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弃疾(1140-1207)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注]:①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②筠:竹子。③逆旅:旅店。④只应:只以为,此处引为岂止

1.下列对两首宋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别”三句,写词人与朋友虽然分别日久,可相见时仍然情谊深厚,如春日之和煦。
B.“惆怅”二句,渲染了一种幽冷凄清的氛围,恰贴地表现了词人与友人分别的黯淡心境。
C.“浮天”二句,写水天相接,好似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而乌云挟带着雨水,仿佛把重山掩埋了一半。
D.“今古恨”三句,运用反问手法,寄托了古往今来离别和相聚总是牵动着人们悲欢之情的深沉感慨。
2.同是写送别友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与辛弃疾《鹧鸪天·送人》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词中画线语句作简要分析。
2024-04-0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定风波·赠杜鹃花

辛弃疾

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却解啼教春小住,风雨,空山招得海棠魂。

恰似蜀宫当日女,无数,猩猩血染赭罗巾。毕竟花开谁作主? 记取:大都花属惜花人。

【注】①这首词作于瓢泉(今江西省铅山县境内)。此前,词人曾被起用,但很快又因其准备整军,以恢复中原失地的政治举措与当权者因循苟安的方略不相协调,遭到弹劾,被革职。同时,词人的住宅又遭火灾,于是他便移居瓢泉,寄情山水,一住八年。这一时期,虽然他大声疾呼地干预时政、鼓动恢复失地的文字略有减少,但其壮志难消,只是表现得更为委婉、更加深沉罢了。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入笔起波澜,明确了时序的变化,以此构成春天到来又归去的两个层次。
B.用“海棠魂”体现杜鹃花的精神,表现杜鹃花在风雨中盛开彰显的高洁品格。
C.词的下片,在上片的基础之上,着重描绘杜鹃花的姿色,并引出词人自己的议论。
D.词人问究竟谁能为花做主,此处“花”不仅是自然界的花,“惜花人”也另有深意。
2.本词上片第二句“杜鹃声苦不堪闻”与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都写了“杜鹃”。请结合两首作品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两首作品在抒情方面的异同。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上,却笑人间举子忙。

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白苎新袍入嫩凉”中的“嫩”字很有意蕴,将秋天天气微凉、清爽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B.“鹏北海,凤朝阳”,比喻廓之就像鲲鹏从北海展翅翱游到南海,又像凤凰飞向东升的太阳。
C.本词的意象运用与意境创设豪放大胆。“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朝阳”意境开阔。
D.本词写于作者送人参加科考时,故既有哀婉不舍的离情,也有对应考者热情的鼓励和美好的祝愿。
2.此词突出的表现手法是虚实相生,请结合词的上片内容加以分析。
4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我亦卜居者

辛弃疾

将迁新居不成,有感,戏作。时以病止酒,且遣去歌者,末章及之。

我亦卜居者,岁晚望三闾。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凫。好在书携一束,莫问家徒四壁,往日置锥。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

舞乌有,歌亡是,饮子虚。二三子者爱我,此外故人疏。幽事欲论共,白鹤飞来似可,忽去复何如?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注】①此词作于庆元二年(1196)夏,当时辛弃疾因带湖居所被焚,计划迁居但最终迁居未果。②《卜居》相传为屈原被放逐后所作。③乌有、亡是、子虚,都是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虚拟的人物。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开篇表达了对屈原的仰慕与追思,“亦”暗示了自己与屈原被逐的相似遭遇。
B.词人借物抒怀,表明自己愿作一匹气宇轩昂的千里马,不愿作一只随波逐流的野鸭。
C.词人感慨幸好还携带了一束书,塑造了火灾后虽家徒四壁但心境乐观的词人形象。
D.结尾引用陶渊明的诗句,词人决意放下功业,在此结庐,享受闲云野鹤的村居生活。
2.小序中称此词为“戏作”,请结合全词内容,从艺术手法角度简析“戏”体现在哪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汉宫春·立春日

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注】①此词作于词人南归闲居京口(今镇江)时。②春幡:旧时风俗,立春日,妇女们多剪彩为燕形小幡,戴之头鬓。③西园:北宋都城汴京西门外有琼林苑,称西园。④青韭堆盘:立春日,以葱、蒜、韭等鲜嫩之菜装盘食之,取迎新之意,号五辛盘。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点题,并以“袅袅”描摹春蟠摇曳之姿,既可见春风吹来,又显女子之美态。
B.“浑未办”三句,写立春时未曾备办酒菜,作者当时的生活应是相当贫困窘迫了。
C.“问何人、会解连环”看似寻找解连环之人,实则是以比喻极言其愁难以消除。
D.末尾两句,既含惜春之意,又寓故国之思,还有对南宋统治者不思北伐之怨。
2.俞陛云曾评价本词下阕:“向东风调笑,已属妙语。更云人盼春来,我愁春至……语尤隽妙。”请谈谈其“妙”在何处。
2023-08-1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

辛弃疾

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圣处一灯传,工夫萤雪边。麴生风味恶,辜负西窗约。沙岸片帆开,寄书无雁来。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注]①一灯传:源于佛教以灯能照暗,以法传人,此处喻指儒家思想传承。②车胤囊萤,孙康映雪,指学习刻苦。③麴生:指酒。④西窗约取自李商隐《夜雨寄北》。

1.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善于用典,第一首词前两句词人感慨光阴易逝,要抓紧时间建功立业,表达对友人的劝勉之意。
B.第二首词借“水送树”“云埋山”写出了河岸绵长、云低山暗的自然之景,寄托词人深沉的送别之情。
C.第二首词“今古恨”三句,发出古往今来只有离合能牵动悲欢的感慨,反问语气深化并丰富了词的思想感情。
D.两首词结尾意蕴悠长。前者寓情于景,表达离别的感伤;后者一语双关,表达对友人的担忧。
2.两首词表达了词人对待功名的不同态度,请简要分析。

7 . 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龙吟

辛弃疾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要五斗,不应堪此。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有别、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注】①此词作于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作者已经55岁,又被罢官退居瓢泉。②直饶:即使。③据《世说新语》,谢安隐居东山,朝廷屡诏不出,时人因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后谢安出山入世。

1.下列关于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是(     
A.“老来”一句以平静的语气叙说了在他受到排挤、壮志难酬的老年时代,才有机会“相识渊明”。
B.“觉来幽恨”三句,直接写出作者内心的沉痛,心头留有“幽恨”,竟使作者酒不能饮,歌不能唱。
C.作者用“高山流水”的典故来吐露自己的心事,即自己在世间没有灵犀相通、心心相印的知音。
D.全词将叙述、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语言一改激越豪放,更显恬淡清和,在辛词中别具一格。
2.请结合全词简要谈谈作者隐居后的复杂心境。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①辛弃疾在公元1203年六月末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第二年,被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京口),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北固亭在镇江东北固山上。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词人登上北固楼远望,为其壮丽景象发出赞叹,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B.叠词“悠悠”意为连绵不尽的样子,词中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
C.“战未休”一词从侧面烘托出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的形象,引出下一问句。
D.本词围绕登北固亭这一内容,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大处落墨,视野开阔。
2.本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下片都有一个问句,请分析其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之处。
2023-06-17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杏花天·嘲牡丹

辛弃疾

牡丹比得谁颜色。似宫中、太真第一。渔阳鼙鼓边风急。人在沈香亭北。

买栽池馆多何益。莫虚把、千金抛掷。若教解语倾人国。一个西施也得。

【注】①本词作于南宋庆元元年或二年(1195 或 1196 年),附词大阁居带湖。②太真:指杨贵妃。③辇鼓:战鼓,词中指安禄山叛乱。④沉香亭:唐宫亭名,唐明皇与杨贵妃曾在此赏牡丹。⑤解语:唐明皇曾称杨贵妃为“解语花”,词中泛指美人。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以设问为开头,看似突兀,实则既能制造悬念,也能在问答中自然推进词意。
B.“渔阳鼙鼓”一句写安史之乱,可让读者联系南宋时局,体会本词的写作意图。
C.“池馆”与柳永《望海潮》中的“凤池”一样,都用借代巧妙隐含了作者情思。
D.词人善于用典抒怀,如结句就以西施自况,曲折表达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
2.有人评论本词“表面为‘嘲牡丹’,实者讥讽恋花人”,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10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龙吟·题瓢泉

辛弃疾

稼轩何必长贫,放泉檐外琼珠泻。乐天知命,古来谁会,行藏用舍。人不堪忱,一瓢自乐,贤哉回也。料当年曾问,饭蔬饮水,何为是、栖栖者。

且对浮云山上,莫匆匆、去流山下。苍颜照影,故应流落,轻裘肥马。绕齿冰霜,满怀芳乳,先生饮罢。笑挂瓢风树,一鸣渠碎,问何如哑。

注释:①本词写于作者闲居上饶带湖时。瓢泉:泉名。②行藏用舍:语出《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舍:不用。③栖栖:忙碌状。④挂瓢:相传隐者许由饮水常以手捧,人赠以瓢。许由瓢饮毕,挂瓢于树。风吹瓢响,许由烦,遂抛。⑤渠:它。⑥何如:哪比得上。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稼轩”两句是说稼轩怎么会是贫穷的呢,瓢泉就是身边的财富,带反问语气。
B.“古来”两句是说自古以来就没有人理解并做到“行藏用舍”,仅作者做到了。
C.“且对”三句是说希望瓢泉之水有青山与浮云相伴,不要匆匆忙忙地流下山去。
D.“绕齿”三句是说先生饮了瓢泉水,既感觉口齿含霜般清凉,又感觉满怀清香。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揽镜自照,容颜已老,于是产生富贵荣华如梦之感。
B.作者因与瓢泉为伴,懂得乐天知命,所以决心远离官场。
C.本词多处化用《论语》章句,并以己意串联,意蕴丰富。
D.本词语言散文化,笔法多姿,议论通俗,抒情言志直白。
2023-04-2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