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弃疾(1140-1207)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①

辛弃疾

我来吊古,上危楼②,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③?

却忆安石④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⑤,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注】①史留守致道:史正志,字致道,任建康行宫留守,与辛弃疾志同道合。②危楼:高楼,此代指赏心亭。③喷霜竹:喷,喷发,指吹奏。霜竹,竹笛。④安石:谢安,字安石,东晋著名政治家。⑤宝镜难寻:据唐李睿《松窗杂录》,有渔人于秦淮河得一古铜镜,能照人肺腑。后不慎坠水中,遍寻不得。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虎踞龙盘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两句自问自答,勾画出词人大声疾呼、悲痛欲绝的形象。
B.下片“宝镜难寻”三句将笔锋从历史转到现实,词人寻觅不到“宝镜”,夜幕降临,无人劝酒。
C.本词采用吊古伤今的手法表现主题。写景时寓情于景,感情浓郁;抒情时吊古伤今,笔调深沉。
D.“却忆安石风流”五句借用东晋谢安受馋被疏的典故,直抒胸臆,表达词人志不得伸的情怀。
2.“闲愁”是作者故作轻松之笔,其实表达了深深的忧愁,请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
2024-04-1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辛弃疾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注】这首词作于公元1189年(淳熙十六年已酉),是辛弃疾罢官后,居于江西上饶时所作,当时他已五十岁了。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三句写的是辛弃疾罢官后在江西上饶附近山冈上游览、栖居的生活。
B.“醉扶”三句具体写了当天发生的事情,主要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C.“酿成”三句运用想象,描绘出田野里风露飘洒,酝酿出稻香千顷的美好画面。
D.词的下阕主要描写村民纯朴农村生活,情景交融,意境显得十分清新、旷逸。
2.有人认为这首词上片并非只是闲情逸趣的表现,它隐含着被迫纵情山水的身世之痛。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结合全词内容简要分析。
2024-03-2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摸鱼儿 观潮上叶丞相

辛弃疾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朝又暴,消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堪恨处,人道是属镂怨愤终千古。功名自误。谩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注】①观潮:指观看杭州湾的钱塘江海潮。叶丞相:即叶衡,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曾向朝廷力荐辛弃疾。②人间儿戏千弩:《宋史·河渠志》载,钱武肃王筑江堤,为阻潮水冲击,命强弩数百射潮头。③属镂怨愤:指吴王夫差不纳伍子胥的忠告,接受越王勾践的假降,赐属镂剑命伍子胥自刎,死后又弃尸江中之事。④陶朱即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据传,陶朱公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便携带西施乘小舟隐遁于五湖之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视听结合,以“半空鸥鹭”勾连出如战鼓擂动般地动山摇的钱塘潮声。
B.“组练”是军士穿的两种衣甲,词作以军队喻潮水,写出潮水的汹涌气势。
C.上阙以“平步”“蹙踏”等动词精练传神地写出吴儿迎潮而上的健勇豪情。
D.全词从吴儿踏浪写到了历史上的吴越之争,意境宏大开阔,语言明快自然。
2.本词下片用三个典故抒发了复杂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2024-03-15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辛弃疾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注]①时年29岁的作者任建康通判,南渡归宋已七年;朝中主和派当权,作者感慨作词,呈送建康行宫留守史致道,②虎踞龙蟠:诸葛亮曾言“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都也”。③安石:谢安的字:晋朝宰相谢安,后遭谗被疏。④儿辈:原指谢安的弟弟和侄儿,曾被谢安委派而赢得著名的淝水之战。

1.下列对词作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闲愁千斛”,是形容悲苦深重。所谓“闲愁”,是作者故作轻松之笔,其实是他关心国事的深忧焦虑。
B.“兴亡满目”,其中“兴亡”二字是偏义词,侧重于“亡”字,曾经易于成就帝业的石城建康,如今已徒有虚名,只剩一片败亡的历史陈迹。
C.“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是写一叶扁舟在秦淮河上随风飘荡,远处不知是谁吹起了悠扬的笛声,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歇息归隐之意。
D.“宝镜”,被辛弃疾当作实现理想的象征:“宝镜”三句,格调虽悲愤沉郁,但词意却含蓄蕴藉,优美动人。
2.优秀的古诗词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宋史》本传称辛弃疾“雅(“很、甚”之意)善长短句,悲壮激烈”。该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皆为感人的“吊古伤今”之作,试综合分析这两首词,简述辛弃疾词作的艺术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2024-03-0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四中(吴山)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送别湖南部曲

辛弃疾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於菟。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注】①部曲:即部属。诗人被弹劾罢官,退居带湖。数年之后,他当年任湖南安抚使时创建的飞虎军中的老部下来拜访,临别时写了这首诗相送。②急急符:紧急命令。③薏苡yìyǐ:语出《后汉书·马援传》,马援从交趾还,带回一车薏苡,有人诬陷他私载一车珍珠。后世用“薏苡明珠”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④於菟wūtú:虎的别称,楚人“谓虎於菟”。

材料二:

乾道六年,辛弃疾为湖北转运副使,寻知湖南。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奏疏曰:“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盗,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进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湖南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作,乃复奏曰:“乞别创一军,以湖南飞虎为名,庶使夷豫知有军威而慑服。”诏委以规画。经度费钜万,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疾受而藏之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如期落成,开陈本末,上遂释然。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十万。”弃疾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居民家取瓦,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改。)

[注释]①草窃:掠夺。②经度费钜万计:经营耗费数以万计。③俾(bǐ):使。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首联“万人呼”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塑造了一位跨上骏马在万众欢呼中腾跃向前的勇猛的壮士形象。
B.古诗讲究炼字,颔联一个“愧”字,表达了诗人因为自己的才能有限而深感愧疚的谦虚胸怀。
C.颈联表明自己年纪虽老而眼光明亮,有知人之明,自己国事,仗义执言。
D.全诗充满豪宕不平之气,显得悲壮而苍凉,雄健而沉郁,展现出作者光明磊落的英雄本色。
2.下列对文言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贪吏迫使为盗”中的“为”字在字典中的义项中有“做”“干”“发明”“治理”“成为”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此处应解释为“成为”。
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中的“间”是“参与”的意思,以此推断,“草窃间作”中的“间”也可以解释为“参与”。
C.“又以湖南与溪峒蛮獠接连”和“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中的“以”意义和用法是不一样的。
D.说明或解释重大问题时,一般要分条陈述。颜师古注:“疏,谓条录之。”用这种方法写成呈奉给皇帝的建议即奏章,也称为疏。
3.下列对文言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A.疾受而藏之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B.疾受/而藏之/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
C.疾受而藏之/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D.疾受而藏之/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
4.辛弃疾的好友陈亮说他“眼光有梭,足以照映一世之”。叶嘉莹老师曾说:“辛弃疾是最为了不起和不可及者,了解了他的人生经历会更觉其词人合一,得可及可敬。”辛弃疾的“”体现在哪里?请结合诗歌和文言文(各找出一处)具体分析。
2024-01-1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新东方新高一语文期末考09

6 . 阅读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鉴赏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由当地风光引出历史人物,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笔调沉雄凄婉,意境苍凉悲壮,寄寓了词人对国事的感慨和忧虑。
B.“可堪回首”一句一语千钧,不但使后面内容具有了深刻的政治意义,而且也表达出了词人忧时伤世的强烈感情。
C.词的结尾处,词人以廉颇自比,概括了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遇,又表现了词人有心杀敌报国,却力不从心的苦闷心情。
D.这首词用典虽多,却十分贴切,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借历史人物来表达情感,千百年来为人所传诵。
2.上阕写到了孙权和刘裕,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词人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
2023-11-27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

辛弃疾

一丘壑。老子风流占却。茅檐上、松月桂云,脉脉石泉逗山脚。寻思前事错。恼杀晨猿夜鹤。终须是、邓禹辈人,锦绣麻霞坐黄阁

长歌自深酌。看天阔鸢飞,渊静鱼跃。西风黄菊芗③喷薄。怅日暮云合,佳人何处,纫兰结佩带杜若。入江海曾约。

遇合。事难托。莫击磬门前,荷蒉人过,仰天大笑冠簪落。待说与穷达,不须疑著。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


【注】①邓禹:东汉中兴名将,佐刘秀称帝,二十四岁即官拜大司徒。②黄阁:借指宰相官署。③芗:同“香”。③“莫击”两句:勿效孔子击磬于卫,惟恐不为人知,遭他人嘲讽。磬(qìng):古时一种打击乐器。荷蒉人:挑草筐之人。
1.下列对词作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作以占尽丘壑的风流自我形象领起全篇,接着以茅屋上“松月桂云”,和山脚下清泉脉脉的优美风景,衬托占尽这一丘一壑的美景者的风流意态。
B.词中“鸢飞”“鱼跃”既可看作现实景象,也可视为内心幻象,而“西风黄菊”一句点明了作词时间,营造出一种秋风肃杀、菊花孤冷的清寂氛围。
C.第二阕写了作者对一位曾约定同游江海、而今不见踪迹的“佳人”即知音的盼望,这位像屈原那样身佩芳香饰物的佳人,可视为作者自我精神的化身。
D.全词语言豪放,采用拟人、用典、借物抒情等手法,体现了作者的非凡志趣与精神风采,结尾呼应开篇“风流占却”,使包孕丰富的长调结构更为圆满。
2.有人说:“诗是心绪的传达。”本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抒情主人公的心绪不完全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8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是对“提刑”的美称。(3)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代指襄阳。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C.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D.“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
2.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
2023-06-17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小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鹧鸪天·博山寺作

(辛弃疾)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注]两词均作于辛弃疾四十岁左右遭谗落职、赋闲归隐江西上饶一带之时。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平乐》上阕通过环境的萧索破败,渲染了荒凉孤独的气氛,为下阕回忆自己一生奔走因事却遭罢官而归隐作衬托铺垫,全词伤感消沉
B.《鹧鸪天》“岂其卿”的意思是“何必是别人”,即不愿效仿他人,表现了作者要保持独立自我的人格,绝不趋炎附势的精神。
C.两首词都运用了拟人手法《清平乐》第四句“自语”二字,将风吹纸响拟人化了:《鹧鸪天》第二句用山寺之“厌”显示词人时常流连于周围山水。
D.《清平乐》采用的是词的一般写法,即上阕写景,下阕抒情;《鹧鸪天》则精选意象和典故表达情感,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
2.两首词是辛弃疾同一时期的作品,有人认为两词在“入世”“出世”的观念上相矛盾,你认为矛盾吗?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023-05-07更新 | 2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2-2023学年高考科目临海、新昌两地5月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宋]辛弃疾

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白、东坡事见寄,过相褒借,且有秋水之约。八月十四日,余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韵为谢,兼寄吴子似。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酌酒援北斗,我亦蝨①其间。

少歌曰:“神甚放,形则眠。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看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


[注]①蝨:侧身;置身。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开门见山,直抒胸怀,表现词人高远志向和宽宏气度,从而引出“梦登天”之举。
B.词人梦中首先来到月宫,他抚摸洁白的月亮,陶醉在神奇迷离的幻境之中而忘却时间。
C.“青山赤壁”代指李白和苏轼,我梦中遇到两位诗人,于是约二人至高寒的天宇痛饮美酒。
D.全词以梦幻的形式表现诗人理想,充满瑰丽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显现浪漫主义色彩。
2.叶嘉莹评价辛词“善于形象地表达情感”,请结合下阕进行分析。
2023-03-2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高二语文】【期中考】-184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