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弃疾(1140-1207)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用东坡赤壁韵

辛弃疾

倘来轩冕,问还是、今古人间何物?旧日重城愁万里,风月而今坚壁。药笼功名,酒垆身世,可惜蒙头雪。浩歌一曲,坐中人物三杰。

休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醉里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鸿明灭。万事从教,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故人何在?长庚应伴残月。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人间何物”之问,鲜明地表达出词人对世间功名的蔑视和困惑。
B.词人用“重城”“万里”极言愁之繁多与深远,蕴含复国无望的痛苦。
C.词人从秋菊凋零写到冬梅竞放,在时序更替中寄寓了时光流逝的慨叹。
D.“枉了冲冠发”与开篇的追问功名“何物”相关合,体现了章法之妙。
2.本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都以“月”作结,寄寓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7日内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一剪梅·中秋无月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注】该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到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辛弃疾自投南宋以来,从未获得朝廷信任重用,相反屡遭权奸弹劾,一贬再贬,直至削职闲居,无法实现自己的救国理想。

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忆对”三句是回忆以前那个花好月圆的中秋节情景:天晴风静,皓月当空,桂花飘香,饮酒乐甚,心情非常舒畅。
B.“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与李商隐的诗句“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出了杯中无酒、身边无人的无奈。
C.“今宵”三句,写今夜无月的情景,但词人并未直接写出,而是说今晚饮酒还是和以前一样的,但云雨却打湿了纱窗。
D.“浑欲”三句说词人因不见明月而忧愁,真想乘风上天去问个究竟,为什么中秋之夜没有月亮呢?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想问也问不成。
2.全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生查子·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游山,招山而不得,于是心生责怪青山傲慢之情;浓浓怨恨,直接表现诗人内心的孤寂。
B.词中“唤”字奇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山多情:寒冬腊月太孤单而主动邀我来到溪边同住。
C.下阕着重写山中明月,叙写明月从“来”到“去”,皆因诗人而起,展示了物、我、景、情相互交融的特点。
D.这首词题作《独游西岩》,实为西岩夜读,用笔轻灵,奇思妙趣,最后浅浅着笔,卒章显其志。
2.周济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评论这首词:“敛雄心,变温婉,成悲凉。”请结合词的最后两句作简要分析。
2023-09-20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蓦山溪

辛弃疾

赵昌父赋一丘一壑,格律高古,因效其体。

饭蔬饮水,客莫嘲吾拙。高处看浮云,一丘壑中间甚乐。功名妙手,壮也不如人,今老矣,尚何堪?堪钓前溪月。

病来止酒,辜负鸬鹚杓。岁晚念平生,待都与邻翁细说。人间万事,先觉者贤乎?深雪里,一枝开,春事梅先觉。


[注]①1195年,辛弃疾被弹劾罢官,本词作于作者退隐田园之后。②赵昌父:辛弃疾好友,于1196年辞官归乡,居住之地与辛弃疾相邻。③一丘一壑:作者退隐之地有小丘和沟壑,后即成为作者退隐之地的代称。④先觉者:赵昌父归乡稍晚于作者,作者戏称自己是“先觉者”。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退后,词人过着饭蔬饮水的生活,观天上浮云,看一丘一壑,乐在其中。
B.词人感慨壮年时尚不如别人,老了又能做什么?唯能垂钓罢了,伤感至极。
C.人间万事,不是都由贤人先知,且看深雪中,梅花盛开,已先知春之讯息。
D.这首词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抒发了作者深沉、复杂的情感。
2.这首词善于用典抒情,请举出两例,分别进行分析。
2023-09-15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本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二年。辛弃疾在淳熙八年,约四十五岁时,被贬官为民,闲居带湖。期间,他常到博山等地游览。
1.下列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平乐”是词牌名,“独宿博山王氏庵”是词题,词题交代了住宿地点。
B.上片四句描绘夜宿王氏茅屋的所见所闻,声形兼绘,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C.词的上片前两句饥鼠绕床,蝙蝠翻舞是动态描写,渲染了欢乐热闹的氛围。
D.感慨并不等于悲观,梦中醒来“眼前万里江山”,看似闲愁实则旷远雄劲。
2.本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2023-09-09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注】①此词写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辛弃疾53岁,闲居11年后被起用,又受到主和派诬陷而落职。②燃犀:点燃犀牛角。传说点燃犀牛角能照见水中鬼怪。③元龙:陈元龙,三国时人,为人忠亮高爽,有扶世济民大志。④冰壶凉簟:喝冷水,睡凉席,形容隐居自适的生活。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北浮云”既是如“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中真实的浮云,也指大宋沦陷的北国江山。
B.“斗牛光焰”与苏轼《前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中“斗牛”都指斗宿和牛宿。
C.“我觉山高,潭空水冷”与陆游《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中的“空”均是空荡的意思。
D.词最后三句与开篇战云密布的形象不同,夕阳中航船卸落白帆,在沙滩上抛锚,渲染一派和平景象。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反问,这首《水龙吟》中,也有“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的慨叹。请从手法和情感两个角度比较异同。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探梅

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注】①本词为作者晚年闲居时所作。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探梅为题,写词人年老时钟爱梅,冰清玉洁,独立不阿,也是讥嘲世俗,抒己之悲。
B.文中的“破”,为点破,化静为动,生动地写出一枝早绽的梅花点破玉溪的春天。
C.竹根流水写出梅花生长的环境,突出了梅花的高洁。
D.诗歌以写景为主,营造出优美宏大的意境,体现出词人慷慨豪迈的写作风格。
2.稼轩词中常见梅花,他把梅花当作知己。它既是辛弃疾的朋友,也是词人向往的品格。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梅花有哪些品格。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神子·和人韵

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

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块垒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注】①酒兵:指酒,典出《南史·陈暄传》,愁城,形容内心愁苦多且浓,如一座城池,轻易攻不破,典出黄庭坚诗。②块垒:指郁积于胸的不平之气,典出《世说新语·任诞》。③平章:品评,讨论。④锦囊:指优美的诗篇。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以梨花带雨、月色朦胧之景与泪水满面之人相映衬,借景物描写来衬托词人内心的感伤之情。
B.“未必人知春意思”一句直抒胸臆,写出他人未必了解春去之意,而我已然知晓,但仍希望留住春天。
C.下片写自己借酒浇愁,以词抒愤。作者活用有关酒与愁的典故,以此来表明内心的愁与恨无法消解。
D.结尾三句回到“和人韵”的题面上来,表达出词人与友人举酒唱和,乘酒兴写出优美作品的畅快。
2.本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抒发的情感各有侧重,语言风格也有差异,请简要分析。
2023-03-29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云南省红河州、文山州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9 . 闻科诏勉诸子

辛弃疾

秋举无多日,天书已十行。绝编能自苦,下笔定成章

不见三公后,空长七尺强。明年吏部选,梅福更仇香


【注】①绝编:据说,孔子读《易》,编连竹筒的皮绳断了三次。②下笔成章:出自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③三公:西汉时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为共同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④梅福:汉代正统儒生,敢于针砭时弊,直言不讳。仇香:东汉官吏仇览的别名。他用礼法严格要求自己;妻子儿女有过失,他就脱帽自责。后来被称为方正之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诗人得知朝廷发布科举考试的诏令后,为勉励儿子们而写,充满了对儿子们的期望。
B.科举考试定在当年秋季,朝廷诏令已经颁布多次,备考时间不多,希望他们抓紧时间备考。
C.即便是“位居三公”的后人,但如果不努力读书,也只能空有七尺之躯,对国家毫无用处。
D.明年自己主持吏部选拔,一定会像汉代的梅福、仇香那样公正,希望儿子们不要存有他想。
2.请赏析“绝编能自苦,下笔定成章”两句。
2022-12-0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而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声声慢·滁州旅次登楼作和李清宇韵

   辛弃疾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浮。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千骑临秋。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

千古怀嵩人去,还笑我、身在楚尾吴头。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华胥梦,愿年年、人似旧游。


【注】①这首词作于乾道八年(1172年),辛弃疾时年33岁,知滁州任上。李清宇,作者在滁州新结识的朋友。②长淮:淮河为当时宋金的交界线。③怀嵩:李德裕任滁州刺史时,建“怀嵩楼”,后来终于回故乡嵩山。④华胥梦:《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后用以指理想的安乐和平之境。
1.下列对这首朱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登楼词,开篇没有直接写登楼所见,而是通过行客的口吻从侧而烘托山奠枕楼的雄奇高峻。
B.“征埃成阵”“车马如流”等描写句点出了奠枕楼附近行客、车马往来不绝的热闹、太平的景象。
C.“还笑我、身在楚尾吴头”与苏轼“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有异曲同工之妙,表达的情感一致。
D.“从今”以下运用虚写的手法,写出了词人美好的生活愿景,祝愿百姓年年过上宁静和平的生活。
2.本词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在描写景物、抒发情感和遣词造句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