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弃疾(1140-1207)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辛弃疾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注】①此词是辛弃疾被劾去官,闲居上饶期间所作。②传说中,白鸥是最没有心机的鸟。“鸥盟”为隐居者与鸥为伴之意。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描写词人博山道中雨后所见,其笔下画面随视角转换一一展开,层次分明。
B.这首词描写了词人午醉酒家的真实场景,充分表现出词人寄情山水的闲适之情。
C.词人以“松竹”“野鸟”为伴,与“白鸥”对话,诙谐幽默的叙述中透出雅趣。
D.词人效仿“易安体”,以口语入词,语言浅近,平淡中有清新之美,风格婉约。
2.这首词是如何处理景情关系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

辛弃疾

洗尽机心随法喜。看取尊前,秋思如春意。谁与先生宽发齿?醉时惟有歌而已。

岁月何须溪上记。千古黄花,自有渊明比。高卧石龙呼不起,微风不动天如醉。


[注]①词写于淳熙九年冬,当时作者被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中,闲居度日。②法喜,佛语法喜,谓见法生欢喜。③宽发齿,宽延齿落发白之期,亦即延年益寿之意。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机心”指机谋之心。首句言洗尽机谋之心,人就能随佛法向善,诸事欢喜。
B.二、三句承接首句,说秋思如春意一般,亦为赏心悦目之事,可助樽前之乐。
C.“谁与……”二句词人以反问的方式表明饮酒听歌可以宽解自己发白齿落的忧虑。
D.下片“千古黄花,自有渊明比”两句,词人以陶渊明自比,以陶渊明为榜样。
2.本词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唐河传·效花间体

辛弃疾

春水,千里,孤舟浪起,梦携西子。觉来村巷夕阳斜。几家,短墙红杏花。

晚云做造些儿雨,折花去,岸上谁家女。太狂颠。那边,柳绵,被风吹上天。


[注]①花间体,指花间词派的创作体式。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兴起的词派,继承晚唐温庭筠词中偏于闺情、伤于柔弱、过于雕琢的“柔而软”的词风,大都以婉约的表达手法,写闺阁之中的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她们的离愁别恨。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描绘了梦境,梦中词人携着西施,棹着小船漂行于千里春水之上。
B.“短墙红杏花”一句构景巧妙,短墙相隔,杏花半露,有含蓄内敛之美。
C.傍晚时分,微雨零落,有村女折花而去,人的活泼、花的艳丽相映成趣。
D.本词描绘了乡间风貌,词人赞美乡间景色之美,也批判了乡人“太狂颠”。
2.花间体词风香软,落笔多在闺房。本词效仿花间体,但又不乏豪放之风。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4 .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

辛弃疾

一丘壑。老子风流占却。茅檐上、松月桂云,脉脉石泉逗山脚。寻思前事错。恼杀晨猿夜鹤。终须是、邓禹1辈人,锦绣麻霞坐黄阁2。 长歌自深酌。看天阔鸢飞,渊静鱼跃。西风黄菊芗3喷薄。怅日暮云合,佳人何处,纫兰结佩带杜若。入江海曾约。 遇合。事难托。莫击磬门前,荷蒉人过,仰天大笑冠簪落。待说与穷达,不须疑著。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


注释:【1】邓禹:东汉中兴名将,佐刘秀称帝,二十四岁即官拜大司徒。【2】黄阁:借指宰相官署。【3】芗:同“香”。
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丘壑”两句,写词人占尽一丘一壑之景,意态风流。
B.“鸢飞”“鱼跃”既可看作现实景象,也可视为内心幻象。
C.“西风”一句,营造出一种秋风肃杀、菊花败落的氛围。
D.“遇合”一词,意为能遇到知人善任的伯乐,获得重用。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脉脉”句用一“逗”字,写出了山泉灵动活泼的情态。
B.词人以兰、杜若等香草自喻,突显自己虚怀若谷的品性。
C.“莫击磬门前”一句,词人用典故表达自己不想求仕之心。
D.本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词人形象不尽相同。
3.本词结尾句说“进亦乐,退亦乐”,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进亦忧,退亦忧”。请结合本词和《岳阳楼记》结尾段内容,分别谈谈你对辛弃疾之“乐”与范仲淹之“忧”的理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辛弃疾

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

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


【注】①雨岩:地名,在江西永丰县西博山中。石浪:雨岩的一块巨石,长三十余丈,状甚怪;篇末“石龙”指此。②畹:古代称30亩为一畹。③湘累:指屈原。冤屈而死叫“累”,屈原是投湖南汨罗江而死的,所以前人称他为湘累。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连用兰佩芳菲、蛾眉空好、宝瑟弦断这三个极富象征意义的意象描写,来表明自己虽有高尚的品质和过人的才干,却无用武之地,知音寥寥的苦闷。
B.此词上阕最后二句即化用岳飞的《小重山》“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以宝瑟清音,弹得弦断也无人会意为喻,表达了与岳飞不一样的愁绪。
C.在词的表达上,作者成功地学习了屈原抒发政治感慨的手法,写出了一首《离骚》式的优美词章。
D.作者并不是直接说出自己的心事,而是通过比兴等手法,曲折有致地表达出满腹的悲愤。
2.该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下阕词句讲行分析。
2022-03-2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园松竹高大,仿佛和天上的白云相连,清幽的环境描写突出了作者所居之地的特色。
B.上阕写作者对闲居生活的满足及安居乐业的农村生活景象,营造出了一片静谧和谐的氛围。
C.古礼每年春秋社日,四邻相聚宰杀牲畜祭祀社神并分享祭品,词中所写应是春社分肉。
D.这首词语言如同家常白话,而主人公的神情却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实在耐人寻味。
2.词人用语精当、有趣,请从下阕中找出两个字,赏析其妙处。
2021-08-29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起点调研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南歌子·新开池戏作

辛弃疾

散发披襟处,浮瓜沈李杯。涓涓流水细侵阶。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

画栋频摇动,红蕖②尽倒开。斗匀红粉照香腮。有个人人,把做镜儿猜。


注:①亦作“浮瓜沉李”。语出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谓以寒泉洗瓜果解渴。②蕖:荷花的别名。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词人散开头发,解开衣襟,这既反映夏夜天气闷热,也体现了词人的豪爽闲适。
B.池中流水涓涓,水势虽轻缓,但也长年累月地侵蚀着台阶,对此,词人坦然待之。
C.“池儿”“月儿”的称呼轻松有趣,词人对“池”与“月”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D.池边有女子,以水池为镜,梳妆打扮,天真活泼的形象跃然纸上,饶有情趣。
2.本诗名为“戏作”,轻浅自然,妙趣横生。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中有哪些“妙趣”。
2020-10-27更新 | 154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辛弃疾在淳熙十二年(1185)前后,约为45岁,贬官为民,闲居带湖。
1.下列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四句描绘夜宿王氏茅屋中的实景,声色形神兼绘,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B.“鼠”是“饥”的,可见这里已经长时间断了“烟火”;蝙蝠翻舞,形象逼真地写出了眼中所见。屋外狂风暴雨,窗纸破烂,瑟瑟自语,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耳中所闻。
C.下片抒写词人心理活动和无限感慨。动物猖獗,秋风凉薄,不能安然人睡,浮想联翩,焦急万分,怎不更加衰老呢?
D.本词语言平淡,纯用白描,笔墨干练,真切自然,别具一格,生动感人。
2.本词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辛弃疾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注]①此词是作者被罢官落职、不得不退居田园时所作。时年他才四十二岁。稼轩闲居带湖时常往来鹅湖游赏。②青帘:借指酒家。③缟袂:白衣。④外家:娘家。
1.下列对本词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入平原荠菜花”写荠菜花开满了田野,表现农村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色。
B.“闲意态,细生涯”写的是村民的生活状态,村民们悠闲自在,生活井然有序。
C.“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写农家女子趁着大忙前的闲暇赶着去走娘家。
D.这首词表达了词人被罢官闲居农村时不为俗事所扰,心系田园,悠闲自得的心情。
2.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上阕。
2020-07-3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林东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中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禹门,即龙门,相传龙门为大禹所凿。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也以“桃花浪”比喻春闱(即会试)。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之作,送门人范廓之参加科考。它不同于一般抒写离情别绪的送别作品,侧重于表现对应考者热情的鼓励和美好的祝愿,以及词人因身在局外而来的轻松。
B.首句“白苎新袍入嫩凉”中的“嫩”字很有意蕴,词人将天气的凉爽感受着一“嫩”字来表现,可谓出语惊人。这种“陌生化”的表达,将秋天天气微凉、清爽和清新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C.此词大量用典,“春蚕食叶”“禹门”“桃花浪”“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青云”都用了典故,极好地贴合了被送别者是应考书生的身份。
D.此词在意象运用与意境创设上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朝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既文又武,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2.此词突出的表现手法是虚实相生。请对上下阕在虚实上的各自特点做具体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