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标点符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俗话说,筋长一寸,寿长十年。因此,很多人都很喜欢拉伸,希望借此能把身体拉。而所谓的身体”“,用体育术语来说就是柔韧性。柔韧性,是衡量人体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但我们也不必过度追求身体的柔软

事实上,人体的柔韧性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具体表现在,每个人的关节结构所允许的自由度不同、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连接组织在结构限制下伸长的能力不同等方面。除此之外,柔韧性与人的年龄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年龄越小,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而随着年龄增大,如果不注意锻炼,关节周围软组织弹性和肌肉伸展性就会明显下降。

专家指出,拥有良好的柔韧性,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比如,能增加肌肉和关节的活动度,改善肌肉和关节周围结缔组织功能,避免关节僵硬等等。而正确的拉伸锻炼,的确可以增大柔韧性,使关节韧带保持良好的活动度。但是,如果一旦某项拉伸运动使关节结构运动幅度超出关节最大活动范围,就会导致组织损伤。这样一来,也就得不偿失了。

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修辞立其诚”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原则。
B.人民迫切需要的正是像你这样的“傻子”。
C.“善”是人类美好的品格,也是哲学探讨的话题。
D.像这样奉行本本主义的“理论家”越少越好。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问题,请修改成正确的句子。
2024-01-1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的诗大多豪迈奔放,富有想象力。他以无比的热情歌颂着美丽的大自然风光,并将内容与艺术极其完美地统一起来。他的好友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描写的是壮丽的山山水水和内心的真情实感。所以,他的很多诗都具有一种“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迷人魅力。

李白的诗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表达的是一种、一泻千里的情感趋势。李白常常在自己的诗中运用多种手法,比如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从而营造出一种神奇奔放、瑰丽动人的心理意境,这就是李白的诗作之所以能够给人以飘逸若仙之感的真实原因。

李白诗歌的语言多种多样,有的清新,有的豪放,有的则近于散文,但都会给人以的自然之美。他的歌行打破了诗歌创作的固有格式,达到了任意随性而又变幻多端的神奇境界。他的绝句给人以自然明快、潇洒飘逸之感,而且还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李白是一个诗歌高手,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和文中“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黄河近两千年的“表现”令人大吃一惊。
B.关于文学作品的多义性,《文心雕龙·隐秀》篇说:“隐以复意为工。”
C.假期前 7 日全国电影票房近 37 亿元,创国庆“黄金周”票房新纪录。
D.一般地讲,殴打的事情渐渐地少了,可是这种“幸福”只局限在外头工人身上。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24-01-09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经>记录的先秦爱情与民俗》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诗经》距离我们不可谓不远,但如果回到生活,。我们日常挂在嘴边的‘独领风骚’‘逃之夭夭’‘泾渭分明’这些词语便出自《诗经》的诗篇,我们时常赞美的夫妻和睦、上下和乐等都在《诗经》中有着深刻的体现。此段文字中说独领风骚出自《诗经》,是值得商榷的。风骚一词确实与《诗经》有关。指屈原的《离骚》,后用风骚借指诗文。然而《离骚》的问世时间远远晚于《诗经》成书时间,因此《诗经》的诗篇中不可能出现风骚一词,更不要说独领风骚了。独领风骚到底从何而来呢?

清代赵翼的《论诗》中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所以应用历史发展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文坛的人物,不必唯古人是从。其中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成为广为传颂的千古名句。或许,独领风骚是仿这里的各领风骚而来。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独领风骚”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冬天的土地上“白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
B.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C.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岂但“你管得着吗”,而且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
D.人们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地养万物。百年变迁,白洋淀的人们在这方水土中,从容地过着祖上传下来的生活。“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每种生命都是一个细节,细节又滋生细节,形成一种彼此共存相依的生物链的关系。夏天,红白相间,荷花亭亭;冬天,蹲下身,能听到水波推送冰块的声音,透过忽宽忽窄的冰缝看水下,几乎透明的浅灰色小鱼慢悠悠其间。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说,我们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房子,但我们正在失去越来越多的家园。但白洋淀的万物不一样,它们都会让行走在白洋淀的任何一个地方的你知道这里仍然是我们的家园。成片芦苇和在间轻轻摇过的渔舟,形成一幅自然的画卷。

白洋淀的生活,像是自然的恩赐。春季青芦吐翠,夏季红莲出水,秋季芦苇泛金,冬季水泊似玉。正如一位诗人所说:“白洋淀的广阔空间,就像是一个转动的钟表,在展示时间的流动。”——每个抵达白洋淀的人,都会感到这里似曾相识,像我们从小就熟悉的地方一样。水天一色,,芦苇连接成片,雄浑、苍凉、壮阔的生命的诗意,写在这片大地上。在白洋淀,你能发现一种隐没已久的简朴的意味。这种简朴来自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对传统和历史的尊重和传承,还有日常生活的从容。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处的标点应该用逗号且应放在后引号外面。
B.包含语素“游”的词语“家族”有游荡、游弋、畅游等,②处填写“游弋”最合适。
C.③和④处都可以填写“烟波浩渺”这一成语。
D.白洋淀生态状况说明,在现代社会依然可保留“乡土社会”中的“家园”,延续生态文明。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3.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尖叫是恐怖片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      ①     ,瞬间就会觉得周围的恐怖又多了几分,为什么尖叫声有这么大的威力呢?

一项科学研究表明,尖叫声之所以如此恐怖,     ②     。声音的粗糙度越高,大脑的杏仁体就更容易捕捉到这样的声音,而杏仁体就是大脑中负责感受恐惧和危险的区域。这样的声音在平时的生活中是很少听到的,所以一旦听见这样的声音,大脑就会启动警报。正是因为人类在千百年的进化中已经把尖叫声默认为警报呼救一类的声音,尖叫已经被赋予了很强烈的情感,所以每次听到尖叫声,     ③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B.“七七事变”一起,清华图书馆的灯光全灭了。
C.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
D.“他有一种想把时间抢回来的劲头。”钟扬的同事回忆道。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个字。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正逢学校放暑假,喜看河北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播出的电视音乐栏目《我中国少年(第五季)》,感触良多。《我中国少年(第五季)》以可贵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传承以乐求美、以美育人的优秀传统,立足美育,培根铸魂,谱写了新时代中国少年、英姿勃发的精神华章。

《我中国少年(第五季)》视野开阔,立意高远。时下为青少年播出的电视音乐栏目不少,但这个音乐栏目,令人耳目一新。从时间上讲,它上溯到赵州桥建桥的历史文脉,追述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的加拿大友人伊莎白的传奇人生,介绍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火把节的渊源,又延展至新时代的新文明新科技,可谓。编导颇具匠心地选择了11组新时代的中国少年,以11张青春唱片和大江南北如此多娇的锦绣江山画面交相辉映的视听语言,精心谱写了我中国少年的理想信仰和成长轨迹。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两处画波浪线部分的引号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夏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战栗,它呻吟。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树身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

洋槐伴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是装点得金碧辉煌。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它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所以凝望这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怎样觉得感伤和悲凉——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回来。

1.“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战栗,它呻吟。”这几句话描写了暴雨中的槐树,请赏析其修辞特色。
2.文中的三处重叠形式“久久”“轻轻”“痛痛快快利利索索”,说说它们和“久”“轻”“痛快利索”相比,语义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3.下列选项中和文末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B.别里科夫说:“一个小姐,或者一个姑娘,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
C.“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2023-11-14更新 | 500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类很早就通过选种育种来提高水稻的利用价值。

稻米如花,【甲】好的水稻选出来,既要人夸颜色好,也要清气满乾坤。西汉《汇胜之书》记载了古代的穗选技术:“取禾种,择高大者,斩一节下,把悬高燥处,苗则不败。”凡谷,成熟有早晚,苗秆有高下,收实有多少,质性有强弱,米味有美恶,粒实有息耗。

早熟者苗短而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选种重点就是“好色”:一是要谷粒色泽金黄、青秆黄熟,二是要柱头外露、以诱惑别的花粉。现代的选种,【丙】初选时也要细长粒,要长穗子,要有色彩。【丁】经过一株一株的拨弄和掂量,才能获得好的产量与品质。

现代的水稻育种,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如杂交育种、诱变技术、基因育种等。总的来说,育种的第一步是发生变化,第二步是选择希望。比如诱变技术,是以人为的措施诱导植物遗传基因产生变异,然后在产生变异的植株中按照需要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借助航天技术,现在作物的种子也能去外太空走一圈,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会产生一些诱发变化。

1.关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处化用前人诗句,融富于意境,又契合文意。
B.乙处“好色”一词,贬词褒用,妙趣横生。
C.丙处标点误用,应将两个逗号都改为顿号。
D.丁处“拨弄”和“掂量”的位置不能互换。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23-11-13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第二次诊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陶琉文化、黄河文化、聊斋文化、渔洋文化等地域文化交相辉映,悠长的文脉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陶瓷、琉璃、蚕丝织巾是淄博更具韵味的文化灵魂三件套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三件套”所加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永远地睡着了”,这饱含情感的文字展现了马克思、恩格斯两位革命导师之间的深厚情谊。
B.别里科夫因循守旧、畏首畏尾,是一只被“套子”箍住了手脚和思想的可怜虫。
C.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D.学习《促织》《变形记》,要深刻理解“变形”中寄寓的社会批判意味。
2023-11-09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巧克力、薯片、奶油蛋糕 ①, 总会让人一吃上便欲罢不能。 A ?研究显示:高脂、高糖饮食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大脑 ②。 即使少量,也会大大增强大脑对高脂和高糖食物的反应。每天摄入高脂、高糖食物会改变大脑的奖励回路,大脑会更偏好这种食物,从而导致人们戒不掉这类食品。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研究人员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给一组志愿者每天吃一小块高脂肪高糖含量的布丁,为期8 ③; 另一组吃的布丁虽含有相同数量的卡路里, B 。研究人员在试验开始前以及8周后,对志愿者的大脑活动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在8周后,食用高脂高糖布丁的那组人中,其大脑对高脂高糖食物的反应大大增强,尤其激活了多巴胺系统 ④, 大脑中负责动机和奖励的区域。

对大脑活动的测量表明,当人们摄入薯片和可乐后,大脑会重新建立连接,下意识地学会偏爱这些食物。而且大脑中一旦形成了新的连接,就不会那么快消失。就像学习一样, C ,你就不会那么快忘记它。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下列各处标点符号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处的逗号可改为省略号B.②处的句号应改为逗号
C.③处的分号应改为逗号D.④处的逗号应改为破折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