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电竞圈的新闻不断刷屏社交网络,让曾经小众的电子竞技走进更多人的视野。115日,杭州亚组委宣布英雄联盟、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8个项目入选杭州2022年亚运会正式竞赛项目。而在此之前,电竞项目一直以表演项目的身份出现在亚运会舞台上。117日,EDG战队战胜韩国的DK战队获得2021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冠军的新闻,刷屏各大社交网络,在新浪微博,央视新闻发布的EDG夺冠话题阅读量约38亿。

电子竞技火出圈,各类赛事和行业新闻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让主流社会逐渐了解并开始重新审视这项年轻人热烈追捧的新行业,从饱受不务正业的偏见,到登上国际舞台争得荣誉,中国电竞一路艰难成长。庞大的受众群体,陆续出台的扶植政策,不断扩展边界的产业文化,让电竞行业成为蕴含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同时,如何面对专业人才稀缺、社会认可度低、组织管理体系不成熟等难题,仍是未来电竞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鲁元珍《电竞产业崛起新赛道发展何处去》)

材料二:

             

(摘编自《中国电竞行业研究报告》)

材料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212月出台了《电子竞技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上海市也发布了电竞场馆建设规范、电竞场馆运营服务规范、电子竞技直转播技术管理规范、电子竞技直转播平台管理规范等系列标准。

一个产业或者一个生态成熟的重要标志就是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标准体系,现在游戏工委正在组织相关专家、企业进行标准的研制规划,包括针对电竞的。张毅君表示,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的标准体系、电子竞技中台运营管理规范等团体标准的研究将在年内展开。

电竞基于游戏,但又不完全是游戏的属性,为它的规范和管理增添了复杂性。电竞是基于游戏、按照严格的传统体育赛事赛制来进行的项目,是有组织、有规则的,正是统一的规则让电竞全球赛事成为可能,并被纳入2022年杭州亚运会正式项目。必须进一步对其性质进行准确定义,才能在此基础上制定标准化规则,更科学、有序地推动电竞产业发展。

此外,标准一定是在现行法律以及政府主管部门的规章、条例的框架下,通过制定相关的标准,将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内容具体化,引导企业更好、更科学、更合理地落实这些政策、规则。例如有些十二三岁的青少年与学校系统教育脱钩,进入了全天候的竞技训练,这与我国现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主管部门的有关规章相抵触,需要电竞从业者主动对电竞准入门槛进行规范。

(摘编自王梦《完善电竞行业标准规范训练准入门槛》)

材料四:

通过线上的支撑类技术手段保障比赛的公平公正,对于全世界范围内推广电子竞技有着重大意义。

2019年,腾讯电竞上线了中台防作弊系统IAC,它通过图像、声音和一部分比赛用机后台数据的采集,建立了一套腾讯电竞在移动电竞赛事上的五防反作弊标准——人脸比照和选手位置检测防代打;机型资料、设备IDIP地址检测防违规机型;录音回放防集体作弊;外设硬件和后台软件检测防使用外挂;选手行为数据统计防假赛。IAC系统从比赛中的每一个细节出发,让选手们在世界各地参与比赛的同时仍然能够保证公平公正的对抗。

电竞行业爆发式发展,离不开背后一个个细小问题的解决、一次次防微杜渐的设计,当每一个细节都被逐渐补全的时候,属于这个行业的技术标准才算是初步建成。

如今建设电竞标准的机会正摆在我们面前,对于电子竞技赛事组织和电子竞技赛事内容的制作这两套核心的标准,中国电子竞技都努力走在世界的前列。在这个逐步摸索的过程中,绝不只是新技术的尝试,更重要的是要有若干个团队愿意花时间解决细节问题,投入到电竞行业的建设中,只有这样,所建立的标准才是持久有效并且经得起推敲的。

(摘编自张小平《用人才和技术支撑赛事发展》)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22年杭州亚运会,英雄联盟、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8个电竞项目将以正式竞赛项目的身份出现在亚运会舞台上。
B.电竞行业是蕴藏着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它有庞大的受众群体,所以国家陆续出台扶植政策,其产业文化的边界也在不断扩大。
C.2018年—2020年国内电竞整体市场规模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主要增长动能来源于移动电竞游戏市场和电竞生态市场。
D.2021年中国电竞用户中,男性用户占比接近七成,整体用户呈现年轻化特征,19-24岁的电竞用户占比超过50%。
2.根据材料三、材料四,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2021年2月,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电子竞技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建立起了电子竞技产业的标准体系、电子竞技中台运营管理等团体标准。
B.十二三岁的青少年脱离学校系统教育去参加全天候的电竞训练,有利于取得优异的电竞比赛成绩,主管部门应给予支持。
C.IAC中台防作弊系统通过图像、声音和一部分比赛用机后台数据的采集,建立了一套保证移动电竞赛事公平公正的“五防”反作弊标准。
D.中国电子竞技在各方面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我们不但拥有最新技术,而且为行业建立了永久且经得起推敲的行业标准。
3.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电竞行业成绩斐然,产业潜力巨大,已然得到社会普遍认可,不再有行业偏见。
B.中国电竞行业组织管理体系已经建设得非常成熟,相关行业标准也已经制定完善。
C.从中国电竞用户年龄分布看,中老年人占比较低,其中的商业潜力巨大,应加大相关投入。
D.中国电竞专业人才稀缺,投入电竞行业建设的专业团队不足,技术手段不够完善。
2023-04-26更新 | 31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二模(质量调查二)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田野、瓦檐和雨

何士光

我在书架上不经意地搜寻,倏然看见一本,觉着似曾相识,却原来是自己的书,取下来掂在手里,随便一翻,有一篇叫《雨霖霖》。开头一段,就写了田野、瓦檐和雨,于是这心就迷茫起来,禁不住懊伤,触着了痛处似的。

那时候,夜雨落起来了。阵阵雨点从暗夜里斜过来,先打着四下里的苞谷林,跟着就急促地打在瓦檐上。不久就变得缠绵起来,檐水一直淅沥作响。永远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听见雨声,人的心就禁不住彷徨。仿佛是一种亘古的诉说,有摧人肝肠的力量……

究竟是为什么?你一听见雨声心里就禁不住彷徨,觉着温馨而忧伤。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那时我还在梨花屯乡场。依旧是夜晚,夜雨也还是打在瓦楞上。你说怎么样呢?一切都会改变,只有这雨声,这夜深人静,却永远是不会改变的。仿佛注定了一般,不论我在哪儿,不论在故乡,还是远方,它都要追逐着人,搓揉着人的衷肠。

要是一整夜都落雨,你就宁愿一整夜都不睡。或者就赶紧躺下来,丢掉手边的任意什么工作,觉着再没有比躺在无边无际的雨夜里更安适的。在梨花屯乡场,每逢下雨,倘使是在白天,你就立即搬上一只椅子,坐到楼廊上去,看着田野上的雨丝,直到它停歇下来。一次又一次地,你情不自禁地赶紧拿好纸笔,尽快地记下雨从田野上掠过的情景,只要翻开笔记查找,这种记叙是随处可见的。你总觉得它包含着什么呼唤,你又总觉得它始终在向人们,径直向着人的灵魂诉说着什么。到底是什么呢?你一直想听得更真切一些。

它沙沙地来了,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紧一阵,慢一阵。仿佛要轻敛下去,跟着又急切起来,依旧地诉说着,直截地诉说着,撇开人世间东零西碎的焦虑,撇开日子里光怪陆离的景象……

这几乎就和你的心灵一样,一直在纠缠和煎熬着你。你也一直想动手来写一回雨,但可以不写,或是用不着写的东西,你倒是写了一些,而这一直萦绕在心头的心思,却又始终没有来得及。只是在字里行间带上点点滴滴,又匆匆地掠过去。这都是为什么呢?

田野也一样,也总是于无言中透露着不绝如缕的隐秘,深深地浸透着你,也是你一直想穷究的,同样也一直没有来得及。

情形似乎是这样的吧?田野、瓦檐和雨透散出来的消息,牵连着生命之谜,和着天地的永远的奥秘。噢,我们是像不知道身世的孩子一样,存活在这人世上的。是谁把这样一颗心灵附在这样一副躯壳中,就打发你到这尘世上来了?一切又为什么要像这样和会是这样?这一点一直迷茫。仿佛孤零零的孩子总在寻觅自己的出身一样,你也一直在思念你的出生之地。

田野和雨透露给你的,似乎就正是你出生的消息,你看不透潜藏在冥冥之中的奥秘,但你知道,你正是从苍茫的宇宙世界里来的。如果不是这样,你最终还能从哪儿来呢?我们的生命界限绝不仅仅终止在这躯壳边缘,世界的界限也绝不仅仅终止在我们的视野之内。

“山野给人的印象是这样,”一次你曾经这样开头,动手来起草一些文字,“仿佛人们最早来到世上的时候,世界就是这样的景象。”但不知为什么,才写了一点,你又搁置了。这种印象应该是贴切的吧?蜿蜒在田畴之间的石板小路走完之后,隐藏在草丛中的沙土小路走完之后,人的踪迹就消退殆尽了,就现出来最早的世界,使你依稀看到了我们的所从由来。至于雨声淅淅沥沥地响起来的时候,则洒落着造物的消息。你和雨丝本来情同手足,连同万物一道,都是天地化生的,也因了种种根由而连在一起。

但有一次,雨已经落了很久了,你却一直没有看见那雨丝,也没有听到那雨声。到你发现在落雨的时候,你怔住了,心里不禁一震。

那一次,你在一处高层的楼房里,正是那种炫人眼目的高层楼房,你几乎就住在最高一层。是深秋时分吧,窗户给关起来了,一道白色的纱窗掩映,这就不难想见,你看不见雨丝,也听不到雨声。直到你无意中走近窗棂,掀起来一角窗帘,才看见落在眼底的街市已经雨雾蒙蒙的了,雨正落个不停。

你站在那窗前,不由得想到,我们离这雨,离我们的根柢,似乎是越来越远了。你看不清雨雾中的街市,却知道那是繁华而琳琅的,同时也浮躁而焦虑。事情会不会是这样呢?尽管我们的灵魂一直游移,但我们又总是更能感触和迁就我们的形骸,而对灵魂熟视无睹、忽略不计。也许从一开始,我们就偏失地借助了造物给予我们的灵智,仅仅用它来建造了这个熙攘的世界,而在建造出这个熙攘的世界的时候,这熙攘的世界就反过来缠绕了我们自己,心灵也就堵塞起来,再不能分辨天宇的呼唤和消息……

渐渐地,你又想起了雨中的院落、人家、瓦檐和田畴,想起了你匆匆地记下来的那些雨天的情景。那田野上的人生自然不是无懈可击的,但却以共与天地的相依傍相合一,永远地牵动着人的心绪。我们不是始终在寻觅我们的另一半?我们不是始终与我们的另一半相剥离?哪一天我们的灵魂不再执着于自己的世界,而与整个的天地融合了,我们或许才是真正自由的……

这儿说到的,只是我的田野、瓦檐和雨。而始终传给我们消息的,当然又还有许许多多别的,不仅仅是田野、瓦檐和雨。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雨声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是因为他听得懂雨声中包含的强烈呼唤和深沉诉说。
B.在作者看来,雨水和自然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天地化生而成,都是我们的同胞手足。
C.与城市生活相比较,作者更推崇田野上的人生,因为人只有在田野生活才能获得自由。
D.本文与作者文中引述的文本有所不同,本文看似写雨,要表达的却是对故乡风物的思念。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从自己的一本书、一篇文、一个段落写起,行文中多次引用自己的文字,这种“文中文”的结构方式颇具匠心。
B.“田野”是本文的行文线索,与田野有关的情感体验、生活经历、思考所得在作者笔下依次呈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C.文中暗含田野和城市、瓦檐和高楼的对比,作者在田野和城市生活的个人体验中寄托重构人与自然亲密关系的理性思考。
D.本文既有强烈的抒情性,又有深刻的思想性,多处问句的使用,更是在疑问、设问和反问中强化了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
3.本文标题“田野、瓦檐和雨”为三个名词的并列,你认为其中哪个名词最为重要?为什么?
4.本文采用“我”“你”“我们”三种人称形式,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聆听草原

艾平

①很多年前,我经常跟随父亲在草原上漫无边际地游走。我们乘坐的是一辆老掉牙的苏制嘎斯六九吉普。所有的零件都在与车轮一起摇滚,我们就在这种摇滚中走走停停,述恋地瞭望天和地的尽头,时而有一群遮天蔽日的银鸥叫着飞过,时而有孤独的牧马人像月亮似的慢慢在山岗上升起。父亲没有告诉过我这种游走的目的,后来我终于懂得,父亲原本也没有什么目的,他只是觉得在辽阔的空间里比较自在,而身旁有比呼伦湖冰面还要清澈的女儿相伴,他的自在中便多了一份开心。

②我记得父亲的车里总是带着大肚子玻璃瓶装的酱油,铁皮桶装的白酒,桦树皮篓装的咸盐,还有一些土霉素片和蛤喇油,这都是牧民需要的东西。我们用不着事先联系,在草原深处,每一座蒙古包里都有我们久违的亲人。那些蒙古包孤零零地坐落在茫茫的绿野中,像一朵白色的蘑菇。蒙古包的主人早知道我们即将来临,已经熬好了奶茶,开始杀羊煮肉。这教我好不奇怪,草原深远安谧,难道是天上的云朵给他们报了信?

③是套马杆在传递草原上的声音。牧人阿爸把手里的套马杆平放在草原上。牧草挺拔茂密,如无数只有力的手臂,托举着那根沉甸甸的柳木套马杆,草浪随着微风轻轻颤动,牧草却并不倒塌。我好奇地把手伸向套马杆下面的草丛,发现那个半尺多高的小空间,仿佛密而不宣的母体,无数小昆虫、小蓓蕾、小露珠都在里面静静地醒着,无限的季节,就在这薄薄的层面里成长。

当我把耳朵俯在套马杆上的时候,便听到了一种清晰响亮的声音,那声音难以描述。好像一会儿把我推到了城市的街道上,一会儿把我带到了大海的波涛里。无序,错杂,时断时续,有时细腻,有时浑然,随着这种声音来临,貌似凝固的原野顷刻间变得栩栩生动——百草窸窣,群鸟鸣唱。许多莫名的动物在啮噬,在求偶,在狂欢,马群像石头从山上纷纷滚落,云朵推动大地的草浪。甚至,还有朝阳拂去露水时的私语,鸿雁的翅膀驱赶浪花的回声……这时候牧民阿爸说,要下雨了,咱们包里坐。我抬头看天,天空阳光灿烂,碧蓝如洗。我们进包,一碗奶茶方尽,暴雨真的来了,雨点打得蒙古包砰砰响,像群鸟在弹跳,雨滴时而从天窗射进来,落到肉锅里。

⑤风每天在草原上吹过,岁月都到哪里去了?传统的游牧,是大格局协作式的迂回迁徙,以满足畜群不同季节的不同需求,比如春天接羔,那就要到残雪消融的阳光坡地去;牧草返青时,要给畜群找到大片有营养的牧草;夏天要考虑哪些地方的草适合储藏,留下来待秋天打草,保证牲畜有过冬的食粮;水,温度,哪些牧草能为牲畜提高免疫力,哪些牧草能调节牲高的胃肠,哪些地方的牧草适合牛吃,哪些地方适合马吃等等,这是一种生灵与自然共生的大学问,也是值得当代生态科学深入研究的课题。可是人们到底还是忽略了这一切,当然也很快尝到了苦果——牲畜被铁丝网围于家家户户一小块一小块的草场上,食物结构单调,活动范围狭小,无法率性自在地生长,于是肌体不停退化,几代下来,牛羊肉的味道已经大不如从前。作为经营者的牧民,单枪匹马,缺少机械化的生产工具,在严酷的自然面前,往往力不从心,而面对市场经济冲击时,常常显得不知所措。于是,部分人富起来的同时,也有人无奈地卖掉或者出租自己的草场。

⑥现如今,汽车轮子和微信直播,将茫茫草原四面洞开,亘古的秘境变得一览无余。站在草原望北京,不再是夸张的修辞。一个从未走出草原的年轻牧马人,靠着百度导航,六天不到就用小汽车把阿爸阿妈带到了椰风弥漫的海南岛。那两个一辈子都穿着马靴,戴着包头的人,却掉全身十几斤的重负,站在大海里,互相看着白皙的躯体和古铜色的双手,哑然失笑……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草原的老人常常这样教导不愿吃苦的儿孙:要知道你的午饭在羊身上,不在供销社的柜子里。而现在,牧民从业的方式已经五花八门,草原的食物也变得丰富多彩,什么杀猪菜、肯德基、披萨、韩式烧烤、麻辣烫无所不有,吃传统的手把肉,反倒要特意跑到饭店,端的十分奢侈。

⑦在我的记忆中,我的牧民阿爸,就是一切牧民的代表。他们淳朴,勤劳,真挚,好客,爱草原如生命,爱大自然里的一切,从不在草地上动土,从不捕鱼,不到万不得已,不猎杀野兽,个个都可以信任,人人都可生死相托。草原古老的游牧文化,粉碎了一切人定胜天的谎言,其天人合一的哲学内涵,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呈现无限的科学性,草原事实上意味着一种物竞天择、生命轮回的大境界,它属于万物生灵,而不仅仅关照人类。

⑧我在草原上行走,聆听草原人的述说,尽管我还没有找到标准答案,所有的故事还刚刚开始,正在和遍地的春草一起生长,但是一个个崭新的主角已经登场,他们是那样朝气蓬勃,那样鲜活生动,意味着草原的新时代的主流。

⑨牧民们踏踏实实地剪断铁丝网,将数家草场连成一体,互助合作,回归大游牧,农业生产和草原旅游的联合体,引入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畜产品开始显现品牌效应。特别有意思的是,他们开出的条件是,游客到了草原,每天要学会一句蒙语,游客每天回到宿营地要出示自己带回的垃圾,要是游客还捡拾了草原上的陈旧垃圾,就会得到食宿的优患。新一代草原青年,自发组织到那达慕和敖包现场清理白色垃圾,举办各种倡导敬畏自然的活动,并将这一主题的摄影展带到了北上广;在千万个家庭里,有千万个母亲和父亲在告诉他们的孩子——是地让你站起来的,是马让你跑起来的,离开了草原,你也要把草原的嘱托背在身上,不然你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草原人已经登高望远,看到了幸福的桅秆,也看到了自身文化独具光彩的力量,尽管每进取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没有人愿意放弃,这或许就是一种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吧——我们辽阔的草原是理性的,明媚的。

⑩历史是多条不同的河流,当它们汇入了大海之后,还会以波涛和旋涡的方式互相冲刷不已。看吧,在茫茫的草原上,无数时间的碎片,无数空间的远影,都在时代的大苍穹里闪光、发声、跳跃、裂变、融合、再生。昔日的淳朴,今日的开放,每一种内在的质地,都不足以固守原初的草原。草原的秘密在哪里?我依凭大半生的体验来书写草原,也时刻以高度的敏感注视着草原,我对草原的聆听,已经有了多元的方式,当然感情的因素是最重要的。我如此热爱草原,我手中的笔永远无法离开草原。草原告诉我一切。生命与自然,人生与历史,现实与梦想

1.文中加点的词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liào)望       (mì)       (mì)而不宜
B.(xuàn)涡       (gèn)古       物竟天(zé)
C.(qǐng)刻       (wéi)秆       遮天(bì)日
D.啮(shì)       (sū)       (gōng)销社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由“很多年前,我经常跟随父亲在草原上漫无边际地游走”写起,表现了我与草原的密不可分。
B.文章第6段写现代科技给草原及草原人的带来的变化,列举了一系列新式的饮食,说明新时代牧民的物质生活丰富了。
C.文章第9段中,在新经营理念的影响下,草原青年向游客开出学蒙语和捡拾垃圾的条件,游客由此可以获得食宿的优惠,说明新一代的草原人极具经济头脑。
D.文章以“聆听草原”为题目,以“耳”代“眼”,通过聆听草原万物发出的声响以及牧民阿爸的言语等,写出草原的巨大变化,极具特色。
E.文章最后一段写草原昔日淳朴和今日开放的冲撞、融合、再生,构成了如今理性、明媚的草原,也彰显了作者内心逐渐接纳、理解草原的新变化。
3.请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4.联系文本,理解“草原告诉我一切。生命与自然,人生与历史,现实与梦想”这句话的含义。
5.有人评价艾平的散文“视野开阔,气度捭阖,格局很大,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散文’”,请从选材和意蕴两个方面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2023-03-23更新 | 3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小巷琴人

刘学刚

①车从东关大街驶入鞠家村东巷,仿佛哗的瀑布跌入沉静的潭水,座座平房古朴安静,一如水底的礁石。小巷中有琴声流淌,还有歌声,犹如随流飘扬的桨声渔歌,透露出古密州淳朴温和的民间韵味。

②下车,驻足听,惊喜如好风扑面而至:“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在大舜的胞衣地,听农耕时代的恩泽之歌《南风歌》,我觉察到时光的接续,以及空气中南风和斯时斯地人们交织着的温润呼吸。

③寻声暗问,弹唱者是一位叫李加涛的斫琴人。渐次响亮的弹唱声暴露了他的栖身地,城中村一个简朴幽静的民居。黑漆大门开着。两间南屋和三间北屋守护的小院,优雅得让人内心一颤。东植荷花,西育芭蕉。南屋外墙上挂着三五竹筒,竹筒开裂处有马齿苋探出许多细嫩的茎,开出红的、黄的、粉的小花,就像在乡野上那样,坦然率真,健康茁壮。

④一个清瘦的男子迎了出来。他四十出头,脸庞瘦长,看上去很像文弱的书生。这个腼腆羞涩的男子是诸城百年以来第一个斫琴人。民国初年,诸城派斫琴师北上南渡,诸城古琴之音成了人们绵长而忧伤的回忆。

⑤李加涛缘何结谊斫琴,他的故事有无奈,有忧伤,也有咀不尽的幸福。大李曾在一家大型木器厂上班,妻子是木器厂的女工,夫妻俩就像螺栓螺母一样,牢固着一个温馨的小家。后来,企业经营不善,夫妻双双下岗。妻子的满面愁容和儿子的无邪笑容犹如两张碟片反复播放,尖细的唱针划痛的是他的心。他像一截被抛弃的木头,唤醒他的是铁锯刨子。他蹬着三轮车,拖着铁锯刨子木头,以及沉重的家庭负累,穿梭于各个居民小区,给人家打家、搞装修。他起早贪黑,午饭冷馒头蘸热水,晚上铺几块木板,睡在工地上。就在个人创业稍有起色之时,那些吃过的苦、遭过的罪,无情地折磨着他的胃部。等他做完胃部切割手术,在病床上费力地用手臂撑起瘦弱的身体时,恍惚中,他看见一块木头被分解,被剥离,被暴晒,被淫雨侵袭得处处霉斑。

⑥凡俗日子就是一堆坚硬粗糙的木头,只有诚实生活的人才像铁锯那样投入,发现木头的纹理之美。仿佛个溺水者,搭救大李上岸的是一块木头。

⑦多年以后,大李依然记得那个秋日的黄昏,在暮洒入庭院,儿子鸟雀一样蹦蹦跳跳的脚步让暮色变得温暖迷人。开学第一天,儿子报名参加了学校的古琴社团,央求爸爸给他准备一张古琴。在无力购买和无力出门打工的双重困境下,大李的目光落在庭院里那堆长长短短的木头上,那些走失的木屑如雪花飘然而至,而后,锯木声、刨木声,敲打声,以及咳嗽声,宛若梦境一般出现。他要给儿子斫一张古琴,让粗糙的木头涅重生,长出绿叶的手指,长出鸟鸣和南风的合奏。

⑧古琴的所制时间漫长,所制、灰胎、推光等每一步均须精细打磨。大李告诉我们,他专事斫琴以后,把儿子用过的那张古琴命名为“凤来仪”,那是他斫木求音的初始,寻常木头由笨的家俱朴素转身,成为接通人间天籁与良操美德的乐器。那张耗时半年的古琴经由儿子的手进入校长的视野时,校长就像看见了传说里的大舜古琴一样,惊得张大了嘴巴:这是诸城人斫制的古琴!类似的情节在古都南京重演了一次。一位斫琴界的前辈抱着凤来仪,端了许久,又看了看风尘仆仆的大李,他说出的每一个字都拨动了大李的心:“小伙子做下去吧,斫琴可能改变你一生的轨迹。”

⑨大李斫琴已十年。清晨的阳光、柔和的南风、庭院的花草、向晚的落霞以及内心的欢畅,尽化作古琴上的风景。一间北屋是琴房,排列着蕉叶式、落霞式、虞舜式等六张古琴。他在琴房举办“琅雅集”,以及各种公益班,古琴爱好者随到随学,分文不取。“古琴要常弹,不然,它会睡去的。”大李缓缓地说。古琴是有呼吸有知觉的,就像庭院里枝繁叶茂的芭蕉,南风柔和的手指、春雨细细的手指、冬阳温情的手指一一深情弹过,且把手指的纹路和温度探入芭蕉的阔叶。

⑩两间南屋为斫琴室。琴房和斫琴室就像蕉叶的两面,颜色深浅有别,纹理相同,质地一致。斫琴室内墙上悬挂的几组琴板,生动地呈现着开料刨平、手工雕刻图样、襄麻布、上中灰、涂漆糊等时间段落。斫一张琴,须一百多道工序,斫制三年。其中,髹漆最为耗时。说到漆,大李不说大漆致人过敏,而把它视为牙齿锋利的动物:大漆“咬”人呢,不要碰琴板。

⑪大李所说的大漆是从漆树上割取的一种灰白色的黏稠乳状液。它始终在生长,初为纯洁的白,后褐色,干燥后漆黑一片,就像喧哗的白昼归于寂静的黑夜。髹漆是将鹿角霜灰和火漆调和,擦涂在裹了麻布的琴胚上。鹿角霜粉碎,用筛子分出粗、中、细三种,灰胎也依次分粗灰、中灰、细灰三次,每次都须用那双千锤百炼的手细细打磨,用绸布棉球进行揉粉找平,再用手掌将珍珠粉、橄榄油在古琴表面慢慢推光。干燥的大漆灰胎坚硬如铁,经常磨破手指,流出红的血。

⑫回忆被大漆“咬”过的情形,大李依然心有余。初学斫琴的他,不知道看似如稀泥一样柔软的大漆,却像野兽一样骜不驯。他未戴手套口罩,赤手上阵。结果,手臂、脖子、腿脚都被大漆“咬”出红红的小疙瘩,越挠越痒,疙瘩越多,疼痒难耐,呼吸困难,就像喉咙里塞了一块木头,咳不出来,咽不下去,苦不堪言。斫琴,是双手在木头上的一次危险而快意的旅行,是用大漆灰胎将高山流水、清风明月永久贮存的,一次精神冒险。

⑬南风缓缓吹,古琴悠悠响。我们踏上归途时,依稀有琴声萦绕耳畔。木头是斫琴人和丝弦唤醒的,而木头和丝弦又唤醒了一个木匠。他在琴上精心雕刻着图案,雕刻着美好生活。

【注】①胞衣地:犹言出生地。

1.下列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琴zhuó       听dì        xuán       重生pán
B.端xiáng             huá          风尘仆
C.咀jué                   zhuō       骜不驯jié
D.暮ǎi               红yīn                  心有余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文中的“斫”就是“用刀、斧砍”之意,“斫琴”是制琴过程中的一道工序,文章以“我”的视角记叙了斫琴人的成长。
B.“走失的木屑”是说诸城制琴丁艺已失传,各种声音“宛若梦境一般出现”,表现了主人公使古琴之音重现诸城的过程。
C.文中反复提到的“南风”,并非诗歌、古琴曲或风的名称,而代表斫琴师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在一百多道制琴工序中最耗时的是“髹漆”,作者用了一个“咬”字,是突出髹漆这道工序给斫琴人带来的苦痛和“危险”。
E.这篇文章以作者在小巷循着琴声寻找斫琴人开始,又以悠悠作响的古琴乐音做结,首尾呼应,给读者以余韵悠长之感。
3.本文有两条线索,明线是斫琴人,暗线是木头。请据此梳理概括文章的思路。
4.这是一篇写人散文,前四段在刻画人物的方法上有何特点?
5.如何理解“木头是斫琴人和丝弦唤醒的,而木头和丝弦又唤醒了一个木匠”?
2023-04-09更新 | 3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余游四方,往往闻农夫细民倡情冶思之所歌谣,虽其辞为方言语,而亦时有意义之存。其体不出于比、兴、赋三者。乃知诗者,出于心之自然者也。世之士多自号为能诗,而何其有意义者之少也!盖自诗之道分为门户,互合訾謷,意中各据有一二古人之诗以为宗主,而诋他人不能知。是其诗皆出于有意,而所为自然者,已汩没分门户、争坛坫之中,反不若农夫细民倡情冶思之出于自然,而犹有可观者矣。又其甚者,务为不可解之辞,而用事则取其僻,用字则取其奇,使人茫然不知所谓,不知者以博雅称之。以此为术,而安得有诗乎?此诗之一变也。

他山吴氏,年近八十矣,杖而访我于姑苏寓舍,因相与论诗。余曰:“君之诗宗何代乎?曰:“否。”“僻事以为奥,奇字以为古乎?”曰:“否。”“然则君之诗可矣。”因出示余。余为择别其合者若干首。他山晼晚不遇,策杖行吟,时时惧其诗之不传,盖犹不能忘情于名者。余与世论诗多不合,而独喜他山所见略与余同,而他山顾欲得余言以为重。盖余昔读书山中,时当初夏,百鸟之噪于檐际者不绝也。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余也方为黄鸟之远去,而他山犹欲争名于燕雀啁啾之间乎?他山曰:“吾以待之后也。”因书而之。

(选自清·戴名世《吴他山诗序》)


【注】:①坛坫:古时盟会的场所。 ②晼晚:日将西,日将暮。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其辞为方言语/鄙:轻视
B.盖自诗之道分为门户,互合訾謷/訾謷:攻讦,诋毁
C.然则君之诗可矣/观:欣赏
D.因书而之/归:赠给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诋他人不能知/石铿然有声者
B.已汩没分门户、争坛坫之中/始皇既没,余威震殊俗
C.不知者以博雅称之/故亏臣自利
D.因出示余/子卿不欲降,何过陵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合理的一项是(     
A.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
B.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
C.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
D.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
4.下列句子全都体现作者认为“他山犹欲争名”的一组是(     
①杖而访我于姑苏寓舍②僻事以为奥③奇字以为古④然则君之诗可观矣
⑤他山顾欲得余言以为重⑥吾以待之后也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⑤⑥D.③④⑥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是戴名世为吴他山的诗集所写的序言,其中,作者也谈到诗歌创作的主张。
B.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农夫细民之歌谣,并将其定位为方言鄙语,认为其一无是处。
C.吴他山年近八十,过来拜访作者。作者与之论诗,觉得他的诗颇有可观的地方。
D.作者婉转地讽刺了吴他山与当世之人争名的做法。对此,吴他山是不予认可的。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此为术,而安得有诗乎?
(2)杖而访我于姑苏寓舍,因相与论诗。
7.作者在选文中提出了哪些与诗歌创作有关的见解主张?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本一:

晏子为庄公臣,言大用,每朝,赐爵益邑。俄而不用,每朝,致邑与爵。爵邑尽,退朝而,喟然而叹,终而笑。其仆曰:“何叹笑相从数也?”晏子曰:“吾叹也,哀吾君不免于难;吾笑也,喜吾自得也,吾亦无死矣。”崔杼果弑庄公。晏子立崔杼之门,从者曰:“死乎?”晏子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独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吾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君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匿,孰能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之?将庸何归?”门启入。崔子曰:“子何不死?子何不死?”晏子曰:“祸始吾不在也,祸终吾不知也,吾何为死?且吾闻之,以亡为行者不足以存君,以死为义者不足以立功。婴岂其婢子也哉?其缢而从之也?”遂袒免,坐,枕君尸而哭,兴,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五》)

文本二: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诸侯,太史公曰:吾读《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 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退朝而                           乘:乘车
B.而焉得                           亡:逃亡
C.妾不                           衣:穿着
D.君语及之,即             危:危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门启                           恶得不禁恶劝爱
B.吾闻之                           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C.节俭力行重于齐             洎牧谗诛
D.以此三世显名诸侯             而刀刃若新发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晏婴,又称晏子,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B.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也常常被用来代指国家、朝廷和军队。
C.春秋时,“跪”和“坐”都要求要两膝相并、双脚在后、脚心朝上。
D.太史公是西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官职名称,本文指的是司马迁。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
B.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
C.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
D.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
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庄公起初很信任晏子,多采纳他的意见,经常赐他爵位,增加封邑,后来就不再采纳他的意见了,并不断剥夺他的爵位和封邑。
B.晏子在他的爵位和封邑都被剥夺干净后,先叹后笑,因为他预料到齐庄公一定会被崔杼杀死,也预料到崔杼一定不会加害于他。
C.晏子认为君臣都要为国家服务,如果君主不是为国家利益而死,而是为个人利益而死,那么作为臣子就没有义务为君主殉死。
D.晏子虽然没有为君主殉死,但是他却不怕冒犯崔杼,他坐在地上,将头靠在齐庄公的尸体上痛哭,以此表达了对齐庄公的哀悼。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2)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
7.司马迁感叹道:“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司马迁为什么如此仰慕晏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寄题沙溪宝锡院

欧阳修

为爱江西物物佳,作诗尝向北人夸。青林霜日换枫叶,白水秋风吹稻花。

酿酒烹鸡留醉客,鸣机织苎遍山家。野僧独得无生乐,终日焚香坐结跏

【注】①宝锡院:寺庙名,在欧阳修的家乡江西吉州。②无生:佛教语,不生不灭。③坐结跏:佛教坐禅之法。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十分喜爱自己的家乡,认为一切都是美好的,还曾写诗向“北人”夸赞自己的家乡。
B.“酿酒烹鸡留醉客”一句表现了当地民风奢侈,与陆游“丰年留客足鸡豚”意思相近。
C.诗人着一“遍”字,形象地再现了当地家家户户织苎的景象,表现出了百姓勤劳的品质。
D.诗作在赞美家乡的同时也赞颂了僧人,全诗角度新、构思巧,是一首别具特色的题赠诗。
(2)“青林霜日换枫叶,白水秋风吹稻花”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3)有人在阅读本诗后,对尾联为什么会出现“野僧”而感到疑惑,请你结合全诗,为其解惑。
2022-05-18更新 | 31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二模(质量调查二)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窃为陛下惜之!

(节选自《汉书·食货志》)

(乙)

嵩山之东,河汝之间,蚤生而晚,五谷之所蕃孰也,四种五获。中年亩二石,一夫粟二百石。今也仓廪虚而民无积,农夫以鬻子者,上无术以均之也。故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民作一则田垦,奸巧不生。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奸巧不生则民治。富而治,此王之道也。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故舜一徙成邑,二徒成都,叁徙成国,舜非严刑罚重禁令,而民归之矣,去者必害,从者必利也。先王者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所谓兴利者,利农亭也;所谓除害者,禁害农事也。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此务粟之功也。

(节选自《管子·治国》)


注:①娥:zhí,细致。②罢:通“疲”,疲乏。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物力必       屈:亏损,匮乏
B.远方之能者并举而争起矣       拟:模仿
C.而直为此廪廪       廪廪:恐惧的样子
D.蚤生而晚       杀:凋落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未尝闻       句读不知
B.国胡相恤       方其系燕父子
C.四种五获       其称文小其旨极大
D.—夫粟二百石       吾属今之虏矣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B.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C.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D.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4.下列出白《汉书·食货志》的六句,都属于作者赞同的观点或做法的一组是(       
①仓廪实而知礼节。   ②汉之力汉,几四十年矣。   ③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④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⑤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⑥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①⑤⑥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作者分析了当时国家的局势和汉代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政策,提出国家应加强积贮的观点。
B.甲文中,作者从应对自然灾害和战争两个方面入手,谈国家不积贮的危害,从而有力地支撑了中心论点“仓廪实而知礼节”。
C.乙文认为“兴利”是采取有利于农业的措施,“除害”则是禁止不利于农业的措施,“兴利除害”才能使百姓归附。
D.两篇文章都以驳论为主,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在批判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向君王提出了发展国家的建议。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2)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3)故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
7.结合两段选文概括“积贮”的重要措施及意义。
2022-01-12更新 | 307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整本书阅读-简答(多)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答题。

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有一篇课文是歌德的《迷娘》,有意思的是,歌德笔下的迷娘与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几乎诞生于同一时代,但是,二人在生活环境与思想性格上都有巨大差异。

试通过人物比较,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迷娘在生活困顿时曾是马戏团的演员,在西方,一个人如果遇到困难往往会求助某个团体。但是,在同时代的中国,林黛玉在遭遇家庭变故后,却选择投奔贾家。试通过《乡土中国》中的相关概念解释黛玉这一行为。   
(2)迷娘表达爱情的方式直接而热烈,而黛玉却完全不同,这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试举例说明黛玉是如何向宝玉表达爱意的。   
2023-12-10更新 | 266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杂诗

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注:①块然:孤独貌。②壮齿:壮年。
(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柔条”两句借柔条与绿叶随时令之变,或强劲,或枯黄,表现时光流逝。
B.“明月”两句,“皦皦”写月之明亮皎洁,而“流”字赋予月光动态之美。
C.“壮齿”两句写诗人壮年时期常常漂泊不定,如今人到暮年仍怀慷慨壮志。
D.本诗属于古体诗,在表情达意上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手法。
(2)“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本诗“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中的“空”字,与《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字有何不同?请比较赏析。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