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生动的艺术典型,他们各具特色,却也不乏共性。请你从富有才华、精通管理、具有反抗精神三个方面中任选其一,从小说中选择一组(2个)具有此特点的人物,结合相关情节进行分析,不少于150字。
2 . 阅读下面《红楼梦》节选文字,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


文段中,薛宝钗在现场,但作者没有描写她的反应,请推想薛宝钗会有怎样的反应,并根据人物性格和原著相关内容简要说说理由。
3 .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宁、荣二府的诸多女性有一个相同的身份:贾府媳妇。其中有贾赦的媳妇邢夫人、贾政的媳妇王夫人,有贾珍的媳妇尤氏、贾琏的媳妇王熙凤,以及贾珠的遗孀李纨等,她们活跃在小说中,性格各异,形象鲜明。请从小说中任选一位贾府媳妇,结合原著内容,简析其形象特点。
4 . 阅读下面这首诗,请你用《乡土中国》这本书中的有关知识赏析这首小诗,100—150字。

三代

臧克家

孩子

在土里洗澡;

爸爸

在土里流汗;

爷爷

在土里葬埋。


【注】①本诗创作于1942年。
2022-05-31更新 | 387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统练(八)语文试题
5 .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论述了“差序格局”“礼治与法治”问题,请从这两个角度任选其一,结合书中的内容,评价下面的事例。不少于150字。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小陈举报父亲之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

2020-02-13更新 | 696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俞平伯品评《红楼梦》时说“钗黛虽然并秀,性格却有显著不同:如黛玉直而宝钗曲,黛玉刚而宝钗柔,黛玉热而宝钗冷,黛玉尖锐而宝钗圆浑,黛玉天真而宝钗世故。……”你认同这个说法吗?请结合《红楼梦》中的情节阐述其中的一个角度。
7 . 《红楼梦》中存在着“圆形”人物,即做人圆滑,做事滴水不漏,王熙凤就是个典型代表,阅读选段,结合《红楼梦》情节,分析王熙凤的“圆”。

(迎春、探春、惜春登场完毕,王熙凤登场)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2022-10-16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练习语文试题
8 . 阅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思考问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特别是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也逐渐在缩小,乡土性也逐渐淡化了,“乡土”观念日渐式微,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你对振兴乡村,有哪些好的建议?请分享出来。
2021-11-05更新 | 30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三10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9 .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的《家族》一篇中,提出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家庭关系的主轴是什么?请结合费氏观点,谈谈当今中国家庭成员关系的变化及现状。(不超过 80字)
2021-01-22更新 | 31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六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文字下乡》中,作者说乡土社会是不需要文字的,一方面空间上不需要,因为总是可以面对面;另一方面是时间上不需要,因为在乡土文化中有声音就足够了,乡土社会有文化但不需要文字,因为他们没有用文字来帮助他们生活的需求。你赞同作者的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