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盐荒

周西海

刘家庄村长扛着半袋子东西从村头走过,在村头纳鞋底的刘二婶闲问:“村长,你扛的啥好东西?”村长诡秘地笑笑,“盐!”“买那么多干啥?”“省得没了!”

刘二婶看见村长的那副笑脸,听村长说话的语气,不由得心里一格登,村长家里也只有三口人,买了那么多盐,还说“省得没了”。刘二婶心里暗想,盐要紧缺了,盐要涨价了。村长咋不言一声呢?啊,准是上边叫保密咧!刘二婶发慌了,饭也没心吃了,回到家里,掂着个竹篮子,匆匆就向村上百货店里跑去.

盐7角钱一袋儿。一斤重的包装,刘二婶买了20袋儿。一路上,不少人问她,买恁多盐做啥?刘二婶也是嘿嘿一笑,重复着村长的话说:“留着吃呗,省得没了。”

啊!盐要紧缺了,盐要涨价了!刘二婶的娘家侄,可是县上的官呀!保准她得到盐要涨价的“情报”了。于是,见到刘二婶买盐的人,也就赶忙到百货店里买盐。

水不可断,盐不可缺。家家粮满囤,总不能一天三餐吃淡饭吧。 买,快积蓄一些盐吧,要断了盐路,说不定要比油价还高咧! 一传十,十传百,刹那间传遍了全村,提篮的、端盆的、拿布袋、掂篓的,男男女女,快步小跑地都往百货店里奔.东来西往的行路人,看到人都在排队买盐,浑浑噩噩也遂在人群里排队。

一个乡村小店,每次也不过进百十袋儿盐。破天荒的购盐热,店老板心里嘀咕起来:盐成了热门的香甜货,必有其因,嗯,这会儿的人耳朵长、消息灵,盐一定要涨价了。仅仅库存百十袋儿盐,7角一袋儿卖掉,说不定连本加利也进不到货了。于是,店老板就宣布:一袋儿盐8角,每人限购两袋。       

咋样?买盐人相互传递着惊诧的目光,相信了他们的判断。议论纷纷:盐要紧张了!盐要涨价了!盐咋会紧缺呢?准是发扬国际主义精神了。碘盐碘盐,盐里含着“碘”呢,保准是提炼“非典”的药物了。啊!......

买盐的人越来越多,8角钱一袋儿也不嫌贵,两袋儿盐拿到手里,转到后边又递在队尾。店老板做梦也想不到有这么好的生意,急忙派人开着三轮,到镇批发部里拉盐。

盐拉回来了,拉回了1000袋儿。店老板一看发票还是原价,哈!批发部还在鼓里闷着呢,趁他们还没睡醒,拉!店老板又让三轮车出动了。接着,又向购盐人下了第二道通牒:每袋1元钱,敞开供应。

这天,家家户户的电话忙起来,通知闺女的,喊姐叫妹的,七婶子八大姨地相互传递信息:快买盐吧!盐要限量了!盐要运到外国去了!盐要弄去做“非典"的药了! .....或传给亲成,亲戚的亲戚又传给亲戚的亲戚。就这样,村村人心慌慌,刮起了一阵购盐风。

第二天,乡镇批发部的门前排满了拉盐的车队。批发部里的经理也糊涂了,没接到盐要调价的通知呀?更没听说盐要断缺、限量呀?嗯,没风不起浪咧,兴许是哪个当官的嘴漏了风库存的盐按原价销掉,涨了价定要亏本呢!提价,批发价8角钱一袋儿。

乡巴佬生来怪,越贵越要买。没出三日,全县闹起了盐荒,少者一家购了几十袋儿,多者上百袋儿。最后零售价高达2元钱一袋儿,竟有人照买不误。

县政府下了通告:食盐断缺,纯属谣言;满足供应,原价销售;抬高盐价,严肃处理!

风平浪静了。

大小商店里盐堆如山,家家户户,备足了数年食盐存量。仍是7角钱一袋儿,却没人过问了。

村长挠起了头皮,他是在盐价高峰时期,在老婆的吵骂声中,2元钱一袋儿购了20袋儿,白白扔掉了26元钱,懊丧地叫骂道:“哪个龟孙子放了个臭屁,把老百姓都呛迷糊了? !"

刘二坤悄声地说:“忘了?屁是你放咧!"

村长发愣了。

刘二婶把前几日在门外吃饭时的问话重述了一遍。

村长嗨了一声,苦苦地说:“二婶,那不过是句戏言,俺背的是半袋于尿素呀!”

……

(选自《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取材于我国2003年“非典”时期,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十多年,但在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讽刺意义。
B.小说标题为“盐荒”,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盐荒”,开篇写村长诡秘的笑容及回答,是引发“盐荒”的导火索。
C.乡村小店的老板、乡镇批发部的经理趁老百姓抢购食盐而涨价,更是促进了“盐荒”,小说批判了这些人的投机行为。
D.村长在盐价高的时候,花比平时贵近3倍的价钱购了20 袋盐,被老婆叱骂,自己也懊悔不已,揭露和批判了农民斤斤计较的思想。
2.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中村民形象特征及意义。
3.简要分析小说在情节上的特点。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账本

王振东

嘉庆年间,山西运城遭遇早灾,颗粒无收。为了能够买到一点儿救命粮,大批灾民源源不断地涌向粮号。

泰兴粮号掌柜杨再昌心急如焚,带上银子,连夜赶赴河南赊店购粮。

一日早晨,赊店隆盛粮号掌柜赵长信刚摘下板搭门,便来了一位熟客,此人正是杨再昌。二人寒暄后,杨再昌简要说了运城的灾情,要赵长信组织五万斤库粮,马上运往运城。

钱货两清。杨再昌似乎犹豫了片刻,说道“此次我来得匆忙,只筹得五万斤的银两。运城距赊店路远,鞍马劳顿往来一次不易,我想再赊一千两银子的货,一个月后付款,如何?”

“这、这么大一笔赊欠,得东家同意。可是东家去了开封,要十天左右才能回来。”

场面一时有些尴尬。

赵长信思忖片刻,又道:“救灾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如果东家在,也会体谅灾民的困苦,况且还有贵粮号多年来的信誉担当。此事我就先斩后奏,待东家回来,再详细禀报。”

见事情有了转机,杨再昌大喜,忙抱拳施礼道:“赵掌柜,我代灾民谢您了!”

立好字据,杨再昌又把所欠粮款的明细誊写到随身携带的账本上,仔细收藏。

救灾如救火。杨再昌顾不上休息,押运着灾粮返回运城。

四天后,运粮的车队返回赊店。正常的脚程,赊店到运城,一个往返要半个月左右。赵长信预感大事不好。果然,车老板向赵长信禀报说,车队行至伏牛山,遭遇了土匪,粮食被抢。杨掌柜舍命夺粮,被土匪砍成重伤,下落不明。

晴天一个霹雳,把赵长信惊得目瞪口呆。

数日后,东家回到赊店。一千两银子,不是个小数目。东家马上派人去运城了解情况。

不久,打探消息的人回来说,杨再昌死了,泰兴粮号也关了门。

东家安慰赵长信:“你的本意也是为粮号着想,我不怪你,也不会让你承担责任。”

“店规就是店规,所有人概莫能外。即使东家您能容我,我自己也容不得自己。”

赵长信又道:“这些年除去吃穿用度,我也存下几百两银子,不足部分,拿我今后的工钱相抵,何时还清欠银,我何时辞柜。”

见赵长信态度坚决,东家不再劝说。

三年后,赵长信终于还清欠款。他践行诺言,辞柜在城东开了一个小茶馆。

一天,赵长信正在店里打理生意,突然来了一个后生,形容憔悴、风尘仆仆的样子。后生进店既不点茶,也不落座,只打问店主姓名。赵长信疑惑,说我便是。后生未语泪先流,抱住赵长信失声痛哭。

赵长信更加疑惑,忙询问,方知来人是杨再昌的儿子杨成。

杨成说:“当年为解灾民的燃眉之急,家父来赊店筹粮,未曾想归途中路遇劫匪,身遭不测。泰兴粮号也因此元气大伤,无力经营,只得关门歇业。

杨成说:“家父感念您的仁义和信任,临终再三嘱咐,要我无论如何,都要把当年的欠款偿还,亲自交于您。”

一边说,杨成一边从褡裢里拿出一个账本,双手奉上,账面上详细记载着当年赊欠粮食的品种、单价及金额。

合起账本,赵长信打量一番杨成,问道:“看你落魄的样子,怕眼下家道艰难吧?”

“不瞒老伯,这些年为了筹还欠款,我陆续变卖了所有家产,运城已无立足之地。”

“那,今后你如何生活呢?”

“老天爷饿不死瞎眼的雀儿。一双手,四海为家吧!”

赵长信心中凄然,把账本递还杨成:“令尊的欠款,我已代为偿还。你拿上这一千两银子,回运城重振泰兴吧!待将来有了盈余,再还不迟。”

“万万不可。我若违父命,是为不孝,家父九泉之下也不会瞑目的。”

没奈何,赵长信思忖良久,说道:“我权衡再三,做粮食生意咱们轻车熟路,不妨以这千两银子当本金,合伙儿继续干粮食的买卖,本金归我,利钱五五分成,如何?”

杨成訇然跪下:“谢赵伯大恩,利钱断不敢领受,只愿鞍前马后,当一个店伙计供您驱使。”

两相商定。于是选下店址,择了吉日,新店开张。为了纪念和杨再昌的情谊,赵长信取店名为“信昌粮行”。

杨成则感恩赵长信,把账本当作圣物供奉了起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寥寥数语,交代了遭遇旱灾,灾民纷纷涌入粮号这一时代背景,为情节的发展和表现人物品质做了很好的铺垫。
B.文中“晴天一个霹雳,把赵长信惊得目瞪口呆”一句,运用比喻手法,生动表现出听到消息后赵长信的内心反应。
C.在杨再昌、杨成父子身上,表现出了为人处世的优良品质,他们的品质也从侧面反衬出赵长信这一人物的形象特征。
D.文章结尾赵长信取店名为“信昌粮行”,”信”和“昌”既取自两个人名字,“信”字又鲜明地表现出粮行经营的理念。
2.请根据文中内容,简要概括赵长信这一人物的形象特征。
3.请探究小说以“杨成则感恩赵长信,把账本当作圣物供奉了起来”结尾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2020-02-1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金庸武侠小说是一个独特的文学存在

龙其林

日前,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因病不幸逝世,引发社会各界集体缅怀。金庸作为新武侠小说一代宗师,引发了中国文学研究界的强烈关注与重新评价,拥护者认为金庸的武侠小说超越了时代、民族、地区、性别的限制,成为中国文学一个独特的文学存在;批判者则认为他的小说缺乏现代感,是农耕文明时代审美趣味的体现。

金庸武侠小说受众广泛、影响力深远,其文学价值与文学史地位也不断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但是对于这位早已被写入文学史的当代作家,质疑与批评的声音始终不曾消失。在批评者看来金庸的武侠小说乃典型的通俗文学,是市场经济大潮兴起的产物。这种观念看似冠冕堂皇,实则经不起推敲。通俗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支,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的四大经典名著除《红楼梦》外,其他几部小说都是当时的通俗小说,但这并不构成对于一些通俗小说经典性的否定。以是否属于通俗小说来评判金庸武侠小说,无异于缘木求鱼。

至于批评金庸的小说具有农耕文明时代的审美趣味,因而认为其作品的精神价值、故事缺乏现代性则更是令人莫名惊诧。作为独立的审美个体,作家基于自身审美趣味,思想立场创作出具有特色的文学作品本是应有的创作自由。倘若依据作家审美趣味趋于传统,崇尚农耕文明,以判断作家思想守旧、观念落后、对于现代文明隔膜,显然是一厢情愿的揣测。且不说作家有选择自己独特创作题材与审美偏好的自由,即便是表现传统农耕文明趣味的作品,也丝毫不影响其作品的优秀。若简单地以作品是否具有农耕文明趣味作为臧否标准,则沈从文、汪曾祺、陈忠实、刘亮程、张联等作家都将被剔除出优秀作家之列。

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对于同时代人往往评价谨慎。盖棺定论的思维习惯,使得中国文学研究界在评价在世的、同时代的作家时不免较为保守,甚至极为苛刻。金庸武侠小说虽然经过数十年的历史检验,“金学”也日趋兴盛,但这并不妨碍同代学者的批评与苛求。而更值得反思的,或许还在于一些学者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一味追求。他们以激进的姿态否定传统文化,在文学现代性的憧憬中排斥古典文学,于是具有章回体小说结构、传统趣味、驳杂文化的金庸武侠小说长期摒弃在经典作家之外。

金庸的去世,让中国社会认识到其武侠小说所产生的广泛影响力,也使中国文学研究界越来越意识到以往对于通俗文学简单评价的缺陷,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全球华人地区甚至英语世界都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国家形象与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金庸是传统文化的坚守者,他通过武侠小说为读者们奉献了一批富于文化内涵、充满奇异想象和民族大义的优秀作品,赋予了中国当代文学以新的语言魅力和文化自信。

(来源于2018年11月5日《光明日报》)

1.下列选项中,不能佐证作者在本文第二段中的观点的一项是
A.金庸的小说雅俗共赏,曾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说”的说法。
B.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文学史教材中,有专门章节探讨金庸小说。
C.《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在情节上都有重复累赘的弊病。
D.中外文学史中都有不少通俗小说属于经典,为读者与研究者所重视。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庸是新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他的小说在中国文学中是一个独特的文学存在。
B.是否具有农耕文明趣味,并不能作为判断作家是否守旧、作品是否优秀的标准。
C.金庸武侠小说经过了历史检验,“金学”日趋兴盛,学者不宜批评与苛求。
D.一味追求现代性有局限性,会导致产生激进的姿态,否定传统文化,排斥古典文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文化语境,让人们习惯盖棺定论,不重视还在世的作家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
B.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金庸小说中的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使用丰富了小说的内容。
C.作为通俗小说的金庸武侠小说成为文学经典,不代表其他武侠小说也一定都是经典。
D.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有其相通之处,对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也都可进行理性批判。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货币形态:从古典向现代的理性化转向

货币的使用始于物物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贝壳、宝石、沙金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被作为货币使用过。早期的这种货币形式被称为实物货币或原始货币。它们有着共同的特征,即自然性,也就是说,它们都是纯粹的自然物,没有任何人工施加于其自然属性之上的性质。

纯粹的自然物如何成为货币?韦伯式经济社会学认为:从纯粹自然物到货币是一个长期的观念演进过程。货币是一种工具,它的产生始于人类的理性对社会交换媒介的反思和构建,其最初的形态是人类理性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结果。这是一种意识层面而非物质层面的加工,即自然物本来的物理属性并没有改变,而是被人类理性赋予了货币的功能。当自然物作为货币被使用的时候,它原本作为自然物的意义就被“去自然化”而成为人类理性的加工品。这种“去自然化”操作,使得抽象的商品价值具体化为共同的衡量标准,成为人类社会交换的一般等价物。

经过长时期的自然淘汰,作为货币使用的自然物在绝大多数社会里逐渐被金属取代。人类的理性在实践中发现原始实物货币存在易损耗、不易携带、质量不均匀、易被仿造、难以控制数量等问题,同时意识到金属具有价值比较稳定、易于分割保存、便于携带的特征,特别适合于作货币。马克思对此评论说:“货币天然不是金银,但金银天然是货币。”

金属货币本身还经历了从称量货币到铸币的演变。最初的金属货币是原生的条块形状,并以重量为单位,每次交易都要鉴定成色,计称重量,然后按交易额大小将金属进行分割。鉴定,称量、分割金属极为不易,甚至会因成色不一而引起诉讼,于商品交易极为不便。一些富商巨贾凭借其信誉在金属条块上加盖印戳标明成色和重量,形成最初的铸币,即私人铸币。

当商品交换突破区域市场的范围,金属的重量和成色就必须有更具权威的证明,于是国家开始管理货币,并凭借其政治权力铸造货币。经国家证明、具有规定重量和成色、铸成一定形状的国家铸币就出现了。不过此时,国家或其他政治权威进行铸币并不意味着货币的发行和流通是以信用为担保,人们接受和使用铸币的原因依旧是因为金银等所具有的天然内在价值。

金属作为货币在人类经济历史中占据了相当长的时间,在古典世界范围内最终形成了以金银两种贵金属为主要价值尺度以及流通、储藏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式。

金属货币的最早替代物出现在我国北宋的成都,即历史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因而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纸币对于金属货币具有两个质变:一是彻底摆脱了自然属性,完全“去自然化”而以人造物的形式出现;二是本身不再具有价值,而与贵金属相挂钩或者以发行者的信用作为各种职能依据。第一个质变是非常显著的,能够明显观察到;第二个质变则体现为观念上的长期演进过程。

纸币对金属货币在内容上的“去自然化”比形式上的“去自然化”更深彻,也更重要,因为这涉及到人类货币观念的转变,是抽象的价值符号逐渐取代具体的贵重自然实物的过程,也意味着货币的价值基础由天然稳定的实际价值向可计算的货币数量(即货币的供给量)与对货币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的转换。

(摘编自《中国周刊》2018年9月14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原始社会,宝石、稀有贝壳等可以被当作货币来实现物物交换,是因为交换双方都需要这种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
B.当人类从意识层面赋予某种自然物以货币的功能并将之投入使用时,它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物而成为人类理性的加工品。
C.在货币使用中,人们意识到自然物存在诸多缺点,因此用价值比较稳定、易于分割保存、便于携带的金属代替了自然物。
D.国家铸币的出现和流通是商品交换突破区域市场范围的必然,也是人们信赖金银等所具有的天然内在价值及国家信用的必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详细阐述了货币形态的发展变化过程,这一过程也折射了人类货币观的演进。
B.文章用“以羊易斧”的例子,阐明了在物物交换的时代,羊和石斧都被当作了原始货币。
C.文章采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金属货币相较于原始货币的进步,相较于纸币的不足。
D.文章引用相关经济社会学的权威看法,既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又丰富了读者的认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克思关于货币与金银的评论,论证了货币与金银的辩证关系:金银具备货币的职能,但货币并非仅仅以金银的形式呈现。
B.北宋时期出现的交子是历史上最早的纸币,与金属货币不同的是,它本身不再具有价值,而仅仅是一个抽象的价值符号。
C.作为“去自然化”的人造物,纸币的价值须通过贵金属的价值来体现,它的出现使商品流通更为便利,商品经济更快发展。
D.从具体的贵重自然实物到抽象的价值符号,从天然稳定的实际价值到根据供需关系来确定其价值,纸币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
2020-01-1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监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钥匙

林文月

小时候,最羡慕母亲袖子下挂着一串琳琅满目、叮当作响的钥匙。那串钥匙中,有大门和各个重要房门的钥匙,有一些收藏重要物品的柜子、抽屉的钥匙,还有一些钥匙,甚至连父亲都不曾有。现在回想起来,当时那么羡慕母亲挂着钥匙串到处走动,大概与那些钥匙所代表的权威感有关联。

我连一把钥匙都没有。

我们家在虹口江湾路,算是比较安静的一区,但在上海这个十里洋场,谁也不敢信任谁,家家户户大门深锁。孩子们上学都不带钥匙,唯恐遗失或插在钥匙孔里忘了取下,所以放学回家,都得按门铃,等开门的时候,常常会感到自己的卑微渺小,无足轻重。

第一把属于自己的钥匙,是书桌抽屉的铝制钥匙。那单薄而平凡的钥匙,不只是满足了好奇心,似乎也夹杂着一些些权威感,一些些成长的喜悦。其实,那个抽屉又能放什么贵重物品呢?可我还是雀跃欢欣,因为第一把钥匙,意味着寤寐期待的一串钥匙的开始。于是,小心翼翼用毛线编织成链子,将那把薄薄的钥匙贯穿起来,握在掌心,竟如晨梦落实了一般。

而后,我的钥匙不知不觉中多起来,竟然也真正有了一串沉甸甸的钥匙:大门的、前后门的、研究室的,里里外外,大大小小。

设置钥匙,是为开锁,而锁的设置,则是防备他人,至于他人,则恒常是假设为“于我不利的人”。然而,换个角度,我又何尝不是他人假想中“于我不利的人”呢?

这个推想,颇令我悻然。但我不得不每天携带着那一串琳琅满目、叮当作响的钥匙,每一把钥匙,似乎都在说明我对他人的不信任。这个念头一生,便更增加了它们的重量和我自己心上的负荷。我厌恶这种重量与负荷,所以解去了一些家里的钥匙:至少,家人应该互相信任,我们的房门与橱柜不必上锁。尽管如此,链子上仍余着五六把非带不可的钥匙。我无法学母亲那样把它们挂在袖下,钥匙通常都放在皮包的一个角落。

常常,我出门时换了皮包,却忘记将那串钥匙换到新皮包里。于是,原想把假想中“于我不利的人”锁在门外,却一不小心,反把自己锁在自家门外,对着认钥匙不认主人的门,也只好徒呼奈何了!

我家保姆,二十多年前来自南部民风朴厚的乡村,骤入繁华的台北,许多事物风俗都不能适应,包括处处上锁的门,各式各样的钥匙。我向她说明锁是为了防止小偷,千万大意不得。

“哪里来那么多小偷啊,你别诅咒自己了!”她甚不以为然。保姆把台北也看作她的家乡。她的家乡我曾住过几天,的确单纯可爱,入夜无须闭户,更莫道门上加锁了。

然而,在台北住了二十多年,耳濡目染,单纯朴厚的保姆也逐渐变得小心谨慎起来。我们搬到现在的房子后,她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舒适的房间,我们替她的房间也配了一把锁。每回买菜前,她总是谨慎地锁妥房门。那个房间与我的书房相邻。有时我不免同她说笑:“我就坐在这里替你看门,你还要锁门?难道是防我不成!”她倒也泰然幽默:“谁知道什么人是好人,什么人是坏人?”多年居住于台北,保姆与初来时颇不一样,包括学会使用各种各样比较复杂的锁。如果她的幽默是出自多年来观察人事的结果,则恐怕还要包括不再是坦然开敞的心扉吧。这个改变,委实令人惊讶。

今年夏天,我家遭贼。小偷是从一扇与隔壁相邻的窗子侵入宅内,前后里外三四道锁,根本影响不了贼心。同一天,邻居也失窃,一扇门上下安装的三套锁,也全部给破坏。看来,锁与不锁,都起不了真正防范小偷的作用。去年退休的保姆,适于秋初来访,得悉此事后,既愤怒又同情地说:“唉,算是运气不好,财去人安。连我们乡下,现在也常闹小偷啊。”据说,现在乡村的风尚也不再纯厚,种田人做活儿,也得锁门带钥匙出外。

我对钥匙的印象,早已不再存着孩童时期的浪漫向往了。我仍然经常将一串沉甸甸的钥匙随身携带,但我已明白它所代表的不是光荣的权威,而是世间尔虞我诈的自欺欺人的一种护身符。许多设计灵巧的锁,其实并不能封锁居心叵测的阴险。人人自防,心扉紧锁,又有何种神妙的钥匙,能够开启彼此的心房,使心心相通呢?

我宁愿不必携带任何一把钥匙,但我几乎天天都得成为钥匙的奴隶。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钥匙为线索,串起了母亲、“我”、保姆与钥匙的故事,在娓娓的叙述中表达了对钥匙和生活的思考。
B.文章以羡慕母亲的钥匙串开端,以自认成为钥匙的奴隶结尾,对钥匙的态度前后变化如此之大,引人沉思。
C.文章的语言自然平易,富有生活气息,同时,一些文言词汇如“徒呼奈何”“寤寐期待”的运用又显得凝练典雅。
D.对钥匙的态度,“我”从羡慕渴望到厌倦痛苦,保姆从不以为然到欣然接受,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耐人寻味。
2.文章为什么要写保姆的故事?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文章结尾处画线句子有什么含意?结合文本简要阐释。
2020-01-1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监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2018年2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英文版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将分九卷陆续出版,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大事。中国人有“侠”情,且认为“侠”可以超越文化边界。西方文化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罗宾汉式的绿林英雄,以及风靡当下的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在我国都有“侠”缘。

但是,侠不是骑士,甚至不是武士。不管是骑士,还是武士,都是某种权威——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而侠,非身份,亦非职业。侠,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事方式。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在笔者看来,侠不见得真有如此伟大,反倒是韩非子的话更为直接,“侠以武犯禁”。侠,是无视“禁忌”的。“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视”也自然是双刃剑,是一种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

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快意恩仇。这种“豪放不羁”,如《笑傲江湖》所描绘的,不贪高位,不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广陵散》。侠的“快意恩仇”,如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中的洪七,他收了贫女一个鸡蛋后,冲入王府杀了一众刀客,为贫女的弟弟报了仇,自己则在交战中被削掉一个手指。洪七是侠,他做事的原则不是“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而是,做这事,心里是否“痛快”。相比之下,《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载诸人,虽勇猛如聂政,忠义如豫让,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

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在徐克电影《七剑》中,被清兵追杀,身受重伤的傅青主,对无助的村民们说,“上天山,找帮手!”为什么天山上的剑客要帮助素不相识的傅青主和村民们?因为他们是有担当的侠。电影《佐罗》中,迭戈代替遇刺的好友前往南美行总督之职并化身蒙面侠佐罗行侠仗义,解救被欺压奴役的殖民地百姓,也是一种担当。

侠,其实很少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因为那些根本就是“地下政治组织”,而不是“豪侠”的聚集地。“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与其说是武侠的宏愿,倒不如说是野心家的梦想。如果说《鹿鼎记》、《书剑恩仇录》中的帮会还有个“反清复明”的宏大目标,那《笑傲江湖》中的各大门派的纷争,则是把“江湖”这个会党互相倾轧的修罗场,揭露得淋漓尽致了。武侠小说虽妙,但其对大众的影响力显然还是不敌武侠片。可惜的是,近年来,中国武侠电影势头亦渐弱。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闪电侠、神奇女侠……一众奇侠不仅在各自电影中大显神通,更时不时地联合作战,《复仇者联盟》、《正义联盟》等等,让观众应接不暇。

其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文学、电影艺术作品中的侠士,都是正义的化身,哪里有不公,哪里就有他们。他们代表着善良、勇敢、不畏强权、不慕金钱。他们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本领、勇气和责任感。他们能为人们所不能,解救弱者于危难之中。他们身上,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

(摘编自王伟滨《中国武侠走进英语世界》,《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所以即便勇猛如聂政,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
B.侠不会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因为真正的“豪侠”并不聚集于此。
C.在韩非子看来,侠是一种无视禁忌、“以武犯禁”的行事方式,是一把双刃剑。
D.在司马迁看来,侠有很多值得赞许之处,如已诺必诚、舍己救困、不矜其能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以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英文版即将出版一事自然地引出了有关“侠”这一论题,增强了文章的时代感。
B.文章将中国武侠电影势头走向衰落与“西方之侠”风头正劲进行对比论证,从而揭示了本文的写作意图和中心论点。
C.文章从“侠”的行事方式、精神内涵及其社会意义等多角度展开论证,给人以层次分明、逐层深入的印象。
D.文章在选择事例进行论证时并不局限于中国武侠小说,还选取了不少人们熟悉的中外电影等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形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并不完全认同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提出的对“侠”的评价,而是更认可韩非子“侠以武犯禁”的观点。
B.江湖门派热衷于相互倾轧,常把“千秋万代,一统江湖”当成自己的宏愿,而侠与他们有很大区别。
C.武士和骑士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这决定了既非身份也非职业的侠与它们毫无共同之处。
D.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侠士都是正义的化身,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
2020-01-05更新 | 278次组卷 | 5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都匀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信 念

阿成

黑龙江境内的业余作者,彼此都是有联系的。看到谁成功地发表作品了,或者征文得了三等奖,优秀奖,提名奖了,就通通信,在血泪般的成绩面前,发泄一下,无比自豪一下。省内的大作家,我们也扯不上。但是,我们不服他们!

我们这些业余作者之间经常走动。我们有我们的世界。另外,大家都在省内,走动起来很方便,车票也不太贵,吃住也不敢挑剔。彼此见了面,就是一个聊啊。

通宵达旦地聊!

我先是在鹤岗下的火车。下了火车后,我再转长途汽车去梧桐。都说好了,我的那个文友在车站等我。

我下了长途车,便和文友像外国人那样拥抱起来,互相叭叭地拍了背。这种样子当地人是看不惯的。

在附近的一家小饭铺吃饭的时候,文友无奈地跟我说,住他家里是不行了,他的那个娘儿们,又从娘家整来一大堆的亲戚,大人小孩的,人五人六的,连老爹的寿材上都睡了人了。唉,怎么创作呢。

我吃了一惊说,那我住哪儿?当天返回去可没车了,咋也得明天早晨走哇!

他说,放心吧,安排妥了,在一家老房子里。事先我都收拾好了,搭了两个板铺。还说得过去。大夏天儿的,还用被褥么?

我说,不用不用,能聊天就行。我能住几天?

他说,两天。

我说,两天够了。就是想跟你聊啊,都想疯了。

事后,我们又弄了点酒、烟和吃食,出了小饭铺,就去了那个老房子。

那个老房子虽然破,但比预想的还要好。我们住进了其中的一个屋子里。屋子里的两个板铺也行,平的,阔极了。于是我们边吃边聊。

我们都有很多很多的构思。比如爱情啊,打猎啊,土匪啊,七大姑八大姨,爹妈兄弟呀,还有机关改革,美好的理想,自杀,疯子,流浪汉等等。但是,好像编起来挺困难。目前就是咱们兄弟嘴小,等以后吧……奴隶要翻身哪。不远的将来,也有咱们不断接受采访,不断上电视的那一天!

我们仰面躺在板铺上聊天的时候,文友说,你也别瞧不起咱们睡觉的这个地方。

我说,我没瞧不起。我又不是托尔斯泰,我刚才讲的话,也不过是展望未来。

文友说,这个地方,日伪时期是梧桐伪警察分驻所。赵尚志被俘之后,就死在这里。

真的?

文友说,赵尚志可是抗联队伍里的一个大人物啊,他担任过东北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还有一些衔我记不住了。日本鬼子想抓他想得眼珠子都红了。后来,他们和梧桐警察分驻所共同下了一个套,把赵尚志抓住了。

什么套儿?

文友说,挺复杂的。我简单说,就是派了一个假装收山货的特务上山,取得赵尚志的信任后,勾他一同去袭击梧桐警察分驻所,就是现在咱俩住的这个地方。中埋伏了是不是?肯定的。

对。并且那个特务还冲着赵尚志的腹部干了一枪。我到现在还能背下来当时伪三江省警务厅给满洲国治安部的报告呢。是一个日本人写的。

我说,你背背我听听。

他开始背:“赵尚志受伤后,仅活八小时。当警察审讯时,他对中国人警察说:‘你们也是中国人吗?你们出卖祖国,犯下了罪行,还不觉得可耻吗?我一个人死去,这没有什么。但要知道,抗联是杀不完的。我就要死了,还有什么可问?’他痛骂审讯官,狠狠地瞪着警察,而对他受重伤所造成的痛苦,却未发一声呻吟。其最后的表现,真不愧一个大匪首的尊严。”

文友问,咋样?写得挺客观吧?

我说,写得好!

后来,我提议,用酒祭奠一下赵尚志。于是,我们翻身下床,把碗斟满了酒,将酒一圈一圈儿洒在地上,并说了些佩服的话。

第二天一早,我就走了。坐长途车离开梧桐的时候,车又路过了那座老房子。看着它离我们车越来越远了,在灰尘里变得迷蒙起来,心中不禁一阵凄凉。

(中学联盟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吃了一惊说,那我住哪儿?”这里既有“我”对文友所说的他的家事感到吃惊,又有怕自己没有住处的担心。
B.文中的老房子是人物活动的重要场所,“我”与文友之间的对话在老房子中展开,它勾连着历史与现在,是抗日英雄事迹的历史见证者。
C.通过对话,文章再现了赵尚志为国牺牲的光辉形象,这与“我”所处时代芸芸众生的碌碌无为形成对比,使作品具有批判意识。
D.“我”被赵尚志的人生感动,因而斟满酒祭奠他;面对少人问津、略显破败的老房子,“我”又不免倍感寒心和凄凉。
2.作为业余作者,作品中的“我”和文友具有哪些特征?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
3.作者在记叙中插入有关赵尚志的故事,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19-12-26更新 | 503次组卷 | 22卷引用:【市级联考】贵州省洞口市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70年4月24日。这一天,在西北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在举国欢庆“东方红”的时候,中国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提出一鼓作气载人飞天。

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然而,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入太空,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但是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在低温严寒的条件下发射成功。“神舟”飞船四战四捷,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重大突破。

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在万户的飞天尝试过了600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

(摘编自《飞向太空的航程》)

材料二: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进行了300次发射,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这靠的是什么?龙乐豪院士认为,靠的是牢牢把握住了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的拓路者长征六号火箭为例,2015年它以“一箭二十星”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长征六号瞄准国际运载火箭先进技术水平,很多技术在世界上没有成功应用的先例,自主创新成果达十几项。

据介绍,长征五号突破了12项重大关键技术和247项关键技术,代表着我国科技创新与工业制造的高水平,不仅使整个火箭技术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带动国内工业制造能力的提升。

未来,比长征五号更大的重型火箭长征九号,将研制9.5米级的火箭箱体,也将带动国内新材料、新工艺、新器件、新装备等向前发展。

(摘编自余建斌、王伟童《长征火箭成为闪亮的中国名片》,《人民日报》2019年04月01日)

材料三: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3月11日报道,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是中国火箭的绝对主力,承担了中国96.4%的发射任务,发射航天器总质量占中国发射总质量的99.2%.

报道称,一组数字可以反映出长征系列火箭的快速进步:自1970年4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飞至2007年6月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鑫诺三号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100次发射用时37年,年均发射2.7次;再至2014年12月,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巴资源卫星,长征火箭第二个100次发射用时7.5年,年均发射13.3次;至2019年3月10日,长征火箭实现第三个100次发射,用了4年多时间,年均发射23.5次。

报道称,尽管长征系列火箭也曾发射失败,尤其是2017年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第二次发射失败。但长征系列火箭接近96%的发射成功率,在世界上仍属于先进水平。而且,与前50次发射相比,长征系列火箭后250次发射的成功率明显提升。在第三个100次发射中,长征火箭共将225个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率高达97%。特别是2018年,长征火箭年发射连续成功次数达到37次,首次位居世界航天发射次数年度第一位,并创下世界航天发射的新纪录。

报道称,中国航天科技的进步与中国特色的举国体制有密切关系。如果革弊兴利得当,这种体制在需要高投入、高协调、高精准但见效慢的航天领域还是颇具竞争力的。

报道称,这些年,中国航天打破论资排辈的弊端,青年人才挑大梁的局面蔚然成风。不拘一格用人才也是中国航天科技进步的“秘诀”和保障。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9年3月12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这为后来载人飞天计划打下了基础。
B.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创造,让我们战胜了载人航空路上的重重困难,让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把宇航员送入了太空。
C.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进行了300次发射,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长征火箭成为闪亮的中国名片。
D.我国火箭技术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因此长征六号瞄准先进技术,很多技术在世界上没有成功应用的先例。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征火箭在2018年捷报频传,成功率进一步提升,年发射连续成功次数首次居世界第一,并刷新世界纪录。
B.重型火箭长征九号比长征五号更大,更能带动国内新林料、新工艺、新器件、新装备等向前发展。
C.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无论是从承担的发射任务,还是从发射航天器的总质量来看,都是中国火箭的绝对主力。
D.长征火箭在3个100次发射的发展历程中,从所用的时间、年均发射次数,均可看出它在快速进步。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中国航天科技取得巨大进步的原因。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进程中,书法篆刻艺术是最大受惠者之一。无论从传统文化的时代转型角度看,还是从艺术如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各领域之与书法对比而论,皆是如此。

上个世纪,经过废除汉字改用拼音、拉丁字母的狂潮,经过新文化运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简化字替代繁体字、废弃毛笔改用钢笔、竖写式改用横写式、右起改左起、使用标点符号等一系列汉字文化“近代转型”的变革,在时代大潮中,书法似乎永远是“被革命的对象”。这使它嗫嚅踌躇,畏首畏尾,沉沧而自卑,在时代变革中始终抬不起头来。

百年近代史中,基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受“西学东渐”影响,艺术界出现“西化”取向。中国的古典诗文面对西方长篇小说、传统文人画面对西方油画、传统戏曲面对西洋话剧、古典民乐面对交响乐、民族舞面对芭蕾、泥塑菩萨面对西方人体雕塑,各行各业都可以实施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拿来主义”。只有书法,是既没有西方参照,也没有近代欧美文艺“东渐”之事实内容的此外,高等教育中,早期的美术专科学校、音乐专科学校和新中国成立后的舞蹈学院、戏剧学院、美术学院在京、沪、穗、苏、宁等大城市鳞次栉比,但一概没有书法的份儿。甚至中国文联有与新中国同步成长的美协、音协、舞协、剧协,但长达30年间没有书法家协会。很遗憾,书法艺术在改革开放之前是没有正式“身份”的。

古老的书法篆刻艺术在改革开放40年中,遇到了现代文化转型开放的千载难逢的机遇,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紧接着的问题,是我们书法界其实并没有做好跻身于现代艺术大家庭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尤其是专业准备。

如果说做学术研究时,必须讲究以“问题意识”为前提,那么针对改革开放40年书法篆刻的发展,我们所作出的定位、判断、评价,正是在对上述种种问题发出质疑、追问和解答的过程中,在试图寻找出我们这一时代特有的可行方案中,在不断探寻、不断试错的经验中进行的。

从散漫的文人雅兴,走向严肃的学科,是书法篆刻艺术在改革开放40年里所面对的最大挑战。最初,是基于大学专业设置的课程安排需要:学习书法专业4年,必须要有实践课和理论课,于是有了书法史、书法概论、技法理论等最初级的架构。美术、音乐、戏剧早已有大学,这些相关专业课上了七八十年了。但书法进入大学成为一门专业才刚刚开始。再后来,有了更细化成熟的课程结构如理论史、美学、当代书法批评、创作课等等。其后,更有书法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是三级、二级还是一级等有美地位身份的争论与争取。可以说,书法篆刻界认识到“学科”的重要性并能够率先迈出最宝贵的第一步,其动力首先来自高等教育的应用需要。

正是基于改革开放40年的雄厚积累,使一部分书法界的有识之士开始有了较之启蒙、初兴阶段更为清醒的认识。倚仗于高校专业教学这支主力军与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学术委员会专家团队,关于书法的学科目录定位究竟是二级、一级的争论及学术研讨等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而关于学科研究的学术成果集聚即“书法学学科丛书”的编辑计划,也正在江苏美术出版社的全力推动下即将成形。书法篆刻艺术学科地位的提升,事关书法界从上到下全覆盖的“千家万户”;而学科研究成果汇为丛书,则搭建了一个面向未来的平台。这两项目标都是过去历史上所没有的,但正是因为有了改革开放0年,故而今天我们期望书法篆刻界能以此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立足现实并指向将来。

(摘编自陈振濂《书法艺术及其学科建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传统文化转型角度以及艺术各领域与书法对比来看,书法篆刻艺术是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的最大受惠者之一。
B.在汉字文化“近代转型”的变革中,书法艺术嗫嚅踌躇,沉沦而自卑,从而成为“被革命的近对象”。
C.近百年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受“西学东渐”影响,艺术界出现“西化”取向,书法却无法“西化”。
D.改革开放40年里,书法篆刻艺术所面对的最大的挑战,是从散漫的文人雅兴,转向严肃的学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述艺术界受“西学东渐”影响时,列举了中国的古典诗文、传统文人画等例子。
B.文章论述书法篆刻艺术走向严肃的学科时,按时间顺序论述,条理分明,思路清晰。
C.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如将书法进入大学专业的时间与美术等开专业课的时间作对比。
D.文章辩比证分析问题,既论述了书法篆刻艺术的问题与无奈,也论述了书法篆刻艺术的历史贡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书法艺术是没有正式“身份”的,它既没有西方参照,也没有近代欧美文艺“东渐”之事实内容。
B.在改革开放40年中,书法界的有识之士迎头赶上、与时俱进,做好了跻身现代艺术大家庭的准备。
C.我们针对改革开放40年书法篆刻发展所作出的定位、判断、评价须讲究以“问题意识”为前提。
D.书法篆刻艺术学科地位的提升和学科研究成果汇为丛书,让书法篆刻界以此进一步树立了文化自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喜爱的对象。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的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在于他把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一方面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无论是他在熙宁变法中的温和保守立场,还是其他许多言行,都表现出这一点。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但苏轼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另一面。这另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遁世都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且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纷扰的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前者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如果说《春江花月夜》之类的对人生的自我意识只是少年时代的喟叹,虽说感伤,并不觉重压,那么苏轼的情况就刚好相反,尽管没有多谈,却更感沉重。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行云流水,初无定制,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直到苏轼这里,陶潜才被抬高到了独一无二的地步,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在散文《方山子传》中,苏轼表达了不要富贵、不合流俗的愿望。在当时的“太平盛世”,苏轼却憧憬这种任侠居山、弃冠服仕进的“异人”,不也如同他的诗词一样,表达着一种独特的人生态度吗?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流露出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朱熹、王船山最不喜欢苏轼,他们都感受到了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的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

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到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后期封建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的文艺成就并不高,但他在文艺史上却影响巨大,是美学史中的重要人物,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最喜爱的对象。
B.苏轼在熙宁变法中的温和保守立场表明了他忠君爱国、谨守儒家思想等特点,这与后代很多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并没有什么不同。
C.苏轼表达的退隐思想,并不是对政治的退避或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社会的退避和对人生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
D.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自觉表达的人生空漠之感,传达出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一分结构,阐述了苏轼既忠君爱国又要求彻底解脱这两个方面的思想特征,作者认为苏轼的独特性在于后者而并非前者。
B.作者围绕苏轼的美学意义这一核心话题,深入挖掘了苏轼诗文中表达的“人生空漠之感”的内涵,并指出其对后世的影响。
C.作者列举《方山子传》,是为了说明苏轼在散文中表达的这种不合流俗的愿望与他在诗词中所表达的人生态度具有一致性。
D.作者提到朱熹、王船山不喜欢苏轼,是为了说明苏轼破坏了封建社会的秩序,否定了封建社会制度,从而体现其思想的先驱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是因为苏轼表达的人生空漠之感比前人更深刻、更沉重,所以他才会表达出对社会的退避和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怀疑。
B.苏轼将儒、道、佛各家思想相结合,在美学上追求朴实平淡,在生活态度上退避社会,具有一种透彻了悟的哲理意味。
C.如果没有苏轼对陶渊明的肯定与褒扬,把陶渊明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位,陶渊明的诗也许会以另外一番面貌流传。
D.作者认为苏轼在中国后期传统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在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及《红楼梦》中都有所体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