于人,不成焉而托于所尝料以议其上。省曹之勘当,掾属之书拟,有司之按事,长吏之举,恩焉则敛而归己,怨焉则委之曰:“此安能以自由?”时政之得失,除授之当否,疆场之缓急,言焉而得,则以为功,否焉则讪之曰:“此徒言而无益。”

士大夫而若此,则其心岂复以国事为饥渴休戚者哉?使此习也,而日长月益,见利则逝,见便则夺,陛下亦何赖于此也?况自比岁封章、奏疏、对策、上书,大率应故事,徒文具,而无恻怛忠敬之实。其号为说直,亦不过先为称赞之词,而后微致规切之意。

虽然,士习至此,亦有由然者矣。老师宿儒,零替殆尽,后生晚辈,不见典型。臣为此惧深愿陛下与二三大臣察人心邪正之实拓开规摹收拾人物。苟挺特自守者,虽无顺适之可喜,而决知其无反复难信之忧,必假借而纳用之;雷同相随者,虽无触忤之可憎,而决知其有包藏不测之患,必疏远而芟夷之。平居有规警之益,缓急无乏才之忧,其于治道兴替,关系非轻。

(选自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有删改)

【注】①文具,指条文规定。

材料二: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说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

(选自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写出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臣为此惧A深愿陛下B与二三大臣C察人心D邪正之实E拓开F规摹G收拾人物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吏之举贤”的“贤”指贤能的人,与《师说》“圣益圣”中的第一个“圣”用法相同。
B.“此安能以自由”的“自由”指自作主张,与《孔雀东南飞》中“汝岂得自由”中的“自由”意思相同。
C.“则矜以为功”的“矜”指夸耀,与《陈情表》中“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的“矜”词义相同。
D.“大率应故事”的“故事”指旧例,与《六国论》中“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中的“故事”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理天下需要君臣同心同德,如果臣子各怀异心各谋其利,那就会祸患无穷。
B.士大夫如怀有私心,给皇帝的奏章也不过是表面讨好应付,并无诚恳忠信可言。
C.国家因任用贤能而兴盛,因抛弃贤能、专断独行而衰败,这是古今同一的道理。
D.那些号称正直的士大夫,虽心怀天下而不敢直言,多溢美之词,而少规劝之意。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其事伏于冥冥,而人莫之觉。
(2)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
5.二文都阐述了君王的用人之术,它们提出了哪些共同的主张?
7日内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抽测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光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为人类所好奇,也是一代又一代光学研究者前进的动力。在“追光”路上,在不断探索解答“光是什么”的过程中,与光有关的技术得到发展,日益造福人类。光谱就是“追光”路上的重要发现。红、橙、黄、绿、蓝、靛、紫,17世纪60年代牛顿使用三棱镜,将太阳入射光分成7种颜色,使人类对光的认识从简单的照亮物体的光线,演进为按颜色分散排列的光谱。这一重要发现来自常见的自然现象——雨后的彩虹。彩虹是由不同波长的光通过不同角度折射而成。红花绿叶、青山绿水,也是由于太阳光照射到它们身上,反射各种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里,我们才得以看到多姿多彩的世界。

进而,科学家们记录了可见光范围的光谱图。光谱图是复色光通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进行分光后,依照光的波长(或频率)大小顺次排列形成的图案。通俗地说,不同物体会反射不同颜色的光,所有的颜色都可以在光谱图上找到。通过对光谱图的研究,人们得到了原子、分子等的能级结构、能级寿命以及电子的组态、分子的几何形状、化学键的性质、反应动力学等许多关于物质结构的知识。这些光物理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成为筑起科学大厦的坚强基石。

光并不总是肉眼可见的,比如红外辐射。1800年,天文学家赫歇尔在用水银温度计研究太阳光谱的热效应时,发现红光外面看不到的区域温度升高效果更好,他称这一区域为“黑热痕”。后来,人们把这部分看不到但是能测到热量的光,叫做红外辐射。如今,红外辐射的应用十分广泛,我们身边检测体温的设备,大多是通过检测人体的红外辐射来实现测温。

电磁波也是在探寻“光是什么”的过程中被发现的。有人认为光是微小的粒子流,也有人认为光是一种波。19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从无线电波到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都是同一本性的电磁波。分成7种颜色的可见光,只是整个电磁波谱中波长从400纳米到780纳米的很窄的一段电磁波。根据光的电磁波理论,人们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现了2公里距离的无线电通信,并最终发明了无线电报。时至今日,工作生活所必备的电话通信、无线网络基础设施,都依托这一理论而来。

现代物理学研究发现,光既是波又是粒子,即光的波粒二象性,这是人类对“光是什么”认识的又一大进步。借助这一理论,科学家从“波”的角度分析电子,找到了电子的波长与其质量和运动动量的关系,进而发明了电子显微镜。经过近百年努力,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可以高达1埃(0.1纳米)量级,能够直接观察到单个原子,成为研究物质微观结构不可缺少的利器。当今科学最前沿的光量子通信,也是用光的波动性传播信号。

身处信息社会,光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凸显。半导体器件已经成为网络通信、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自动驾驶等设备的基础元件,在各种各样的半导体器件里,都有与光有关的部分。自从人们发现了光的折射反射、波粒二象性后,固体光谱为半导体发展打开一扇大门。没有固体光谱,就无法制造出晶体管,先进集成电路就无从谈起。光刻是集成电路制造中的重要工艺,随着器件尺寸、结构、功耗等需求的提升,半导体制造需要波长越来越短的光,当前最先进的半导体光刻工艺用到了极紫外光(EUV)。生活中,通过极快反应速度传感器实现的光学避障,让汽车具备了紧急避险功能,已经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必备要素;而各类半导体红外探测器,则给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家电装上了“眼睛”。

可以说,与光有关的新技术,既为尖端科技作出了贡献,也为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

光的作用已经开发殆尽了吗?远远没有。从科学研究角度出发,还有许多光的问题尚无答案,还有新的利用方式有待开掘。光化学、光生物学方面,就有许多未解之谜。尤其是植物生长的光合作用,如果科学家能最终解开这一谜团,那么真正的“人造食物”就能产生,将为人类解决生存问题提供新的答案。

还有一些科学前沿问题,比如光的“克星”——宇宙黑洞。100多年前,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了黑洞的存在。随着黑洞相关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人们发现,比较近的黑洞距离地球大约5000万光年,光进入黑洞后会被吞噬,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不仅是科幻作品里的情形,更是科学家们孜孜以求的探索课题。包括中国科学家在内的全世界科学家经过广泛合作,利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观测到黑洞边缘吸积和喷流形成的黑洞口图像,并将其拍成照片。这是人类认识黑洞的第一步,关于光与黑洞的关系,还需要继续探索。

远古时候,火把的光照亮了人类文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获取光的新知、开发光的新用,有待更多“追光者”一同努力,让光的科技应用更好照亮人类生活。

(摘编自沈学础《点亮前沿科技的“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黑热痕”在文中是指赫歇尔在研究太阳光谱的热效应时发现的看不到但却能测到热效应的光。
B.“眼睛”在文中是指在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家电上安装的具备探测识别功能的半导体红外探测器。
C.“人造食物”中的“人造”指解开植物光合作用的谜团后,不经过植物光合作用而生产食物的过程。
D.“克星”在文中是指和地球相距遥远、能够吞噬光、让进入其中的光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宇宙黑洞。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波长的光通过不同角度折射形成彩虹:太阳光照射到红花绿叶、青山绿水身上,通过反射,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多姿多彩。
B.光谱图是复色光通过色散系统分光后形成的图案,该图案依照光的波长或频率大小将其顺次排列,科学家用以记录可见光范围。
C.光是微小的粒子流或是一种波的观点相对于后来的认知尽管不全面,但都是人类在探寻“光是什么”的过程中有价值的观点。
D.不管是依托电磁波理论实现的无线电通信,还是利用光的波动性传播信号的光量子通信,都离不开科学家对光的认识的进步。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不是牛顿使用三棱镜将太阳入射光分成7种颜色,人类对光的认识就会停留在一个粗浅的阶段,认为光只是简单的照亮物体的光线。
B.人的身体会产生红外辐射,且红外辐射的强弱会因体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而可以通过检测人体红外辐射的方法来测量人体温度。
C.随着社会发展,光刻技术对光的波长提出了越来越短的要求,极紫外光具有波长最短的特点,所以能用于最先进的半导体光刻工艺。
D.自动驾驶技术得以实现,是因为具有极快反应速度的传感器在汽车上的使用实现了光学避障,使汽车在行驶时具备了紧急避险功能。
4.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本文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5.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质量对培养学生科学素质至关重要,科学家们“追光”的过程,可以给我们今天的科学教育带来哪些启发?请简要概括。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白乐天

崔玄亮

病余归到洛阳头,拭目开眉见白侯。凤诏恐君今岁去,龙门欠我旧时游。

几人樽下同歌咏,数盏灯前共献酬。相对忆刘刘在远,寒宵耿耿梦长洲[注]

[注]:这里的长洲是苏州的别称,刘禹锡曾任苏州刺史。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交代诗人状况,“病”与“拭目开眉”比照,写出崔白二人情谊深厚。
B.“恐”暗含诗人对友人前途的担忧,而“欠”则表达诗人自己科场的失意。
C.颈联叙写数位友人一起在灯下宴饮、歌咏酬和的欢乐情景,含有珍惜之情。
D.尾联“相对”呼应首联“见白侯”,友人共同怀念远在长洲的朋友刘禹锡。
2.末句“耿耿”一词,有人认为兼有“明亮”和“心中挂怀,烦躁不安”的意思。请谈谈你的理解。
2024-05-14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五味巷

贾平凹

这巷子,离大街是最远的了,车从未从这里路过,或许就最保守着古老,也因保守的成分最多,便一直未被人注意过,改造过。但居民却看重这地方,住户越来越多,门窗越安越稠。东边木楼,从北向南,一百二十户,西边木楼,从南向北,一百零三户。门上窗上,挂竹帘的、吊门帘的、搭凉棚的、遮雨布的,一入巷口,各人一眼就可以看见自己门窗的标志。楼下的房子,没有一间不阴暗,楼上的房子,没有一间不裂缝;白天人人在巷里忙活,夜里就到每一个门窗去,门窗杂乱无章,却谁也不曾走错过。房间里,布幔拉开三道,三代界线划开;一张木床,妻子,儿子,香甜了一个家庭,屋外再吵再闹,也彻夜酣眠不醒了。

城内大街是少栽柳的,这巷里柳就觉得稀奇。冬天过去,春天几时到来,城里没有山河草林,唯有这巷子最知道。忽有一日,从远远的地方向巷中一望,一巷迷迷的黄绿,忍不住叫一声“春来了!”巷里的人倒觉得来的突然,近看那柳枝,却不见一片绿叶,以为是迷了眼儿。再从远处看,那黄黄的,绿绿的,又弥漫在巷中。这奇观儿曾惹得好多人来,看了就叹,叹了就折,巷中人就有了制度:君子动眼不动手。只有远道的客人难得来了,才折一枝二枝去瓶插。瓶要瓷瓶,水要净水,在茶桌几案上置了,一夜便皮儿全绿,一天便嫩芽暴绽,三天吐出几片绿叶,一直可以长出五指长短,不肯脱落,秀娟如美人的长眉。

逢着一个好日头,家家就忙着打水洗衣,木盆都放在门口,女的揉,男的投,花花彩彩的衣服全在楼窗前用竹杆挑起,层层迭迭,如办展销。凡翻动处,常露出姑娘俊俏俏白脸,立即又不见了,唱几句细声细气的电影插曲,逗起过路人好多遐想。偶而就又有顽童恶作剧,手握一小圆镜,对巷下人一照,看时,头儿早缩了,在木楼里嗤嗤痴笑。

这里每一个家里,都在体现着矛盾的统一:人都肥胖,而楼梯皆瘦,两个人不能并排,提水桶必须双手在前;房间都小,而立柜皆大,向高空发展,乱七八糟东西一股脑全塞进去;工资都少,而开销皆多,上养老,下育小,两个钱顶一个钱花,自由市场的鲜菜吃不起,只好跑远道去国营菜场排队;地位都低,而心性皆高,家家看重孩子学习,巷内有一位老教师,人人器重。

当然没有高干、中干住在这里,小车也不会来的,也就从不见交通警察,也不见一次戒严。他们在外从不管教别人,在家也不受人管教:夫妻平等,男回来早男做饭,女回来早女做饭。他们也谈论别人住水泥楼上的单元,但末了就数说那单元房住了憋气:一进房,门“砰”地关了,一座楼分成几十个世界。也谈论那些后有后院,前有篱笆花园的人家,但末了就又数说那平房住不惯:邻人相见,而不能相遇。他们害怕那种隔离,就越发维护着亲近,有生人找一家,家家都说得清楚:走哪个门,上哪个梯,拐哪个角,穿哪个廊。谁家娶熄妇,鞭炮一响,两边楼上楼下伸头去看,乐事的剪一把彩纸屑,撒下新郎新娘一头喜,夜里去看闹新房,吃一颗喜糖,说十句吉祥。谁说不出谁家大人的小名,谁家小孩的脾性呢?

他们没有两家是乡党的,汉,回,满,各种风俗。也没有说一种方言的,北京,上海,河南,陕西,南腔北调。人最杂,语言丰富,孩子从小就会说几种话,各家都会炒几种风味菜,除了外国人,哪儿的来人都能交谈,哪儿来的剧团,都要去看。坐在巷中,眼不能看四方,耳却能听八面,城内哪个商场办展销,哪个工厂办技术夜校,哪个书店卖高考复习资料?只要一家知道,家家便知道。北京开了什么会,他们要议论,某个球队出国得了冠军,他们要欢呼,哪个高干搞走私,他们要咒骂。议完了,笑完了,骂完了,就各自回家去安排各家的事情,因为房小钱少,夫妻也有吵的,孩子也有哭的。但一阵雷鸣电闪,立即风平浪静,妻子依旧是乳,丈夫依旧是水,水乳交融,谁都是谁的俘虏;一个不笑,一个不走,两个笑了,孩子就乐,出来给人说:爸叫妈是冤家,妈叫爸是对头。

早上,是这个巷子最忙的时候。男的去买菜,排了豆腐队,又排萝卜队,女的给孩子穿衣喂奶,去炉子上烧水做饭。一家人匆匆吃了,但收拾打扮却费老长时间:女的头发要油光松软,裤子要线楞不倒,男子要领齐帽端,鞋光袜净,夫妻各自是对方的镜子,一切满意了,一溜一行自行车扛下楼,一声叮铃,千声呼应,头尾相接,出巷去了。中午巷中人少,孩子可以隔巷道打羽毛球。黄昏来了,巷中就一派悠闲:老头去喂鸟儿,小伙去养鱼,女人最喜育花。鸟笼就挂满楼窗和柳丫上,鱼缸是放在走廊、台阶上,花盆却苦于没处放,就用铁丝木板在窗外凌空吊一个凉台。

我由郊外移居城内,天天上下班,都要路过这巷子,总是带了油盐酱醋瓶,去那巷头四间门面捎带,吃醋椒是酸辣,尝盐碱是咸苦。进了巷口,一直往南走,短短小巷,却用去我好多时间。走一步,看一步,想一步,千缕思绪,万般感想。出了南巷口,见孩子们又拥在甘蔗铺前啃甘蔗,吃得有滋有味,小孩吃,大人也吃。我便不禁两耳下陷坑,满口生津,走去也买一根,果然水分最多,糖分最浓,且甜味最长。

(有删节)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五味巷远离大街,僻远简陋,“但居民却看重这地方”,因为这里保留着传统习俗和每家人的个性。
B.巷子里的人家“屋外再吵再闹,也彻夜酣眠不醒”,因为巷子里嘈杂却很安全,房间逼仄却充满温馨。
C.对柳树“君子动眼不动手”的制度,表明人们对陋巷环境的珍惜;折柳插瓶,表现出陋巷生活的诗意。
D.“地位都低,而心性皆高”,表达了对居民乐观坚韧精神的赞美,但也有为他们生存状态鸣不平之意。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写巷中柳树“迷迷的黄绿”、楼窗前衣服的“花花彩彩”,以色彩为点缀,为陋巷增添了亮色。
B.“人都肥胖,而楼梯皆瘦”“房间都小,而立柜皆大”等,强烈的对比,滑稽的场景,落笔有辛酸。
C.描写人们收拾打扮“裤子要线楞不倒”“男子要领齐帽端”,生动的细节让日常的生活蕴满滋味。
D.文章语言质朴平实,如“上哪个梯,拐哪个角,穿哪个廊”等,与叙写的接地气的生活相协调。
3.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五味巷简陋杂乱,这里生存局促却不乏生活之美。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有哪些类型的生活之美。
2024-05-14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古铜剑

   

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回,吐向君家雪色壁。

平生好诗仍好画,书墙流壁长遭骂。不嗔不骂喜有余,世间谁复如君者。

一双铜剑秋水光,两首新诗争剑锆。剑在床头诗在手,不知谁作蛟龙吼。

【注】①芒角:指人的锋芒或锐气。②槎牙:指错杂不齐的山石树木等物。③流;污,弄脏:④剑锆:剑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郭祥正家醉酒并作画壁上,郭作诗为谢还送他铜剑,足见二人关系亲近。
B.通过在别家“长遭骂”与在郭家“不嗔骂”的对比,感叹世态凉薄,人情冷暖。
C.剑挂床头诗握手上,诗剑生辉而分不清究竟哪是诗哪是剑,这与诗人醉酒有关。
D.全诗可以看成诗人的酒后自白。既有心中块垒宣泄,亦有友情珍惜,情感复杂。
2.全诗之要在一个“醉”字上,诗人醉中作画、醉中作诗,这些行为表现出诗人哪些形象特征?
2024-05-1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