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弃疾(1140-1207)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辛弃疾在淳熙十二年(1185)前后,约为45岁,贬官为民,闲居带湖。
1.下列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四句描绘夜宿王氏茅屋中的实景,声色形神兼绘,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B.“鼠”是“饥”的,可见这里已经长时间断了“烟火”;蝙蝠翻舞,形象逼真地写出了眼中所见。屋外狂风暴雨,窗纸破烂,瑟瑟自语,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耳中所闻。
C.下片抒写词人心理活动和无限感慨。动物猖獗,秋风凉薄,不能安然人睡,浮想联翩,焦急万分,怎不更加衰老呢?
D.本词语言平淡,纯用白描,笔墨干练,真切自然,别具一格,生动感人。
2.本词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生查子·独游西岩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高高处。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堰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人欲招青山,而青山不来,于是责怪:青山你如此傲慢,有谁会再未喜欢你?
B.“岁晚太寒生”中的“寒”既指自然界的寒,也可以理解为人内心的寒。
C.下片续写明月从“来”到“去”。表明诗人听别人吟诵《离骚》,夜深未眠。
D.下片着重写山中明月,既承接上片谕劝我溪边住”,又展示明月与词人的情谊。
2.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辛弃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回,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注释:①鲸饮吞海:如巨鲸吞海似的狂饮,化用杜甫《饮中八仙歌》里“饮如长鲸吸百川”的诗句。②扶头:形容醉后状态,谓头须人扶,化用北宋词人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中“易醉扶头酒”的词句。
1.下列对本词的解说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题目中的“和”指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
B.上阕中词人用“冰雪” 、“百川”比喻自己的胸怀,用“剑气”寄寓着壮志。
C.下阕“浮”、“回”、“幽”等词描绘了月光浮动、天空高远、景色清幽的画面。
D.结尾写挽留友人醉在今宵,借酒排遣对朝廷收复中原的决策遥遥无期的愤懑。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请结合本词和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简要赏析两词家的不同词风。
2018-07-16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一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词末“可怜白发生”一句凝聚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请做简要分析。
2017-05-2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集宁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一剪梅中秋无月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1.上阕景物描写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2.全词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