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

材料一   近十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从1.8万辆到352万辆,增长超200倍,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全球前十款新能源畅销车型中国品牌占据6款。2022年上半年,比亚迪、奇瑞等5家中国车企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位居全球前10位。截至2022年9月,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与充电设施保有量的车桩比为2.5:1,中国充电桩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的78.7%。电池、电机、电控系统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质量和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成本向燃油车看齐。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发力智能数字科技,打通研发、生产、销售终端全链条,为用户打造出场景化、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体验。

材料二   国家先后进行了两轮规划,从顶层设计上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2012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正式出炉。202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了550万辆,完成了第一轮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500万辆的目标。随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正式落地,明确了未来15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向。按照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将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力、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应用。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经济与社会》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如何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全球市场优势的。
(2)有人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景难以预测,制定规划意义不大。结合材料二并运用《逻辑与思维》中“超前思维”的有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河南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持续推进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出台《河南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条例》《河南省中原科技城总体规划管理条例》《河南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等条例,绘就科技创新强省法治蓝图。实施科研经费“包干制”“直通车”等试点改革,赋予科研单位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积极支持高校参与建设国家实验室,牵头建设河南省实验室。嵩山实验室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黄河实验室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打造以省实验室为核心、优质高端创新资源协同创新的“核心十基地+网络”的创新格局。认定河南大学等13所高校为2022年省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高校,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强化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项目孵化,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竞争力。


(1)结合材料并运用系统优化的知识,分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统筹部署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原因。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河南省是如何通过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2023-02-10更新 | 606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考一模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传统基建主要是指铁路、公路、机场、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信息基础设施,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5G、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二是融合基础设施,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的建设,如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等基础设施;三是创新基础设施,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等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等。截至2020年3月底,全国已建成5G基站达19.8万个,套餐用户规模超过5000万,5G推进速度不断加快。网络建设加快的同时,售价在2000元以下的5G手机已经面市。多家国内手机厂商通过加强信息技术来优化应用体验,争取市场。

加强“新基建”不仅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将成为支撑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石。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对此加以说明。
2023-02-04更新 | 9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命脉所系。十年来,依托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我国制造业的规模优势不断巩固。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连续12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在最新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我国工业领域企业有73家入围,比2012年增加28家。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异军突起,成为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和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力量。一些“专精特新”企业立足独门绝技做精做强做优优势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方阵。产业创新加快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制造业创新迈上新台阶,进入“并跑”甚至“领跑”的行业和领域越来越多,中国制造正向中国创造大步迈进。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制造业取得成绩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2022-12-11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三)

5 . “十四五”时期,杭州市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杭州市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难题。对此,今年通过的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答案。杭州市坚持科技创新,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展智能家电、互联网等产业,发展数字经济。杭州市积极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推进农村发展新格局;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提高城市综合实力。此外,杭州市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对外贸易和进出口。这些举措使杭州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城市面貌不断革新。


结合材料,运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知识,分析杭州市是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发展,科技赋能。在山西省太原市的某现代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内,100栋日光温室大棚、3栋玻璃温室、4栋特色现代薄膜温室错落有致地排开。2021 年8月起,52岁的张某在园区承包了12个大棚,种植芹莱和西红柿。“有空就去找技术员请教,感觉自己像个大学生。”张某介绍,一年来,他懂得了如何用豆粕制作发酵型有机肥,掌握了熊蜂授粉技能,学到了节水节肥的科学种植技术,各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明显提升,在不同时令销往省内外,收入有了大幅提高。手里有技术,增收就有支柱。现代设施农业在鼓了“新农人”钱袋子的同时,也带动了周末城郊旅游、生态采摘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传统农民变身“新农人”对推动乡村振兴的作用。
2022-11-03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平许济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汽车保有量,特别是汽车千人保有量与经济发展、道路建设、收入水平、金融服务、使用保障等密切相关。截至2022年,全球汽车保有量为14.46亿辆,其中中国汽车的保有量超过3.12亿辆。占世界总量的22%,位居世界第一。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千人汽车保有量大多在四五百辆以上,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大约220辆。

材料二   我国汽车产业基础完备,汽车产销量多年蝉联全球第一,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目前向汽车强国迈进。在这个进程中,汽车行业将向数智化进行转型升级,蕴含着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一是传统汽车产业价值链聚焦制造,未来汽车产业链聚焦“智造+服务”,这对传统车企数字化转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二是从产品供应看,缺乏芯片等关键卡脖子技术、动力电池价格不断上涨,需提升供应链可控能力。三是从产品属性看,制胜要素从产品功能主导向交互体验迁移,需提升服务能力。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提升我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7月2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上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山东省2021年上半年经济“成绩单”

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两年平均增长
生产总值38906.3512.8%6.1%
第一产业2653.447.4%4.1%
第二产业15076.3111.8%5.4%
第三产业21176.6014.2%6.8%

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全国多点频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山东省高起点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创新提升“三个模式”;着眼于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构建起“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对沿线进出口和实际投资增长,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永久落户;山东省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不断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提速,发展质效大幅提升;企业信心持续增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山东省是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9 . 某校同学学习了经济与社会的知识以后,热情高涨。他们以“社会生活我关注”为主题进行了探究活动。以下是他们搜集到的一些材料。

材料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最重要的依据是我们多年来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2011年至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52万件,中国专利申请量为389571件,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总量的747%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每年造林1亿亩,居世界第一;我国基本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保体系,被国际社会保障协会授予“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

材料二   S村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苏南农村,作为现在远近闻名的明星村,S村曾经是有名的经济洼地,经济社会发展举步维艰。回头看S村的乡村振兴之路:通过自筹资金,对全村重新布局,实现了经济的产业集中;对污染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大大减轻了环境压力;“腾笼换鸟”,不断促进产业升级;保证村民收


入持续增长,村级收入持续向民生倾斜,社会保险全面覆盖,村民福利不断提高。
(1)材料一中我国的成就是如何体现“新发展理念”的?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S村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三条合理化建议。
2022-08-12更新 | 393次组卷 | 17卷引用: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世界,敢稀缺的资源是市场。近年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问题,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比较突出,要素和资源市场建设不完善等。落实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必然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全国大循环。

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提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健全质量分级和认证制度推动认证结果跨行业跨区域互通互认;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畅通商品异地、异店退换货通道,提升消费者售后体验。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促进劳动力、人才跨地区顺畅流动,建设统一的资本、技术等要素和资源市场。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严禁各地区各部门自行发布具有市场准入性质的负面清单,强化统一的产权保护、社会信用等市场基础制度规则。健全统一市场监管规则,通过“跨省通办”、联合执法等措施,推行市场监管协同治理,强化反垄断、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促进我国经济循环畅通的作用。
2022-08-07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五)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